驀然回首
親愛的讀者,蔡英文在美國華府公開宣示,當選總統後,她將用「中華民國憲法(憲法本文、增修條文及釋憲條文)」,來處理兩岸關係。有別於「台灣共識」或「維持現狀」說,讓美方仍覺得有所「藏歩」而疑慮,這個宣示讓她贏得美國人的信任,史無前例讓她進了白宮與國務院,各方佳評湧至;就連向來敵視綠營的統派聯合報,也寫社論向她伸出友誼的手。
同一時間,在台灣的新聞記者找到謝長廷訪問,因為大家都知道,小英這一番充滿政治縱深思考的主張,是來自謝的發想與論述。簡單的說,這也証明四年前蔡英文如果有此主張,應有機會避免「最後一哩路」的缺憾(小英自己也承認,在兩岸政策的疏忽,最後關頭引發中、美兩國聯手突襲),而提前拉下當時民調支持度已低於三成的馬英九。
另一方面,小英的成功(美方重要的涉台人士,皆稱蔡以憲法處理兩岸關係的回答,「是smart的答案」),也等於還了謝長廷一個公道。因為長時間以來,台派唯一的本土大報,所帶頭策動,鋪天蓋地批鬥謝的,正是因為謝主張以憲法處理兩岸關係;而那些向謝射箭的,有不少是我熟識的人,他們在張弓射箭時,那種咬牙切齒、青筋暴漲的模樣,常令我難以相信是台派的朋友。
台派綠營所錯失的,其實不只是四年前的應勝未勝。十五年前,阿扁初掌政權,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謝,即主張以「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關係,欲首訪廈門。當時扁政府斷然拒絕,民共關係從此也成為綠色執政的最大罩門,而由此衍生的種種對抗式政治風格,也使得綠色政權一直處於少數政府困境──多年後我常思考這種綠營的集體反應,發現這和政治立場或意識形態無關,(如果有關,就不可能進入總統府大廳去宣誓效忠「中華民國憲法」),而是被其他因素影響、阻撓與侷限了。
基本上這和幼鳥成長後拒絕離巢,或毛毛蟲拒絕破繭而出、進化成蝶的心理障礙有關,有些人甚至大聲咒罵作此進化提議的謝先生(謝為此寫了一本「未來,不一樣的台灣」專書,詳述所依循之邏輯與深刻意義,未料仍遭到無理謾罵攻擊),這些人今天再抬頭看看蔡英文的中華民國憲法論,竟能博得好評,豈不是要感到汗顏?台派陣營常說「台灣人要當家作主」, 真正拿到政權後,卻無法將「容器」做大,海納百川,我認為多少和缺乏自信心有關。張開雙手,才能擁抱世界;但多數時候,綠營卻選擇握緊拳頭,用來對付自己人。
因此,小英在聲勢正高時,願意卸下心防,採謝多年來的主張,去因應敏感的兩岸問題,其意義是重大的:這顯示她的自信心已增強,不必處處受制於某大派系的「圈地文化」。多年來,經過民主的洗禮,民眾其實相當有心得了,那就是,當你握拳時,人家看到的不是你的「力量」,而是你內心的恐懼感;張開雙手時,顯示的是自信與兼容並蓄。這樣的故事,在柯P競選首都市長時,已經驗證過了。
最近綠營的最大派系,和林義雄、第三勢力鬥了起來,則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去年九合一選舉,綠營大勝之後,本來民進黨應有更大的胸襟去規劃國會改選衝過半的大戰略,卻在最大派系某個大姊頭的帶頭之下,大舉展開圈地行動,終令國會選情陷入沉悶低潮。這就是一種握緊拳頭趕走朋友的反面現象,而一個已經擁有超大地盤,最具政治動能的大派系,如果不懂得兼容並蓄的道理,可以預見的,將很難承受藍營化整為零的國會改選戰略。──類似的經驗,在2004年也曾發生過:當時扁剛險勝連任成功,為了感謝老李「牽手護台灣」幫了大忙,民進黨擬與老李台聯大合作將年底之國會改選衝過半,未料在最後關頭,扁採納新系頭頭之內鬥策略,以「正名制憲」搶奪深綠市場,試圖一舉殲滅老李之台聯,結果兩敗俱傷,泛綠應過半而未過半,扁因此辭去所兼之黨主席一職,以示負責……這一次是否又要歷史重演?
至於剛當選議員參選立委的問題,如果陳菊人馬可以在短時間,以「議員不該太快換跑道」訴求輕易擊敗初選對手,那老K當然也可以在未來,以相同理由消耗掉新系議員換跑道者的能量。
從歷史的經驗中,我們不難觀察到那些創造政治奇蹟的,都和充滿自信的開闊胸襟有關。唐太宗開創大唐盛世,乃因察納雅言、兼容並蓄,這在貞觀政要中,已有詳細紀錄,後世也常奉為政治典範。鄧小平的名言,「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其實也是在闡述一種兼容並蓄,追求繁榮的政策與道理。事實證明中國現在的經濟繁榮,也就是受惠於當年的這個「張開雙手」擁抱政策。
回頭看看台灣。李登輝在九○年代,能夠創造世所讚嘆的,華人世界中,獨一無二的民主奇蹟,正因為他採取有別於兩蔣高壓統治的,以開闊的胸襟包容在野黨的政策。而在老李充分展現的自信中,他不但和在野的民進黨進行政策合作、進行民主改革,一點也不怕被佔便宜;他甚至運用影響力請企業家暗中捐錢,扶持苦哈哈的民進黨,這個故事最為黃信介前主席所津津樂道。我覺得這一則故事,最值得目前人氣鼎盛的小英,以及佔有最大地盤的某大派系,多多觀摩體會。
宋楚瑜當省長時,不僅討好綠營政治人物,屢次向深綠文化界人士伸出擁抱的雙手,這也是政治圈人盡皆知,後來若非老K陣營連宋大分裂,其創造政治霸業,也是可以想見的。最新的柯P奇蹟,則因向淺藍大張友誼的雙手,而創造首都的文化大革命,甚至還能有「溢出效應」,這是具能量者,懂得加以有效引爆的最佳範例。而其背後的推手,正是充滿智慧的謝先生,這是當選後柯P對我說的。
謝長廷在高雄仍是「綠色禁地」時期,前往開疆闢土,終能創造南方奇蹟,這也是兼容並蓄,政治藝術的極致演出;行有餘力,他甚至扶持台聯,達到水漲船高的雙贏效果。可惜到了民進黨中央執政時期,謝氏欲展開進化版政治演出,協助台派蛻變成熟,卻遭逢最大派系及扁的阻撓(如兼任黨主席時欲拓展兩岸關係、任閣揆時欲策動國會通過軍購案、通過監委之任命,皆功敗垂成),扁及綠營之政治命運因此跌入苦海。
「以中華民國憲法,推展兩岸關係」,背後有這麼深遠的故事,台派綠營算是走了一條長達十五年,冤枉的坎坷路。這令我想起漢學大師王國維所說,「古今之成大事、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北宋,晏殊),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北宋,柳永),此另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南宋,辛棄疾),此第三境也……。恭喜民進黨,終於有機會走進第三境界;驀然回首,能夠令小英在美國「打通政治的任、督二脈」的,卻是十五年來,備受他們內部大派系,以及本土大報諸寫手,百般凌辱折磨的謝先生。這「第三境」,恐怕大師王國維看了也會瞠目結舌吧。
而對謝先生那些頭腦清楚的死忠支持者來說,其實也不必太傷感;我曾說過,所有偉大的政治家,和偉大的科學家一樣,「都是統合者,能夠發現前人所未見的關聯」(參見科學家金格瑞契所著,「追蹤哥白尼」乙書)。被譽為「現代科學之父」的伽里略,他因推行並多方印證「地動說」,而於一六三二年受到宗教法庭大審判,指控他為罪不可赦的「有強烈異端嫌疑者」,將之逮捕後強迫他「認錯」懺悔,隨之加以長時間軟禁;據說伽氏嘗喃喃自語:「可是地球還是在動啊(Eppur Si muove)」,在浩嘆中抑鬱以終(1642年)。三百六十年後的一九九二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才公開向伽利略認錯道歉──三百六十年和十五年比起來,我們或許還能稍稍感到「安慰」呢。不管如何,我因出身於這一家「審判」批鬥謝先生最強烈的大報,幾年來努力不懈幫他做了若干辯護,雖然聲音相當微弱,總算也是一種救贖吧。
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