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一席話
老包
2014/07/24 第期
親愛的讀者,睽違三個多月,今天打算和大家談談困擾綠營的台獨(黨綱)議題,以及當今政壇最紅的柯文哲;而談論柯文哲時,我會拿最近回鍋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和他做一個有趣的對比。不過我們還是先來談談台獨議題—這個近幾年來,某些台灣人用來凌遲民進黨的話題吧!
台灣的政黨政治(民主政治)當然要靠民進黨的成熟壯大,來對抗國民黨的「黨國食物鏈」鯨吞式統治—二十多年前我曾創造國民黨「共犯結構」這個名詞來說明此類似中國專制統治術的「利出一孔」。而在民進黨與國民黨生死肉搏戰經驗中,民進黨獲勝的幾個重大戰役(譬如1994首都選舉、1998高雄市長選舉、二千年總統大選、2002高雄市長選舉、2004總統大選),都不是打台獨牌贏的;反而在2004年底國會改選,阿扁聽信新潮流的內鬥計謀,為了要打壓李登輝帶領的台聯選情,搶打「正名制憲」牌,使得原本看好的選情,一夕間豬羊變色,平白喪失國會改選首次打敗泛藍的契機。

有了這些實戰的經驗,真正疼惜民進黨的人,都不會希望民進黨打台獨牌;而相對的,國民黨或國民黨的暗樁(某台派媒體及其他),當然會希望民進黨趕快打台獨牌,尤其這些年老K馬英九把台灣經濟搞得一蹋糊塗,民心思變,民進黨若願意打爛牌,黨國食物鏈的支配者一定很高興。我為什麼會說某台派媒體是國民黨的「暗樁」?主要是2008年它和馬套招,演了一齣「只要馬宣示台灣前途由二千三百萬人決定,台灣人應支持馬」,這樣的馬戲(1998年扁馬的首都大戰,它雖沒有敲鑼打鼓挺馬,卻從頭到尾反扁);而另一件吊詭的事實:公元二千年它是挺老K候選人,要說服我和他「結盟」時,開宗明義就說:「講台灣優先就好,不要講什麼台獨」,可見它是知道往中間移動的真諦的,但為甚麼近年來卻拼命威脅利誘綠營與民進黨打台獨牌?

民進黨是1986年創黨,但1991年才有所謂的「台獨黨綱」(其背景多和派系鬥爭混戰有關,也有老K保守派介入的影子),因此最近常有民進黨菁英或台派名人,為了討好某台派媒體,說台獨黨綱是「民進黨的創黨精神」,根本就是信口開河;反而宋楚瑜在前幾天說的,才較接近事實,他說:「民進黨成立的那一天,是要爭取台灣民主和人權,是要照顧弱勢族群,不是要搞台獨......」。

當然,如果套用我現在的說法,民進黨的存在價值,其實就是為了打破國民黨的黨國食物鏈—而如果打台獨牌能讓民進黨選贏國民黨,達成這個目的,我也希望民進黨設置一座台獨雕像,天天向它膜拜。然而在現實上,台獨議題在近幾年,早就不是我所敬愛的黃昭堂主席那一代,那種古典美學式,自我犧牲、成就大愛的浪漫樂曲,而是某些台獨新貴(扁執政時代,用來向當權者諂媚的通關密語,扁失勢後則成為某台派媒體大亨向黨國食物鏈上繳的戰利品),在綠營內部搞鬥爭的利器。

簡單的說,「台獨」只是這些人在綠營內部搞分化的藉口,而不是他們拿來幫民進黨宣傳,向民眾訴求「綠比藍優秀」的區隔品牌。這是一個廉價的內鬥武器,因此我們常看到有人在綠營內部指責別人對台獨黨綱不夠忠誠,這個時候,老K在台派陣營所設置的暗樁某台派大媒體,就會很熱心助其放大聲浪,民進黨則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應付這種尷尬的場面。

多年前我曾用一個小故事形容這種處境:有一天,有一個常找你麻煩的人,在路上遇到你,劈頭就罵你「你不是東西!」這個時候,善良的你,不甘受辱,回他「你撒謊,我是東西......」,想想不對,說「我才不是甚麼『東西』......」,天啊,那個傢伙得逞了,他在路邊笑彎了腰。

簡單的說,在我們的社會,「台獨」就是個罵人的、負面的名詞(如同罵人「東西」,因此我們也不會把自己小孩名字叫『王東西』的,如果有,長大後也會去改名),而民進黨是一個要靠選票證明存在價值的民主政黨,為什麼硬要它吞下這個負面的標記?當然,有些人或許會說「不會啊,台獨是一個神聖、值得為它奉獻一切的名詞啊」,那很簡單,請你去向台灣社會曉以大義,「教育」他們吧!,等大眾接受你的觀點後,再來討論這個。換言之,當我們社會接受你這一套「因為赤足走路對身體健康有益,所以穿鞋就是愚蠢,就是背叛身體」,這種詭辯式棄鞋赤足論時,你再來當民進黨的狗頭軍師吧。

趨吉避凶是人的本能,民進黨想找一雙好一點的鞋子來穿,以免受傷,而不願接受你的赤足有益論,你就別再為難它了吧。至於某台派媒體堅持民進黨一定不能穿一雙好鞋,大概是他和黨國食物鏈的主人早就在路上佈好荊棘,等著赤足傻瓜來踩吧?電影「教父」中,教父受敵人狙擊重殘後,告訴將展開復仇大計的兒子麥克:如果某人假好意在內部要你如何如何時,那人一定是「叛徒」!──這句話我們千萬要記得,不要等到遭伏擊後才來後悔。

好了,我們來談談柯文哲吧。最近柯文哲曾來找我聊天,他說去年他展開請益之旅,第一站就是來找我,因此想來重溫舊夢一下。這一次見面時,我迫不及待先問他一件事:假如沒有謝長廷,請問你的「在野大聯盟」能走到現在嗎?

柯P毫不遲疑,說:不可能的。

這件事是有個故事的:去年當柯P還是個典型的政治菜鳥時,一如多數的政治門外漢,對謝長廷存有濃濃的偏見。當時我們對此有一番懇談,好像他也知道自己似乎被某些媒體的說法駕馭了,因此後來有些改觀,就親自去找謝請益了幾次,有時還會在媒體面前,引用謝告訴他的話—譬如「對抗容易,合作難」,這一類關於政治進化的思維,這對他日後要進行「在野大聯盟」計畫,有很大的幫助。

我開宗明義提到這件事,是要用事實證明,人生沒有太多空間可以浪費在一些無用的偏見上面—試想,如果沒有謝長廷在民進黨內堅持所謂的「二階段整合論」,台北市這一齣好看的戲,能玩到現在嗎?早就被民進黨某個大派系拿去當破銅爛鐵,便宜賣給「黨國食物鏈」了。

但這件事也說明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這個柯文哲,果然是一個大開大闔的怪咖──一旦發現自己的價值判斷有問題,就乾脆自己去親自接觸,不再受制於傳統迂腐勢力。而現在他也清楚知道,如果沒有謝長廷在民進黨折衝,所謂「在野大團結」根本就只是一個自欺欺人的泡影而已。我特別提到這個,是因為這兩年來,謝為綠營提供一個勝利方程式,也就是在綠營最弱的中國議題上,可以和老K一別苗頭的「兩岸兩憲,憲法各表」,不但未受黨內菁英青睞,還遭致莫名構陷,實令人感慨也。

因此我也向柯P提到第二個話題—我說在我看來,蔡英文和你都算是「政治素人」,也就是所謂的「非典型」政治人;但是很奇怪,你們兩個竟是如此的「大異其趣」,蔡英文那麼「謹慎」(我本來想說「謹小慎微」,也就是台灣話所說:「捏怕死,放怕飛」),你卻是如此的「大開大闔」.....。柯P幾乎想都沒想,就說:

......啊,這個原因很簡單啊,我們兩人的背景完全不同嘛,她是國際貿易談判出身,凡事要斤斤計較,標點符號也不放過;但我在重症病房當醫生,每天都在和相鄰的「生」、「死」打交道,非生即死,這裡面還能存在甚麼秤斤論兩、小鼻子小眼睛的猶疑躊躇?......

那一天,柯P這一席話頗令人玩味──非生即死、成王敗寇......從某個角度看,很像台灣政治場域的慘烈吧?我後來也就使盡渾身解數,向他說明這一場北市戰役,是「黨國食物鏈」壓抑台灣社會可貴生命力的解放之戰,千萬不可解讀成甚麼族群對抗,否則會把格局完Low掉......等等。

當然我們也談到了其他話題,這裡不再一一細表。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