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北市古蹟滄桑 老師在府中哭泣
文╱吳德亮
2000/10/18 第238期
 車輛在頂端的高速公路上飛馳,下方直角交叉的延平北路儘管已接近末端,鬧區的車馬喧囂卻依然沸騰。不過應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路旁逐漸凋零的古厝吧?由於荷蘭籍的羅斌在日前為文提及「延平北路上的老師府已仿如廢墟」,頗令關心台灣文化的朋友們感到鼻酸與汗顏。

北市現存規模最大古厝

 「老師府」指的是早經列入國家三級古蹟的「陳悅記祖厝」,位於延平北路四段,高速公路高架橋下不遠處,是清代大龍峒聞人陳維英的舊居,也是目前台北市在原址現存規模最大,同時技工也最精緻的古厝。由於陳維英曾為閩縣教諭,先後擔任當時仰山書院及學海書院的院長,生平致力宏揚文風與作育英才,培植了許多後進,地方人士多尊稱他為老師,因此陳悅記祖厝才有了「老師府」的別稱。
 陳悅記祖厝最早創建於清朝嘉慶十二年即一八○七年,總共費時九年至一八一六年始竣工,其內外施工之講究可以想見,不過目前所見則係咸豐初年所重修的規模。進入圍牆之後先有大埕,全棟建築由單脊式燕尾頂之三落與四落大厝兩幢並列而成,分為右側俗稱「公媽廳」的家祠,與左側相通的「客廳」兩部分,第三進及護龍則為住宅。家祠前的大埕原本立有象徵古代科舉功名的石旗杆及木旗杆各一對,儘管至今僅殘留木旗杆的夾干石礎以及石旗杆兩根。不過如此完整呈現的石雕旗杆,全臺灣卻僅存此處一對,更顯彌足珍貴。
 陳悅記祖厝門扇的門神彩繪十分精緻傳神,保有的珍貴古匾也多,公媽廳的門額居中高懸「詔舉孝廉方正」,以及兩側的「文魁」金匾;客廳則懸有「紫薇郎」古匾。在第二進與第三進之間有亭,後進仍存有一口古井,據說是陳宅最早的建築物。客廳的建築部分較為富麗堂皇,而陳維英所親撰的一對楹聯「數十年克儉克勤祖宗創業」、「第一等不仁不義兄弟爭田」更是當年傳誦一時的佳作吧?
 根據當地耆老指出,祖厝圍牆外緊鄰的排水溝,早期即為淡水河支流所延伸的「番仔溝」,可供遠從淡水港前來的船隻航行入內停泊,滄海桑田令人難以想像。
 儘管延平北路經過多年不斷變遷與拓寬,卻從未損及靜靜坐落大馬路旁的古厝,不過因年久失修且缺乏妥善維護等因素,陳悅記祖厝正急遽破壞與凋零,其未來之命運令人憂心。

學海書院 改建為高氏宗祠

 早先文風鼎盛的台北府城,至今碩果僅存的一座書院,即陳維英於清朝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曾任院長的「學海書院」,目前仍以完整風貌屹立於環河南路鬧區旁,不過早已改做「高氏大宗祠」之用罷了。本於清朝道光十七年即西元一八三七年,由淡水同知婁雲所創建,至道光二十三年即西元一八四三年,由繼任同知曹謹完成。原名「艋舺書院」,因當地騷人墨客認為名稱不雅而改稱「文甲書院」。道光二十七年即西元一八四七年,閩浙總督劉韻珂巡視臺灣,應邀題書「學海書院」匾額,並正式改為學海書院,週邊街道且稱為書院街,又稱「義學邊」。
 學海書院至日治時代遭日軍徵收為陸軍宿舍,不久後又標售土地予艋舺吳姓富商,旋又轉讓高姓族人改建宗祠,至此講堂改做前廳,朱文公祠改為後進,而師生宿舍則改作廂房。儘管一九七四年北市府拓寬環河南路時,曾改建山門與前殿,但祠中仍存留許多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文物,目前且已列入國家三級古蹟保護。大門右側留有日治時代大正十一年所立的舉人旗杆二座,上題「光緒壬寅年恩正併科舉人高選鋒」。

義芳居 見證台北開拓史

 以飛揚的燕尾脊與花崗石的門框彰顯過去作為官宅的氣派,坐落基隆路三段臺大醫院公館分院附近的「義芳居」古厝,是清代台北盆地三合院古宅典型的代表作,為台北早期開拓者陳氏族人於清朝光緒二年所建。主建築正面入口作凹壽式,正廳與兩側護龍牆壁皆為堅固的磚石厚牆,門窗開口較少,且暗藏許多可供槍枝對外射擊的「銃眼」,並在外護龍建造二層樓藏槍之用的「銃櫃」,具有抵擋盜匪來犯的防禦功能。此外,其牆垣或窗櫺多用石材,取自近郊深坑一帶所產的砂岩,非常具有地方的特色。
 落款為丙子年,大門門額題有「義芳居」的清代古宅第,兩側護龍馬背下有蝙蝠提花籃的壁飾圖案,象徵富貴吉祥之意。燕尾與牆垣接縫處並雕有吉祥獸,屋脊的剪黏圖飾有部分整修的痕跡,但仍不失其古趣。目前列入國家三級古蹟,足以見證早期台北的開拓史蹟吧?儘管有部分建築於數年前遭到台大校方徵收而拆除,但主建物大致仍保存完整。

陳德星堂 祠廟華麗精細

 作為臺北地區的陳氏大宗祠,坐落寧夏路與平陽街口,熙來攘往的圓環夜市附近,創建於清朝光緒十八年即西元一八九二年的「陳德星堂」,又稱「舜帝殿」,也是國家三級古蹟。最早原本建於臺北城內文廟之東,即今日的總統府附近。緣於日治時代為建臺灣總督府,以大稻埕目前的堂址互換,於一九一二年由陳氏族人出資興建,至一九一四年完成現有規模。
陳德星堂建築係出自臺北名匠陳應彬之手,龍柱為臺灣首見的「一柱雙龍」,屋頂採硬山與歇山結合的重簷式,民間俗稱太子樓,具有清末民初祠廟建築華麗精細的風格。正殿內部尚存有完整的神龕與供桌,以及精緻的錫製祭具等。

東和禪祠 鐘樓氣勢凜然

 台灣僅存的清代官衙,應非「臺灣布政使司衙門」莫屬吧?清廷於光緒十三年即一八八七年首設臺灣布政使司,並於光緒十四年即一八八八年夏天興建衙門。甲午戰爭時,巡撫唐景崧曾分出衙門西側設立籌防局。日軍據臺後,也曾一度佔用為總督辦公之所。至一九二八年,日人在原址興建臺北公會堂,並於一九三一年將衙門遷於植物園內現址至今。儘管歷經拆遷與數度易主,也曾作為林業陳列館之用,這座臺灣僅存的衙門建築,仍以格局宏整及高敞的內堂,表現了清代官衙的威嚴與氣勢。

 坐落仁愛路與林森南路口的「東和禪寺」,原稱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係由日治時代的日僧初建於一九0八年,一九三0年並在大殿之前建造高聳的鐘樓,目前大殿及其他古老的建築因長期遭到軍隊或民眾佔住而遭到破壞,並於數年前拆除殆盡,僅倖存整修中的鐘樓屹

立泰北中學大門南側,令人扼腕。

 強烈突顯日本桃山時代流行風格的巨大鐘樓,建築本體雖屬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但森森然拔地而起的外觀卻頗具特色,覆蓋日式黑瓦的屋頂為單簷歇山形式,脊頭則置鬼瓦。二樓內部懸吊一口大銅鐘,外部出挑平座欄杆,很有那麼一點古剎空靈的韻味。厚實的一樓外牆使用粗面石塊層層相疊,並闢有拱型的大門控制進出,宛若古代城門般散發著無限凜然的氣勢。
承恩門 鬧區中的尷尬古蹟
 北市唯一的國家一級古蹟「臺北府城北門」又稱承恩門,是早期城內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孔道,也是今天忠孝西路與博愛路、延平南北路、中華路及立體高架橋交相包圍的尷尬史蹟吧?
 高兩層樓的北門,臺座用本地所產石條以一層丁一層順的方式砌造,城樓則採用厚實牆體圍築的封閉形式,前後只留方形和圓形窗洞,便於監視防禦。城門中央有圓拱形孔洞,外拱又比內拱稍小,兩拱中間則為方形,以供厚重而堅實的大開啟或關閉。
 清朝光緒元年即西元一八七五年六月,沈葆楨奏請清廷在臺北建立一府三縣,臺北府所轄三縣為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至清朝光緒五年即一八七九年閏三月,淡水縣與新竹縣正式分治,由知縣陳星聚開府臺北,光緒八年即一八八二年開始召募粵籍工匠動工,至光緒十年即一八八四年十一月完成。當時的台北城周圍共有一千五百餘丈,城壁中央用土砂填實,外側用石材堆砌,原本建有東西南北門加上小南門共五個城門,不過大多已拆除或歷經多次改建而顯得不倫不類,目前僅存北門仍完整保留當時的建築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