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巽綠教育目標 要和世界接軌
文╱羅融
2000/12/07 第246期
從街頭到立院再到政院,她以「接棒」描述一路走來的感想, 也反映了台灣社會近年來的教改成果。
 距約定的時間遲了幾分鐘,范巽綠匆忙地回到辦公室,沙發還未坐定,嘴裡即直嚷著「忙死了,忙死了」,我們的話題,就從一件件讓她忙碌不堪的業務開始。
 九二一災區學校的重建工程、高中多元入學方案、......,范巽綠不僅橫軸式地細述現今手上的業務,也可以從縱軸的時間序列,一一指出教育改革的時間進程。從舊政府到新政府,哪一項教育政策的沿革、如何制定、其後的理念背景......范巽綠皆能細數。
 時間的序列,甚至可以拉到民國八十三年,范巽綠對教育的關心,早在八十三年四月走上街頭參加教改大遊行開始,八十五年進入立法院之後,她也持續地關心種種教育議題,到八十九年入閣成為教育行政體制裡的工作者,范巽綠以「接棒」二字描述自己一路走來的感想。從街頭到立法院再到行政院,范巽綠位置的轉換,彷彿正反映了台灣社會近幾年來的教改成果。

肯定教改團體與政府關係

 以六月底定案的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為例,加強學生思考、團隊合作的理念,落實成為不計在校成績、不加考學科測驗的施行辦法,是教育部與民間教改團體共同合作努力的成果。人本教育基金會的董事長史英,更由於對此過程與結果的滿意,而曾於報上發表相關的經驗,提供給其他社改團體作為交流分享。
 藉助民間力量注入政府思維,透過民間的活力增進政府效能,范巽綠也相當肯定這種教改團體與政府之間的合作方式與夥伴關係。但也因為知道民間輿論對於教改的急迫,知道自己位於行政單位的位置能作很多事,范巽綠幾乎馬不停蹄地,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在開不完的會與批不完的公文之間,實踐著她對教育的理念與改革熱情。
 於是,個人的私生活幾乎是零,陪伴女兒的時間也僅剩週末的共同進餐,范巽綠對於這些「犧牲」,苦笑道:「那怎麼辦呢?」成為政務官,忙碌並不是宿命,造成這種宿命的是僵化的公務人員任用制度。范巽綠舉例說,剛到教育部任職時,部裡只配了一個助理的名額以及一個工友,種種繁雜事項,兩個人怎麼處理得完,光是接電話,就什麼事都不用做了,經由爭取,才勉強有了現在四個人的規模,可還是太緊,人人都忙到極限。
 又譬如行政院內部統計過,教育部的公文量上個月有七千份,獨佔鰲頭啊,第二名的內政部則是三千份,差異馬上計以倍數,但教育部內的任職員工,卻沒有多過內政部多少。業務量大而人員不夠是其一,另一個難以解決的部份是人員的分配和調動。在凍省後,原屬省教育廳,現為教育部中部辦公室裡的人手,本擬調來台北支援,但幾乎人人在中部都是有家有根的,調動意願低落,因而成了北部缺人、中部多人的窘境,現在看來,這也是個麻煩的難題。

基層公僕思維 有待改善

 從立法院的監督位置,到行政部門制定政策、執行與落實,其間的落差范巽綠感受很深。她說,在立法院的時候,理想性格比較高,真正到教育部工作之後,快速的改革步伐以及對於改革的迫切,除了要受一層又一層龐大沉苛的行政體系牽絆,也會因為從理念落實成為種種煩瑣不堪的施行細則,「有時還可能是一種倒退」,又碰上多數公務人員多做多錯、不做最好的顢頇心態,尤其,「別忘了這是教育體系」,要推動教育改革,就差不多是一種社會改革,乃至於思想改造了。
 就像硬體外在的改造總是較為快速,范巽綠上任後馬上「綠化」起她的辦公空間,綠色的壁紙、大盆茂密的觀葉植物......,縱然有著成堆的公文、一波波的人潮往返(在本刊記者之後,還有兩批已經「掛號」的團體組織),但整個工作空間總是舒爽而賞心悅目的。此外,設置明亮、接線上網方便的新聞室,供媒體記者發稿,或與部裡正推行的政策溝通順暢,也是一種范巽綠認為理所當然的思維。
 因為從民間而來,范巽綠有著許多與世界同步接軌的教育構想,除了現行已進入教育體制內的性別教育,范巽綠還成立了委員會,研擬人權教育、環境教育與資訊整合教育的進行。除了資訊整合教育將全面進入教育體制,成為各種教育與傳播的平台之外,性別、人權、和環境教育也將融合到九年一貫的課程裡,而不是像現在獨立成虛應故事的講座方式。這個構想意謂著,我們的後代將在教育體制內學習到對兩性、對人以及對環境的尊重。

多元化改革 從教育扎根

 儘管這些年來的教改步伐稍嫌紊亂,但其實細數起來是朝向較好的方向改革的,范巽綠用反問的方式說:「你們記不記得才在幾年前,全國中小學的教科書都還是只有國立編繹館一個版本的?」教科書開放、師資開放......,一步又一步的多元化,正開始從教育的扎根著手;范巽綠對教改理念的實踐,也才開始從改善她所處的辦公環境與空間著手。針對從民間到體制內的位置轉換,范巽綠很簡單地說了八個字:「位置不同、目標一樣」。
 新內閣成員的理想性格,對於已經沿襲了四、五十年官僚心態的舊體制而言,的確具有源頭活水的效用,但陳義過高的理想會不會在舊體制內窒礙難行?才七個月的時間,或許還觀察不出來。不過教育內容與形式的多元化,能否跟得上社會變遷與多元的腳步,就值得我們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