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公園 風獅傳奇
張倩瑋
2004/11/04 第450期
金門堪稱「戰爭之島」,它的一脈歷史,均與戰爭有所淵源,處處可見因戰事需要所建構的地下防禦坑道與地下建築。

砲戰勝利 見證英勇事蹟

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的勝利,不僅扭轉金門的歷史,同時也改變兩岸緊張的局勢,使台灣得以穩定發展。八二三戰史館位於中正公園內,一九八八年,為當年砲戰的英勇事蹟作歷史見證。館內陳列戰役相關之文物、史料,及珍貴照片,藉以緬懷當年戰役之英勇事蹟。戰史館正門兩側外壁上鐫刻有戰役期間殉職官兵姓名,共五百八十七位,左側展示當年殲敵主力戰鬥機F八六軍刀機以及主力砲一五五公厘加農砲,右側則停放海陸間穿梭自如的兩棲登陸運輸車。戰史館對面,為俞大維紀念館。館中陳列其生前遺物、照片,及各國頒贈之榮譽獎章。

館內另外將戰役有關史料規劃成十二個展示區,以圖表、照片、文件、遺物、模型等不同展示方式,將八二三砲戰事件始末作最完整的記錄。在金門地區除了八二三戰史館外,鵲山及小金門也分別建有八二三砲戰勝利的紀念碑,隨時提醒人們,意志才是存活最大的力量。

戰鬥坑道 觀光熱門景點

目前的金門,有多個坑道是開放參觀的,其中較為有名的是瓊林戰鬥坑道,及一九九七年正式交由金門國家公園的翟山坑道。金門島地質以花崗岩、片麻岩為主,由於質地堅硬,因此益發增加當年官兵弟兄施築坑道的辛苦。

翟山坑道,是在一九六○年開挖,共歷時五年才完成,全長共有四百五十八公尺,分為坑道與水道兩個部分,坑道長一○一公尺,水道長三百五十七公尺,屬A字形設計,最早是屬於海軍小艇隊所有,為一小艇坑道,可容納小艇四十二艘,至今在岩壁仍留下十字鎬等人力工具的鑿痕。一九八六年,由於坑道嚴重淤積而廢棄,在國家公園的規劃下,現已成為金門著名觀光景點。走進坑道,會先看到七間房間,這也是當年部隊的辦公室,步下約莫七十個階梯後,就可以看到水道,因著光線的投射,可以看到頭頂上花崗岩的倒影,至於A字形的兩端出口,則是已經封閉。

至於瓊林戰鬥坑道,則是位於金門重要戰略要點的瓊林村,村中各家各戶廣連坑道,而有「戰鬥村」之稱。一九四九年後的國共戰爭時代,瓊林因為人口密集,加上聚落完整,因此也成為最佳的炮火轟炸對象。為了保護身家性命,國軍更是把整個瓊林鄉底下挖空,整整建了十二條地下坑道。現在到瓊林,地表上都是傳統建築,但整個地底下幾乎都是坑道。這些坑道大多深達地底七、八公尺以下,寬度約八十公分、高度約一百七十公分,每一戶人家家裡幾乎都有通道可以直接下到坑道,警報一響,就直接從家裡通道下到坑道躲藏就可以。村口坑道出口,則立有一尊直立式風獅爺,手執令旗,藉以鎮風驅邪。

事實上,金門的許多戰備設施都設在坑道內,例如著名的花崗石醫院、已經開放觀光的馬山觀測站等。由於兩岸間的關係不再如過去緊繃,金門前線的許多軍事設施都已陸續揭開其神秘面紗,反成了拓展觀光的旅遊景點。

紅瓦古厝 沿襲漳泉型制

至於金門在民俗文化上的特色,比起戰地風光亦毫不遜色。由政府劃定保存的古蹟即達二十一處之多,可以想見當年人文薈萃的盛況。民居住宅,大多屬於閩南傳統的三合院建築型式,四處仍然可見樸拙的古厝,映現著歷史的痕跡。

金門,昔日臺灣與大陸的中繼點,在兩岸對峙後,金門頓成「接戰地域」,從移民、貿易、文化輸送的接駁站變而成上戎裝的軍事戰地。這種角色的迭變使它再次成為人們注目的焦點。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金門是一個不沾城市喧囂塵土的地方,肅穆中帶著一絲神秘。秀麗的景色與軍事要地為它贏得「海上公園」與「地下堡壘」的別稱。

然而鮮有人知的是,金門除了荷槍實彈的將兵與滿山遍野的青翠樹木外,它還有許多樸拙中兼帶巧心,厚重裡透著細緻的紅瓦石牆古厝。島上密集成群的古厝在外觀上是屬於閩南式的傳統建築。由於地緣關係,金門自古居民大多遷徙自漳州泉州兩地,一切禮樂典章制度,生活習慣莫不多所沿承,即使在營建安身立命的住宅,也是模仿漳泉型制,大量取用大陸建材(自漳州、石碼、泉州、廈門等運來),至今仍隨處可見以古老技法窯燒的「燕尾磚」,晶瑩的泉州白石與黝綠的漳州草石。

但金門古厝除了有其堅持承襲的傳統之外,為了適合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以及歷史文化背景,又塑造出一分自我的「個性」,比如「體形堅固,牆似石壘,以磚砌,門戶窗牖,率用堅木,屋瓦榱桷,必求縝密」。確實,當您走入金門村落,很容易會感覺出那分踏實、堅毅、穩固中透著柔和、婉約的剛柔相濟之美。

風獅爺 驅魔鎮風佑民

海島居民生活雖然簡樸,宗教信仰的虔誠亦不落人後,道、佛思想一樣是民眾精神寄託,城隍、媽祖、觀音等依然是普受膜拜的神祇。「風獅爺」更是金門獨特的人文景觀,饒具地方色彩。風獅即風師,又稱風伯。在《風俗通義‧嗣祀典篇》說:「風禮風師者,箕星也,箕主簸揚,能致風氣。」由於「師」與「獅」同音,以訛傳訛之下,民間便相信風獅爺能鎮住風砂。

金門人立風獅爺的由來是在明末清初時,島上居民因苦於風患,邪祟叢生,並且使植物不易生長,於是各個村莊便開始在廟口、村莊路口樹立風獅爺,以期鎮風,演變而成為聚落的守護神。風獅爺已成為今日金門的象徵之一,庇佑百姓,驅魔鎮風,是金門特有的人文景觀與無價之文化資產。風獅爺多為石雕,造形則各有特色。金門風獅爺的信仰具有顯著的地域特性,這是諸多因素交互影響下所產生的。明代以來,金門長期遭受倭寇和海盜的襲擾劫掠,明末清初戰事不斷,全島林木幾已全毀,使原本已多風之島,風害更趨嚴重,對居民日常生活與農業生產造成鉅大的傷害,居民的生命財產可說長期處於遭受威脅的環境中。對長期身陷苦難與困境的居民而言,追求現世的平安福祉,必然是最直接、最強烈的企求。風獅爺的信仰紓解了居民恐懼不安的心理,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並增強對抗惡劣環境的信心與勇氣。

金門陶瓷 酒瓶容器聞名

此外,金門陶瓷廠是中華民國唯一的「官窯」,原是配合開發金門所產之優良高嶺土而設置,其後漸成為酒瓶容器及陶瓷藝品的總匯。所產製的瓷器盛裝金門高粱,是國內外愛酒人士爭相收藏的精品。其他如各式仿古瓷器、陶瓷版畫、青花瓷、結晶釉等陶瓷藝品,均為中外人士的購藏選擇。

石條養蚵 蠔嘟就像田產

金門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度大約九十公里,而在西、北海岸,有一大片潮間帶,水淺浪低、海流平緩,由路上沖刷而下的泥沙,容易淤積在沿岸的海棚上,形成一大片潮間帶,向為海藻及魚介貝類優良棲息場所,自古居民築海為田,從事養殖、漁撈,蚵田從東北角的青嶼、官澳到后豐港、水頭,加上列嶼的黃厝、西方、下田等幾個村莊,蚵田的數量尤以古寧頭南山、北山的千頃石蚵林(蚵都)最為壯觀。

傳統養殖方式是以石條養殖為主,該方法相傳緣起於明萬曆年間李獻可進士自同安、惠安引進,到今古寧頭一帶,已有三百多年。石條養殖是由一條一條長方形的石塊,標準的規格為長三尺二寸,寬七台寸、厚二台寸,俗呼為蚵株石矗立在海棚上,一般人慣稱之為「蠔嘟」。一片蚵埕或是上千塊,或數百塊不等,埕各有主、疆界分明,如同田地,各有所屬,且在舊社會中,長輩都會將「蠔嘟」過繼給子孫,並立下字據,叫做「高書」。石條式養殖的高峰期約在一九三一年左右,當時蚵石總數高達二百餘萬塊,後因戰爭被軍方徵用及人口外流、疏於管理被流沙埋沒,蚵石損失甚多。

新法養殖 海蚵四季鮮美

牡蠣的養殖亦隨時代改變養殖方式,傳統的石條式養殖費時費力,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於一九七六年由農復會輔助自台引進插篊式養殖方式,初期以竹子為附苗材質,後因竹子不耐久用約二年即需更新,蚵民意願不高,遂改以塑膠蚵支取代。一九八五年,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又引進深水棚架式養殖法,因所需資本稍鉅且地區潮差大、流速強,棚架固定不易,遇有颱風侵襲時養殖設施易遭破壞,嚴重減弱蚵民投資意願,現僅在復國墩、峰上及小金門外側一帶仍見幾棚。一九八六年,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開始推廣平掛式牡蠣養殖法,於適當間格使用竹材製成棚架,間距約二至三公尺,自台灣地區引進「秋苗」進行掛養,至今推廣養殖面積達七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達一萬七千公斤,時間上與地區自行附著的「春苗」錯開,使得當地四季均能吃到新鮮美味的海蚵,廣為蚵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