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的《寒夜》 公視鄭重推出
陳乃菁
2002/03/11 第311期
三月四日,《寒夜》將要開播前的幾個鐘頭,陳秋燕坐在一家離剪接室不遠的咖啡店裡,不勝唏噓。
看完《寒夜》這本書時,很激動,我第一個念頭,就想把它製作成電視劇......。」十年前,在一次初中同學會上,陳秋燕第一次從好友口中聽說了《寒夜》這部文學著作,第二天一早,她便興匆匆的到書局去買下一本,閱讀了起來......,當時,陳秋燕才剛剛接下《相思海》的製作工作,那是她第一次當起戲劇製作人,製作《寒夜》,像是一個夢想,也是志願。

冥冥中註定 陳秋燕製作

「如果在當時的電視環境裡拍攝《寒夜》,出來的成品一定會很令人失望,加上自己在戲劇製作上還在摸索,所以我想拍,卻又不敢拍......。」感動於李喬筆下真實的人文情感,對於將《寒夜》改編為電視劇,陳秋燕在心底已逐漸描繪出美好憧憬。然而,長期在三台電視節目中擔綱演戲的陳秋燕卻十分了解,一般電視圈速食化的戲劇製作生態,很難讓《寒夜》這部作品有精緻的製作空間,在寧缺勿濫的考量下,陳秋燕將《寒夜》改編為電視劇的念頭於是不了了之。

數年來,陳秋燕製作戲劇的路依然持續,前後分別完成了《鐵樹開花》、《都市阿伯》、《二人世界》《誰在橋上寫字》、《小草的成長日記》等電視戲劇製作,而由公共電視監製的《誰在橋上寫字》,在二○○○年的金鐘獎上獲得五項大獎。當初製作《寒夜》夢想,原本,逐漸地被淡忘在忙碌的生活中。

十年後,公共電視買下李喬原著《寒夜》,希望改編成數十集的電視連續劇,陳秋燕想都沒想到,公視找上的製作人,會是自己。「轉了一大圈,我還是回到最初的源頭,像是冥冥中已經註定。」

歷經半年多波折的拍攝,三月四日,由文建會贊助拍攝的《寒夜》終於正式搬上螢光幕,在公共電視台放映。對於陳秋燕而言,這一刻,她算是等待了十年,《寒夜》這部二十集的戲,也可以說是她累積了一輩子的戲劇經驗、擔任十多年製作人的生涯裡,一張值得她驕傲的成績單。

歷史要劇 李英擔任導演

「我只會戲劇,我也只懂戲劇,我這一輩子,都跟戲劇結合在一起了。」從出生,到民國四十五年在台語電影《雨夜花》中當童星演戲,從擔任《相思海》的製作人,到《寒夜》電視劇的完成,無論當的是演員還是製作人,陳秋燕和戲劇,總是無法分割的。

陳秋燕的父親田清,年輕時在收入優渥的茶行中工作,對於戲劇舞台有著狂熱的癡迷。一日,喜歡看戲的田清終於忍不住拋下工作,跑到劇團裡當起了演員,在城鄉間四處奔波演出。短短幾年後,田清就接管下整個劇團,當起了老闆,成立《鐘聲話劇社》。陳秋燕就跟著父親的劇團一起出生成長,和劇團裡的演員一塊吃住生活,稍微懂事些,也就自然而然地跟著上台演出。

「那時候,大人會用雞腿哄我上台,唱唱歌、說說台詞,就有東西吃,想起來真好玩。」在陳秋燕大約七、八歲時,田清決定拍攝台灣第一部時裝台語電影︱《雨夜花》,陳秋燕順理成章地演了電影裡的小孩角色,正式開始她螢光幕前的生涯......,並以《油麻菜籽》這部電影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要拍《油麻菜籽》時候,我剛生完第二個女兒,實在不想再演戲......,但萬仁導演一直認為那個角色非我不可,還說要叫他老婆幫我帶孩子,一定要我答應......。」

演戲,對於陳秋燕而言,比較像是種本能,退居到幕後當製作人,則是在實現理想,比較辛苦,成就感卻更大。「演員不能當一輩子,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在台灣電視圈裡當演員,比較要聽命於人,我只要專注的把我的戲演好就好了。」「當製作人完全不一樣,要學習接觸戲劇中所有的元素,以前是人家把我這個演員光鮮亮麗推出去,現在,是我退居幕後,把演員和戲努力地推上前去,演員好,自己也才會好。」

《寒夜》,則是陳秋燕學習成為製作人後,最大的挑戰。

「我跟李英說,如果他答應做這部戲的導演,我就做!因為我最懂他的能力在哪,最能了解他生不生得出《寒夜》的歷史場景。」陳秋燕了解到,拍攝《寒夜》這部台灣文學著作的過程,需要腳踏實地的,去拼湊蒐集出一百多年前客家先民辛苦開拓打拚的景況,而這部戲的導演,必須是配合度與經驗上相當豐富的人。曾經導演過《京華煙雲》、《藍與黑》、《紅樓夢》等文學改編戲劇的李英,同時也是陳秋燕結婚多年的老公,成了她最優先的人選。

「李英以前很少接觸什麼台灣客家文化的,在看完《寒夜》這本著作後,他立刻決定從華視提早退休,專心幫我......。」

忠於原著選定苗栗公館上河村

「如果要說拍這部戲有什麼最困難的地方,我想就是道具了。」陳秋燕和李英不約而同地表示。為了重現《寒夜》書中苗栗番仔林裡劉家的開拓的景象,也為了能夠忠於原著,陳秋燕他們決定在苗栗公館上河村一帶,搭建三千多坪的客家庄。而為了盡量忠實呈現一百多年前客家先民在番仔林中生活的樣貌,在影片中呈現出最接近史實的客家文物,陳秋燕和李英在戲未開拍前,除了不斷與李喬溝通商量外,每一天一有空,兩人就往書局和圖書館裡鑽,四處蒐集資料。

「台灣關於客家文化的資料相當少,有些客家的習俗或工具,李喬老師自己寫了,卻也不確定它的樣子和真正的程序,政府裡的資料也找不到......,這時候,當地的客家鄉親就是我們最得力的助手。」有一次,為了演出書裡提到的斷頭香,陳秋燕等人到處找資料問人,都問不到真正的答案,每個人都急得幾乎跳腳,也不敢妄下判斷......,直到戲開拍前的幾天,一個當地的耆老才說:「斷頭香,我知道,就是燃香拜完後,倒插在土裡啊!」

諸如此類的事件,在《寒夜》的拍攝現場,不斷上演,甚至連吃飯時碗的口徑大小和顏色,也得斤斤計較。李英表示,李喬看著他們拍戲的狀況,到最後甚至忍不住對他說:「你們一定要這麼忠於原著嗎?可以改一些吧。」

「有些時候,畢竟戲劇與歷史上還是得做出選擇......,但我想,我們已經盡量在這樣的資源裡,盡量做到我們能做的了。」陳秋燕說,製作《寒夜》的過程,對她與所有工作人員而言,像是在生一個懷足十月的孩子一樣,而她和其他人都不斷在其間摸索成長,也因為如此,必須要做到的取捨和效果,她也不願做過多妥協。「在一開始時,李喬要求戲中演員必須全部說客家話,不能配音,最後演主角彭阿強的是石雋,他過去從不演電視劇,都是演電影裡的大俠,而他,一句客家話都不會說。可是他的型,活生生就是李喬書裡的彭阿強......,我就跟李喬老師討論說:你是要遷就你的語言,還是要遷就戲的效果符 」

在戲開拍前,陳秋燕對演員們說,如果是為了賺錢或成名來演這齣戲,那投資報酬率太小了,因為拍這部戲的過程,會很辛苦,要親身去感受先民開拓時的生活狀況,《寒夜》,是為了讓下一代台灣人而拍的戲,讓下一代的人,能多一個機會看見先民的開拓精神。

「所有的努力成果,真的都是我們一步一腳印踏出來的,從零,到有。」三月四日,《寒夜》將要開播前的幾個鐘頭,陳秋燕坐在一家離剪接室不遠的咖啡店裡,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