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牌不靈光 悲情股民大失血
望 山
2008/09/19 第652期
馬英九政策全面反覆,六三三跳票,徹底擊垮人民對馬政府的最後一絲信任;甚至祭出手中最後一張王牌蕭萬長,希望一舉拉抬台股,沒想到,強心針一打,台股重挫破六千,簡直藥到命除。

國內經濟情勢惡化,股市跌跌不休,馬政府多次端出政策牛肉,依然無法止住跌勢。劉內閣不顧各方反對,於九月十日深夜緊急推出「因應景氣振興經濟十大措施」,內容洋洋灑灑,琳琅滿目,其中又以證交稅減半為○.一五%,被視為搶救股市大利多,不料隔天股市竟重挫二百多點,連一日行情的面子也不給,九月十二日行情略見拉回,九月十五日又慘跌二百多點,一度逼近六千大關,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看苗頭不對,盤中出面喊話,依舊難挽頹勢,讓馬政府的財經團隊相當難堪。民進黨直指劉內閣已經沒步了,閣揆再不下台,就無藥可救了。


振興經濟措施簡直藥到命除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院在推出十大措施之前,破天荒兩度密訪馬政府經濟總設計師蕭萬長,向他請益,同時率財經團隊向馬英九簡報,由馬親自拍板定案。即使勞動總設計師出面,又把決策層級提升到總統位階,市場硬是不買帳,還用具體行動向十大措施投下不信任票,股民罵聲連連,不少當初投馬的藍營更大嘆上當。為避免台灣經濟崩盤,馬英九在核心幕僚獻策下,決定打出手中最後一張王牌,由蕭萬長出面成立財經議題任務編組團隊,協助行政院推動重大財經政策,行政院發言人史亞平趁著中秋節緊急發布老蕭出面拚經濟的大利多,希望一舉拉抬台股,沒想到,強心針一打,台股不領情,反而再重挫跌破六千大關。


國人對老蕭擔任閣揆期間,台灣金融情勢惡化,餘悸猶存。如今,老蕭再度復出,更可能意味「一中市場」將加速運作,而在當前中國經濟情勢不佳的情況下,「一中市場」只會拖累台灣經濟,尤其兩岸經貿往來不設限,將使台灣淪為中國黑心食品的天堂,最近爆發的毒奶粉事件,引起消費者的恐慌,連帶對「一中市場」也抱持懷疑,對老蕭牌更不敢寄以厚望。


股民向十大振興經濟措施說「不」,對經濟總設計師的能耐打問號,社會大眾也普遍看衰馬政府的治國能力。民進黨最新公布的民調顯示,馬英九的施政不滿意度已突破六成,滿意度為三成一五,若換算成公民數,一千七百萬公民中,已有一千萬人向馬說不。有八成的民眾認為內閣應該改組。


無能殺傷力大跟著走是鬼話


馬英九上任百餘日,不滿意度節節上升,從甫當選時的得票率五八%,遙遙領先不滿意度,就職一周,不滿意度已破三成,就職一個月,不滿意度已過半,形成死亡交叉,最新的民調則顯示,不滿意度為滿意度的兩倍,人民的不滿已達極點。這種現象如果發生在韓國,總統必須向選民誠摯道歉,要求人民再給他一次機會;如果發生在日本,首相早已下台。只有台灣的「九劉政府」卻依然嘻皮笑臉,好官我自為之。


總統大選前,國民黨藉紅衫軍之亂及司法檢調的全力配合,將第一家庭抹黑成貪婪的家庭,將陳水扁醜化為貪污的總統,將民進黨扣上貪腐政權的帽子,對比馬英九的清廉不沾鍋,儘管馬英九在首長特別費的開銷方面不乏假公濟私的實例,經不起嚴格的檢驗,但在司法體系及泛藍媒體的強勢護航之下,馬英九依然站穩了操守廉潔的道德高度,為他順利贏得大選。


然而上台百餘日,被過度包裝的媒體寵兒馬英九,給國人的印象只是個濫好人,卻不是治國的能人,連泛藍的媒體都以「笨總統」稱呼。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馬政府上台以來失政連連,證明「九劉政府」縱或「廉潔」屬實,也抵不過「無能」所帶來的傷害。選民選出一個對政策從不用心,決策畏首畏尾的無能政府,如果還要執迷不悟,相信跟著他走不會錯的鬼話,最後可能落得被賣掉了,還幫別人數鈔票的下場。


政策顛三倒四公信力跌谷底


不過,從股市對證交稅減半的反應及各方民調數字來看,人民對馬政府的施政能力已失去信心,即使抬出經濟總設計師,或將決策層級升高到總統府都沒用。「王牌盡出,無計可施」,足以說明馬政府當前的窘境。而這一切,可說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導因於馬政府上台之後,決策朝令夕改,官員信口開河,毫無公信力可言,民無信不立,政府施政一旦被看破手腳,任何「政策利多」,終不免流於形式口號,難獲人民信任。證交稅調降決策過程顛三倒四,就是例證。


如剛當選就宣稱油價要一次漲足,就是一大敗筆,踏出決策錯誤的第一步。油價調漲,帶動物價飛漲,嚴重打擊消費信心,導致市況蕭條,衍生連串後遺症。更致命的是,決策過程粗糙生疏,既預告調漲日期在先,見民眾爭先恐後屯積油品,又突告提前調漲,搞得汽機車族人仰馬翻,罵聲連連,第一次讓人見識到馬政府的決策反覆,毫無章法,政府的公信力開始被質疑。


其後,為了搶救失速下墜的股市所採取的種種作為,更是荒腔走板,令人不忍卒睹。其中,經濟部長尹啟銘的股市兩萬點說,堪列年度金句。儘管尹啟銘辯稱他只是在回應媒體時的玩笑話,反更坐實馬團隊信口胡扯,說謊成性的事實。尹啟銘五月七日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表示,未來鬆綁兩岸經貿政策,開放陸資投資台灣產業,並立兩岸產業合作平台,台灣股市有上兩萬點的潛力。白紙黑字,怎麼能說是玩笑話?


推薦超跌公司荒唐到了極點


面對股市連番重挫,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金管會主委陳樹同時向市場喊話,強調外資資金仍保留在國內,沒有流出台灣,且隨時準備進場。實情如何呢?從五二○迄今,外資大賣台股近三千億,造成股、匯狂跌,一些績優廠商成了外資的提款機。而根據摩根士丹利亞太策略分析師的報告,這一波流出亞洲的資金,要等一年半到兩年才會重新回流。股民如果聽信邱正雄的話,大膽進場所造成的損失,可否申請國賠?


行政院於六月底推出八大措施救股市,宣稱將有八兆保險資金可以投入股市,同樣是拿股民當傻子的又一例證。所謂八兆保險資金其實是保險業總體資金的規模,依規定能夠投入債券與股市的比例只有三五%。何況保險業者面對美元不斷貶值,匯兌損失極為嚴重,已無暇自顧,又如何幫政府救股市?而當時業者如聽信政府建議,貿然進場,下場豈不是欲哭無淚?


由證交所篩選九十五家超跌公司,向投資人推薦,同樣荒唐到了極點,難怪被批評為政府在報明牌。這些所謂超跌的公司不乏雞蛋水餃股,萬一股民虧了錢,找誰負責?至於要求銀行公開進出股市資料,更被認為白色恐怖,遭到反彈後才臨時叫停。財政部長李述德要投資人斷頭自己負責,新聞局長史亞平稱救股市沒有藥方的談話,同樣令人拍案驚奇,凸顯馬政府上台之後,不但空包彈的「政策利多」很多,官員隨便放話,不負責任的例子更多,叫人民對如何對政府有信心?


遇困境就投降道歉也沒誠意


在林林總總的政策反覆當中,以馬英九接受墨西哥報紙訪問,宣稱大選所承諾的經濟成長率每年六%、失業率三%、國民年所得每人三萬美元,即六三三的目標,可能延後至二○一六年完成,影響最為深遠,也徹底擊垮人民對馬政府的最後一絲信任。大選之前,許多人就是衝著六三三的選舉支票,以及誤信國民黨擅長搞經濟,才把票投給了馬英九,當然希望他在四年任期內努力達成目標,讓大家過好日子。可以大膽斷言,沒有一張選票是因為馬英九將在二○一六年完成六三三目標而投給他,道理甚明。


國家領導人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提出願景,引領方向,馬英九上台百餘日,稍遇國內外經濟困頓,不思發憤圖強,竟兩手一攤,宣告棄械投降,讓「跟著他準沒錯」的老百姓情何以堪!更可悲的是,馬政府的官僚如經建會主委陳添枝,竟昧著學術良心,公然為馬政府強辯硬拗。直到輿論大嘩,股市劇挫,馬英九才心不甘情不願的三度道歉,但也只針對專訪語意不清部分作出補正,完全缺乏誠意。


治國無方,卻將台灣經濟前景完全寄託在中國市場,政策全面鬆綁,總計將完成二百餘項法規修訂,涵蓋經貿、金融、土地、租稅、教育、運籌、物流、人力等面向,其中,又以開放十二吋晶圓廠、放寬台灣企業赴中投資上限,顯有掏空台灣之虞,最令人感到憂心。


顧主權顧腹肚人民上街高喊


馬政府顯然低估了中國正面臨經濟轉型困境及國際經濟情勢嚴峻的雙重挑戰。最近中國股市腰斬、房市慘跌、出口趨緩,台灣也受波及,股市跌幅超過三成,七、八兩個月外貿首度出現入超,人民痛苦指數創一九八二年來新高,這當中固然有國際因素,但受中國經濟惡化拖累,亦為主因。以最能立竿見影的大陸客來台觀光來說,開放迄今,每天來客不過二百餘人,與原先預估的三千人落差實在太大,造成業者投資浪費,怨聲載道,國人不免懷疑,馬政府「兩岸鬆綁,振興經濟」的政策,是否都是類似的空包彈?


為了不確定的經貿利益,卻將國家主權做出重大讓步,例如稱台灣為地區,不叫國家;稱元首為先生,不叫總統;不以台灣(或中華民國)名義參與聯合國,改用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低調過境,外交休兵等等,低聲下氣,委曲不能求全,中國打壓依舊,引起國人憤慨,在八三○走上街頭,高喊「顧主權」、「顧腹肚」,聲勢浩大,引起國際媒體的重視。


馬英九口說愛台灣,所作所為,卻無一不在為統一舖路。上台百餘日,主權迅速流失,引起美國關切;經濟大舉西進,台灣有被掏空之虞; 前朝官員慘遭清算,加深社會對立。治國無能,對台灣無心,拚經濟又拚到中國去,看來台灣人民的苦日子還有得過。

文人任副國防部長 張良任監軍意味濃

前陸委會副主委張良任已於9月8日,正式調任國防部政務副部長,由於他在美國哈佛大學求學時期,因為國民黨海工會的關係,也曾參與《波士頓通訊》編輯,並與總統馬英九熟識,兩人交情超過30年。

張良任取得哈佛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後,他先回國在學校教書,後轉任新聞局任職。1991年陸委會成立後,張良任轉調陸委會先後擔任過聯絡處處長、文教處處長、港澳處處長。1996年轉任海峽交流基金會擔任副祕書長職務、2001年則奉命外派香港,擔任香港事務局局長一職。

據指出,新政府五二○上任後,馬英九欽點張良任,出任陸委會第二副主委職務,主要是想借重他熟悉兩岸業務與談判的實務專長。

此外,兩岸外交圈學者普遍認為,與馬英九關係相當深厚的張良任,在此時轉任國防部文人副部長,代表馬政府在制訂國防政策的方向上,應該是為了貫徹兩岸外交休兵和解,希望軍方不要輕舉妄動,監軍意味濃厚。

不過,另有一派兩岸外交圈的學者認為,張良任在陸委會任職多年,雖曾外派香港,但過去負責的範圍是以中國文教業務為主,他能否愉快勝任國防部副部長一職,仍有待觀察。

(鄭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