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生活宅即便
目錄導覽
老包專欄
  • 不信江郎才盡
    • 嘉市立委補選,本來是上帝提供給綠營,一個重振士氣的絕佳機會,可惜當權派欠缺才氣,終而漏接。現在本土派應去向職籃一六三公分矮將借取典範精神,否則只能一路失敗下去。
封面故事
  • 【內幕重重】統戰吞台灣中國伏兵盡出
    • 明訂「以民促官、以商圍政、入島入心、以經促統、以武阻獨」等五大原則,舉凡磁吸台資、饋贈貓熊、傾銷毛巾、分化泛綠、營造打壓藝術情境,都是中國統戰手段。
  • 第五縱隊滲透 中國匪諜猖獗
    • 中國特工多半曾接受「台灣村」的訓練,進入台灣的方式除喬裝港澳僑胞身分外,偷渡已成為滲台間諜上岸的主要管道,而且防不勝防。
  • 中國經濟圈 擬納入台灣
    • 中國已將海峽經濟區戰略列入「十一五計畫」,企圖讓台灣人民在受惠後提高對中國的認同感,這種經濟方面的優惠政策仍只是統戰的手段之一。
  • 地頭蛇撒潑放刁 台商唱三聲無奈
    • 中國「以商逼政」,各種強逼台商選邊站的手法紛紛出爐,搞得台商在中國處處受刁難,大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 中國跨台拚教育 催眠台生為統一
    • 國策顧問阮銘提醒,中國花很多力氣在做反分裂的和平統戰上,可惜台灣政府沒有對策,不了解青年的需求,無力平衡中國的影響,只有眼睜睜看更多台生被中國吸收。
  • 交流扯政治 宗教惹塵埃
    • 中國利用高度宗教信仰自由的假象,讓台灣人以為中國和台灣一樣有保障宗教信仰的自由權, 實際上卻是一種新興進行統戰分化台灣的伎倆。
  • 中國統戰頻出招 泛藍隔岸兩唱和
    • 泛藍陣營或為個人利益,或為打壓扁政府,頻頻自願落入中國統戰圈套;若台灣主權流失,其他優勢也將不復存在,台灣勢必會被特區化、香港化。
  • 誘餌釣鐵綠委 中國手法翻新
    • 在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之後,中國除了原有的「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兩面統戰手法外,再釋出願與台灣「鐵桿」人士接觸的風向球。
  • 台灣農業精華 中國統統吸納
    • 中國藉由學術交流、民間團體互訪或政黨交流,對象不再限於台灣農民、農業團體或大型農企,農業知識階層成為中國的新寵,統戰層面日漸加深加廣。
內幕追擊
特別企劃
  • 蘇嘉全農業革命 迎戰進口農產品
    • 蘇嘉全透露,農委會未來國際市場的開發重點將延伸至歐盟、澳洲與紐西蘭,目前已取得紐西蘭大使的承諾,開放台灣的楊桃和蓮霧進入紐西蘭市場。
財經線上
  • 售地三原則 防財團覬覦
    • 國有土地不管如何運用,都難以避免反對聲浪,國產局表示,如果不是公設地、沒有被占用的空地空屋,又沒有特殊用途,仍然會優先考慮出售、充實國家財政。
政壇話題
  • 讓世界看見高雄 葉菊蘭倫敦演說
    • 專題演說「看見高雄」、「女性在台灣民主發展中的角色」兩議題,除了推銷高雄,也為台灣發聲,並呼籲國際應重視台灣有權決定選擇自己的路。
  • 「反日美男子」立場永遠說不清
    • 很有可能在二○○八當選總統的馬英九,其意識形態或立場,都可能影響政策走向,他不能再用過去那一套標準模式回應外界,這才是政治人物應有的負責任態度。
  • 陳麗貞落馬 民進黨得到教訓
    • 民進黨將敗選原因歸咎於大環境,但陳麗貞的基層組織工作不夠扎實,本身形象又太過保守、軟弱,採哀兵姿態反而更讓支持者不願出來投票。
  • 遊說法不過關 陽光政治難燦爛
    • ETC爭議引發各界對遊說法再次關注,然而,在立院躺了近十年的遊說法,是否能趁此機會順利通過,有賴民意強烈要求,以及各黨派落實陽光法案體制的決心。
  • 赴英取經招商 葉菊蘭行囊滿滿
    • 倫敦、曼徹斯特城市再造成功、重建榮景,葉菊蘭對高雄進步有信心;考察團還舉行商機說明會,歡迎對台灣市場發展有興趣的業者到高雄。
  • 獨裁中國馬前卒 罩門藏不住
    • 民進黨除了應該痛打馬英九的終極統一論,更要喚醒選民,一旦選了馬英九,台灣可能與中國連結成一個堅強的反美反日統一戰線,二○○八年,民進黨的機會就在此處。
社會萬象
  • 灰頭土臉 胡志強被狗打敗
    • 狗吃狗事件爆發,台中市長胡志強雖然以明快手段,將防疫所所長吳龍泰降調處分,但已引起國內外動物保護團體的連番撻伐而搞得灰頭土臉。
文化視窗
  • 安平 永遠的藝術品
    • 品嘗安平的良辰吉日,無疑在不放假的日子。那時延平街上的店家意興闌珊,有一聲沒一聲地叫喚著,更顯得老街的幽靜深沉。
  • 謎樣復活節島 摩愛守護家園
    • 復活節島和台灣雖然相隔一萬多公里,但與台灣的原住民同屬南島語系,因此最近幾年台東的南島文化節和宜蘭童玩節,常可看到復活節島代表團的精采演出。
  • 雕塑家李良仁 壓箱寶藏福爾摩沙
    • 李良仁期待,放在他家倉庫長達數年之久的「福爾摩沙」,有機會把原件放大,做成高達三、四層樓的景觀雕塑,讓台灣人民親手觸摸這件深具意義的藝術作品。
  • 呂榮和 讓陶板畫變立體了
    • 克服陶板和陶雕融合的困難,並用這樣的陶板浮雕技法呈現金門純樸的鄉土風情,使得他的作品,除了展現出不凡的陶藝技法之外,更多了一份純樸的民俗風味。
話題排行榜
名家專欄
  • 愛爾蘭終統經驗
    • 愛爾蘭經驗就是:繁榮需要和平。愛爾蘭經驗成功的王牌在強鄰英國的寬容,以及國內強硬派的尊重民意。盱衡兩岸情勢,阿扁的終統,仍只是台灣維持現狀罷了。
  • 中國對終統的辯論
    • 中國領導高層分別說給不同層面的人聽,卻未針對阿扁說話,顯然是接受了樂觀派的觀點,只期待「阿扁,別再鬧了」。
  • 調查真相的執念
    • 對「真相調查」的熱情,沒見過比三一九更執迷的了。如果以同樣的熱情,追索陳文成博士命案,豈不令人肅然起敬。
  • 台北明珠的消逝
    • 一次性賣斷,雖然解決收支失衡問題,但無論價格多漂亮,終究賣了就沒了,是不及格的「敗家作法」。
世界詩的散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