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下馬上中國熱〉台語主流恢復隱性
李鴻典
2008/05/22 第635期
媒體在馬上前就已經急於向中國表態,馬上後,媚中行徑勢必也會繼續;而在中國派的馬總統標準「國語」的領導下,台語淪為隱性語言,乃可預見!

五二○「扁下馬上」,台灣民主政治又邁入新的階段,然而,「馬上」之後隨之而來的新一波中國熱,卻也不禁令人擔憂,好不容易由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在相繼接力、打造二十年本土政權、一步一腳印建構的台灣主體性,會不會在「馬上」之後,日漸傾斜「走調」?講台語的總統卸任了,台語多元、活潑的文化發展風貌,會受到怎樣耗損、折磨?


李扁帶動  母語重見天日


或許有人認為,不必對於馬政權過於悲觀,因為在本土選票牽制下,馬英九應該不敢過度傾向中國。然而,若以日前發生的在中國四川省的「五一二震災」來看,擁有文化霸權的統派媒體爭先恐後報導,中國時報集團甚至隔海辦起募款晚會,宛如「自己的事」一般;對照台灣當年九二一地震,當時媒體卻猛找機會修理搭直升機視察災情的李登輝(直升機刮起的風不小心捲倒一棵樹,樹枝壓死一名小孩)。媒體在馬上前就已經急於向中國表態,馬上後,媚中行徑勢必也會繼續,而中國派的馬英九,在媒體霸權擁護下,將可無所顧忌地朝向「去台灣化」的「終極統一」道路邁進,屆時已經深耕台灣的本土意識雖不致遭到連根拔起,但充其量也只是點綴性質,無法像李、扁時代般發光發熱。


其實,台灣意識(或稱做本土意識)在二十年的本土政權中,之所以能夠快速累積、穩定上揚,與身為首任民選總統的李登輝以及完成和平政黨輪替的陳水扁有極大關係,尤其是李、扁兩人都經常使用台語(閩南語),也使得過去長期受壓抑的母語(包括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民族語等),得以能「重見天日」。在國家元首帶頭講母語的情況下,讓台灣人認為講自己的母語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這也間接使得過去受壓抑的台灣人逐漸找回自信心。


過去台灣長期在國民黨刨根式的大中國主義教育下,使得台灣人面臨自我身分錯亂的矛盾。舉例來說,出身是閩南人的,最早接觸的語言是閩南語,出身是客家人的,最早接觸的語言是客家話,出身是原住民族的,最早接觸的語言就是自己的族語,然而,因為國民黨政府禁說方言的推廣,造成多數人最為精通跟最常使用的是所謂的「國語」(北京語)。由此看來,台灣社會在經過國民黨推行單一語言政策的影響下,已造成部分族群母語的流失;而這種單一語言政策,也讓台灣主體性與核心價值受到極大壓抑。


挑戰體制  播種本土語言


回顧台灣語言政策,日治時代初期是採用「台灣人學日語,日本人學台語」的溝通政策,後期則採皇民化政策,禁止台灣民眾講母語。而等到戰敗撤台的國民政府主政時期,則是嚴格推行「禁說方言,獨尊國語」的運動;一九七四年布袋戲在舉國轟動的情形下,甚至被時任新聞局副局長的宋楚瑜,硬生生改為國語發音;而在那個年代中,學校還出現所謂國語推行員,監控班上同學是否有說「國語」,當時講母語的下場不是罰錢就是罰站。


之後,黨外運動興起,一九八六年成立的民進黨,在其政綱中也寫道「以閩南語、客家話、北京話為國定通用語言,並鼓勵原住民使用其固有語言。」隨著一九八七年解嚴,開放報禁、黨禁後,台灣本土文化意識如火如荼的展開,從中央到地方選舉普遍採用本土的閩南語或客語進行政治演說,立法院也盛行用台灣話發言,做為「本土意識」的表現,但是,政府仍脫離不了獨尊「國語政策」,將教育改革屏除在社會潮流之外。


歷經一九八九年的國會改選及縣市長選舉,民進黨贏得七席縣市長後,為了兌現競選的承諾,以「在野黨縣市執政聯盟」的名義為號召,陸續宣布母語教育政策,也聯合舉辦了第一次「本土語言教育問題」學術研討會;當時在教育上的實質意義和成效並不大,但是政治的象徵意義卻很大,代表著一股挑戰國家體制中國化政策勢力。


另一方面,教育本土化在立法院也成為主要的爭議焦點。首度贏得立法院三分之一席次的民進黨認為教材本土化有助於台灣意識的發展,不斷抨擊「大中國主義」課程的不合理,持續要求增加教科書中台灣歷史、地理及文學所占的比重,建立起以台灣為中心的教育思想。


為了選舉  馬宋台語上陣


一九九三年,時任內政部長吳伯雄也承認:「過去歧視母語的作法是不當的,政府當局應該承認當初的語言教育政策是不妥的,現在社會環境改變,政府應該尊重母語」。面對逐漸高漲的台灣意識抬頭,國民黨的回應方法就是將過去反對「台灣認同」訴求,轉化為「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天下」的口號,「認識台灣」課程就在這樣背景下應運而生;但當時的國民黨中央政府仍持相當保守的態度。


整個台灣本土文化意識直到第一位台灣人總統李登輝起始本土政權,至陳水扁接力執政,成為第二個講台語的總統後,台灣主體意識也隨著台語逐漸成為顯學,並成為整個社會主流民意。時至今日,「我是台灣人」的主體認同已經大幅提升,不再像是過去國民黨執政時,人人都爭著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並不時要「解救大陸的苦難同胞」。


實際上,現在最常被用的選舉語言「凍蒜」,就是一度受打壓,被視為沒水準的閩南語,而當初禁止閩南語的宋楚瑜,在主流民意衝擊下,每逢選舉期間也不得不用閩南語來與選民「搏感情」,除了宋發音不準硬將「咱『攏係』台灣人」給念成「撞死」,被傳為笑柄外,在二○○六年年底台北市長選舉時,宋楚瑜說,他當選後要「走透透、宋到家」,並選用各黨派人才進入市府;「走透透」其實也是源自於閩南語。


另一方面,過去同樣視台語如無物的馬英九,為了入主總統府,在競選總統期間,縱使「不輪轉」也硬是要講上幾句;當時面臨南部耳語「馬英九英語比台語好」時,馬陣營十分擔憂是否因此衝擊南部地區選票,還頻頻出面消毒。由歧視本土語言的宋、馬兩人作為,其實也能看出主流民意的脈動。


本土教育  母語下向扎根


不可否認,民進黨八年執政因面臨太多不安因素,外有中國的打壓、內有國民黨的拉扯,為了延續政權,民進黨除了要扮演執政角色外,也必須因應選舉調整施政主軸,因此,經常被抨擊推動施政的手法粗糙,但若談到民進黨對於台灣主體意識扎根的相關政策,例如教育政策,確實留下不容抹滅的成效。


民進黨在執政後力行教育本土化政策,以告別升學與管理主義,迎向多元、開放、本土的現代化教育為理念,落實台灣意識為主軸。二○○一年九月一日正式實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全國中小學實施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族語教學,而鄉土教學也首度納入正式課程。二○○二年九月十二日,教育部成立「本土教育委員會」,強化本土教育推展。


二○○三年二月十日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提出了語言平等法草案,當中的第四條條文明定「國家承認多元文化,國家必須包容、尊重語言的多樣性,它們都是台灣的文化資產,特別是各原住民族語、客家話以及Ho-lo話(台語)」。


而在二○○四年連任成功後,陳水扁找來杜正勝出任教育部長,更是積極推行本土教育。二○○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教育部訂定的教育施政主軸內,將「建立台灣主體性」列為四大綱領之一;而為銜接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教育部在九十五學年度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加重台灣本土比重,包括國語文將文言文比重降低,提高生活中真正用得到的語體文,教材也增加台灣文學作品,而二○○六年九月,高一歷史課本更出現巨大改變,「台灣史」首度單獨成冊,一改過去台灣史涵括在中國史的情形;至於地理科也同樣提升台灣比重。


二○○七年五月,為讓母語教學向下扎根,教育部推動學前鄉土語言教育,讓幼兒語言學習「先母語、後國語、再英語」,國中小部分另設「鄉土語言指導員」,並辦理教科書審查及教學訪視評鑑;師資培育部分將讓受過相關培訓、認證者優先進用或擇優錄取,甚至研擬將鄉土語言納為師資生畢業條件之一。


台灣意識  阿扁深耕有成


另外,雖然扁式執政風格褒貶不一,但八年執政內,讓台灣意識深耕,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根據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在一九九六年首次總統直選後,十一月時的民調顯示有二十.五%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為四九.五%,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為二四.九%。


在二○○○年總統選後,四月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有十三.六%,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為三八.五%,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為四二.五%;而在二○○六年十一月三日至十一月七日所做的民調中,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上揚為六十.一%,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減至三三.四%,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則僅剩四.八%。


若以「二○○七年兩岸關係各界民意調查綜合分析」來看,絕大多數民眾都同意「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中時民調七四.九%、台灣智庫七五.六%),「台灣的未來應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台灣智庫七九.五%)、「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國策院七七.三%、台灣智庫七九%),也認為「中共沒有權利過問及干預台灣內部事務(如正名、憲政改造)」(台灣智庫八一.九%)。而對於中國提出「一國兩制」作為解決兩岸問題的看法,絕大多數民眾表示不贊成。民調顯示,國內對台灣的國家認同已成為台灣社會的多數共識與主流意見,中國畫定框架,將「一個中國」原則作為處理兩岸問題的前提條件,台灣民意已明確給予否定的答案。


統獨立場  主體意識抬頭


另外,若從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來看,台灣主體意識確實已經深植民心;根據陸委會歷年民調顯示,在二○○○年五月陳水扁就職時,當時支持「盡快統一」的比例為四.一%,「維持現狀以後統一」的為十九.一%,也就是所謂的統派仍有二成三的比例;不過,陸委會在今年三月二十八日的記者會上公布「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結果中,支持「盡快統一」的比例僅有一.七%,「維持現狀以後統一」的則降為十.五%,統派的比例減少一半。


另一方面,該次民調中則顯示有高達九一.一%的民眾主張廣義維持現狀(包括「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永遠維持現狀」),雖與過去調查結果趨勢一致,但數據上卻是創下歷來最高點。此外,不贊成中國「一國兩制」的比例上升至八一.七%,也是近年來最高點,顯示中國的「一國兩制」主張在台灣沒有任何市場。在外交議題方面,加入聯合國公投雖因領票人數未達法定門檻未通過,但民調結果顯示,仍有高達七七.三%的民眾支持台灣繼續推動加入聯合國。此外,如果發展外交關係會造成兩岸關係的緊張,依舊有七五.一%的民眾贊成還是要繼續發展外交關係。


身分搖擺  凸顯馬式傲慢


只是,即使本土政權不斷努力,但卻似乎難敵中國文化霸權的復辟。在二○○五年時,台灣社會在統媒的促銷下,出現了所謂「台客」熱潮;無論媒體如何包裝,仍藏不住他們對於所謂「台客」的歧視與嘲弄,也顯示出台灣文化時空似乎又回到外來政權時代。尤有甚者,馬英九在當年七月中旬接任國民黨主席的隔二天,國民黨黨營事業的中國廣播公司,就出面主辦了「台客搖滾音樂會」,拿「台客」來當祝賀馬的絢麗煙火。


長期觀察台灣文化發展脈絡的人士指出,馬英九是少數具有侵略性中國文化霸權思想的人之一,只要光看他過去在台北市「強推漢語拼音,排擠通用拼音」,即可知其傲慢的一面。


此外,平常說自己是中國人,選舉時才說自己是台灣人;平常從不講台語,認為台語是沒水準語言,選舉時則硬要講一口不輪轉的超難聽假台語;在台北市長任內,在台北導覽手冊(City Guide)上說「稱台北的外省人為台灣人他們會生氣」,之後卻趕緊把書收光;自己參加台客搖滾嘉年華,被稱為台客,馬又生氣;講台灣是沒有國際觀、是鎖島,但卻又說「誰敢講我不是台灣人?」馬英九的表裡不一也由此可見。


台語文化  恐倫隱性語言


另一方面,馬英九在其教育政策中提及,教育的發展攸關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因此,提升教育品質是對台灣的責任,也是對新世代的承諾;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於「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素養及終身學習能力的下一代」。之所以主張「健全人格」,是因為良善社會必須以「道德倫理」為基礎,而過去多年來民進黨政府的執政風格,已經造成台灣社會基本價值的崩解。之所以重視「公民素養」,是因為民主政治必須遵守憲政法治的精神,而民進黨的教育政策卻不斷鼓吹狹隘的族群意識,導致國內教育品質的快速沈淪。將民進黨八年執政的教育政策貶得一無是處。


雖然,馬英九的教育政策看似四平八穩,然而,在具體落實的「重視文化傳承,建立主體意識」部分,卻又無意間將他的大中國思想表露無遺;該政策寫道:文化為立國之根本,有了文化的傳承,才能夠使固有之道統發揚光大。因此主張各級學校應「重視對『中華文化精髓』的傳授」,藉以建立一種包容、開放、深邃、豐富的台灣主體意識,而非自陷於褊狹、封閉、膚淺、悲怨的地域主義之中。


現在馬英九已經順利登上總統寶座,只是,自從他選上總統後,卻似乎又開始忘記如何講台語,如今,講本土語言的總統已卸任了,未來在一個重視中華文化精髓及滿口北京話的馬總統帶領下,已經深植台灣人心中的台灣意識或許不會消失殆盡,但在統媒以及復辟文化霸權不斷侵蝕下,恐怕也將會是傷痕累累,最後淪為點綴性的樣品。二十年來,台灣人已漸習慣會開講親切台語的國家領導人,台語文化也因此躍為顯性,但未來,在馬總統標準「國語」的領導下,台語又將淪為隱性語言,乃可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