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天使炫技魔鬼 鋼琴大師陳瑞斌
黃麗妃
2006/05/11 第529期
在維也納的時光,陳瑞斌除了練琴,就是吃飯、上課及聽歌劇,曾經想家回台,結果目睹父親為了機票錢而煩惱、償債,從此決心專於琴藝,之後整整十年,他不曾回來。

根據鋼琴大師陳瑞斌父親的回憶,「瑞斌才二歲多,彈出來的音樂就好像可以成為一首曲子,為了怕吵到鄰居,將他從鋼琴上抱下來,結果,少了琴聲,卻多了他的哭鬧聲,一樣吵。」「五歲時,樂譜還沒翻開,他就會自己彈了起來,而且他很早就會背譜,這是他的天分。」


父親嚴格訓練  改變他的一生


「家裡的鋼琴原本是為了瑞斌的叔叔買的。」當時人家都笑陳爸爸笨,買鋼琴不如買房子,有錢人都買不起的鋼琴,陳瑞斌的父親用中了愛國獎券的錢,再加上每個月努力存下來的錢,花了一萬一千元好不容易才買的二手琴,相當於可以買到一棟六十坪的房子。結果叔叔在八歲時就得到了全國鋼琴大賽的第一名,後來,擔任學校教師的父親寄予陳瑞斌莫大的期望,並且開始嚴格的訓練,規定陳瑞斌每天下課後一定要練琴,而且要錄下練琴的過程給父親檢查。


陳瑞斌坦承,小時候練琴並不快樂、也談不上喜歡音樂,正值好動的年紀,如何甘於面對黑白相間的八十八鍵?但聽話的陳瑞斌抱著達成父親期望的心理,並在父親督促下不斷參加比賽,小學一年級他就以參賽年紀最小之姿拿到台南縣的第三名。當時在台南古典音樂的資源並不多,陳瑞斌常和父親騎著摩托車穿梭在台南市的街頭巷尾,卻只能找到伴隨著炒豆子沙沙聲的黑膠盜版唱片,這樣品質的貝多芬演奏曲卻可以陪著陳瑞斌練琴一整年,就這樣練著練著,十二歲那年,竟通過了教育部資優兒童出國考試,從此也改變了陳瑞斌的一生。


飛向音樂之都  靠著獎金度日


一九八一年,陳瑞斌十三歲,當同年齡的孩子被父母逼著準備聯考時,陳瑞斌一再轉機,不知經過了幾十個小時的飛行,來到了維也納,為的是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這個考試通過了便留在維也納,沒過就得回台灣。想到教育部只給了本學生護照,並無任何公費補助,機票錢還是父親標會來的,陳瑞斌在心裡堅定地告訴自己:「一定要通過考試!」面對著前面的考生都是人高馬大的成年人,只有百分之五錄取率的入學考試,年紀最小的陳瑞斌緊張程度可想而知。一個禮拜後得知通過了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陳瑞斌嚴苛的考驗才正要開始。


小小年紀的他一個人在異鄉,沒有朋友也沒有長輩,所有的苦只能往肚裡吞,因為當時國際電話很貴,大約半年才敢和家裡通上一次電話,只能靠著書信的往返,還要買最便宜的郵簡,最快也要三、四個星期才能收到一封家書。就連家裡匯來的錢也要經過四個月才能拿到,在學校八年期間,陳瑞斌只有前四年由家中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之後四年,他全部以比賽的獎金、申請獎學金度日,為了不增加家中負擔,陳瑞斌獨自一人的維也納生活,必須錙銖必較、節省開支,以免斷炊。為了省錢,陳瑞斌用市場裡最便宜的肉,再加上奧地利人不吃的內臟,絞成碎肉分裝。這通常是奧地利人買來給狗吃的,陳瑞斌加上醬油和水煮成肉燥,淋在白飯上一吃就是十多年。就連牛奶,他也都節省到加水稀釋,以便可以喝得久一點。


在維也納的時光,陳瑞斌一睜開眼睛除了練琴,就是吃飯、到學校上課及聽歌劇,維也納的生活十分單純無聊,第一年剛到時曾經因為太想家,便向友人借了錢買機票回台灣,只是,回台後父親為了償還機票錢而煩惱,跟著父親去償債的經驗也令他感到彆扭和麻煩,從此,陳瑞斌下定決心專心於琴藝,不再想著要回家的事。之後整整十年,他不曾回來。


小小年紀參賽  榮獲國際大獎


十六歲時,陳瑞斌首度參加國際性的比賽,那是在義大利舉辦的拉赫曼尼諾夫國際鋼琴比賽,也是陳瑞斌第一次坐上國際列車。沒人可以商量、沒人可幫忙,陳瑞斌被迫習慣面對寂寞,也被逼得比別人更早熟,面對一共三輪、舉辦至深夜的比賽,大概必須準備二十多首曲子,琴譜堆得有三個人頭高,陳瑞斌是參賽者中年紀最小的,但比賽是殘酷的,只論最終的結果,沒有人會管過程如何。結果陳瑞斌獲得了銀牌,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國際大獎。陳瑞斌初嚐獲獎的甜美果實,並享受被另眼相待的滋味,許多單位的邀約表演接踵而來,他也正式成為一名演奏家,並首度踏上知名演奏家才能登台的維也納大演奏廳表演。


接下來,陳瑞斌要求自己每年至少需參加一次國際大賽,他不斷自我要求,藉著不間斷的練琴和參與比賽與國外優秀選手切磋,他深刻體會作曲者當初的創作因為時空已不得而知,但經由後輩的詮釋卻能以演奏者不同的心情向聽眾述說曲目所表達的故事。透過演奏者傳達的心情,是一種美妙的鋼琴情懷,陳瑞斌也在此時,因為歌劇、演奏會不斷的薰陶及比賽得獎所逐漸建立的自信,真正愛上了鋼琴。


俄國作曲及演奏家拉赫曼尼諾夫一生流亡異鄉,僅能藉由創作及琴音訴說鄉愁,剛好契合了陳瑞斌少小離家的思鄉情懷,再加上拉氏的手掌奇大,他所創作的曲目艱澀難以彈奏,卻也讓勇於向自我挑戰的陳瑞斌深深著迷。電影【鋼琴師】描寫澳洲鋼琴師為了彈奏拉氏的「第三號協奏曲」而發瘋,陳瑞斌還挑戰一周內彈完拉赫曼尼諾夫整套共五首的鋼琴協奏曲,傳為音樂界的奇談。


五度彈斷琴弦  作足國民外交


對於奪得了許多的國際鋼琴大獎,意義最深刻的,陳瑞斌說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以色列前總理拉賓手中接過獎盃,比得到獎的本身還要令人興奮,因為能和世界的和平使者同台,感覺自己也偉大了起來。至於再次踏上台灣這塊土地,也已經是陳瑞斌獲得多數國際大獎,受總統府之邀返台演出。據說前總統李登輝當時為了聆聽欣賞陳瑞斌演奏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還特地花了三天的時間看了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因為這首曲目是貝多芬瀕臨耳聾之作,陳瑞斌說演奏起來頗有臥虎藏龍、十面埋伏的感覺。


陳瑞斌形容自己現在演出時,腦海裡浮現的不是音符而是一幅幅心情的風景畫。每一首曲子,在他眼中看來都會浮現澎湃的情緒,每次演出,他用肢體、表情及全心全意地投入,讓樂章自然而然自指尖流瀉而下。有人形容他「音樂天使,炫技魔鬼」,因為陳瑞斌彈琴時的忘我和投入,抒情溫柔時如同天使般,遇到慷慨激昂處的激動和快指又令人炫目,還能以小指彈斷琴弦。


來自台南的陳瑞斌以音樂為台灣爭光、也為台灣作足了國民外交,更創下了許多「第一」的紀錄,他曾五度彈斷琴弦、許多全球頂尖的演奏廳,陳瑞斌是第一位踏上舞台演奏的台灣人。


樂迷遍及世界 為弱勢而演奏


走過全球巡演,陳瑞斌不會忘記回來台灣,除了台灣是他的家鄉、他的國家外,台灣熱情的樂迷一聲聲如潮水般湧來的安可聲,也令他迷醉沉浸在掌聲中。遍布全世界樂迷,讓陳瑞斌以飛機為家,也是現在他每天為時差所苦,渴望好好睡一覺的原因,但既然選擇了身為一名演奏家,陳瑞斌以超人的毅力堅持實現理想,並熱心於公益,他曾經深受弱勢朋友為了支持他不遠千里而來的感動,他認為,能夠以音樂演出同時幫助弱勢的族群、增加愛樂欣賞的人口,那麼演出的價值將更為不同。因此,這次回台的演出,他也以慈善音樂會的方式舉辦。

陳瑞斌小檔案

出生:一九六七年,出生於台南。
學歷:維也納及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畢業,取得最高演奏家文憑。
重要經歷:羅馬尼亞兩大愛樂管弦樂團首席獨奏家、受邀於奧地利為所有聯合國四十多國大使演出、布拉格交響樂團亞洲巡演及各國重要樂團合作經驗。
得獎紀錄:義大利拉赫曼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獎、西班牙巴塞隆納最高榮譽貝多芬演繹獎、維也納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貝里尼國際大賽金牌、以色列魯賓斯坦國際大賽獎等國際大賽十八個。國內「鋼琴的四個表情」獲最佳演奏及最佳古典專輯獎、當選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及十大最具潛力人士。
著作:歐洲發行個人鋼琴演奏專輯、國內「鋼琴的四個表情」專輯(金革唱片)、《天使手指-陳瑞斌的鋼琴傳奇》(二魚出版)
(整理:黃麗妃)
2006鋼琴大師陳瑞斌慈善音樂會演出訊息:5月16日、22日、6月1日、11日將巡迴台北、台中、高雄和台南。洽詢電話:(02)2341-9898或3233-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