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錦和與陳德鴻
郭麗娟
2008/08/14 第647期
邱錦和—在宜蘭社大開課,深入宜蘭各溼地調查探索,成立「葛瑪蘭溼地植物庇護站」。 陳德鴻—設溼地植物庇護站,成功搶救台灣水韭,將保育觸角延展到金門的食蟲植物。

炎夏午後,宜蘭山區一池看似安靜的水塘,隨雲朵飄行而緩移的光線,細細灑在「小杏菜」卵形深綠色葉面上,將水面折射成深淺不一的潑墨倒影,襯得潔白小花更加優雅脫俗,然而花影下的水中世界卻已忙碌不堪︱蓋斑鬥魚在葉片呈羽裂狀的「烏蘇里聚藻」間打出一團團白色泡泡,正預備孵育小魚;食蟲植物「黃花狸藻」利用葉上著生的圓形捕蟲囊,伺機捕食路過的水中昆蟲與微生物。


邱錦和

關心生態宜蘭社大開課


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副分會長邱錦和表示:「人工生態池只要規畫妥當,把不同深度的水域環境做出來,各種水生植物在不同水域各據一方,並不需要太多人力管理,然後依照水深不同種植各類植物,野菱長在水深兩公尺的地方、水毛花則在一公尺深的水域,一旦越界就『滅頂』,自然界會做好自我管理,而且沈水、浮水植物會讓池水更清澄,挺水植物則讓水塘搖曳生姿,水邊植物是最佳護堤。」


邱錦和為溼地奔走請命的熱情與行動力,十幾年來早已聲名遠播,但他會成為水生植物的守護神,卻是無心插柳。


原本開設雕刻廠的他,一九九○年代在產業外移風潮下結束工廠,轉換跑道做登山嚮導,一九九六年,前往南勢溪上游松蘿湖援救因賀伯颱風受困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留在山上四十多天,期間因協助調查紀錄而對湖泊、溼地生態產生興趣。


任葛瑪蘭登山協會嚮導期間,邱錦和受衛視中文台「台灣探險隊」之邀擔任介紹蘭陽湖泊時的節目嚮導,同時在高中指導登山社團,有感於社會對登山野外活動的偏差觀念亟需導正,正逢宜蘭社大成立,他覺得這正是他實現教育「大人」的機會,「既然自己能把台灣的湖泊介紹到國外,也應該可以開課分享更多宜蘭鄉親。」二○○○年他在宜蘭社大開了「蘭陽湖泊之美」課程。


推生態池 吸引學校取經


帶著學生踏遍宜蘭湖泊後,又組成「湖泊生態研習社」,進一步深入宜蘭各溼地的調查探索。「到處遊山玩水的過程中,發現宜蘭越來越多的湖泊溼地正遭受經濟開發或人為的嚴重破壞。」二○○一年底,帶著學員上山探訪雙連埤時,發現地主正大肆整地,挖土機具毫不留情地鏟入湖域,許多珍稀水生植物被視為雜草遭挖除棄置。


邱錦和與荒野保護協會眼看勸阻不成,便展開一連串搶救當地原生水生植物的行動,其中包括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受威脅等級評估簡表中,列為嚴重瀕臨絕種等級的台灣特有種水生植物「水社柳」,此即生態界知名的「雙連埤事件」。


提及此事,邱錦和語氣仍難掩激動:「當時雙連埤十七公頃的水域裡就有一百一十多種水生植物,約占全台灣原生種類的三分之一,這麼精采豐富的生態環境,還來不及為它做文字紀錄,就要被無知地毀滅。」


二○○五年,占地八十四公頃的「宜蘭縣雙連埤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畫設計畫,在延宕多年後終於拍板定案,但有鑒於蘭陽地區其他溼地仍不斷遭破壞,農田溝渠被水泥化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邱錦和警覺到瀕危種原需風險分散,於是開始積極推動生態池的營造。


剛開始他情商親戚提供一塊水田,做為自家水生植物種源生態池,後在企業贊助下成立「葛瑪蘭溼地植物庇護站」,舉辦各類推廣培訓活動,同時社大的學員也把這個觀念帶回自己任教的學校或社區,生態池在宜蘭地區如雨後春筍般地發芽茁壯,甚至台北、屏東的學校都慕名來求教。熱心的邱錦和相當歡迎學校團體向他索取水生植物種源,還義務指導營造技術和知識,唯一的條件是以後若有瀕危水生植物需要搶救或收容時,希望能共襄盛舉。


陳德鴻

設庇護站 儼然是種原庫


而另一位水生植物守護神,就是荒野保護協會溼地植物庇護中心萬里站長陳德鴻。原是作陶人的他,畢業於國立藝專雕塑組,從事生產線上的「原型模」雕塑與設計,一九九○年代,台灣產業大量外移,為照顧年邁母親,他選擇留在台灣,自設工作室。


隨產業外移,工作量不如以往,讓他有餘裕照顧盆栽,有一回,朋友贈送兩邊長有倒鉤刺的水生植物「野菱」給他,讓他大為驚艷,為尋芳蹤,特地到宜蘭雙連埤,同時愛上這水生植物的寶庫,也讓他回想兒時在鄉間自然無污染的環境下,無憂成長的時光,「如果能力所及,希望為女兒保存一塊淨土。」這樣的想法促使他投身水生植物的搶救、保育工作。


「雙連埤事件」後,他還提供萬里山區占地五公畝的私有梯田,設立「萬里溼地植物庇護站」,已收容一百五十多種物種,儼然成為台灣水生植物的種原庫,並在此培訓出數百位義工,投入全國各地的保育工作,讓在地民眾守護在地特有植物。


非常手段 外力介入復育


台灣約有三百五十種水生植物,但其中一百多種已瀕臨或已絕種,如果以相同的比例換算人類的處境,相當於每三百人中就有一百多人生命飽受威脅,若比對台灣人罹癌比例,數字正好相符。驚人的數據相當值得省思,那就是與我們同處一地的水生植物因環境破壞與汙染已達生存困境的同時,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中豈能全身而退?


陳德鴻強調,以現在環境遭破壞的程度與水生植物消失的速度,「以外力介入復育」是「不得不」的手段,世界各國也不乏成功案例,香港米埔濕地就是居民與環境雙贏的典型個案,即連台北縣的關渡水鳥公園,為了維持鷸科和?科候鳥喜歡的裸露灘地,每年都僱工割除岸邊蘆葦。台灣生態界近年最大的「外力介入復育」個案,當屬二○○六年的「夢幻湖台灣水韭棲地監測樣區植被移除計畫」。


目前僅生長於台北陽明山夢幻湖區的台灣特有種水生植物「台灣水韭」,這幾年因為降雨減少、湖底疑似地震漏水等種種因素逐漸陸化,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張永達,多年來以空照圖觀察,三年前的空照圖上竟然只看到強勢的泥炭蘚,不見台灣水韭蹤跡,前年他和陳德鴻特地前往詳細調查,赫然發現,這種珍貴且稀少的植物,竟然只找到兩棵。


張永達痛心指出:「最讓保育界與學界不忍親見的是,這種一九七一年被發現,一九七七年才被正式認證為台灣特有種的國寶級珍稀植物,才短短三十幾年,就要在自然演替中被淘汰下來,在全世界唯一的自然棲地中消失。」


張永達與陳德鴻於是積極與荒野保護協會、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研擬計畫,二○○六年借助荒野保護協會水生溼地的實作處理經驗,配合記錄與監測,進行「搶救」作業,謹慎地針對監測樣區內泥炭蘚等強勢物種以人工方式作部分移除,確保這稀有植物能在陽明山夢幻湖生態保護區裡繼續生存。如今「台灣水韭」族群數量已從個位數增加到萬株以上。


誘之以利 農民投入復育


其實國人經常食用的水稻、蓮藕、菱角、蓮子等都是水生植物,這些年,被用來入菜的水生植物還有烏來、宜蘭地區的「大葉田香」,香味類似中藥裡的「八角」,相當適合滷東西或當作香菜使用。另一種原本在美濃地區的「龍骨瓣莕菜」,市場上稱作「野蓮」,因農民「順手」割回家炒來吃吃看,覺得味道甚美,如今已有農民專區種植。


陳德鴻強調,開發水生植物的附加經濟價值,在「誘之以利」的前提下,可以讓農民更積極於復育、種植水生植物,餐廳業者也能發揮、包裝地方特色菜肴,最後達到「讓物種在自然棲地繁衍」的長遠目的。


這兩年陳德鴻將保育觸角延展到金門外島的食蟲植物「寬葉毛氈苔」和「長葉茅膏菜」,如此不辭辛勞奔波,只為一圓美麗寶島的荒野夢,共創美麗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