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肉飼虎 拆解馬蕭財經神話
鄭進興
2008/03/05 第624期
馬蕭所強力主張的一中市場,根本就是謊言,因為對中國全面開放的財經政策,將讓台灣變成毫無保障,恐怕也會引發「送肉飼虎」的效應。

馬英九和蕭萬長在總統大選中一路強打財經牌,強力主張對中國全面開放,同時更將台灣近年所面對的種種財經問題,全部怪罪在執政的民進黨頭上。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馬蕭對中國全面開放的財經主張,將對台灣帶來利益還是無窮的禍害呢?


送肉飼虎一中市場災難


為了讓台灣人民看清馬蕭財經政策的真面目,謝長廷陣營最近全力猛攻馬蕭的財經政策,除了揭穿馬蕭主張兩岸共同市場的真相,以及兩岸共同市場(即一中市場)將對台灣所帶來的災難之外,對財經深有研究的前立委林濁水,也出版「拆解馬蕭財經神話」的小冊子,追本溯源,徹底戳破馬蕭財經政策的大謊言。


馬英九一中市場的主張,將會對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大災難?謝長廷認為,一中市場是放棄祖先的夢想與堅持,是「送肉飼虎」,讓台灣變成毫無保障,最後變成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任何總統候選人都沒有資格主張一中市場,將台灣和中國「送作堆」。


謝長廷指出,成立兩岸共同市場,中國商品就可以免稅來台,因此台灣的各行各業,從五金業、毛巾業、製襪業到種西瓜、花生的農民,大家都要失業、倒閉,勞工找不到工作,中小企業也會全倒,因此他當總統會加強取締走私中國商品來台,對傾銷到台灣的中國貨物課重稅,更要加強對中國商品的安全檢查。


謝長廷強調,台灣要拚經濟,但絕對不能拿台灣的主權去換經濟,他以兩岸通航為例說,他在二○○五年擔任行政院長時,就與中國達成雙方擱置爭議、不談主權的共識,也就是現在採行的包機直航模式,未來增加包機的頻率就可以了,不會有放棄主權,以及國內國外航線的問題,這樣台灣的安全才有保障。


一中市場政策馬營不敢承認


謝長廷痛批馬蕭的一中市場是「送肉飼虎」的政策,近來已在民間獲得相當大的回響,為了減低一中市場主張的負面效應,馬英九竟公開否認曾提出一中市場或是兩岸共同市場的政策,並指責謝陣營刻意栽贓。


謝長廷表示,總統候選人提出政見是重大且嚴肅的事情,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尤其是兩岸共同市場這種政見,馬蕭陣營在許多專書、網站、訪問都有提到這項政見,這已經不只是一個政見,而是馬蕭陣營對人民許下的一個承諾,如今馬英九竟然否認曾提出這項政見,如此翻來覆去的說辭,叫人民如何相信。


謝長廷更進一步指出,馬英九早在二○○五年七月十七日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就曾回函給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替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的連胡公報背書,承諾遵照連胡會共識,推動兩黨交流,其中就包括推動兩岸共同市場這一項。


謝總部發言人鄭文燦則提出證據,馬蕭在其競選白皮書《治國》一書中,明白主張兩岸共同市場,並以歐盟、世界各國推動自由貿易區的經驗,提出共同市場的定義為四大流通,包括人員、貨物、資金、資訊的流通,也就是說,一旦成立兩岸共同市場,台灣原本設置的管制措施,全部要開放。


鄭文燦表示,蕭萬長甚至還成立「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多次討論如何改變國民黨的政策綱領,其中一次最重要的主題,就是在二○○六年六月四日,由國民黨論述小組提出以「一中市場」概念取代「台灣中立」,明確定義以兩岸共同市場做為新方向,欲以此政策來和中共談判接觸,馬英九否認提出一中市場的政策,根本就是謊言。


錯誤對策馬蕭竟然沿用


國民黨總是指責民進黨不懂經濟,在民進黨執政下,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遲緩、失業率升高、貧富差距加大,要民進黨對這一切負起政治責任,甚且大言不慚地表示,如果二千年不政黨輪替,台灣的經濟就不會變差。然而事實真如國民黨所言這樣嗎?


林濁水則以實際的數字來證明,台灣經濟的衰退,其實早在一九八○年代末期就開始了,從九○年代起經濟成長率就一路下滑沒有上升過,失業率則是一路上升,貧富的分配也急遽惡化,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國民黨所宣稱的「財經總規畫師」蕭萬長主導財經大政的十年當中。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一九九○到一九九四年平均為七.一%,九五到九七年降為六.五%,九八到二千年更降為五.六%。失業率在九○年代初是低於一.八%,但到了二千年已達二.九九%。至於蕭萬長所引以為傲的高雄港貨櫃吞吐量的年成長率也急速趨緩,到了二千年政黨輪替時,高雄港的貨櫃吞吐量已從世界第三降為第四了。


林濁水認為,經濟數字惡化的真正原因,是台灣在八○年代末期就開始面臨經濟轉型的挑戰,這個挑戰所引起的困難,朝野只能共同面對,誰也沒有幸災樂禍的權利,而國民黨馬蕭團隊非但只會數落民進黨遇到的困難,更危險的是:國民黨當時對經濟的核心問題理解錯誤,提出了錯誤的對策,因而延誤了處理的時機,而這些錯誤在今天馬蕭團隊的經濟政策中,竟還被沿用。


亞太中心馬蕭空中樓閣


美國因為貿易赤字飆漲,因此在一九八五年迫使日本和東亞四小龍的貨幣大幅升值,且在九五年之前都維持這樣的升值趨勢,因而壓縮出口產業的利潤,使得四小龍無法維持勞力密集的產業型態,面臨產業升級轉型的壓力。


另一方面,中國和東協各國則在此時投入低階製造業市場,台灣勞力密集產業開始迅速外移,到了九○年,台灣連電子組裝代工業也外移,到了二千年,留在台灣生產的產值已經剩不到以前的一半了。


台灣現在的處境是前有強敵、後有追兵,一方面要產業升級轉型以和先進國家競爭高技術的市場,另一方面則又須面對低階製造業的快速外移,產業外移推升失業人口的比率,失業率升高又加大了貧富差距。


林濁水指出,產業升級轉型看起來似乎是朝野的共識,然而事實上藍綠雙方卻有很不同的思維模式。


從一九九○年代至今,國民黨的經濟策略有二大主軸,一是以資訊硬體製造為策略重點,而讓傳統產業出走,以便空出土地、資金、勞動力來支持資訊硬體產業;另一個則是蕭萬長在一九九五年提出的「亞太營運中心」,將台灣新加坡化或香港化。


但循新加坡或香港模式建立「亞太營運中心」的構想行得通嗎?馬蕭幻想讓台灣成為中國的門戶,把整個中國當做腹地,所以才會擬出錯誤的政策,幻想要讓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


然而自二千年以來,中國各省即爆發建港狂潮,各地方政府一味地搶建港口,爭搶運輸的貨源,搶貨搶得連自家人都臉紅脖子粗,怎麼可能配合馬蕭提出的讓台灣做為中國門戶的想法,讓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呢?


知識經濟民進黨新思維


國民黨將產業重點放在資訊硬體業的代工量產上,也是一大錯誤。國民黨完全不了解,能不斷投入知識研究、創新升級的產業就是高科技產業,而繼續以傳統的思維來經營的,就是傳統產業。


從一九九○年代初開始,國民黨的財經團隊整整十年放任製造業移出的結果,到了二千年,連電子業都出走到只剩下四九%的產值是在台灣製造的。台灣的競爭力在這十年的錯誤政策中空轉,受到嚴重的耗損,由二千年上任的新政府承受其後果。


林濁水表示,民進黨政府對於經濟轉型的思維,則著重創意研發和品牌行銷,和國民黨的轉型思維有根本上的不同。


民進黨政府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從創新研發和品牌行銷去發展,並發展出由製造業技術支援所延伸出來的服務業。而台灣由於文化的多元、豐富,中產階級的品味在九○年代趨於成熟後,又可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而農業也可以與文化結合,使觀光進入到深度旅遊的階段,不再只是「看風景」而已。


這些策略,就是民進黨執政之初所提出的「知識經濟」。民進黨政府營造有利於知識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如林信義為IC設計業與軟體業,分別規畫了竹科篤行園區和宜蘭園區,此外還設立矽島竹科研發中心,產值世界第二的台灣IC設計業,終於有了專屬園區,而宜蘭園區以數位創意、知識服務業為主,至今已有數十家相關產業計畫進駐。


綠色執政傳產回台升級


林濁水指出,從二千年政黨輪替至今,雖然經濟成長率等數字不如以前,但台灣仍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奇蹟出現了。


首先是從二○○五年起,一些創新型的科技公司,如IC設計公司、光電公司、能源科技公司等,連續幾年的盈餘都超過一個甚至數個股本,這些表現驚人的公司的數量,比國民黨執政數十年間加起來還多。


二○○二年到○四年間,與民進黨政府的政策方向相呼應,國外跨國公司如HP、Sony、Intel、Microsoft等紛紛進駐台灣,使台灣成為區域研發中心,而國內的近百家標竿企業,也相繼成立創新研發中心。國際大廠看中台灣的產業群聚,而台灣的產業群聚則因為國際大廠的競爭與合作,得以快速地升級,這是一九九○年代以來未見的盛事。


一九九○年代傳統產業大出走進行了整整十年,使得台灣工業區的大批土地閒置,然而在民進黨執政之下,這些閒置的工業區土地,有了令人欣喜的新貌。如彰濱工業區原本一片荒煙蔓草,如今成為玻璃精品工廠的聚落;出走的台中機械業也回流落腳在台中機械園區。


影響所及,不但過去無法消化、令人頭痛的工業區重新有工廠進駐,甚至停頓多年的工業區開發案,又重新開始進行,而且有許多廠商搶著進駐,甚至很快就額滿。


這些台商的回流,並不是單純因為中國稅法修改和勞動成本提高而回來,他們是挾技術升級的本事,配合政府新的產業策略而回來,尤其是○○六六八八專案,前兩年免租金,三、四年租金六折,五、六年租金八折,二十一年後土地無償轉給承租人。被國民黨逼到出走中國的傳統產業,在民進黨政府的努力下,終於願意回台升級了。


近年來服務業出現「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休閒產業」兩大發展趨勢。「生產性服務業」,是環繞在與產業高度相關,以及提升生活品質相關的服務業上;「文化休閒產業」,則精緻化在地生活,讓台灣更能吸引先進國家的觀光客和科技移民。在民進黨政府的推動下,服務業蛻變升級,更創造了驚人的產值。


效能魄力藍懶難綠盈贏


林濁水也對民進黨政府和國民黨主政時政府的行政效能和施政魄力做比較。


國民黨政府之前對竹科的開發,用了五年的時間才讓廠商進駐,南科則用了三年的時間,以國民黨政府的效能來估算中部科學園區的開發,大概也需要三年的時間,廠商才能進駐。


然而在高科技業技術競爭週期縮短的情況下,舊有的科學園區的開發速度,早已跟不上廠商的需求,因此在民進黨政府的努力下,中科只花了十個月又五天的時間就完成開發,讓在竹科覓地困難的友達光電順利進駐動土。


至於南科的開發,在國民黨執政時代和民進黨主政時代,更是鮮明的對比。國民黨開發南科三年,還是有淹水、污染等一大堆問題沒能解決,使得廠商不願意進駐園區。民進黨執政後,行政院長張俊雄上台即迅速處理南科問題,並由工研院南分院帶頭進駐,消除廠商的疑慮,如今南科已有五千六百億的年產值,五萬個就業機會。


民進黨政府成功地整頓國營事業,也可以看出其遠勝於國民黨政府的行政效能和施政魄力。


二千年政黨輪替時,國民黨手中交出的漢翔、中船、唐榮、農工、高硫、台機、中興等七家國營事業,全部都處於虧損狀態,虧損總額達一四二.九億元。經過二年的整頓之後,前三家有了六.二億的盈餘,二○○三年解散仍虧損的後四家。剩下的三家到了二○○六年,盈餘已達到近四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