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全球 再創台灣經濟奇蹟
蕭恭平
2005/03/04 第467期
台灣如今的政經各種條件都已完備,未來我們應該到歐盟、美、加和中美洲投資設廠,取得歐洲市場打進美國市場,建構台灣企業永續經營的世界觀。

台灣近年來經濟成長緩慢,甚至不進反退,許多人因而對台灣的經濟前途抱持著悲觀看法,但是,如果從戰後極度貧窮的日本因企業全球化而再度登上富裕國家之列的例子來看,我們無須悲觀。


倘若我國企業也能像日本一樣全球化,我們豈不也能夠一樣富強起來?雖然二十五年前,我們學日本布局全球並未成功,但事過境遷,情勢迥異,如今我們已具備各種全球化的條件。再者,繼歐盟之後,隨著自由貿易區陸續成立,如果我國企業不進入該區,勢必因喪失競爭力而無法進入市場,何況我國已具備全球化的條件,所以現在應該是推動全球化的時機了。


企業國際化 日本由貧轉富


一九四九年戰敗後的日本和台灣一樣,平均所得為一一四美元,均被列為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但日本比台灣幸運的是,一九五○年爆發的韓戰使日本成為遠東美軍物資的主要供應國,使得因世界大戰而停止生產的傳統工業得以恢復生產,所以到了一九六○年台灣的平均所得仍只有一五三美元時,日本已上升到三八三美元。


但真正促使日本平均所得一路攀升到一九八六年的一六二七一美元,二十六年間成長四十倍的原因是企業國際化,我們習慣稱之為全球化,或全球布局。一九六○年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和財經官員陸續邀請商社負責人開會商討,如何使平均所得能在五年內增加一倍,達成的共識是企業國際化。他們所謂的國際化是指,在世界各地投資設廠並把產品直接銷入當地市場,且將自己製造的產品連同當地的商品外銷到世界各地。


日本政府與商社配合良好,首先是勸業銀行到各地設立銀行,以便對商社融資,接著成立日本學校,使商社的駐外人員可以攜眷上任。商社則努力尋覓和培育適合派駐外國的人員,他們除了英語說寫能力佳,並確立了「今日接到外派命令,明日就出發」的共同信念。自從勸業銀行在台北成立分社之後,三菱、三井、丸紅飯田、住友、伊藤忠和三榮株式會社等日本大商社陸續在台北成立分社。


世貿自主化 日商衰退主因


台灣從一九六○年代後期的出口擴張即與日本商社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因為當時台灣的出口大部分經由日本商社。之所以如此,一來是台灣當時不但仍然缺乏精通英語的貿易人才,二來雖然日本的傳統產業已逐漸退出美國市場,但許久以來一直替他們外銷的日本商社卻仍然牢牢地把持著美國市場。雖然美國的進口商和直接進口的連鎖大百貨公司明知日本商社從中獲取不少的利潤,但由於安全感的需求,還是寧可透過他們向台灣採購,直到一九七○年代中期開始不但一些美國公司在台灣設立分公司向製造廠商直接採購,而且像三商行,一些原本在日本商社服務的年輕人自立門戶後,也獲得外國客戶的信任而發揮直接外銷的功能,台灣的貿易方能逐漸減少對日本商社的依賴。但整個六○年代和七○年代日本商社不但在台灣,而且幾乎在世界各國因操縱貿易而獲得巨大利益,因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有人說企業國際化是日本的再度侵略其他國家,只不過這次用的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同的策略而已。一些經濟學家把日本從九○年代發生的經濟成長停滯歸因於經濟泡沫化,其實世界各國貿易自主性的提高使得日本大商社功能衰退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競爭缺利基 大貿易商難產


一九七八年張光世擔任經濟部長時有鑑於台灣的進出口貿易雖然成長快速,但大部分的外銷管道卻仍然操縱在日本大商社手裡,所以努力催生大貿易商,以期建立自主性的外銷系統。在政府誘人的大貿易輔導要項公布後雖然有六家大貿易商陸續成立,但到了一九八五年六家大貿易商的出口額仍然只占全國出口額的一‧二九%。大貿易商之所以績效不彰,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主要是因為下列因素:


一、政府光喊口號:雖然政府立意很好且口號也喊得很響亮,但後來對六家大貿易商的實際輔導和協助並未如當初所公布的輔導要點。除了一○%的營利事業稅減免外,並未給予融資與授信的協助,且嚴格的外匯管制政策更使大貿易商在國外設立分公司時感到心餘力絀。業者因而抱怨政府光喊口號,卻從未實質輔導,政府在答覆對大貿易商不願揠苗助長的同時,卻又矛盾的打算再創一個超大型貿易商以便因應日益複雜的國際貿易情勢。


二、大貿易商缺乏合適駐外人才:日本終身僱用制使得員工既忠誠又不跳糟。相較之下,台灣的大貿易商就不像日本大商社那樣幸運的可以輕易派出既能幹又忠誠的駐外人員。以往我國小貿易商林立(根據國貿局一九八五年八月的統計共有五萬五千家),但大貿易商卻很難找到合適的駐外幹才。又因普遍存在著寧為雞首,不為牛尾的心理,致使許多的從業人員作不了幾年就自立門戶為小貿易商,難怪台灣的大貿易商派不出像日本大商社那樣有經驗的幹才,在競爭劇烈國際市場自然處於劣勢,勝算當然不大。


時空已轉換 台商邁向全球


表面上雖然各國都高舉著自由貿易的旗子,但在響亮的市場開放吶喊聲裡,實際上保護主義卻逐漸抬頭。很明顯的,歐盟成立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降低美國商品在該區的競爭能力,而東亞自由貿易區的成立也抱著相同的目的。另一方面美國努力推動的中美洲自由貿易區或美洲自由貿易區,說穿了還不是為了鞏固自己在美洲的競爭能力。所以不論共同市場或自由貿易區,表面上說是為了加強區域內的合作而設,但結果是逼迫區域外的廠商在不公平的競爭下退出市場,實際上反成為貿易壁壘,剛好與自由貿易的原則背道而馳。如此一來,他國企業除非進入區域內直接製造與銷售,否則只好準備退出市場。所以未來我們如果不去歐盟投資設廠,就得放棄歐洲市場,如果不去美、加和中美洲生產就進不了美國市場,所以布局全球已成為台灣企業永續經營之道。所幸經過二十幾年之後,台灣的情勢已經完全改觀,從前大貿易商失敗的主要因素已經消除。一來台灣現在已是真正的民主國家,政府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只是光喊口號,也不再那麼嚴格的控制外匯,二來從數以萬計的台商都派有幹部長駐中國來看,現在駐外人員的派遣已經再也不是問題了!


到目前為止我國最具全球化的企業應首推寶成集團。他們在中國、越南、印尼、美國和墨西哥等國都有投資設廠,但仍然只侷限於鞋子本業。如果台灣的企業集團不但都能全球化,而且也都仿效日本大商社一樣經營貿易的話,那麼不但獲利和營業額都會大幅成長,且將有更多的台灣貿易人才活躍在國際市場上,那麼台灣成為富強國家將可指日而待。


而政府應該如何協助企業全球化呢,我覺得至少應該做到下列兩點:一個是在我國企業投資的主要國家設立銀行,使企業在國外也能和在國內一樣獲得融資之方便。一個是在主要投資國家設立學校,使派遣人員能攜眷上任,如此不但仍能一家樂融融,且駐外人員無後顧之憂必能發揮高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