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興閣布袋戲團 風靡全台半世紀
秦美華
2005/02/17 第465期
明興閣足跡遍及南台灣及花東地區,出神入化的演技,常造成萬人空巷、觀眾人山人海的景象,至今仍為老戲迷所津津樂道。

「出的劇本要先送審?」這大概是許多布袋戲藝師一輩子都不會遇上的事,然而明興閣的蘇阿明老師傅卻有這樣的特殊經驗。二○○一年四月,阿扁千金陳幸妤出閣,在台南永康的宴客會場上,西埔國小的學童熱鬧的演出布袋戲祝賀,編寫劇本及指導這場演出的人,正是屏東潮州國寶級藝師蘇阿明師傅。「因為傳統的布袋戲台詞較為俚俗,所以那次的劇本事前被修了一大圈,典雅的用詞取代了一般較俗氣的賀詞」,明興閣團長蘇明順津津樂道,雖然如此,那次的演出也因此格外有趣,成了他人生中難得的「趣味」回憶。


阿明闖江湖 塑造蘇家班


南台灣屏東的潮州小鎮孕育了兩個國寶級的傳統藝術團體,一個是家喻戶曉的明華園歌仔劇團,另一個則是在台灣的布袋戲藝壇享譽盛名的蘇家班明興閣。明興閣的團長蘇明順先生,自八歲開始接觸傳統藝術,十八歲正式創立明興閣劇團,畢生鑽研於無窮的掌中天地之中,除了海內外獲獎無數,更獲封為「潮州的國寶」,蘇家班在他的帶領之下,將掌中劇的精、巧、美展露無遺。


蘇阿明本名蘇明順,為了避諱族中長輩之名,從小就被喚做「阿明」,成立劇團之後,也以「蘇阿明」名號闖盪江湖,半個世紀以來,蘇阿明布袋戲名震八方,蘇老師傅說,「很多人以為蘇明順是我兒子呢!」所以若問及明興閣的團主蘇明順,或許有人會搖搖頭,不知這號人物,但說到「蘇阿明」,五十歲左右的人,都可以脫口而出念出他曾演出的布袋戲「玉筆鈴聲世外衣」,名貫全台。


「教子千金,不如賜子一藝」在這樣的思維下,蘇明順接受父親的鼓勵,投入了布袋戲的世界。他回憶道,「早年布袋戲都在戲院演出,而非後來的野台戲,那時的演出真可說是萬人空巷、盛況空前」,當時布袋戲藝師受人尊重、歡迎的景況,深深震撼了他,跟著劇團學藝之後,他在心中對自已立下宏願「非成功不可」。


十八歲創立劇團,開始全台各鄉鎮演出,同時也四處求教不恥下問,演技因此突飛猛進。在他的帶領下,整個家族陸續投入了布袋戲演出,組團之初,父親吹鎖吶,弟弟們負責纙鼓,成家之後,太太也嫁雞隨雞的負責女角的口白以及演唱工作。「自給自足」是蘇家班最傲人的特色之一,與其他劇團鑼鼓等配樂工作都還要外包有別,明興閣除了布袋戲團的演出、配樂之外,對家族成員來說,北管樂曲、鑼鼓點的學習都是蘇家代代相傳的必備功夫,因此,長時間下來,每位團員都能獨當一面,擔任後場演出。


演聖經摩西 趣味又搞笑


特別的是,連戲偶的雕刻,蘇家班都不假手外人,蘇家兄弟蘇明雄的偶頭雕刻相當出名,牛頭、馬頭、雷公頭、甚至扮外國人的番仔頭,全台聞名的「潮州尪仔」就是出自他的巧手。


許多特殊場合的演出經驗,是明興閣與眾不同的所在,四十幾年前,金光布袋戲風靡全台時,明興閣曾受邀演出天主教聖經的故事,蘇明順說,可能是當時正流行布袋戲,屏東蘭州有位英國籍神父突發奇想,想藉布袋戲推廣天主教,於是邀請他來演出聖經故事。接下此一工作之前,他曾想過能否演出聖經那麼嚴肅的故事,不過那位神父給他極大的權限,只要本著聖經,其他一些加油添醋的製造笑點都由他去,他才放心接下此一工作。當時演出的劇目是「摩西率領門徒過紅海」,在他的插科打諢之下,觀眾反應熱烈,連那位神父也豎起大拇指說「好!這樣好!」後來也因此受邀到全台教會演出,不過他考慮自己並非教徒,且團內原本工作就已非常繁重,而未答應此一邀約,否則我們現在或許仍能看到布袋戲版的本土聖經故事。


蘇明順曾在二○○○年初帶領正義國小學生,赴日本世界台灣同鄉會表演「台灣心.台灣情」的故事,他在劇中編寫台灣人奮鬥打拚的故事,演出後,深深感動海外的台灣子弟。也曾編寫中輟生的布袋戲故事,表演給中輟生看,希望能讓他們有所領悟,重回校園。


二○○一年明興閣受福建漳州文化局之邀,前往交流演出,蘇明順說,布袋戲的發展和整個社會脈絡息息相關,在台灣,近百年來,木偶戲經歷了從「小木偶」到金光木偶,每尊木偶高達一米,並配有現代聲光技術,近年又回歸「小木偶」階段,內容也經歷了從講述親情愛情的家庭倫理題材轉為英雄主義的社會倫理題材,又回歸家庭倫理題材的歷程。台灣的繁榮進步反映在布袋戲上,從戲偶到題材,屢屢推陳出新,保存傳統文化之餘,也更能吸引現代觀眾的目光,相對來說,中國的布袋戲手藝功夫則仍停留在四十年前的狀態,進步較少。


默劇式演出 笑到跌一跤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演出經驗莫過於受屏東縣政府之邀,前往馬來西亞沙巴州首都亞庇市表演。那次的活動是為了配合屏東縣水果進軍馬來西亞的國際食品展而辦,明興閣的表演負責為整個展出製造熱鬧歡樂的氣氛,以吸引人潮,沒想到演出之後反應熱烈,明興閣立即受邀至全馬來西亞華僑學校表演,蘇明順說,因為當地主要的語言以客語和北京話為主,台語對白根本無用武之地,所以他選擇以默劇的方式演出,完全靠肢體動作取勝。


在沒有對白的情況下,他精巧的演出花花公子虧小姐,小姐震怒和他打鬧的戲碼,精彩逗趣,此外更以戲偶演出傳統民俗的宋江陣,兩個戲偶互頂長矛「督肚臍」、打拳擊等,逗得現場上千位沒見識過布袋戲的小朋友笑聲不斷,更有人笑到從椅子上跌了下來。沒有對白,也能引得滿堂喝采,這次的演出盡顯蘇老師傅的深厚手藝功夫。


一九五八年成立劇團之後,明興閣先後被各地戲院禮聘駐地演出,足跡遍及南台灣及花東地區。出神入化的演技,常造成萬人空巷、觀眾人山人海的景象,至今仍為老戲迷所津津樂道。歷經半世紀,仍能在戲劇界占一席之地,絕非浪得虛名。


下一代接棒 融合小西園


二代團主蘇俊榮先生,自小隨父親學習,四處協助演出,更為開闊眼界、提昇演技,再投臺北「小西園」門下,並得許王老師慧眼賞識,盡心調教。由於資質聰慧、興趣濃厚、頗獲真傳。一九八二年學藝有成,返鄉接下團務,融合兩家淵源,潛心研究下,更將明興閣這個屏東蘇家班發揚光大。


「現在明興閣旗下分為一團、二團......」,蘇明順笑著說,不記得有幾團了,團務的事如今都交給年輕一輩去處理,六十六歲的他自己也仍有一團,不過都是些老朋友閒來沒事,聚在一起練練功順便打發時間,說到興頭上,這位蘇阿明老師傅搬出了他的獨家彩樓,開懷即興的演了一段。


除了偶爾彩衣自娛之外,蘇明順仍在學校從事布袋戲和母語教學的工作,他從明興閣的團務上退了下來,不過在傳承布袋戲這條路上,他永遠退而不休,如同他在十幾歲初識布袋戲之初,被掌中乾坤的奧秘震懾時所立下的志願,傳承布袋戲之美,「一定要成功!」

常規布袋戲的守護神

蘇明順,現年六十六歲,自幼就受傳統常規藝術薰陶,出生於屏東縣林邊鄉的他,六、七歲時開始學習鼓吹八音,八歲隨父親四處演出,十四歲由父親帶領進入全樂閣掌中劇團學習布袋戲。十八歲時,學藝出身,並成立明興閣劇團。不斷至各鄉鎮演出野台戲,由積累經驗而進入戲院演出內台戲,因其演出有最道地、最膾炙人口的木偶動作,無論刀槍、戲偶拳腳,皆具一流專業水準,且劇中並穿插罕見、高難度的木偶特技。足跡遍及南台灣和花東地區,其劇情的張力,傲視一方的技巧,更加入熱鬧、詼諧、逗趣的情節,是吸引觀眾目光的關鍵,至今獲獎無數。

明興閣於一九五七年成立至今,由戲院內台戲的演出至野台戲,劇團半世紀的演出成果輝煌,於一九九三、一九九四年獲全國傳統戲曲甲等獎,一九九六年獲南區戲劇比賽優等獎及最佳主演獎,而後受當時省文化處、屏東縣立文化中心之邀,開始於各縣市演出,更獲高雄市漢民、鳳林國小、新興國中、鳳山市正義國小、高雄市蕃薯原文教基金會、屏東海山、五溝、潮州國小,台南西埔國小邀請,聘為掌中劇團前場指導老師,母語教學老師,以及各海內外民間交流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