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藍色國土 連接國際平台
林修卉
2004/09/09 第442期
台灣不能再用昨天的經驗去規劃明天,應勇於探索海洋的能力和知識,才能掌握從海島國家升級到海洋大國的機會。
在整個人類文明裡,海洋發展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關係著國家社會文明的進步,也牽連著國家富裕與強勝。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海島國家,海岸線長達一千一百四十公里,但是在過去政治戒嚴的鎖國時代,島國人民對海洋是疏離、是恐懼的,只要一碰到海洋便停下腳步不再前進,甚至水泥消波塊佔領幾乎一半的海岸線,另一半則是污染髒亂的景觀,而這般對海洋真實又無情的反應,阻絕了台灣人民親近海洋的機會。

走出殖民宿命 棄捨閉鎖視界

「難道我們只會吃魚嗎?」研考會主委葉俊榮感嘆說道。台灣與海洋的疏離,更反映在島國人民對海洋生態的態度上,大多數的台灣民眾仍只知道海港可以買魚、可以吃到新鮮的魚,卻不清楚台灣的海洋環境和資源,更無法得知用力吃魚的結果,已經吃掉了台灣沿海地區的海洋生機。

過去統治者是大陸來的政權,總以大陸型的思考模式經營海島,所以他們看不到海洋,更把海岸線視為禁忌,且台灣的歷史大多數時間以大陸國家意識為主,於是海成了悲苦的象徵,也因此台灣也把自己困住踏不出國際。不過世界上百分之六十的海島都曾被殖民過,殖民者會用他的邏輯來變更殖民海島的經營方式,因此只要有殖民現象存在,海島的環境、地形、地貌便會不斷地改變。對此,葉俊榮表示,海洋國家不能只是定位在意識形態,所有的資源是用在台灣,而我們的國會是台灣人民選出來的,只有改變才能讓海島達到永續發展,便能克服原殖民者和原來環境的落差。

追溯過往,台灣不但是歐亞各地海洋移民的聚集地,從早期南島民族、閩粵移民、荷蘭與西班牙海權大國的殖民經營、鄭成功登陸台灣、日治時期,再到五十年前國民黨政權抵達,種種外來文化一波波落地生根影響台灣,同時也構成島內複雜又豐富的海洋文化。因此,台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姜皇池指出,祖先的血液裡充滿冒險患難因子,就讓這股潛藏的天性發揚光大。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方力行也指出,台灣不能再用「昨天的經驗去規劃明天」,且台灣四面都環海,一旦台灣島民不再畏懼海洋,視海岸線為新的起點,「把海洋變成我們的道路、把海洋變成藍色土地」,而我們的道路也將隨之無限寬廣。

葉俊榮表示,只要認同我們是一個海島就會重視海洋產業,而海島的外貿透過海路與外界取得資源流,無形中延伸物流流通的藍色國土,且既然是海洋,其觀念是積極的、非保守的,也勇於面向機會,不會以有限的資源自我侷限;過去我們視海為界線,不管體育、休閒、交通都把那條界線看得很可怕,「最近奧運剛結束,我們國人到底有那一個跟海有關的運動項目是很強的?」因此有了海洋的觀念後,思考的空間會更加寬闊,台灣的小說、文學、電影、藝術、體育也會表現得不一樣。此外,他特別強調,海島的特質讓島民視野更寬廣,讓人才能有更開擴的胸懷、更有國際觀,也唯有捨棄保守的心態與閉鎖的視界,才能在全球競爭中勝出。

運用海島特色 走出自己的路

二○○二年至二○○四年,全球觀光產業發展蓬勃,其中成長最快的就是海洋觀光遊憩,因此方力行樂觀的認為,台灣發展海洋觀光產業的機會很大,不過他也點出目前的問題在於,海洋觀光產業的規劃必須揚棄陸地型的思考模式,且不能只著重在建碼頭、蓋漁市的陸地營造方式,而是得往海上發展,如開放遊艇,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近海洋,不能只是漁民、漁會握有接觸海洋的權力。同時,他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是「運用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路」,再者,台灣的海洋生物科技進步,更應重視自身擁有的長處優點。

台灣的航運、遠洋漁業世界知名,由此可見台灣已經非常高度仰賴海洋,在無形中早已把海洋當成我們的藍色國土,且海洋更是我們發展的命脈,僅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持續擁有競爭力。葉俊榮說,海洋科學研究將結合各部會力量,甚至與國際社會連結,只要各部會都在執行這個政策,企業界、社會、人民及地方政府也都能感受得到海洋國家的意識,進而永續利用海洋資源;例如,颱風絕對不會從阿里山出來,所以要把它當成一個議題,在組織設計上也要面對它,對海岸的管理、溫室效應的後果,像海平面的上升或下降,我們必須要比一般大陸型國家更重視、敏感才是。

最令人痛心的是,歷經五十年的鎖國時代,台灣的領土竟然無法在自己出版的地圖上尋獲,再者就算領土被異國侵犯,台灣島民也經常毫無感受,甚至遠洋漁船出海捕魚被扣,在在顯示台灣海域安全的問題。葉俊榮表示,台灣遠洋漁業也是外交的一環,且海洋和平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在海域上避免爭端。

海洋事務機制 儲備揚帆資本

此外,陸上的犯罪活動與海上的走私、偷渡活動密切相關,因此社會治安有賴建立堅實而靈活的海岸巡防組織。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副教授陳彥宏指出,海洋事務除了保安以外,另一個重要課題就是保障海上人命安全,因此海難急難救助是海洋國家所必須特別重視的議題。

葉俊榮強調,有了海洋國家的觀念後,下一步要進行的就是把觀念和組織連結起來,且「組織不是為組織而存在,組織一定是為業務而存在,業務一定是為到底人民能得到什麼而存在」,若從此角度思考,透過一個海洋的專責機構的設置,背後的目的就是要服務人民。

今年三月底,行政院首度召開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共組成海洋策略組、海域安全組、海洋資源組、海洋產業組、海洋文化組,以及海洋科研組等六個工作小組。近日內,「海洋事務政策規劃發展方案」即將出爐,而「海洋事務」已是台灣刻不容緩的重點工作。因此,葉俊榮堅定地說:「就算不能成立海洋事務部,也要成立海洋委員會」。

台灣在性質上本來就屬於海洋國家,在國土利用上應站在以海洋看陸地的觀點,認知海洋絕對不是終點,也非制約台灣人民的界線,但若持續疏忽海洋的態度,再豐富的資源也會萎縮沒落;反之,若把海洋作為視野的無限延伸,藉以培養勇於探索海洋的能力和知識,並真實面對海洋的存在,屆時台灣才能掌握從海島國家升級到海洋大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