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台灣淘兒? 或許它從未生根發芽
孤槍俠
2003/11/27 第400期
十一月初「淘兒音樂城」(Tower Records)在台灣僅存的兩家店面,展開全店出清特賣,準備退出台灣市場。由於這兩個門市位於人潮聚集的西門町以及東區頂好廣場,數日間已售出相當數量的家當,架上的唱片凌亂稀落,結帳人員和顧客斤斤計較,購滿一千元才能刷卡,一定數量才附紙袋,外牆的霓虹燈也懶得打開,裡外一片頹敗,再難讓人將之與其先前台灣唱片零售店鋪旗艦的形象聯想在一起。

◆全年無休 一次購足

一九六○年,美國商人所羅門(Russ Solomon)為擴展其唱片零售事業,在加州山克拉門都百老匯大道的著名地標Tower Theater附近開了一家新店面,並以之為名,踏出淘兒唱片王國的第一步。所羅門對系列連鎖店的經營理念,是把它們當做是販賣音樂的超級市場,盡可能地迎合各種消費者的口味,並加強商品類別的豐富度,從早上九點至深夜十二點全年無休,能提供顧客一次購足的服務。

一九六七年,所羅門頂下了一家舊金山的超市,餘裕地展示各類錄音出版品,這個大坪數的唱片賣場,不但實現了所羅門長久以來的夢想,確立了往後的經營方針,更讓淘兒音樂城贏得「種類殺手」(Category Killer)的稱號,換句話說,只要是能想到的音樂類型,到淘兒一定找得到相關唱片。

種類殺手積極往外國擴展時,當然沒有錯過向來求知若渴的日本市場,一九七九年,淘兒獨資進軍日本,起先雖保守地選擇北海道的札幌做為出發點,然而「種類殺手」的經營態度,十足對準如資訊狂般日本人的胃口,不久即在大小都會攻城掠地,即使目前同性質的商業競爭者林立,淘兒在日本依然擁有五十家以上的分店及專屬的網際通路,其中又以獨棟九層樓(對外開放八層),號稱全球最大淘兒分店的東京澀谷店最為樂迷所樂道。

◆解癮角色 網路有找

一九九二年初淘兒音樂城的觸角伸展到台灣,選擇台北西門町鬧區的入口做為最初落腳處。與美、日的淘兒相比,西門淘兒雖說是小巫見大巫,卻也在當年為台灣樂迷們帶來相當不同的採購經驗,買唱片不再是付錢取貨,而是有更充裕的陳列空間讓消費者享受「逛」的樂趣。

最讓樂迷感到窩心的,是淘兒透過本身的物流管道,引進相當多台灣極少見到的冷門、另類小眾唱片與音樂相關雜誌書籍,尤其是初期為了試探台灣消費者的口味,輸入了範疇版本皆相當可觀的貨品,此外,不隨便做庫存拋售動作的淘兒,長年在架上陳列出版多時,甚至已絕版的唱片,更讓不少向隅的買家能一償宿願。

網路商務尚未發展的年代,淘兒也是少數能提供訂購服務的唱片賣場,只是淘兒販售商品定價之高向來為人所詬病,儘管台灣賣場沒有美、日的規模,售價卻硬是向人家看齊,動輒比其他店家貴上近百元,無視台灣民眾的收入水準。因此,除了蒐藏企圖強烈的買者能不顧一切地砸下鈔票抱回夢寐以求的珍品,多數人仍是逛的多,買的少,尤其在網際商務興盛的今日,樂迷們可以方便地透過亞馬遜(Amazon)等網路商店自力救濟,淘兒音樂城唱片救火員般的角色式微,已是命定之數。

◆種類殺手 不敵低價

可能淘兒總公司也看出美、日模式在台灣經營不易,二○○一年起,台灣、香港、墨西哥等市場,以商標授權方式讓代理商經營。一開始本地代理商相當積極擴張勢力,在台北市以外的都會及許多百貨公司開設門市,舉辦活動,只是玩不到兩年,這些專櫃型的分店陸續收攤,最後連最負盛名的台北東西區兩家元老都欲振乏力。

代理商歸納的原因,不外是經營成本壓不下來,以及同業夾殺,低價競爭的結果,只是看在吾等樂迷的眼裡,到百貨公司擺攤,根本不是「種類殺手」應有的格局。

對於淘兒進出台灣的歷史,平心看待即可,商業板塊本來就飄移不定,市場勢力更有一定的演替法則,令人好奇的是,淘兒的角色將由誰遞補?有點樣子的法雅客(fnac)被百貨業者收編,有成為店內品牌的趨勢;頗令人期待的誠品音樂也一直壯大不起來,很可能近期之內台灣的「音樂超市」將一直是個懸缺,口味獨特的樂迷們只能繼續在少數咬牙經營的另類小店串門子解癮。

◆附庸風雅 淘兒最宜

這樣的現象在台灣並不止於唱片銷售業,島內的圖書出版同樣不夠多元,鮮少規模完整的賣場,即使許多都會人士喜歡用來附庸風雅的誠品書店,充其量也只是個賣氣氛的場所,其文化視野也只是靠少數進口圖書撐場面。說穿了,台北淘兒不也是如此嗎?店員偶爾專單引進的奇貨,顧客下訂卻未取而被上架的珍品,也曾觸發你我剎那的驚喜;只是依據當前的著作權惡法,這些所費不貲,為數極少的鎮店之寶,是理當被擋在海外的。

以島內唱片商狹隘膚淺的發行思考,即使有哪個大賣場願意滴水不漏地集合所有唱片商的代理物品,也難有「種類殺手」的雛形。

當前的網路時代,真正種類殺手的角色早就由能提供完備資料索引功能的網路商店扮演,然而擁有能陳列多元實體貨品的文化賣場,卻代表著一個社會的文明價值。日本的淘兒能一路從北海道開到沖繩那霸,台灣另類音樂的殘餘勢力,卻僅能無奈地依附在膚淺的都會口味顧影自憐。有網友悲觀地認為,淘兒退出以後,台灣唱片零售市場的水準,頓時與第三世界的中國相差無幾了;環顧台灣影音出版品最主流的炒短線削價傾銷手法,還真有點類似源自中國的南北貨叫賣方式。

誰殺了淘兒?或許它從未在台灣真正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