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上頁 訂閱新台灣 設為首頁

第466期雜誌
近期內容
RSS 更多>>
全文搜尋
熱門文章
資源共享 博物館與大學成立研究所
高等教育新趨勢
張倩瑋
第466期
2005/2/24
大學學術與博物館的結合,不但可使課程品質大幅提升,也建立各系所的特色;對博物館來說,則可藉由年輕人的創意與新思維,提升博物館的活力與效能。
 

 

高等教育普及後,品質卻無法相對地提升,而各系所招生人數也有普遍不足的現象,這是目前高等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主要是教育部的資源有限,有限的資源分散給各大專院校,使得資源無法集中運用,若是各校想與國際競爭,除非是有得天獨厚的專款補助外,就必須由各大學絞盡腦汁構想籌措資金或與業界協尋合作的機制,藉由提升各校系所的素質、建立起特色,招攬更多優秀人才進行學術研究,高等教育才有起死回生、躍升國際的機會。

結合 絕非利益交換

目前台灣的大專院校非常流行一種產學合作的機制,例如校內某個系所與業界進行產品行銷、設計、研究等方案,對學校而言,業者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未來學生就業時,得以駕輕就熟;對業界而言,既可減少成本,又可延攬人才,何樂而不為?但這種合作的模式並不是適合所有系所,而各大專院校成立的目的也非單就是職前訓練的場所,直到去年年底,國立東華大學宣告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成立海洋相關研究所的成果後,大學與博物館間的學術研究合作機制,又將成為高等教育界的新主流。

大學學術與博物館的結合就如同產學合作般地各取所需,絕非單純的利益交換,而是資源的互補與共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李家維表示,這種新的合作契機,對大學院所來說,博物館擁有最充足的研究資料、專業學術的師資、完善的研究設備等,這也是目前各大專院校最缺乏的資源,博物館以現有的軟、硬體設施提供給各系所學生用以研究、實習,省去各系所四處聘請講師的繁複工作,也節省擴編的經費,更讓學生有實際操作的環境,結合理論與現實;對博物館來說,學生進駐博物館研究學習,一方面給博物館注入活力,另一方面,藉由年輕人的創意與新思維,對博物館的業務有提升的作用。

結合 博物館長認同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也強調,一般學校內教授的課程多屬理論性質,對博物館內所擁有的資源與環境卻不夠了解,學校內講的是一套,博物館內做的又是一套,由於博物館也非常需要經營管理,甚至是研究發展的人才,因此,和大學間以資源共享的相互合作方式進行,可提升最大的效能,黃永川說,像這樣的合作模式是受到各博物館館長認可的。國立史前博物館館長臧振華認為,無論是對大學或博物館間,彼此都是互利的,以史博館為例,史博館所擁有的資源是無數的典藏文獻、標本和文物維護的實作經驗,若能從大學中獲得傑出的人才與最新資訊,共同分享館內的藏書、共同舉辦學術研討會等,必然能提升雙方的素質。

至於學生上課的模式,則交互在校內或博物館內進行知識的交流,而師資與硬體設備幾乎都由博物館一手包辦,學生擁有的是某大學的學籍,使用的是博物館的資源,而研究生在博物館內進行的研究,都會得到大學的認可,這不但讓課程品質大幅提升,也建立各系所的特色。

其實在國際間不乏有博物館與大學合作的案例,像法國巴黎自然史博物館與巴黎大學互相認可,巴黎大學授予在自然史博物館中進行研究的學生博士學位;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也承認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成果,授與研究生學位等,諸如此類的學術研究合作的實例比比皆是,但東華大學與海生館的正式合作成立研究所,卻是台灣教育界的第一次。

結合 各館蠢蠢欲動

而看到這樣的成功經驗,台灣目前已經有許多博物館私底下在蠢蠢欲動,準備和相關系所成立研究所培養人才。在李家維的觀念裡,研究所的成立不一定和博物館是正向的關係,就像是自然科學博物館正籌備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成立博物館學研究所,他認為,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專長就已經是自然科學類,而博物館需要的是視覺藝術、設計的專業人才,李家維強調,在博物館內除了研究標本之外,展品的展現、動線設計等更為重要,當然若是學生有自然科學的背景最好。

雖然歷史博物館和史前博物館也已有和大學進行遠距教學的合作,但都僅止於通識課程為主,黃永川認為,透過網路連結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藝術欣賞的課程可省去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黃永川說學生的反應很好,但都只屬於館內的資源向外拓展的管道之一而已,鑑於館內欠缺管理人才的培育,因此,歷史博物館也醞釀著和台北師範學院成立研究所,將以博物館學中的行政管理類別為主。另外,臧振華也提出史前博物館的願景,即便受限於館內的師資不足,目前無法籌畫出研究所,但已有和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等進行支援式合作,未來有意與台東或東華大學合作,培訓原住民人才。

 
東華與海生館 歡喜結親家

高等教育若要提升品質,各校必須不斷地提出新創意與經營模式,方能在全台眾百所大學中脫穎而出;大學院校若想躋身世界級大學的目標,教育部提出的五年五百億的專款補助不是唯一的路徑,各校仍需拓展資源,以提升軟、硬體的品質,持續地更新資訊,跟上國際腳步。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成立研究所的模式,就是以這樣一個立論點下促成的最好範例。

說起海生館與東華大學合作的動機,海生館館長方力行可說是此計畫的靈魂人物。他強調,大學教育不過四年,但博物館隸屬於社會教育的部分,沒有時間的限制,加上大學菁英的知識必須透過博物館來普及化,由此可見,博物館的資源遠超過大學校內;但以往博物館的發展總被侷限在文物的展覽為主,並非定位於學術研究的機構。有鑑於此,方力行便將資金挪用於研究設備、實驗室器材、研究人員的支出等,待學術研究有成果時,再與大學合作,利用海生館充足的研究資源來支援大學學術研究的不足。

至於為何選定東華大學,方力行卻直稱讚著東華大學校長黃文樞的好遠見,回答道,「校長看得到可行性」,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促成了雙方合作的默契。「台灣對於海洋的研究多集中在西部海岸的淺海漁場的大陸棚區,卻忘卻了東部這一塊瑰麗浩瀚的太平洋,」方力行口語中透露著惋惜的語氣表示,雖然東華大學沒有研究海洋的學術單位,卻積極地協助東部海域資源的整合。

黃文樞則以東華大學肩負著對海洋研究的使命感,還需建立台灣本土海洋生物種類的基本資料庫等及培育海洋基礎研究的高階人才,黃文樞認為,利用生物科技研發具產業價值的本土特殊物種,將地域生物特性與高科技結合,發展具產業價值的本土海洋生物物種,提升相關產業的競爭力,並同時為瀕臨絕種的海洋生物,建立保育繁殖技術,才是教育最終目的。

目前「東華大學」與「海生館」,在制度面上做整合,使兩單位在「建制獨立、學制合作」的基礎上配合,發展國家海洋生技產業,培育相關的高科技人才,進而對提升台灣海洋科技研究。在海生館館長方力行和東華大學校長黃文樞力挺此合作案下,皆期望可落實國家海洋政策的執行,實現海洋國家的目標,並藉由大學學術讓海洋生物研究更前進,與世界同步;另一方面,透過東華大學學生的加入,讓海生館產生新動力;海生館配合東華大學所環抱的天然資源,成為海洋科技發展的燈塔。(張倩瑋)

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著作權所有  www.newtaiwan.com.tw  Tel:+886.2.2507.9030 Fax:+886.2.2507.4944  +886.2.2507.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