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上頁 訂閱新台灣 設為首頁

第431期雜誌
近期內容
RSS 更多>>
全文搜尋
熱門文章
建立海洋大國先讓人民親近海洋
台灣海洋國家專題報導
陳乃菁
第431期
2004/6/29
透過海洋這個輸送帶,台灣可以成為像自由流動的鯨魚,讓多元文化、族群、語言、生命藉由它拓展機會。
 

  近年來,「海洋文化」、「建立海洋大國」這樣的意識逐漸在台灣萌芽發展,台灣整體意識似乎有漸漸從大陸型文化思維轉向海洋型文化思維的趨勢。然而什麼是台灣的海洋文化?台灣與海洋間有什麼樣密切的關係?台灣的海洋發展優勢又在哪?在經歷長期重陸輕海的文化壓抑之後,台灣是否能跳脫刻板封閉思維,找回獨特自信的海洋性格?
 
  台灣移民 擁有優厚的海洋資產
 
  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曾指出,台灣這個孤懸於歐亞大陸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間的島嶼,海岸線長達一一四○餘公里,十月到三月間的東北風,以及四月到九月的西南風,配合台灣東岸夏季黑潮暖流及台灣西岸冬季大陸寒流,讓台灣擁有優厚的海洋資產;宋末明初,澎湖已有商船來往,隨後閩南漁場擴大到台灣西岸,到了一六二四年至一六六二年,隨著重商和殖民主義的興起,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積極經營之下,福爾摩沙成為歐亞貿易網絡的轉運中心之一。台灣不但是歐亞各地「海洋移民」匯聚遞嬗之處,更是早期南島民族文化發展的北界,文化十字路口與地球村雛型隱然若現,孕育出多元豐富的海洋自覺與海洋文化。
 
  追溯過往,從南島語族、閩粵漢人移民、荷蘭與西班牙海權國家的殖民經營、鄭成功登陸台灣、日治時期,外來文化如洋流般一波波影響台灣,在台灣這海洋文化的十字路口交匯,落地深根逐漸內化沉澱,構成台灣島嶼上極其複雜、融合性強、豐富卻獨樹一格的海洋文化層。
 
  不過,長期以來我們不但輕忽海洋的存在與重要性,缺乏因海洋而起的文學與藝術,更欠缺海洋歷史或產業的討論﹔關於地質時代台灣海島、海岸形成的常識,史前文化各時期由海岸進入與生息的認識,閩南移民在台灣建立的漁村、鹽田、海神信仰等海洋文化,我們所知不多。荷蘭是十七世紀世界極其重要的海洋國家,但教育制度中卻缺乏對於台灣在荷領時期所建立的海洋史觀,我們更缺少日治時期東洋海洋文化移植與改造台灣海洋文化及海岸的了解......。
 
  台灣海岸 一半被水泥消波塊佔領
 
  海洋議題往往被漠視邊緣化,而十多年來當國際上正興起一股新海洋經營與保育思潮時,台灣卻仍見不到一套完善的海洋政策,當世界上任一海洋國家無不盡力培訓高素質的海洋專業人才時,台灣海洋教育體制卻付之闕如,海洋學系畢業學生在苦尋不到出路的結果下無法學以致用。
 
  一九九六年以《討海人》一書被譽為台灣第一位海洋文學作家的廖鴻基曾為文指出,舊國民黨時代所進行的政治戒嚴,讓台灣形同鎖國島嶼,海岸有海防嚴密警戒,海岸處處見到管制,一般人接觸海岸的機會都不多,認為海岸是不可親近的危險區域,更何況是航海。但毫無環境常識的開發破壞行為並沒有因此停止,如今可以見到台灣長達一一四○餘公里的海岸線,幾乎有一半被水泥消波塊佔領,另一半則處處充滿污染髒亂的景觀。
 
  廖鴻基更進一步指出,台灣教育長期在中國化教育下學習中國地理、歷史和文化,學習山川壯麗的神州大陸中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學子對國家認同產生混淆,也對四面環海的台灣是我們的國家產生混淆。大陸型文化又稱黃土文化,相較於藍色文明的海洋文化,大陸型文化是較保守而封閉的,而中國歷史中長期鄙視東南沿海為遠離中原的「海夷之地」。以中國文化主導台灣政局長達四十多年的結果,造成台灣在中國文化、大陸型思想的領導教育下,政策重陸輕海,重中原輕海島,並在強勢中原文化下其他台灣本土文化普遍受到壓抑,結果造成台灣海洋文化邊陲化,島民與海洋關係漸漸深遠隔閡。
 
  文化暴力讓我們走向背離家園的方向,我們越是將眼界放在那「八千里路雲和月」,就越對更寬廣深厚但應是最親近的海洋陌生。
 
  台灣生機 不能消失在海鮮文化
 
  台灣與海洋的疏離,更反映在我們對於海岸及海洋生態的態度上,如近年來黑鮪魚、翻車魚等瘋狂無節制的飲食熱潮更是明顯實例。「如果政府在推銷黑鮪魚時,除了說『好好吃』外,能多加幾句『保育海洋資源以永續經營』的觀念,台灣才不會只是充斥著海鮮文化,那麼建立台灣海洋文化才會多一點點希望。」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副教授邱文彥就如此感嘆。廖鴻基則表示,台灣的海洋文化幾乎是長期被忽略漠視的小眾文化,所以造成如大多數台灣民眾不知道台灣的海港文化,也不知道我們吃的魚從哪來,所以大量吃鯨鯊和珊瑚礁魚類,卻不認知台灣曾經擁有一流的海洋環境和資源,也無從知道胡亂吃魚的結果已經吃掉了台灣沿海的海洋生機。不認識海洋的結果,也就失去認知海洋文化的機會。
 
  台灣的山海無疑是我們最豐富的資產,在歐亞大陸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的影響下,台灣擁有崇山峻嶺,島上大多數聚落不是依山就是靠海,東部又許多城鎮更兼具了兩者,依山傍海說明了台灣地理環境特性,山脈和海洋構成台灣地理環境的兩大基調。台灣更擁有豐富的海岸地形,西岸台灣海洋為大陸棚海槽地形,平均深度六○公尺,沙灘、潟湖與海港處處可見,漁業與船運發達,東岸則面對太平洋,海床海溝深邃,離岸六浬深度便深達三○○○公尺,沿岸多礪灘、巖礁和海崖。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所長邵廣昭便指出,台灣的海域可深可淺,海域裡的魚蝦蟹貝及珊瑚紀錄種類佔全球十分之一,在台灣海域出沒的鯨豚種類可能高居全世界種類的八分之三強,證明台灣擁有一流的海洋資源。
 
  台灣島上的一草一木都與海洋有著密切的淵源和關係,只不過,台灣海洋文化儘管存在,但若持續疏忽海洋的態度,再豐富的資源也會萎縮沒落。
 
  台灣文化 孕育在山海脈絡之中
 
  莊萬壽在《台灣海洋文化初探》一書中提及:海洋文化實指瀕臨海洋的地區或海島在一定的條件下,所形成異於大陸型文化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的特質是流動性的、開放性的、多元性的、包含性的......,海洋文化的意義包含海權思想、國際貿易、自由經濟、民主政治與多元文化。一年多來台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監察委員黃煌雄等人所主持調查的「海洋與台灣相關課題總體檢案」報告中也指出,一個真正的海洋國家不論是政府施政或國民意識,都應重視其海洋產業、海洋科技、海洋環境、海洋遊憩等方面的成就......海洋文化的基本精神為尊重海洋,不斷提升與海洋的關係,進而向海洋尋求合理、永續的發展。
 
  如同父母的教養決定子女的性格發展一般,環境對於民族性認同的培養有關鍵性的影響。例如一位久居法國普羅旺斯的友人就形容,瀕臨地中海的普羅旺斯人對於海洋的認同甚至更勝於對自己國籍的認同,對外籍人士介紹自己時,也經常用「我是地中海人。」而非「我是法國人」,其海洋文化與藝術則深植在當地生活與教育之中。海洋的開闊、包容、自由、冒險與深沉多變,或多或少應對於島民有一定程度的性格及思想上的影響,缺乏對於海洋文化認識的結果,也將讓台灣失去民族認同的根基。
 
  「文化才是永遠的。」廖鴻基認為,海洋文化應是山海台灣文化主軸脈絡之一,海洋文學及藝術是根基於海洋文化沃土而綻放的花朵,不只是美學紀錄與展現,同時也反映台灣社會對海洋心理與對待海洋的社會現象。「現在正是重建台灣海洋文化的關鍵時期。」邱文彥則迫切地呼籲,建立海洋文化、以海洋立國,不應再只是停留於形式口號。
 
  從海洋文學及藝術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勇於探索海洋的能力和知識,真實面對海洋的存在,台灣才有可能掌握從海島國家(Island Country)升級到海洋大國(Ocean State)的機會。

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著作權所有  www.newtaiwan.com.tw  Tel:+886.2.2507.9030 Fax:+886.2.2507.4944  +886.2.2507.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