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上頁 訂閱新台灣 設為首頁

第430期雜誌
近期內容
RSS 更多>>
全文搜尋
熱門文章
蝶道 台灣天空之謎
陳乃菁
第430期
2004/6/18
陽明山到鹿兒島,大阪奈良到南迴公路,分別發現了標放的青斑蝶,牠們鼓動著薄弱的翅翼,翻山越嶺,橫渡大海,傳奇式的與大自然搏鬥,讓追蝶人鄧文斌迷戀不已。
 

  許多昆蟲與蝶,會釋放出無形的費落蒙,在天空建構出一條氣味道路。循著這條氣味或乘著氣流,牠們可以覓食、求偶、飛躍人類所不能觸及的角度觀看山川、煽動遷徙,牠們也可以找到避冬的溫暖地點、繁殖、夭折或破蛹,一代死亡又接著重生的一代。
 
  這條流動的空中之路,被稱作「蝶道」。
 
  蝶道的距離究竟可以到達多長,至今沒有人知道,因為蝶那小小的羽翅既載負不了衛星追蹤工具,人們也還未發明出足夠靈敏的飛行器與牠們共飛。蝶道是生物界的自然路徑,是蝴蝶生存之道,也是追蝶人夢想發掘的神秘之路,包括影像工作者鄧文斌。
 
  如候鳥般 寫下不可思議的旅程
 
  二○○○年六月,大約是在西南季風吹起的季節,台灣大學昆蟲所博士李信德於大屯山標放三九九四隻青斑蝶,那原單純是為調查斑蝶數量而做。就在同年七、八月,日本鹿兒島當地民眾捕獲了一隻特殊的青斑蝶,而就在牠因旅行而殘破的薄翅上,發現了上面以油性筆標記的痕跡,「編號1032C NTU」,正是李信德在台灣陽明山標放的其中一隻蝶。不久之後,另一隻「編號145E NTU」的青斑蝶也在滋賀縣被捕獲。
 
  那是一次驚人發現,打破了「蝴蝶飛不過滄海」的咒詛,脆弱的蝴蝶身軀竟可以飛過約莫一千八百公里的距離,由台灣越洋遷徙至日本異國,如候鳥一般。
 
  二○○一年十一月廿五日,寒涼的東北季風吹拂台灣島嶼,屏東科技大學學生在南迴公路路段壽卡山區,又再度捕獲由日人於大阪和奈良縣交界所標放的青斑蝶│「編號SOA 118」,這是首度掌握日本進行「標幟再捕獲法」所標放蝴蝶在台灣發現的證據。
 
  而這一次,牠甚至飛越了兩千公里之遠的直線距離。
 
  同年十二月初,台灣蝴蝶保育學會也接獲民眾回報,曾在十一月廿七日下午在陽明山第二停車場附近觀察到一隻翅膀上標有日文記號的青斑蝶,經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陳建志查證,此蝶應該是日方在九州長崎外海標放的蝶隻。
 
  四隻青斑蝶的發現,似乎讓斑蝶飛行路徑的研究露出一道曙光,儘管真正發生的原因並未明朗,卻也鼓舞了不少追蝶者的士氣。
 
  如謎團般 成串的在山谷裡移動
 
  「生命期不如候鳥的斑蝶,一生不過有兩三個月的壽命,過去即使施予標放法標記野放,往往回到原地度冬時已經是隔代斑蝶。看似脆弱不堪一捏的青斑蝶,靠著牠薄弱的身軀是如何跨越洋面到北方繁殖,新生的隔代蝴蝶又如何在毫無經驗導引的情況下回南方度冬,那對人類來說是超乎想像的大謎團。」鄧文斌說。
 
  鄧文斌可以說是台灣最資深的生態紀錄片導演,得獎無數,多年來他進行台灣生態保育攝影工作,過程中多次聽聞學者或原住民提起過,蝴蝶排成長串飛越山岳河谷的景象,也曾親身在海面上看見過不知要飛往何方的蝶群,那樣神秘的現象深深吸引著他。
 
  於是以追尋蝶道為主題的紀錄影片,成為鄧文斌近年來四處奔波的原因,而影片尚未真正完成,他以「找尋蝴蝶王國蝶道之謎」的企劃案,就在今年五月底雀屏中選入國家地理頻道與新聞局首度合作「綻放真台灣」紀錄片徵選活動的首獎。
 
  如珍愛般 把鄉愁拍攝成紀錄片
 
  「其實在很小的時候,我對昆蟲、蝴蝶便已經產生濃厚興趣。」出生在新竹傳統的客家庄中,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生物界繁衍不息的景觀,原本就是鄧文斌熟悉的記憶,「我還記得到了夜晚,螢火蟲和油燈相互輝映的景象,溪水一捧就可以喝了,我周圍的朋友就是昆蟲們。」
 
  越是長大,過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就會離得越遠,水泥建築改變了森林的綠色,冷氣則取代沁涼微風。鄉愁越是濃厚,鄧文斌越是想做些什麼。「我們年輕的一代已經很難感受台灣到底有什麼豐富的生態,下一代甚至只能到動物園去看動物,而動物園裡又大多是外來物種,什麼是台灣的本土生物,對他們來說會越來越陌生。」
 
  鄧文斌原本是學美術、電影的,他也嘗試過按著劇本擺弄演員表情姿態,然而拍攝造作而不切實際的人為表演,逐漸令鄧文斌感到不耐煩,於是他決定不走上那條較為安全、可以發號施令的路徑,他選擇遷就面對更為危險卻無限寬廣的自然。「自然界是很誠實的,看似充滿未知,但卻依循著自然的節律去做事情。就像土地一旦遭到破壞污染,依賴那樣棲地而生存的生物自然就會隨之減少,甚至滅絕,例如台灣梅花鹿絕種的過程,例如蝴蝶度冬遷徙的行為,道理其實很單純。」鄧文斌不是生物的研究者,但他懂得如何精準地將自然界的現象和研究者的知識,化為文字及影像語彙,而越是了解自己所拍攝的生命,他越成了關切環境未來的一份子。
 
  如自然般 找到人與蝶相處哲學
 
  從拍攝本土單一物種,到紀錄生物與環境的關係,進而引導出人類生存與自然界密切關聯,鄧文斌所拍攝的台灣生態系列無數,主題跨越高山至海底。現在他追隨青斑蝶生命繁衍的路徑,不只為揭開生物學上蝶道秘密的一角,也想透過斑蝶飛行經過、停留過的路線,一併呈現出台灣地景之美,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將來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話,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不再是我個人的成就,而是能夠透過我的影片,讓國際知道台灣不只僅有政治紛擾而已,還有極為特殊的蝴蝶生態,也有許多為台灣生態努力的研究者可以提供經驗,台灣更還有美麗獨特的山川,讓台灣能在世界上曝光得很驕傲吧。」
 
  鄧文斌的紀錄片預計還需一年時間完成,這段期間他從南到北、從北到南不斷奔波,甚至來回日本與台灣之間,像有用不完的精力,而隨著鄧文斌拍攝蝶道的消息,也吸引越來越多人開始對紀錄觀察斑蝶遷徙行為產生興趣。「有一次,我們到台中都會公園,拍攝到人們仰望天空尋找蝴蝶蹤跡的影像,那讓我很感動。」
 
  蝶道這個名詞,不只是那條青斑蝶隨氣流遷徙的道路而已,對鄧文斌而言,它也可以指出台灣豐富多樣的蝴蝶種類如何與土地互依互存的道理,可以指追蝶者互通訊息、分享所見所聞的網絡,更可以是人與自然之間緊緊聯繫的關聯......,那都是因蝶而發生的「蝶道」。
 
  「是不是真的有青斑蝶長途遷徙的現象,還是那只是少數幾隻被氣流吹散的迷蝶,現在研究資料實在有限,投入研究者也相當少,但我相信如果繼續追尋下去,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加入關心的行列,從關心蝴蝶到關心牠們生存的環境,到關心我們自己所處的環境,就會建構出更複雜多元的『蝶道』關係,那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蝶道,也是人與蝶相處的哲學之道。

 
小檔案 青斑蝶溫和飛得慢
青斑蝶是台灣青斑蝶類中體型最大的種類,性情溫和、飛行速度緩慢。青斑蝶的幼蟲食草主要是蘿藦科植物,根據陳建志等人的觀察,青斑蝶幼蟲又特別偏好一種名為牛嬭菜的植物。 青斑蝶經常活動於林緣或透著陽光的林蔭下,或可見成蟲在潮濕的積水地面吸水,或在花叢吸食花蜜,冬季會遷移躲藏到南部山區背風的山谷。 青斑蝶雄蝶前、後翅表底色為黑褐色,前翅、後翅有淡青色狀條紋。雌蝶翅表面色澤和雄蝶相似,翅形較為寬圓。(陳乃菁) ◎陳建志 與蝶共舞 一次又一次和日本合作標放青斑蝶,在未知的追尋夢中,體悟到最珍貴的還是教導社區居民學會如何與青斑蝶相處。 因為人力與經費的缺乏,目前在台灣真正長期持續進行「標幟再捕獲法」研究青斑蝶越洋遷移與標放工作的,僅有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授陳建志與台大昆蟲系博士班學生李信德兩人。 陳建志指出,從一九八○年以來,日本各地早已藉由標幟再捕獲法追蹤青斑蝶的遷移,在日本青斑蝶每年四到六月隨西南季風朝北遷移,七至八月間新生代則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發生,並於九至十一月利用北季風往南遷移,雌蝶會在日本南方產卵,利用幼蟲越冬,成蟲在冬天羽化。在兩千年之前,日本有不少青斑蝶個體在離宜蘭不遠的那國島再捕獲,這吸引日本鱗翅學會福田晴夫費盡心血到台灣尋找日本標放青斑蝶的蹤跡,因此陳建志開始與福田晴夫合作,但因為參與的人實在太少而毫無所獲。兩千年台大昆蟲系與陽明國家公園合作,以標幟再捕獲法設法估算青斑蝶的數量,才意外獲得青斑蝶在日本再捕獲的首次經驗。 三千公里蝶道 言之過早炒作太多 蝴蝶長途遷徙行為最具知名度的,是北美洲的「大樺斑蝶」,又稱「地王斑蝶」,每年散佈在北美洲各地的大樺斑蝶,會開始逐漸成群往南遷移一直飛到墨西哥中部山區,以成蝶的型態越冬,隔年春季繁殖下一代,新生的一代開始往北飛行,這段蝶道長達三千公里。這幾年在台日之間所發現的青斑蝶長途遷徙現象,對於世界蝴蝶研究來說可以說是相當令人振奮的新發現。 「但因為發現的個體數量實在太少,我們還不能斷定這就是青斑蝶的習性,甚至必須假設沒有越洋蝶道的發生,青斑蝶往來台日的情形說不定只是偶然而非並然。」站在科學研究的角度,陳建志警告,過度炒作青斑蝶越洋遷徙的結果,可能造成眾人把研究焦點放在日台之間,而忽略了青斑蝶在台灣本島更多急待探尋的生態現象。 陽明山新生蝶 留下許多謎團難解 陳建志指出,島內青斑蝶大發生現象、島內遷移現象以及冬季生態,是更必須先整合了解的研究,「如果自己國家的青斑蝶生態都不甚清楚,研究越洋遷徙就會缺乏研究基礎。」陳建志表示,自己曾經在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鞍部發現青斑蝶大規模翻山越嶺遷移現象,最近也發現在大屯山標放的蝴蝶在宜蘭太平山再捕獲的情形,這都值得進一步追探。而陳建志與台大昆蟲系研究者也發現,每年五月至六月間,雖然在陽明山國家公園都能發現有青斑蝶大發生的現象,但所發現的青斑蝶羽翅都相當新,顯示是還未經過遷徙過程的新生蝴蝶,但推算青斑蝶成蛹與幼蟲時節,卻無法在陽明山區發現應有的大規模數量,「那都是亟待解決的謎團。」 生態的多樣性 締造台灣蝴蝶王國 陳建志說,翻開世界蝴蝶的圖鑑,就會發現有蝴蝶王國之稱的台灣,並不擁有多麼鮮豔亮麗的蝴蝶品種,世界上最色彩繽紛的蝴蝶都在亞馬遜河或馬來西亞等地發現,「但我還是覺得台灣蝴蝶才是全世界最美的蝴蝶。」原因不是蝴蝶羽翅的美麗,而是台灣因為擁有極為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因此各種蝴蝶因環境會產生不同的生態習性,寒帶、溫帶、暖溫帶、熱帶各種氣候條件下生存的蝴蝶生態,都會在台灣這一個小小的島嶼上發生,台灣可以說是世界生態環境的中心。 「與青斑蝶居住在同一環境的社居,才會是研究青斑蝶生態最佳的保育與觀察者,與其只是追尋青斑蝶浪漫未知的越洋現象,不如先從教育鄰近陽明山國家公園附近的社區居民,如何與蝶共處做起。」(陳乃菁)

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著作權所有  www.newtaiwan.com.tw  Tel:+886.2.2507.9030 Fax:+886.2.2507.4944  +886.2.2507.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