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上頁 訂閱新台灣 設為首頁

第430期雜誌
近期內容
RSS 更多>>
全文搜尋
熱門文章
台糖寶庫 社造典範
嘉義縣 之二
陳乃菁
第430期
2004/6/18
 

  年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媽祖的誕辰,此時大甲鎮瀾宮的媽祖會固定遶境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在這段期間,新港鄉上幾乎所有的居民都會動員起來參與媽祖遶境的盛會,不僅當地小吃飲食店會在此時提供免費的餐飲給遶境民眾享用,鄉民們更會主動整理家中空房,提供香客居住之所。而鄉民們也會組成清潔隊,負責慶典期間的環境整理,讓遶境活動結束後的新港,仍能維持整潔舒適的居住場域。
 
  新港文教基金會 藝術社區化推手
 
  新港是台灣頗具知名度的鄉鎮,除了因為開台媽祖「奉天宮」外,還因為這裡有一個積極打造新港文化未來的「新港文教基金會」。十多年前,新港的小鎮醫師陳錦煌放棄臺大醫院高薪職務,選擇回到家鄉成立基金會,騎著腳踏車奔波在診所與城鎮之間從事社區工作,為新港的下一代尋找不必離鄉背井的出路。
 
  事實上,當「社區總體營造」這個名詞還未在台灣土地上發聲之前,新港文教基金會早已成立,於是成為台灣其他鄉鎮爭相觀摩的典範。新港文教基金會的成立宗旨是「推展文教活動,改善社會風氣,充實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質」,經費來源完全來自於熱心公益的團體或個人捐助,除了成立圖書館、圖書巡迴車、舉辦讀書會、建立免費安親班等工作外,基金會更舉辦過大大小小約三百場活動,橫跨藝術表演、演講、展覽、民俗技藝、環保教育活動及社會服務等,結合融入社區居民的生活當中。
 
  幾年前媽祖繞境期間,新港文教基金會便舉辦一連串別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節活動,更承辦「百件媽祖文物特展」,向台灣各地蒐藏者邀集其所蒐藏的珍貴媽祖雕像,讓民眾可以用欣賞藝術的角度看民間習俗,觀賞到台灣各個時期、由多位優秀工匠製作的媽祖身像。媽祖神像的製作方式,有硬身與軟身兩種分法,硬身為圓雕像,頭手身軀甚至於帽子衣冠皆一體雕成,而軟身媽祖則是身手分開,讓組裝後四肢關節可以轉動,方便更新衣袍,軟身身像脖子處顯得較為修長。
 
  從不同的媽祖雕像中,可以看見雕刻者自己對於媽祖形象的主觀詮釋,也可以看出蒐藏者的性格喜好。
 
  朴子溪 孕育嘉義文明
 
  朴子溪發源於嘉義縣境內阿里山脈西麓海拔一四二一公尺處,主流貫穿嘉義縣境內中央地區之多數主要鄉鎮市,向南流經嘉義市與民雄鄉界、新港鄉與太保市界、六腳鄉與朴子市,最後經由東石鄉流入台灣海峽。朴子溪廣納支流,孕育嘉南平原,造就嘉南平原富饒多樣的人文景觀。早年的朴子溪雖然經常氾濫、改道,卻是朴子溪自來水廠的水源,沿岸風光明媚,直接與間接孕育今日的嘉義文明。然而幾十年來台灣重經濟輕環保的結果,使得這條溪流難逃污染命運。
 
  近幾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與地方居民的共識,東石人開始重視朴子溪在東石段所扮演的角色。朴子溪出海口連接外傘頂洲,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豐富,是嘉義縣政府東石經貿特區、白水湖綜合遊憩區、布袋港、鰲鼓農場、東石漁港等事業、觀光據點的連線,這幾年嘉義縣政府接連舉辦朴子溪巡禮、外傘頂洲、嘉義蚵仔節、體驗漁業等活動,朴子溪的名聲也漸漸在台灣展露。
 
  牡蠣養殖 形成漁鄉風情
 
  由於嘉義外海有外傘頂洲的天然屏障,漁民便在此約一萬公頃的海域淺灘中,養殖無數的牡蠣,使得這裡的海域成為台灣牡蠣重要的產地,也是嘉義沿海漁民穩定而重要的經濟收入。東石沿海村落,家家戶戶幾乎都以牡蠣相關行業維生,形成特殊的漁鄉風情。而剛收成的牡蠣,外殼布滿泥狀雜質,使剖蚵作業相當困難而髒亂,因此需將一簍一簍的牡蠣掛在漁船兩側,慢慢航行約兩小時,讓海水與溪水交匯,加速牡蠣的吐砂作用,牡蠣也會因此更肥大,形成東石漁民特殊的傳統。
 
  嘉義縣的土壤與天候等因素,頗適蔗作栽培,因此在早期有「台糖寶庫」之稱。
 
  蒜頭糖廠 見証糖業發展
 
  占地廣闊的蒜頭糖廠,並不因為它生產蒜頭而得名,而是因為它所在地蒜頭村而得名。建於日治時期的糖廠,現有五處原料區、九處自營農場,遍布於六腳、新港、朴子、鹿草、東石、布袋、太保等七鄉市。俗稱「五分仔車」的台糖小火車,在早期除了運送貨物之外,更是交通的動脈,蒜頭糖廠的小火車也不例外,在八○年代以前,糖廠火車還是六腳鄉的主要交通工具。至今五分仔車仍保存地相當完整,坐老火車,吃台糖冰品的行程,是參觀老糖廠最吸引人的活動。
 
  相較於台糖的其他糖廠,除了五分仔車外,百年以上的製糖機具以及日治時代建造而保留至今的木造式員工宿舍,都是蒜頭糖廠的重要特色,走在一長排的宿舍巷道裡,古老的台灣產業時光頓時重回。糖廠內還有一座具有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介壽堂。
 
  故宮分院 可望帶動觀光
 
  二○○三年八月正式轉型成「蔗埕文化園區」的蒜頭糖廠,未來閒置空間再利用後的糖廠,其旅遊動線將可望以輻射線的方式向外延伸,可望連結海線的觀光景點及附近商圈。而坐落於嘉義縣太保鎮的高鐵站,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而嘉義故宮的招牌也在故宮南部分院預定地上標示,若再加上鄰近的蒜頭糖廠,可成為未來嘉義重要的文化觀光據點。
 
  張文環 本土文學驍將
 
  嘉義縣梅山鄉的太平村,是日治時代台灣文學運動驍將張文環的原鄉。張文環在留日期間,曾與文友在東京籌組台灣史上第一個文學社團-「台灣P文化聯盟」。一九四一年創辦《台灣文學》雜誌,和日本人西川滿的《文藝台灣》分別成為戰時思想上壁壘分明的兩大陣營。一九四三年,張文環以短篇小說〈夜猿〉獲得皇民奉公會第一屆「台灣文學賞」,七○年代,他則以浩劫餘生的心境完成長篇力作《在地上爬的人》,深刻傳達了日治五十年中,台灣民眾受到壓迫、被污辱的真實生活。張文環享年七十歲,是嘉義縣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學家。
 
  余國信 開啟社造鳥人
 
  「搞社會運動,也是一種產業。」四年多前,余國信還是個相當普通的專科學生,生長在雲林縣水林的他,很早就離鄉背井到嘉義與台南求學,那時他對未來摸不著頭緒,原以為一輩子要與汽車修理業為伍。有一次,學校的學長拉他去台南七股看黑面琵鷺,從此余國信有了新的視野。
 
  余國信從此成了癡迷的「鳥人」,他積極投入台南溼地的保育運動,跳入台灣各地方社區的環境保護議題關懷行動當中,「賞鳥是我開啟自然世界的一把鑰匙,也讓我從環境倫理的角度,進而想弄清台灣的歷史演變,透過多角度來了解台灣土地後,我的視野就越開闊,了解越多,關心土地的心就會下得越重。」余國信說。一九九九年,當社區總體營造的力量開始在雲嘉地區發酵時,余國信決心來到嘉義,在這裡開啟社造工作的第一步,他不但開了一間小小的另類書店,作為集結嘉義文化人士和文史工作者的據點,更積極參與南台灣各類環保與社造運動,成為濁水溪以南新興文化力量。

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著作權所有  www.newtaiwan.com.tw  Tel:+886.2.2507.9030 Fax:+886.2.2507.4944  +886.2.2507.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