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上頁 訂閱新台灣 設為首頁

第351期雜誌
近期內容
RSS 更多>>
全文搜尋
熱門文章
書畫家李轂摩 在創作中修行
郭麗娟
第351期
2002/12/16
李轂摩的畫面佈局,給人一種安詳、寧靜、親切的感覺,在他畫面中的魚,一派的優游自在;雞隻總是昂首闊步,充滿自信;鳥兒們不是在歡樂高歌就是在款款細語。
 

  一排農人彎著身子在田中插秧,身後一大片空白,只有一條田埂小路,簡單的構圖旁款釋: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好一個「退步原來是向前」,這不正是做人處世最需要的修養嗎?
 
  看到這樣的畫作與款釋,讓人不禁想一窺創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就這樣,筆者驅車來到草屯,一訪知名書畫家李轂摩先生的「一介山房」,也從滿牆書畫中進入他的創作世界。
 
  ◆牧童學畫 自有一片天地
 
  李轂摩,本名李國謨,一九四一年生於南投縣草屯鎮土城里,是雷公山上竹仔坑底的獨立山居,生於農耕之家,年少時期,終日與村童為伍,牽牛吃草、騎牛相鬥、灌蟋蟀、釣青蛙、下田種稻秧等,鄉下孩子的遊戲與粗活,交融在笑聲與汗水中。這個山中的小牧童,在小學與初中就學時期,特別喜歡美術,經常代表學校參加畫圖比賽,得到很多獎勵。
 
  「小時候唸書,算術最差,所謂的斤斤計較、精打細算,到現在我依然不清不楚,好在人不會算,天會算,誰也沒佔便宜。既然升學無緣,我又嗜好美術,就得順天而行。」初中畢業後,李轂摩要求父親讓他學畫畫。
 
  「當時意在習得一技之長,當個畫匠,並未冀求在藝術上有什麼發展。」李轂摩說。這個在當時聽起來不可思議的請求,竟得到父親的同意,四處籌措了兩千元的拜師禮(當時教員一個月薪水約四百元)。
 
  十七歲那年,李轂摩來到台中,拜余清潭先生為師,學習民俗繪畫。當時學畫採師徒制,學生住在老師家中學習,從儒、道、釋,到忠孝節義歷史人物的起稿、描繪、染色等傳統技巧,扎下民俗畫的基本功夫。
 
  十九歲在草屯舉辦首次個展,是草屯地區開個展風氣之先的第一人,他的作品還入選第十四屆全省美展。同年,他到斗六,入夏荊山老師門下,學習工筆、人物、花鳥、山水,這位山東籍的老師,本職是軍醫,對佛學相當有研究,李轂摩在他的薰陶下,開始親近、修習佛法。
 
  ◆皈依佛法 心靈最大寄託
 
  一九六○年,南亭法師在台中佛教會館閉關,李轂摩就皈依南亭法師,法號「慧猶」。所以,李轂摩和佛門的因緣結得相當早。
 
  因為學佛,李轂摩的心靈也有了依止,他說:「年輕時家裡經濟情況並不好,父母雖是不識字的農人,但並未阻止我出遠門學畫,始終扶持資助我走自己喜歡的路。雖然這份愛讓我在兩年的學徒生涯,及往後人生旅途上,有了跌倒再站起來的勇氣,但遇有不順遂或逆境時,佛法便成了我心靈上最大的寄託,也讓我在靜、定中,堅持走向藝術創作的不歸路。」
 
  一九六三年入伍當憲兵,一有空閒,李轂摩就到軍中福利社的刻印部學習刻字;這項技藝在退伍後,成了他娶妻生子、養家活口的本領,在草屯開店經營裱畫、刻印的行業達八年之久。
 
  忙於一家五口生計的同時,李轂摩仍常利用餘暇作畫寫字,幾個大獎就在這種為五斗米折腰的情境下獲得。一九六五年以「柳蔭漁唱」獲第五屆全國美展金尊獎章、一九七二年獲台灣省第二十七屆全省美展書法第一名、一九七三年獲日本書道連合會銀賞......,國內外許多重要的展覽,都可看到他應邀參展的作品。
 
  一九七五年,對三十五歲的李轂摩而言,是人生中的一大轉折,由於對藝術的狂熱,他毅然收拾賴以維生的刻字鋪,全心投入專業的書畫工作。
 
  ◆平實創作 畫出淡泊自如
 
  李轂摩一向秉持平實的創作理念,從早期的傳統描繪、臨摹,到中年以後的創意寫生;從日常庶民生活的即興取材,到傳統文人風格、詩詞文學的融合與創新,所有創作上的嘗試與努力,無不希望能更貼近群眾的生活。他強調:「藝術與生活,原本就應緊密相互結合,有時作畫七分,留三分給觀者咀嚼回味;書法雖草至龍飛鳳舞,也務必讓人看懂內容。」
 
  李轂摩的畫面佈局,給人一種安詳、寧靜、親切的感覺,在他畫面中的魚,一派的優游自在;雞隻總是昂首闊步,充滿自信;鳥兒們不是在歡樂高歌就是在款款細語。溫馨、深情的基調中,同時敘說出畫者「淡泊自如,何處非淨土」的生命體悟。
 
  過了半百開始吃素,李轂摩的說法是:「過去殺生吃肉的意境,和現在吃素後的感覺完全不同,佛教說全慈悲,一切唯心,造化由心生,對我來說,想什麼就會畫出什麼,心理健康,畫出來作品自然也就健康了。」
 
  從藝術的精神層面來講,在李轂摩的繪畫思想中,有很濃厚的文人內涵,也具有濃郁的庶民情感,所以在作品所呈現的,既有儒家的現世深情,又有道家認真自然的嚮往,更有著佛家的空靈妙意。
 
  唐宋詩人喜以禪入詩,自古以來畫家也喜以畫寓禪,《莊子》〈外務篇〉所謂「心徹為知」,即為禪的自性之知,超乎感官和推理之外。東方佛學思想入詩入畫,無非「狀物明理,託物起興,以有限見無限,使恍惚之禪機,著跡如見者。」李轂摩的畫境,就潛藏著這種亦詩如禪的契機,令觀者心繫迴盪。
 
  ◆不譏不諷 卻常發人省思
 
  李轂摩畫作裡的題字,常讓人有弦外之音的體悟。
 
  瘦長捲軸裡,畫的下方有兩個著長衫的人,兩人面對面私語,其中一人手指著前面,順著畫中人的手勢看去,畫的上方,有一人面向前筆直而立,背後跟著一條狗。畫下款釋:
 
  「誰人背後無人說,
 
  那個人前不說人。」
 
  短短兩句,就把人們生活環境中所面對的是非,輕鬆點出,不譏不諷,卻意味深遠,如當頭棒喝般,讓人不禁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是不是落入畫中之人,也提醒人,在檢省的同時,對於外界的是非,不必常縈心頭。
 
  另一幅「人生如戲」,李轂摩的款釋寫著:「文明演戲,傀儡做戲,神仙游戲,念阜外離合悲傷,世事算來都是戲鑼鼓開場,粉墨登場,袍笏排場,看眼前功名富貴,人生結局好收場。」在鈐印旁另有一款釋「鄰居老伯說,戲棚上有那樣的人,戲棚下就有這樣的人,真實不虛。」
 
  想當年,莊周一覺醒來,不知自己是人?是蝶?當我們每天一覺醒來,是否問過自己:我是誰?
 
  說到關心社會,李轂摩自一九九五年主持國家三級古蹟︱南投「藍田書院」院務後,陸續開辦:古詩、四書五經、書法、國樂等課程,讓書院真正發揮它啟迪民智、教化民心的功能。
 
 
 

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著作權所有  www.newtaiwan.com.tw  Tel:+886.2.2507.9030 Fax:+886.2.2507.4944  +886.2.2507.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