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起的煎熬
老包
2009/11/25 第期
親愛的讀者,在最近的文章 ,我常提到本土派陣營近年來,有一種趨炎赴勢的迷思,對此我深覺不以為然;而關於本土派有影響力的媒體,深度介入綠營內部人事操作,所興起的趨炎赴勢歪風,我也提出「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預警,並憂心長此以往,本土派將淪為老K「永遠的附庸」角色,永無再起機會。

我絕非危言聳聽。民進黨為何會從一個可以創造台灣人歷史的「執政黨」,一夕間淪為一窮二白、在國會微不足道的在野黨?如果我們只是將問題指向陳水扁家族的金錢醜聞,就可能無法完全理解病因──就好像一棵大樹傾倒了,讓我們頓失依靠,但樹並非被強風吹倒,乃是樹幹腐敗(扁家金錢醜聞)所致;追查樹幹腐敗的原因,具專業的樹醫生就會告訴我們,是一種病蟲害所帶來的。現在,這個「病蟲害」,其實就是逐漸累積的趨炎赴勢歪風,形成一種人所不察的病毒,入侵我們的基因後,讓我們一敗塗地的。




陳水扁是趨炎赴勢風氣的始作甬者,但本土派媒體在「原生種園區」內,缺乏多元物種良性競爭求進步的環境,造成近親繁殖的傲慢,更催化這一股歪風的蔓延。阿扁在台北市長任內,與信仰趨炎赴勢歪風的新潮流派系合作,隨後又盡其所能諂媚強勢的統派媒體,試圖營造自己為首都中上階級的魄力市長,最後在本土老社區全面反彈,以及強烈取締八大行業的後遺症中,以連任的優勢,就輕易敗給了統媒寵兒馬英九。上帝給了第二次機會,阿扁跳級當上總統又連任之後,渾忘沒有完全執政的謙卑,在權力的傲慢與迷思中,視結交台灣大富豪為生活常態,終讓自己掉入金錢的漩渦而不可自拔,這一切,都是趨炎赴勢的病灶。




趨炎赴勢風氣,為什麼會是本土泛綠陣營的大敵?最主要它在本質上,原來就是老K復辟派的專屬品牌,而綠營的崛起,則是與之對抗的另一品牌,當然會有互斥作用。與趨炎赴勢風氣對抗,指的是一種廣義的心智提升,而非狹義的反商或反富人主義。民進黨去年丟掉政權後,有人提出檢討,認為和社會運動團體的疏離,可能是敗因。這個見解當然也有道理,但更深入的看,弱化了對抗趨炎赴勢的社會勇氣,才是自毀灘頭堡的主因。我們別忘了,民進黨的起家,除了政治受難者的相互取暖之外,舉凡人權議題、婦女議題、消費者意識、勞工議題、關懷弱勢、言論自由、解除戒嚴……,都和這個政黨的崛起息息相關,而其核心價值,也就是對抗趨炎赴勢的社會勇氣。民進黨執政後,對這些議題的著墨,並非全無績效,但檯面上人物,若在動見觀瞻的舉止上,予人趨炎赴勢的感覺,則一切努力可能化為烏有──因為這間接助長了擁有龐大黨產,以及擁有盤根錯節舊勢力的老K氣焰。




總之,這是一種生活價值觀的消長與選擇。李登輝在執政的十二年中,如果選擇趨炎赴勢,他會和強勢統媒及老K復辟派合作,而不會和民進黨的改革議題「技術性合作」,也就不會創造出民主路線,被國際尊稱「民主先生」。同樣的,二○○四總統大選,李登輝如果選擇和聲勢看好的連宋配合作,陳水扁的連任之路,鐵定又會重演滑鐵盧。不管如何,本土派泛綠陣營在基因性格上,本就是和趨炎赴勢社會風氣相對抗的,一旦有所退縮,通常就會在質變的大環境中,淪為附庸品牌。我還可以舉出一個實例:二○○七年民進黨總統初選,黨內以陳水扁為首的黨、政、特(司法)勢力,加上唯一強勢本土報,齊支持一個候選人,算是既富且貴的大集團;但初選結果,黨員及本土派支持者,卻拒絕趨炎赴勢,由被打壓的謝長廷脫穎而出。由此可見其支持群,在本質上就是具有文明價值判斷能力,以及重視民主感動元素的。




我印象很深刻,但也很感傷的一件事,是當時綠營的當權派,對謝的打壓無所不用其極時(統媒也加入助陣),仗義直言的聲音,幾乎全退縮了,有一天,我卻在一個電視台的現場節目中,看到一幕異象。我記得那時好像是當權派,透過一本銷量很大的八卦雜誌,以封面故事造謠謝「貪污」,要用下流手段殲滅謝長廷;上節目的一個國民黨女立委楊麗環,覺得這種手段太卑鄙,就忍不住講了一句話:「這太過份了,我倒覺得,謝(前)院長,你要加油!」就是這短短的一句話,竟讓我當時眼眶熱了起來。當時綠營檯面上人物(包括黨部主管、縣市首長──除了蘇治芬,或什麼獨派大老),盡是一片趨炎赴勢,反而是一個國民黨籍的女立委,在電視上仗義執言,這個感覺真是太孤寒了(馬英九上台後,聽說這個女立委仍頗有正義感)。然而這個故事也讓我感覺不妙──因為如果綠營檯面上動見觀瞻的人物們,多數在趨炎赴勢的洪流中載浮載沈,那又如何能夠帶動整體社會勇氣,去向權貴復辟派出身的馬英九說不?




馬英九上台後,我們社會趨炎赴勢的風氣,果然更是猖狂了。不僅行政官員一片逢迎拍馬之風,被泛稱為司法「正義」的特偵組、檢調,其辦綠不辦藍的風格更令大家印象深刻,至於被稱為「御史」的監察院,院長王建煊大剌剌歌頌馬英九「得諾貝爾和平獎」,也令人起雞皮疙瘩,顯然我們社會歷經二十年,所孕育出來的多元民主元素,正在消蝕之中。而這幾天報載的一則教育界新聞,則更是荒唐。台中縣潭子國小的校長,為了慶祝該校建校一百週年,竟要求該校的小學生,一人一信寄給馬英九,去逢迎拍馬,邀請「當今」蒞臨指教。這件事如果只被視為一種盛情邀約的方式,那我們將很難教育下一代,什麼是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這幾年來,陸陸續續有學校在慶祝建校一百年(日治時期所成立),如果每一所學校都使盡渾身解數去諂媚當今,以求當今駕臨,那這些理應受到保護,「零污染」的教育聖地,一定會變得非常醜陋,而我們社會,再也不可能出現什麼「教育家」,就只剩下面目可憎的野獸政客了。




一般來說,學校重大慶典希望有名人(或總統)來參加,以學校名義發函邀請即可,但若下令學生一人一信去歌頌,以博得青睞,這不但是諂媚,更是校長利用摧殘幼苗的手段,在鑽營個人的權勢地位。我們社會的問題是:這個校長的趨炎赴勢行徑,雖然受到少部分人的譏諷質疑(統派媒體並不揭露此事),但馬英九從事後的參加及發言中,已可證明校長的行為,確實是受到國家當權派的讚賞與鼓勵。這等於明白告訴我們社會:趨炎赴勢此其時也,識時務者為俊傑。那麼我們又將如何教育下一代,要正直、有正義感、拒絕趨炎赴勢、拒絕隨波逐流?這個事件也提醒我們,重新省思一個文明價值觀的問題:那就是,強者稱讚弱者是美德,但弱者去讚美強者時,則是貨真價實的諂媚;這兩者的價值,是截然不同的。




馬英九說不能因為他姓馬,就說校長在拍馬屁,如果今天學校去邀請林志玲或王建民,大家就不會說是拍馬屁了。這個說法當然是不通的,因為一來馬英九是黨、政、軍、特一把抓的當今,現在又有惡霸中國當靠山,是強權人物,且是學校校長的上級長官,當然不能跟林志玲或王建民相比;再者,林志玲或王建民是社會名流、是明星,如果校長通令學生一人一信去巴結,那也有違多元民主精神。當然,如果今天校長是鼓勵學生一人一信,去慰問受苦的災民,那又是另一種境界的機會教育,並不能相提並論。總之,這都是多元民主社會,價值觀的ABC粗淺議題,我們今天必須去費唇舌講這些,實在是因為這個社會真的已經變了,變得競相趨炎赴勢,再發展下去,就會和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沒有兩樣。




美國總統歐巴馬,去訪問中國,在人家地盤,稍稍講一下中國的好話,就被一向挺他的美國大報,痛批一番;這就是一個進步民主國家,其內在防衛文明價值機制的自然發揮。然而我們社會,卻是執政的泛藍集團,每天都有一批人跑去北京,爭先恐後去諂媚中國當局,台灣居強勢的統媒,不但沒有任何異議,自己甚至在每日的報導上,亟盡逢迎中國霸權能事。這樣的社會機制,當然會使得我們追求的文明價值,備受威脅。從蔣家時代欺凌台灣人以來,泛藍老K集團就是趨炎赴勢的老品牌,而台灣民主的發源精神,就是拒絕趨炎赴勢,這是我們集體性格內的基因,也是所有民主進程感人故事的重要元素,是逃避不了的。因此,對抗趨炎赴勢歪風,雖在自我訓練的過程,會碰到很多挫折與煎熬,但一定要如此,我們才有機會再起。二十多年來,我一直把魯迅的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視為人生價值的實踐指標,而我也深信,台灣人追求「出頭天」的內在意涵,已融入這一股精神,是值得重視與開發的。下星期就要舉行縣市長投票了,我們期待選民能發揮正義感,給一窮二白的綠色陣營一些「溫暖與鼓勵」,不就是期待這種潛在的能量,能有效開發嗎?那麼我們又為什麼不能自我檢視,以便自我修持後,找回力量的泉源?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