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蓁深靈舞窟 印度舞舞出台味
張倩瑋
2008/11/13 第660期
印度舞強調身心靈合一,與台灣原住民族舞蹈相似,陳妍蓁以「深靈舞窟」為名,推廣不一樣的印度舞,期盼神秘國度的舞蹈也能融入台灣本土化,發展出兩國間微妙的文化連結。

印度,總給人留下一種神祕東方國度的印象,深受宗教信仰的影響,有穆斯林教的信徒、有回教的傳統、還有印度教的色彩,使得印度社會展現多元的文化風貌,印度街道更像是一個伸展台,呈現不同宗教間的文化特色,讓人目不轉睛,更引人好奇地想要一探印度文化的究竟。


無論是生活、還是藝術文化,凡事都受到宗教影響的印度,展現在舞蹈上也不例外,所謂的舞蹈,指的不只是一般人較熟悉的「寶來塢」,因為電影表演需要那種較歡樂、熱鬧的肢體動作和音樂旋律,而是傳統的印度舞蹈,重視身心靈合一的舞蹈表現,較西方重視肢體延伸的舞蹈大相逕庭。


長期以來台灣和印度兩國因為沒有邦交,再加上地理位置的相隔,因此,台灣對印度這個古文明豐富的大國十分地陌生,直到近五年,開始有航空公司班機直飛印度,再加上信奉密宗的人數越來越多,台灣人才逐漸密集地與印度有接觸,以外貿、宗教探訪、旅遊為主。


赴西班牙  學佛朗明哥


「左手作勢象徵一朵花、右手作個蜜蜂樣,搭在一起就代表一個神話故事,」深靈舞窟舞蹈團團長陳妍蓁正示範著印度舞的特色。大多數的台灣人到印度去,多半是以宗教、商務或旅遊為目的,鮮少人像陳妍蓁一樣,因為喜愛舞蹈,特地跑到印度學習印度舞,謙虛的她不敢說自己是第一個到印度學舞的台灣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是第一個在印度表演印度舞的台灣人。


怎麼會想到印度學舞?陳妍蓁卻說這是個陰錯陽差的機緣。喜歡跳舞的陳妍蓁在學生時代就加入舞蹈社團,大學畢業後,雖然曾任職媒體相關行業,上班之餘還是找出閒暇時間學習舞蹈,但最終因為放不下最熱愛的舞蹈,便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前往西班牙學舞,實現自己的夢想。


待在西班牙兩年的時間,就為了要深入學習佛朗明哥舞蹈的精髓,除了向舞蹈老師求教外,陳妍蓁也研讀很多相關書籍,其中曾有書中記載,佛朗明哥舞蹈與吉普賽的關係,而又有一說吉普賽人源於印度西北方,書唸到此,在陳妍蓁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想要查探,發源地的舞蹈有什麼不同。


印度舞碼  意境深遠 


從西班牙回國後,在台灣遇到了跳印度舞老師,是印度人,又剛好台灣遭遇SARS的傳染襲擊,出國很不方便,讓原本想去土耳其再進修的陳妍蓁,因為訂機票不順等原因,陰錯陽差地到了印度,在印度,她說看到了舞蹈原本的形狀,比想像中的有趣,因此就決定停留印度,在當地的學校上課。


在沒有計畫下,陳妍蓁前往印度這個陌生的國度,憑著一股「去了再說」的勇氣,隻身啟程,她說,在台灣雖然跟印度老師學過印度舞,但也是淺淺的學,而且學的是南印度舞,不如在當地學得深入;到印度習舞的陳妍蓁轉而學習北印度舞,北印度舞受回教影響很深,會有很多「旋轉」的動作,這各動作代表和天神接近之意,也有點類似中國的胡旋舞。


「印度舞蹈系統和西方舞蹈完全不一樣」,陳妍蓁接觸印度舞後有很深刻的心得,西方舞蹈強調舞者的肢體動作,不如印度舞,舞者必須先了解印度的文化背景,要懂得她的語言,這是對習舞者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從跳舞中可以得到更多心靈和知識的增長。


所謂懂得「語言」,陳妍蓁指出,每一首印度舞碼就像是在訴說一個神話故事,所以在跳印度舞之前,要先學會唱舞蹈的曲目,會有這樣的要求,是因為必須先了解歌詞的內容和意境,才能跳出舞蹈的精神,這就是印度舞和西方舞蹈最大的不同。


亦舞亦演  虔誠敬天


印度舞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每一支舞都像是在說一個故事,所以老師才會要求學生跳舞之前要先懂得歌在唱什麼,既然跳舞是在說故事,勢必就得要演戲,延伸出很多的手勢,透過手勢的呈現,代表一個符號、一個物品或一個動物等,也就是說,假設有五個手勢,第一個手勢加上第五個手勢就能陳述一個狀態。


還有一些表情的訓練,如陳妍蓁所說的,跳印度舞就像是在演戲,因此,跳舞時也很重視舞者臉部表情的呈現,如喜、怒、哀、樂、和平、愛意等,尤其是印度舞在表演時,常常是一個人的舞碼,一個人有時要演三個角色,所以表情揣摩更顯得重要,才能讓觀眾分辨出角色的差異。


看似簡單的肢體動作,卻隱含很深的舞藝,強調舞者身、心、靈合一,了解歌曲意涵,對於傳統習俗更不得馬虎,陳妍蓁解釋,在跳舞前,一定要對天、地、萬物表示敬意,並宣告「我要在這片土地上跳舞了」,這一點和台灣原住民族頗為相似。


舞神坐鎮  薰香為伴


一支舞蹈的呈現,著重於音樂、肢體和服裝的結合。在悠揚的印度音樂旋律中,幾位團員正在練習著即將公演的曲目,一會兒彎腰,一會兒伸展,陳妍蓁穿著民族風的服飾,配合著舞蹈教室裡淡雅的薰香,一旁還有幸運的象神作伴、舞神坐鎮,彷彿讓人進入異國世界。


陳妍蓁解釋著,印度音樂的樂理,就像是一個圓圈,分陰陽,不同於西方樂理,如一條直線般,也就是說,一個小節八拍,若有四個小節,音樂會結束在第三十二拍,然而印度音樂的樂理,同樣一個小節八拍,四個小節,音樂最後會停留在第三十三拍,所謂的第三十三拍,就是回到原來第一小節的第一拍;區分為陰陽,就是對於編舞者而言,陰陽區隔是要讓編舞者在編排動作時,有輕、重、緩、急,有緊湊有舒緩的肢體情緒。


許多人聽不習慣印度的音樂,相較於流行音樂的易接受性,印度音樂重視表現自然音,所以悠揚的旋律,有些人聽起來不太能夠理解音樂的內涵,畢竟還是因為受宗教影響深重的原因,常見的樂器有雙頭鼓、西塔琴。


至於肢體的部分,印度舞源自於修行,是瑜珈師在森林修行時,模仿動物肢體動作衍伸而來的,所以才強調它與西方舞蹈的不同,而要跳印度舞蹈,基本的舞蹈訓練不是拉筋、不是肢體表現的極限,而是節奏,音樂與故事,因此舞者的協調性通常較佳。


人蛇相戀  淒美故事 


學了近四年的印度舞,陳妍蓁除了開創自己的舞蹈事業,創立一間舞蹈教室外,她也常隨著印度舞團在印度當地表演,還登上國家級的演藝廳,成為台灣在印度表演印度舞的第一人。當然一個黑頭髮、黃皮膚的台灣人,既年輕又漂亮,出現在印度舞蹈團中勢必引起印度人的矚目。


在陳妍蓁以「深靈舞窟」為舞蹈教室之名,其意源自於西班牙文的「Alma Negra」,指的是黑色靈魂的意思,著實為吉普賽人一生最佳寫照,吉普賽人這個顛沛流離的民族,在居無定所浪跡天涯的日子中卻總能保有心中熱情,並樂天知命的過著他們的生活,而「音樂及舞蹈」充斥在他們的生活之中,就像陳妍蓁在追尋舞蹈的過程,像是過著吉普賽人般的流浪生活。


如今她結束流浪,定居在東區,現在她和舞蹈教室的團員們,將在十一月二十二日於台鐵演藝廳進行一場公演,以原住民魯凱族傳說的「巴冷公主」的故事為題材,善用印度舞蹈進行發揮,有這樣的創意,陳妍蓁表示,許多台灣人對印度舞感到陌生,再加上因為不懂故事的涵意,畢竟大多講述印度的神話故事,所以大多人也都看不懂。


「巴冷公主」是魯凱族自古流傳下來的一個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描述的是魯凱族的「巴冷公主」和鬼湖的主人「蛇王|阿達里歐」之間的愛情故事。相傳多年前,在大武部落有位美麗的魯凱族公主叫巴冷,她愛上了百步蛇化身的「蛇王|阿達里歐」,但族人們並不同意這段人蛇戀,卻又在癡情的「巴冷公主」堅持要嫁給蛇郎君的情形下,所展開的動人情節。


文化連結  舞出台味    


為了推廣印度舞,陳妍蓁特別將原住民故事結合了印度舞及佛朗明哥,為此,她與團員還特地前往台東進行實地訪問,這是印度舞在台灣首次的創新與革命,讓印度舞走向本土化,發展出兩國間微妙的文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