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安全感
老包
2008/10/23 第657期
李登輝和王永慶對台灣的貢獻,最大的共同點是他們在位時,提供社會不分黨派,一種無形的、可依靠的安全感,這一點是目前在位者,所難望其項背的。

高齡九十一的王永慶去世,各界名流都前往弔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李登輝;一個是舉世聞名的企業「經營之神」,一個是曾經經營國家,被國際尊稱為「民主先生」的前總統。兩個人的年紀差不多,生長的世代相同,在困境中以不服輸但步步為營的精神,為台灣創立典範的故事,更是相互輝映。


李登輝和王永慶「相互激盪、共創台灣價值」的故事,可值談論之處甚多,可惜台灣的主流媒體淺碟成性,非但無法觸及,甚至胡亂解讀李登輝當年阻止王赴中國進行超大型投資「海滄計畫」,是王「終生最大的遺憾」。李登輝當年當機立斷,讓海滄計畫胎死腹中,是把一個正在眺望追逐天邊彩虹的老江湖,從其所不覺的懸崖邊拉回來,怎會是「遺憾」?這兩個倔強的老人,都有著老一輩台灣人的大男人主義,既不會浮誇邀功討恩,也不輕易承認自己也有思考不周之處,但其惺惺相惜的深刻情感,卻常在日後以各種不同的行動呈現。王永慶打消海滄投資計畫後,逐漸體會根留台灣的意義與價值,將其龐大的企業能量留在母國發揚光大,這也是王永慶去世後,各界名流立即前往誠心弔唁,崇敬之情溢於言表的主因|從結果論來看,王永慶「經營之神」稱號屹立不搖,企業集團每年實際獲利超過一千五百億元,是台灣經濟發展與穩定的重鎮,怎麼還會有「遺憾」?


王永慶幾乎是台灣眾多企業家的共同偶像,國內外財經媒體雖不曾有精確數字指稱他是台灣首富,但企業界都心知肚明,王不管是實質上或精神意義上,都是令他們難及的「首富」。由本土企業家共同發起組成的台灣高鐵,在二○○五年時,由於藍營政治力強力杯葛,曾經爆發嚴重財務危機,而有被藍營譏嘲「高鐵變廢鐵」困境,當時的企業界都知道情況不妙,但也咸認只要王永慶願意點頭承接,舉世矚目的該項龐大投資建設案,自可迎刃而解,且藍營的非理性政治力也將知難而退,王的影響力於此可見一斑。王永慶後來沒有介入此案,應與他年事已高,生命力已不容他再衝刺有關,此大案後來是由當時的閣揆謝長廷,運用智慧、承受政治風險加以解決,高鐵才能順利通車,似乎某種程度也預告後王永慶時代(及後李登輝時代),繼起的第二代必須有另一種更繁複的才華,去面對接下來不同世代的挑戰。然而那一代特殊環境所淬鍊出來的堅毅特質,但仍值得後輩學習。


而真正令李登輝、王永慶「終生遺憾」的,其實是台灣淺碟型、失衡的媒體生態。王永慶是台灣頂尖企業家中,唯一有熱情且有行動投入媒體生態改造的(不以賺錢為目的),蔣經國時代他想取得聯合報經營權,但威權強人不准有實力的台灣人經營媒體,他只好不吭聲。後來他出錢辦台灣日報,卻因複雜政治情勢而不敢光明正大經營,所托付之人經營得不搭不七,瀕臨收攤前,有人面見王,請他重視經營危機,以台灣為念,續出資將該報好好整頓再出發,務必經營成正派的大報格局,他也爽快允諾(當時他已支出三十多億),條件是他所不再信任的經營人須完全退出;惜當時主事者不願配合,終使該報後來必須走向關門一途。王有投資媒體的熱情與意願,這是其他本土企業家做不到的(不是錢的問題),是有機會做好此事的台灣媒體人對不起他,這樣的「遺憾」,回顧起來,不免令人捶心肝。


不管如何,李登輝創造了一個可以令王永慶隨心所欲向他嚴厲「嗆聲」的自由多元時代(兩蔣時代他須在夾縫中求生存),而王永慶則以他的超大經營能量,協助國家發展,兩個人最大的共同特色,是在位時所賦予國家、社會,一種無形的、可依靠的安全感與安全值,令人感念。李登輝退位之後,繼任的扁馬,所最欠缺的也是這一點(扁時代藍綠惡鬥難題無解,後期更令本土價值瀕臨崩盤;馬則一上任就露出化獨漸統真面目,令台灣人陷入集體不安的詭異環境中);而王永慶去世後,接班團隊能否提供相同的社會安全感,恐怕在一個「魅力消逝、能量分散」的趨勢中,也不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