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國防政策 民進黨繳白卷
陳宗逸
2008/09/25 第653期
民進黨執政八年,卻在台美、台法軍售上空轉,甚至引來美方的反彈;阿扁在國防問題和軍售上面並無建樹,甚至也間接創造了馬英九政府如今國防歸零政策的有利空間。

馬英九上任百多日,走親中賣台路線施政大致已定,國防政策緊縮、低調與歸零的意向明顯。不僅今年漢光演習在「低調、不為人知」的情況下「草草結束」,連台美之間的軍售交易也「跌跌撞撞」,和美國政府之間雙方對軍售的往來充滿各自放話的「羅生門」。對照國民黨執政後的國防歸零施政,也有論者以為,民進黨執政八年,在國防問題上面並未有太多建樹,甚至軍事交易在八年來幾乎沒有成績,也間接創造了馬英九政府如今國防歸零政策的有利空間。


選舉工具美對民進黨反感


民進黨執政八年,台美之間的軍事交易看似「熱絡」,事實上卻問題不斷。從布希總統剛上任,一口氣批准多項重要軍備售予台灣開始,當時甫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即出現態度「曖昧」之舉。檯面上歡迎美國的軍售決定,實際上卻採取「消極」態度應對。長期由邱義仁所主導的台美軍事關係,在多項重要軍購的態度上面,一直讓美方看不清楚民進黨政府的真正態度,美方非常高調的加強台美互動層級,包括派布希總統相當信任的包道格擔任台北辦事處處長、派美軍現役軍官擔任美國在台協會聯絡事務組(美國國防部、國防情報局直屬單位)組長,形同在台灣設置「準」武官體系等作為,都是為了要「期待」民進黨政府加強國防的作為,但事後證明,民進黨政府並未積極與美方的意願「接軌」。


包道格上台三年半最重要的政策,就是「逼迫」民進黨政府將國防預算提升到GDP的三%,當年AIT相關單位,明察暗訪民進黨政府國防施政的能量,並且主動以精密的財政分析,獲得確實數字以「說服」陳水扁承諾將國防預算提升到GDP三%,連布希總統都給予AIT公開「肯定」,但是民進黨政府卻在整個過程中反向操作,其中最震撼的,就是將三項重要軍購(反潛機、潛艇、愛國者三型飛彈)編列為特別預算,引起台灣輿論嘩然,政治風暴擴大而爭議不斷,「奶茶換軍售」的文宣被視為國防部史上「最大公關災難」,最後甚至在二○○四年演成防禦性公投,結果將重要的愛國者三型飛彈「否決」。精密的高科技武器和國防政策,變成民進黨的選舉宣傳工具,讓美方大為反感。


愛國者三型飛彈的採購,如今在台灣還處於「籌備」階段,而與台灣同時獲得美國承諾出售同型飛彈的日本,則在本月已完成本土試射,成為亞太最重要的飛彈防禦網。有論者以為,日本國會也是朝野惡鬥,內閣不斷換人,國會甚至面臨解散重選的境地,但是日本自衛隊依然照著預定的國防計畫,將先進武器到位。


台美軍售謝提覆議遭阻擋


民進黨政府執政八年,面對美方質疑對於國防建設的立場時,卻常以「泛藍陣營在立法院阻擋」為由,作為軍售案無法通過的藉口,缺乏與在野陣營政治周旋的熱情和主動態度。而對於三項重要軍購,編為特別預算而引起朝野政爭,扁邱卻從來沒有太多解釋。也有人認為,阿扁安於台灣三軍本位主義,讓軍方「予取予求」,不讓重要軍購列為國防部年度預算,不想因為占用軍種預算資源而採取「皆大歡喜」態度,造成對三項重要軍購「冷處理」的結果,也是台美互信降到低點的關鍵。


台美軍售案是否能過關,在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曾經僅有一次露出曙光,就是謝長廷二○○五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準備以離島條例交換軍售案過關。但在多數民進黨新潮流系立委的反對之下,謝長廷因覆議案提議無法獲陳水扁認同而下台,台美軍售在當時已在立院被阻擋二十九次,謝長廷努力尋求檯面下拉攏無黨籍立委的聯合陣線戰術,卻得不到民進黨新潮流系的支持,甚而面對來自扁邱的阻擋,也讓八年來唯一一次軍售案通過契機化為無形。


棄美就法交易像空中樓閣


謝長廷一役,外界解讀是長扁心結發酵,民進黨內反謝新潮流系不讓謝「好過」,派系利益高於國家安全的思考結果。但事實上,根據民進黨下台後,陸陸續續出現的有關軍事交易的檯面下情資,扁邱新體系暗擋台美軍售案,恐怕有更深沉的幕後內情。


二○○五年,除了是謝長廷試圖對軍售案力挽狂瀾的關鍵年度,也是扁邱新陣營開始籌畫鐽震公司的時刻。根據相關人士的事後描述,鐽震公司的組成,初期走台灣國內科技產業和美國軍事採購需求互動平台的路線,漸漸演變成獨家代理台法軍售案的新平台。鐽震公司慢慢在檯面下的質變,不僅初期團隊眼見「情勢有變」而出走,讓新潮流系人士獨攬,甚至當時幾位由軍退轉民間公司的外圍人士,在當時扁邱新體制的支持下走法國路線,近日也有逐漸浮上檯面的現象。簡單的說,以鐽震為中心,向外四處擴散的台法軍事交易網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來,逐漸取代台美軍事交易的主流路線,成為民進黨政府走「第三世界路線」、「棄美就法」的明顯證據。


一位關鍵的新潮流國防要角,在不經意間就透露,「台法軍事交易,已經談到要買什麼飛機,飛彈全部都選好」的地步。但是事實上,不僅在民進黨政府垮台後,所有軍事交易「一筆勾消」,當時參與民進黨團隊的軍方將領,也全遭國民黨清算而「冷凍」。台法軍售交易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也沒有為台灣國防留下基礎,只剩下「阿扁擬尋求法國政治庇護」的傳聞而已。


阿扁驕傲馬上就煙消雲散


阿扁曾經自豪地說,他執政最驕傲的政績,就是「軍隊國家化」。他認為台灣的軍隊在民進黨執政八年後,已經走出國民黨黨軍色彩,成為現代化、沒有政黨偏見的「國軍」。但馬英九上台後,對台灣軍隊進行「百日維新」,不只「唱黨歌、唱黃埔校歌、恢復軍人讀訓」,甚至「馬上」冷凍國防發展、停止攻擊性飛彈繼續研發,且順著民進黨政府造的「勢」,繼續冷凍台美軍事交易。根據前重量級民進黨國防幕僚的描述,阿扁的「軍隊國家化」,事實上就是「拉攏」。號稱「監軍」的柯承亨,在擔任國防部軍政副部長期間,不只沒有明顯建樹,甚至還持續阿扁的「拉攏」路線。


「拉攏」軍事將領,在國防部內是以被稱為「小亨利」的柯承亨為中心。而被外界稱為「扁系將領指標」的前國防部長李天羽,事實上則是阿扁「拉攏」藝術的結果。一件不為外界所知的內幕,則是李天羽當年鬥倒李傑升任國防部長,究竟「要不要加入民進黨」的往事,最能看出阿扁如何向國民黨外省權貴軍官「妥協」的手法,也在政治圈中成為笑柄。李天羽在鐽震案爆發後,順利地扮演「悲劇英雄」角色,迅速得到國民黨諒解,榮譽地「回復黨權」,也可看出其中阿扁如何「拉攏」的痕跡,李天羽迅速「變臉」後,民進黨內也才恍然大悟,出現「被賣掉了」的聲音。


邱氏路線馬親中賣台平台


前民進黨籍軍政幕僚則指出,「高階將領根本是『看扁』民進黨,但是很多青壯派的、沒有國民黨意識的中階軍官,則很想為民進黨政府賣命,卻得不到政治奧援,甚至在國民黨上台後遭到清算冷凍,下場淒慘而不為外界所知。」柯承亨如今多案纏身,能否自保尚有問題,與外省權貴將領交際的結果,如今則無法「善終」。


因為走「拉攏」式的國防路線,民進黨沒有培養出堅強有力的國防團隊,只憑邱義仁、柯承亨及少數年輕幕僚與國民黨權貴將領周旋,走「反美」路線的後座力,導致與美方撕破臉,聽憑黨國權貴高階將領的軍事思維所左右,將中國飛彈威脅拿來作為選舉宣傳口號,都造成了台美軍事互動關係「每下愈況」的結果。而扁邱新陣營,將台灣國防轉為走「反美」路線,除了短暫打法國牌之外,事實上幕後充滿了「走第二條路」的邱義仁式外交思維,但是這種反美外交與國防路線的形成,事實上則提供了馬英九政府目前親中賣台的最佳平台,民進黨至今也未獲得任何政治上的好處,反而形同瓦解崩潰,扁邱甚至陷入無可預期的訴訟之災,民進黨政府為何在二○○四年底至二○○六年初的關鍵時刻,將對外軍售的方向整個轉變?恐怕也成為留待後世考察的無頭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