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璟如 台灣劇服推手
郭麗娟
2007/04/06 第576期
二十幾年來,林璟如始終低調的擔任台灣劇場服裝的幕後推手,她參與製作的表演超過百餘檔,在台灣劇場文化萌芽階段,以研究創新精神,將劇場服裝提升至國際專業水準。

雲門舞集今年度春季公演,其中,在台進行世界首演的【迷失之影】舞台服裝,照例由老搭檔、去年獲頒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十屆「國家舞蹈獎」的劇場服裝設計工作者林璟如負責。


在這齣節奏明快的舞碼裡,服裝、燈光、舞台都力求簡潔,舞者身上看不到任何繁複的東西。林璟如強調,力求簡潔,是希望讓觀眾專心欣賞舞者的肢體,以及思考舞作中所探討的議題。


雲門藝術家 稱職的綠葉


演出在即,大雨滂沱的深夜,林璟如的工作室裡,只聽到團隊成員啟動裁縫車的聲響雜糅淅瀝雨聲,稱職地扮演襯托劇團的綠葉角色。


如同林璟如二十幾年來,始終安靜、低調的擔任幕後推手,一九五二年生於台北的她,在台灣劇場文化萌芽階段,還沒有「劇場服裝設計」概念的時候,秉持專業技能,以研究與創新精神,賦予劇場服飾設計新意,將台灣劇場服裝提升至國際專業水準。


讀智光商職時,幫就讀於光仁音樂班的好友吳涵(鋼琴家)設計一套音樂會演奏服開始,設計的基因與本能從此啟動,陸續為聲樂家邱玉蘭等人設計過幾件禮服,一九七八年,甫自奧地利返國的舞蹈家黃麗薰,籌辦【嫦娥與后羿】現代芭蕾舞展,沒學過一天裁縫的她,居然接下整場演出所有服裝的設計和製作。


「由於完全沒有舞台經驗,第一次帶著戲服到排練場,燈光一打,怎麼質感和顏色都跟自己想像的不同?」但她並未因此膽怯,還在隔年和裁縫師合夥,成立國內第一家專業劇場服裝設計公司「綺亦麗」。


成立劇場服裝設計公司後,林璟如充分發揮研究精神,當時國內芭蕾舞者所穿的芭蕾小蓬裙「凸凸」,都必須進口,因為台灣業者一直做不出那個線條和弧度。為了讓台灣舞者能穿著美麗的小蓬裙跳舞,林璟如託人從國外帶回當時一件要價台幣兩、三萬元的凸凸,一件件拆開來研究。


「當時台灣的業者是在尼龍紗上面塗樹脂定型,但是成品又硬又厚,舞姿再曼妙,服裝的律動總顯得死板。」前後拆了一、二十件,花了三年的時間才想通,原來問題出在布料上,「國外的凸凸使用棉紗,這種布料完成仰賴進口,一碼棉紗要價三、四千元,成本驚人。」


既然知道問題出在布料上,林璟如便著手改良,用的還是尼龍紗,採取拉開布層間的間距,以減少厚重感,並將盤面的布幅縮減成棉紗布料的三分之二,最重要的是在最底層,用塑膠圈架扥著凸凸盤面,就像近年來花農以塑膠圈架扥起金線菊的做法雷同。從此她手中出品的「凸凸」,讓國內芭蕾舞者也可以和外國芭蕾伶娜一樣,穿著挺立、柔美的小蓬裙跳舞了。


長期碰染料  身上有鉛斑


林璟如和雲門舞集合作的時間相當早,一九八○年雲門首次歐洲巡演,舞者陳偉誠把她介紹給林懷民,在林懷民高品質要求下,為了幫雲門的舞碼【涅槃】染出獨特的「藍色金蔥」,她長期吸入過量染劑中含強酸成分的定色劑毒素,食道被腐蝕。【紅樓夢】舞碼,為了染出適合十二金釵在舞台演出的色彩,她試染了近三百個布樣,從中選出十二個顏色。


歷經【涅盤】與【紅樓夢】的染色磨練後,雖然任何顏色都難不倒她,但因長期與含鉛量過重的染料接觸,身上留下一堆病痛;有一陣子早上起床會咳血,血中含鉛是一般人的八倍,臉龐、脖子佈滿鉛斑,兩腿膝蓋時常痠痛難耐,到現在還不定時起疹發癢。


當時除了雲門以外,她還為光環舞集、蘭陵劇坊、當代傳奇劇場、太鼓踏舞團、漢聲劇團、屏風表演班......設計劇場服裝。


一九八○年代,也是台灣餐廳秀最風光的時期,林璟如的「綺亦麗」雙向發展,一方面為專業劇場製作服裝,同時也接了很多餐廳秀的服裝設計,當時東王西餐廳、太陽城等,都由她一手包辦,甚至連牛肉場有點露又不太露的性感秀服也難不倒她。


但林璟如最後放棄收入豐厚的秀場,選擇每做必賠的劇場,賠掉七、八百萬,賣掉一棟房子後,一九九二年跟合夥人分道揚鑣,事業盪到谷底的時候,同年,她獲得美國傅爾布萊特獎學金及文化基金會的補助,前往紐約大學遊學一年。


嚴厲中成長  感謝林懷民


為了想在實務經驗中學習,林璟如毛遂自薦到紐約市立歌劇院工作,後來轉到劇院芭蕾舞團工作,由於表現傑出,研習期滿,院方希望她留下來工作,但她心繫台灣,希望回祖國和藝術團體一起耕耘。返台後,全心投注專業劇場服裝設計製作。


劇場服裝設計是一門很專業的學問,接到設計案時,林璟如會先從編舞家那裡聽取構想,在進行設計之前先看舞者的動作:「通常只要知道重要段落的動作就可以,不必等到全部編舞完成。」


接下來她會先選布料,因為對舞蹈來說,布的質感很重要;實質重量夠不夠?呈現出來的質量感又如何?材質、顏色都選定後,便開始畫設計草圖,再到排練場就著舞蹈動作檢查一遍,並與編舞者溝通,由於是國內少數在設計之外也能實際負責製作的服裝設計,因此對服裝動作的掌握相當強。


二十幾年來,林璟如參與製作的表演超過百餘檔,涵蓋舞蹈、戲劇、音樂、傳統戲曲、兒童劇等,去年獲得國家文化獎的肯定,除了感謝始終默默支持她的母親之外,林璟如最感謝的就是在藝術界被公認最難配合、最善變,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


談到合作近三十年,宛如家人般的林懷民,林璟如表示:「人家常說林懷民難搞,我倒覺得他始終如一,常常他隨口說出一個顏色,你就得找得人仰馬翻,而且交下工作的同時也會交下一批書單要你讀。」


林璟如記得,一九八三年製作【紅樓夢】時,由她負責的花卉圖稿沒有完成,又要去和一向嚴峻的林懷民開會,她特地精心打扮一番後才心虛地前往。進到雲門辦公室,林懷民突然抬頭看了她一眼,說:「一個人在沒有自信的時候,才會往自己臉上擦脂抹粉。」林璟如當下恨不得從樓上一躍而下,立刻離開現場,經過這番「訓誡」後,從此她不再化妝。


一臉素淨的林璟如,多年來,以傳統「師徒相授」的「私塾」方式,教導對劇場服裝設計與製作有興趣的學生,一針一線耐心教導,繼續為提昇台灣劇場文化默默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