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蔡英文障礙」
老包
2011/01/05 第期
親愛的讀者,新的年度,祝大家平安如意。在一個月前的專欄文章中,我提到五都選舉的結果,綠營支持者基本上有一種上當的感覺,因為該贏未贏;而若只是怪罪投票前夕「一顆子彈」(連勝文事件),或以總得票數略勝藍營來自我安慰,則根本無助於我們認清自己的缺點,也就無從修正,以待本土能量引爆,在下一次更重要的大選中(包括國會改選與總統大選),擊敗掌握世界潮流親中優勢的馬政權,重新建立有世界指標作用的本土王國。


在我的文章中,我也提到由於一個小鼻子小眼睛的莽夫,以偷襲式政治動作私自宣布參選首都台北市長,致綠營原先佈局大亂,蔡英文也必須被牽著鼻子走,最後是雙輸收場。我今天就嘗試從以上這些論述基點,來談談我們如何扭轉已見衰弱的台灣命運──首先就是議題的「主導能量」。我先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都知道,近十年來世界經濟的主導能量(經濟當然影響政治),已逐漸從美國移轉至中國,在這種西方文明日漸貶值的趨勢中,美國人使出令大家傻眼的絕招,穩住了正在快速流失的經濟主導權。那就是大量印鈔票!我沒有要討論美國人印鈔票的對錯,只是提醒綠營朋友,在兩強對陣中,主導節奏的重要性。


 


五都選舉一開始,綠營原先是掌握主導優勢的。國民黨最早是害怕蘇貞昌選台北縣長,因此變出五都把戲,將台灣兩個院轄市,增加為五個院轄市,以換得台北縣延後一年選舉的喘息時機。但不管如何,這個時候的蘇貞昌和民進黨(蔡英文)都站在主導性的有利位置,因為台北縣成為新北市之後,版圖還是在那裡,會贏的人依舊會贏。倘若不是後來蘇貞昌沉不住氣,棄巢而走,這個綠營重要的「主導能量」,是不可能瞬間破洞流失的。我認為一開始民進黨的因應機制很不錯,因為他們由全代會授權黨中央採「徵召」方式,去決定北北中等三都參選人,這等於賦予蔡英文相當大的主導權,可以避開黨內冗長的初選程序,去和老K專心作戰。但接下來蔡英文並沒有好好運用這種主導特權,反而落入被動劣勢,讓一個莽夫輕易破壞了綠營的主導優勢。


 


我們現在就來冷靜檢討這個要命的政治轉折。我們其實不必過度責怪蘇貞昌,因為他一向就不是一個能為大局著想的政治家,加上有唯一本土報當靠山,就更像一個被寵壞的小孩,但這時唯一能剋制他的就是民進黨的機制而已──倘若一開始蔡英文能更明確傳達這個政黨信念的話。但在這一方面,蔡英文是有著必須被檢討的領導責任的。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蔡英文自己不應該成為當事人!當蔡英文自己也成為被徵召的參選人之一時,她等於和蘇先生平起平坐,又要如何擁有全代會所賦予她的徵召特權,去發揮政黨權威,以馴服那一匹野馬?因此,在那個時間點,蔡英文自己其實也上當了,環環相扣之下,綠營的主導優勢漸失,結果就是我們集體得到了上當的感覺。以事後諸葛的立場來說,綠營在遭逢扁式土石流重災害之後,將再起能量集中托付給蔡英文,蔡英文因此聲望一夕升高,她成為唯一能剋制蘇貞昌的代表人物(先生是二○○四年以來,綠營陷入內部紛爭的主要導火線,這使得他和民進黨齊陷空轉,雙雙一事無成;本土報要負很大責任),這個時候正好可以重整家園,讓綠營的主要戰鬥力重新再起(戰鬥力只能重新整修,不要迷信那種天上會掉下來的不切實際禮物),但如果因此就認為女士是萬能的,既可以參選這個,又可以參選那個,無役不與,那就未免太天真也太輕浮,也容易讓整個陣營陷入一種自我陶醉的致命危機中。五都選舉正是一個活生生的教訓。總之,女士在民進黨這個重整家園的關鍵點,在那個位置就是最好的,不要聽信旁人的起鬨,說去帶職參選什麼更好;否則就和蘇先生一般見識了──這其實也是我在兩年前就想談的人生美學道理,那就是一種「留白的哲學」,而不是在得意時一味想填滿。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幾天看到前總統李登輝有一場九十大壽宴席,蔡英文被安排坐在先生旁邊(主桌另有謝長廷、蘇貞昌、宋楚瑜等要角),這個場景令我想到的是一種主導能量的蓄勢待發,看得出李登輝的用心。然而如果只是解讀「李登輝可能支持蔡英文選總統」,我認為那又要淪為化主導為被動了──畢竟在媒體輿論機械性傳述的政治耳語裡,「蔡英文選總統」這個話題,早就成為慣性思維了,李老先生也只是再被消費一次而已。在我的觀念裡,長期缺乏仲裁性「大家長」的台派綠營,這幾年來已被扁式不三不四領導,及唯一本土報的拙劣撥弄,搞得元氣大傷,落到一窮二白地步,現在如果能徹底克服這一項致命的「厝內無大人」缺陷,台派必能有一番好前景矣──倘若身為有聲望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願意結合有創造議題能耐,又有遠大格局與政治智慧的李老先生,必能在現階段扮演這個重要角色,從而在很快的將來,為台派規劃一個可以和親中馬政權一別苗頭的作戰團隊。這將是引爆「主導能量」的開始。


 


簡單的說,我認為蔡英文應該拋開私心,去和李登輝作一番懇談,看看接下來誰才是有能力為台灣扭轉命運、深具政治智慧的領導人才,然後兩人再步步為營,小心呵護這個人,在不違背民進黨程序的原則內,很有智慧的讓這個人成為二○一二挑戰馬英九的要角(當然,關於國會議員改選的佈局,也可以一併談談)。我認為這樣的「李蔡合作」,齊當King Maker的藝術,乃是一個將台派支撐起來,令人期待的「支點」──在這裡,我仍然要重提當年我曾為了鼓舞台灣人,引用過一句話,那就是一句豪氣干雲的名言:阿基米德在兩千多年前,曾說的物理學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當年我指的是媒體生態的改變,但目前這樣的「支點」是無法尋求了,我們必須轉而自我創造「支點」,在「操之在我」的現實世界中,去創造一個可能的支點。而這個「支點」的價值,也就是在營造台灣人最不習慣擁有的團結與共鳴。


 


因此,現階段蔡英文最應該做的,就是去「超越蔡英文」,把她週遭那些鼓動她參選二○一二的雜音摒除,那她的能量也才能和民進黨一開始所寄望她的「托孤」之心相稱;而一旦她被起鬨的聲音牽著鼻子走,那就又重演北二都布局敗筆戲碼了,也就是一種揮之不去的「蔡英文障礙」。我最近看了一場很精彩的運動競賽,剛好可以拿來和大家分享箇中的奧妙。上個月在倫敦有一場世界矚目的網球大賽(倫敦年終八強賽,獎金為所有賽事中最高的,因此高手都全力以赴),打進冠軍決賽的剛好就是當今最強的兩大高手,瑞士費德勒與西班牙納達爾。決賽中現場爆滿的觀眾席中,有英國皇室貴族,也有國際電影巨星、世界頂尖足球明星、搖滾樂界名人等等,可見賽事有多吸引人。比賽過程多次呈現勢均力敵狀態,到最後是費德勒贏了。而在這一場比賽開打之前,由於是兩強遭遇的「世紀之戰」,世界頂尖的網球專業球評曾提出相當耐人尋味的建言,他說兩強既然實力相當,各有拿手本領,那麼,誰能在比賽中,運用智慧適時改變戰術、主導比賽節奏,「避免機械式來回對抽球」,誰就會贏得比賽──費德勒就是採取這種「聰明打法」,盡量避免出現機械式來回抽球,最終贏了比賽。


 


世界頂尖高手的網球賽,其實相當適合拿來當政治場域競逐的借鑑,因為其中充滿了相當鮮明的節奏藝術。兩強相遇時,「避免機械式抽球」的格言很值得玩味。民進黨想要挑戰家大業大的國民黨執政權,如果掉入傳統主流媒體都在想當然耳敘述的布局方程式時,也就形同球評口中的「機械式抽球對打」了,那將無可避免處於劣勢──上次蔡英文和馬英九的公開電視辯論就是在這種機械式反應的戰術中,使綠營處於下風的(也是該贏未贏)。但願接下來蔡英文能改變戰術以前兩次該贏未贏的敗筆之作為師,善用目前在民進黨主席位置的能量,為台派湔雪前恥。


 


我知道蔡英文並不是一個有私心的政治人物,因此相當期待她能修正前此被某些主流輿論牽著鼻子走的做法(即所謂「機械式抽球」打法),「超越自己」,也就是超越「蔡英文障礙」。當國民黨與傳統主流媒體都好整以暇,等閣下宣布參選總統時(以蔡英文當前的聲望,只要決定參選,民進黨的初選機制也會選擇她),一旦閣下如響斯應,那我們就無從主導議題、掌握選舉節奏了。我前面所講的「留白的哲學」,也等於白講了。在這一方面,也許還是李登輝比較老謀深算吧。


 


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