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擱一邊 兩岸防疫優先
歐乃銘
2002/01/14 第303期
兩岸缺乏健全防疫交流管道,中國應突破僵化政治思維,聯手防堵傳染病之蔓延。
近年來台灣民眾前往大陸地區旅遊而感染法定傳染病者時有案例報告,而大陸地區的主要傳染病包括A型肝炎、傷寒及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其南部沿海的傳染病則包括霍亂、登革熱、瘧疾、鼠疫、鉤端螺旋體病等。在台灣地區這些傳染病,除了登革熱、桿菌性痢疾、A型肝炎仍偶有大流行外,其餘傳染病只見零星個案,而瘧疾、鼠疫都已在台灣絕跡。然而兩岸民眾血緣相近,對相同傳染病的感受性遠大於其他地區,另由於大陸地區資訊較為封閉,加上兩岸防疫缺乏健全的交流管道,以致實施小三通後,國人正面臨著對岸傳染病入侵的危機,不但金馬離島的醫療資源與傳染病通報體系直接面對著嚴峻的挑戰,對台灣本島也間接構成極大的威脅。

為有效防範小三通衍生的傳染病入侵問題,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積極推動「加強金馬地區檢疫防疫計畫」,分別就人員與船舶檢疫、水產品檢疫、港埠地區環境衛生維護及病媒昆蟲及囓齒類動物等撲滅控制方面加強,並充實醫療資源與當地之衛生防疫措施,強化疫病監測體系及民眾衛教宣導等工作。然而,開放小三通後,金馬地區並未如原先預期的成為兩岸人民交通與貿易樞紐,依據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去年一至十月,大陸人民進入該地區僅有六三三人次。

值此政策實施屆滿周年之際,我們除了檢討改進各項措施,以確保現有防衛能力外,似乎應將思考層面放得更大更遠,以符合階段性任務需求。台灣地區人民前往大陸地區探親、經商、旅遊等,每年高達一百八十萬人次以上。而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探親、團聚、探病、奔喪、定居等,每年亦逾十萬人次,另非法入境者亦時有所聞。由於兩岸來往如此頻繁,其航程的時間亦甚短,往往在彼岸染疫,直到返台後才發生症狀,所以並不易以檢疫方式查出,唯有倚賴健全的傳染病監視系統及診斷治療能力,方能有效遏阻疫病流行。因此,如果僅將防疫封鎖線重點佈在金馬前線,甚或全面固守台澎金馬,仍然難以掌控許多的缺口。由於大陸地區官方資料相當封閉,一般自出版品或網際網路並不容易查得相關資料,而WHO等國際組織所提供資料大多未能適時,且無法針對幅員遼闊之差異性予以詳述,往往無法滿足我們實際的需求。

近年來國際間經由WHO、APEC等國際組織,積極推動區域性傳染病防治計畫,整合鄰近或政經相關國家的醫療與社會資源,共同防範疫病擴散。其中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常扮演著重要角色,它的主要考量即在意圖將傳染病之境外傳染來源阻斷於國門之外。面對傳染病的嚴重威脅,建議中國以人道考量為重,突破僵化之政治思維架構,在兩岸政治、經濟談判之先,優先與台灣建立兩岸疫情資訊交流及對談機制,透過雙方防疫單位之即時性疫病情報交換與防疫配合措施,聯手防堵傳染病之蔓延,如此,海峽兩岸人民將同時受惠。

傳染病是無國界組織的忠實信奉者,它的蔓延有時看似遙不可及,卻又已悄然登堂入室,我們若能及時與之決戰於境外,則將對國人的健康多一分的保障,期待思維的破冰之旅早日啟航!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第二分局分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