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上頁 訂閱新台灣 設為首頁

第603期雜誌
近期內容
RSS 更多>>
全文搜尋
熱門文章
舊橋與水橋 見證美濃今昔
莊金國
第603期
2007/10/11
舊橋與水橋這兩座日治時期建造的鋼筋混凝土橋,是橫跨美濃溪的重要橋樑;早年有牛車進出,如今僅剩行人、腳踏車、機車通行。
 

 

美濃有兩座日治時期建造的鋼筋混凝土橋,雖不在現今的幹道上,卻是永安老街當年橫跨美濃溪的重要橋樑。美濃下庄水橋兼具涵洞引水及陸橋通行的功用,美濃舊橋取代筏渡,在美濃溪發生洪氾時,聯外交通不至於斷絕。

水橋  客家鄉親的記憶

高雄縣農田水利系統建構最完整的地區,在美濃平原,密織如網路的水圳,灌溉數千甲農田。水圳還可以透過水橋,跨越美濃溪,上層陸橋可讓牛車滿載貨物通過,下層水橋即水道,水源來自獅子頭圳,引竹仔門水力發電廠取水荖濃溪發電後的餘水。水橋位於美濃溪的下庄河段。

這座水橋的設計者岡田安九次郎,當時在獅子頭水利組合服務。水橋的規畫、設計、建造,比一般陸橋複雜困難,從一九二六年開建,施工兩年才完成。啟用以來,除了擔負起下游一千多甲農田的灌溉重任,如今更成為美濃客家鄉親的集體記憶。

婦女們在溪邊放幾塊石頭,一起洗滌衣物、閒話家常,是美濃早期常見的生活情景。水利組合雖不贊同在水圳放置石頭阻礙水流,倒也順應民情,於水圳經過的聚落,在水圳兩側,每隔不遠距離設有台階,讓婦女拾階而下浣洗。

滑水  童少時期的經驗

更有趣的,是小孩及青少年喜歡跳下水圳、穿過水圳的滑水遊戲,刺激、驚險又好玩,美濃老一輩男性在童少時期普遍玩過。

據美濃畫家曾文忠回憶指出,他僅嘗試過一次裸著上半身穿越水橋的經驗,當時因怕童伴嘲笑他是個膽小鬼,遂鼓起勇氣從水橋的南邊,縱身一躍跳落水圳,初入水橋坑道但覺昏天暗地,水如急流,腳底下又滑,頭不時冒出水面一直滑下去,像進入時光隧道,忽然被沖出水口,游了一下才在另一座小橋邊爬起來。

小孩子競賽穿越水橋,等候的人圍觀水花泡沫飛濺中沖出的身影。在水圳中聽到大家鼓掌的歡呼聲,餘懼一掃而空。

水橋兩邊架設鐵欄杆,保護人車安全。水橋附近的水圳和住家之間,形成戶外休憩、聚敘的場所,拉近人與人、人與水之間的距離。美濃平原適合發展農產業,水圳扮演「立農於水」的吃重角色,水橋則使水圳不受溪流橫阻而終止。

獅子頭圳能延伸至月光山下,靠下庄的水橋接通水圳。談起這座水橋,不只下庄人引以為傲,廣受獅子頭圳潤澤的農民,每年都會趕來水橋前參加相關的紀念活動。

舊橋  連結傳統與現代

一九三○年完成的美濃橋,美濃人習慣叫它舊橋,相對於西鄰中正路的新橋。舊橋兩端入口前各立石猴雕座,那是戰後新橋通行後設置的,用來防止汽車進入。

戰前選擇在永安老街的美濃警察官吏派出所前造橋,緣於美濃庄和南方諸庄往來,均靠南柵門的筏渡,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這座水泥橋的橋墩採尖端設計,減低水流對橋體的沖蝕。橋道並不寬大,早年容許牛車進出,如今僅讓行人、腳踏車、機車通行。

站在橋上北望,遠處是雙峰山。橋對面以前為美濃行政中心建築群,左邊庄役場,正對面警所、右邊是公學校。

七座拱型橋墩共同撐架橋體,兩邊低矮的橋欄,空間施作直立方格密集的欄杆,簡單樸實的造型,走過近、現代歷史的變遷。美濃橋看起來確實古舊,但不破舊。從東門樓一路西行,永安老街與美濃溪互為依存,其間大小橋樑無數,部分新橋已經重建,這座先驅舊橋依然保持始終如一。

對美濃人來說,舊橋連結著美濃從傳統走向現代化的過渡階段。在地理位置上,美濃屬於屏東平原北境的邊緣地帶,毗鄰屏東縣的里港、高樹,卻屬於高雄縣轄境。舊橋一通,更拉近與里港、高樹的距離,美濃先民有不少來自這兩個地方,因此納入屏東六堆的民防組織。

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著作權所有  www.newtaiwan.com.tw  Tel:+886.2.2507.9030 Fax:+886.2.2507.4944  +886.2.2507.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