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洪奎與李筱峰 文鬥打成忘年交
林修卉
2006/05/18 第530期
三十四年前,兩人曾經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打過筆仗;三十四年後,兩人卻一起用筆桿捍衛台灣的本土價值,還成為無話不談的忘年之交。

一九七二年,筆名「孤影」的敏洪奎連續六天在中央日報副刊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引起各界熱烈討論,支持者認為有助於穩定社會,但當年就讀政大二年級的李筱峰投書《大學》雜誌,嚴厲批判孤影與國民黨根本是開民主自由的倒車。不過,三十四年後,二位打筆仗的對手卻成為摯友,並一起用筆捍衛台灣的本土價值。


批孤影  李筱峰被退學


當年三十五歲的敏洪奎任職於一家紡織工廠,目睹台灣社會諸多現象,有感於經濟落後導致老百姓的生活苦悶,於是提筆直言「穩定勝過一切」,並擯斥急進的學生運動造成社會不安與動亂,而他的觀點深受國民政府青睞,特別把〈一個小市民的心聲〉文章集結付印成冊,傳閱各公務機關及學校,並締造百萬冊的空前銷售佳績。


不過,當時未滿二十歲的李筱峰完全不能接受「孤影」的觀點,反而在《大學》雜誌寫了一篇〈從當前教育問題談學生運動之必要〉,把〈一個小市民的心聲〉從頭罵到尾。


〈從當前教育問題談學生運動之必要〉一文出刊後,李筱峰在校園內隨即成為知名人物。他說,就是寫了這篇處女作後就寫上癮,文章愈寫愈多,對國民黨的批判也愈來愈犀利,寫到最後遭政大勒令退學。


一九八九年,李筱峰任職於首都日報,當時的發行人康寧祥表示,想介紹一個很有意思的人讓他認識。當李筱峰一聽到「孤影」二字,第一個反應就是「那個人是國民黨的打手」,專門欺壓台灣人,因此他不屑、不願意,也沒時間去認識「孤影」。


成好友  仍然激辯不斷


然而,命運是非常有意思的,敏洪奎在二○○四年總統大選前夕,撰寫《我為什麼選擇支持阿扁連任》小冊子,以理性分析、探討外省選民對於民進黨的敵視與疏離現象,並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潮流,試著去接納民進黨。


此外,他還批評國民黨經過這些年仍無進步,反觀民進黨是自由民主價值觀的擁護者,普世民主陣營的堅守者,若因莫須有的虛幻意識,在心態上向極權主義傾斜,無異喪失自由人的立場及尊嚴。他透過友人印行五千本,在台北都會區及眷村散發。


此時,「孤影」的文章再度引起李筱峰的興趣,並把《我為什麼選擇支持阿扁連任》從頭到尾讀一次,而這次他不再拒絕與敏洪奎會面,兩人並擦出相惜的火花,不但重新認識彼此,更成為無話不談的忘年之交。


李筱峰指出,敏洪奎是一個非常豐富、有意思的人,二人一起去KTV唱歌,他發現敏洪奎只唱台語歌,尤其愛唱「中山北路走七次」,而且「桃花過渡」還可以從一月唱到十二月。


至於酷愛爬山健行的敏洪奎,則經常邀李筱峰往戶外踏青,有一日山路上跑出一條蛇,李筱峰嚇到連退好幾步,但敏洪奎卻一動也不動地直盯著蛇看,並說:「蔣公昭示,我不懼敵,敵必懼我」,結果二人開始辯論起「究竟是蔣介石?還是蔣公?」


對此,李筱峰表示,敏洪奎言必稱蔣公,怎麼跟他辯都沒有用,有一天卻自己說「糟糕了,我動不動就講蔣公,人家都以為我很崇拜他」。敏洪奎則坦言,李筱峰是他近年有幸結識的新友之一,其人筆鋒雖利,本人卻是謙謙紳士,但他們二人的看法未完全一致,有時候他的觀點真的讓李筱峰「氣到不行」。


談本土  不宜戀戀原鄉


敏洪奎表示,每天看著社會國家的各種現象,如伊拉克戰爭爆發,泛藍講的話怎麼開始反美,其言論還支持起恐怖主義,對國民黨愈看愈「賭濫」,有不吐不快之感,於是在李筱峰的激勵之下,才敢放膽一試,陸續提筆撰寫文章投書自由時報。


敏洪奎的每一篇文章在出去之前,為求文章正確無誤都會請李筱峰先看一次。此時,李筱峰得意地說,以前警總都要把他的文章看過一次才決定准許與否,而現在這種感覺很過癮,他就好像警總一樣,要先由他過目後,再決定文章是不是要出去。不過,老實講,他只扣下一篇,因為那篇文章名為〈外省人,你王八蛋〉,所以不得不扣下來。


穿越時空三十四年後,敏洪奎與李筱峰二位莫逆之交,在五月十三日聯袂舉辦《不做異鄉人》、《與馬英九論台灣史》二本新書發表會,而過去小市民的心聲也已昨非今是,「孤影」毅然決然以外省人的身分,呼籲理性面對本土化潮流,認同這塊居住的土地。


二○○五年終戰六十週年,國民黨中央黨部外牆上,掛起日治時代抗日的台灣人巨像,包括蔣渭水、李友邦、羅福星、莫那魯道、林獻堂等前輩,並把這些台灣人抗日的故事連結國民黨,作為政治宣傳。對此,李筱峰強調,國民黨過去很反對本土教育,很看不起台灣史,教育部長杜正勝上任後說要加強本土教育,就被罵得狗血淋頭,現在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忽然開始大談台灣史,但這些台灣歷史人物是經過篩選的,並非全面性的呈現,根本就是馬英九藉死人講他的話。


李筱峰質疑地說,在日治時代的台灣抗日人物中,蔣渭水可能是馬英九的最愛,所以蔣渭水的圖像是首位被掛出來的,但過去戒嚴時代蔣渭水是連提都不能提的敏感人物,如果蔣渭水沒那麼早逝,他能逃得過二二八嗎?


敏洪奎也認為,每個人都要「忠於知識上的誠實」,而他也是個外省人,但「移民來到新家鄉定居,在情在理都該重建家鄉認同,以使心靈有所託屬,不宜一味戀戀原鄉,而以異鄉人自居自我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