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羚羊紀政 拍醒麻木台灣
徐子樵
2008/08/07 第646期
紀政指出,「中」字排序,不僅破壞奧運規章,也讓台灣陷於矮化危機,此事攸關國家榮辱,全民應不分藍綠,同表憤怒,拒絕出席奧運開幕儀式,一席話雖換來馬政府冷眼以對,卻喚起社會共鳴。

「飛躍羚羊」紀政苦口婆心希望馬政府不要輕言接受台灣奧運代表隊以「中」字排序入場,為避免往後被援例矮化,她建議考慮不出席奧運開幕式以為抗議,結果卻碰了馬英九軟釘子,以及國民黨的冷漠,反而是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副院長葉菊蘭雪中送炭,感謝紀政為台灣發聲。兩相對照,十足諷刺馬政府口說愛台灣、心向中國。


不滿排中字 憂心被矮化


紀政是首位在奧運田徑賽奪牌的亞洲女選手,先後九度刷新女子八十公尺跨欄世界紀錄,「飛躍羚羊」的讚譽,即由此而來。紀政對體育的熱愛,一如對台灣的熱愛,一九七○年代當台灣面臨喪失國際田徑總會會籍時,在她奔走努力,甚至不惜採取法律途徑下,最後保住我國的會籍。如今紀政建議政府不要接受「中」字排序入場,其實,出發點很單純,亦即憂心日後遭矮化,掉入一個中國陷阱成分,多於不滿馬政府處理不好的成分,比較像是善意建議。


這樣出自一位體育老兵、台灣女兒苦口婆心的建議,聽在馬政府耳朵裡,卻猶如眼中釘般,不僅刺耳還嫌她不識相。這點只要看看媒體刊登紀政建議後,總統府方面先是表示可以接受我國奧運代表團,在開幕式以「中」字序出場,馬英九並藉會見外賓時肯定,此次中國官方媒體改稱我國奧運代表隊為「中華台北」,與四年前雅典奧運、八年前的雪梨奧運稱呼「中國台北」相比,是過去兩個月政府在兩岸關係努力結果,就可以清楚反映出馬政府上下的態度。


馬英九認為,中國官方媒體稱呼台灣奧運代表隊由「中國台北」改變為「中華台北」見證政府兩岸和解、外交休兵的正確方向,「這不太容易做到」,因為雙方如果再惡性競爭耗虛資源,不但沒有效果,而且會造成國際社會的負面觀感。馬政府也認為「中」字序入場是「一次性」,主辦國有權採用當地國語言排奧運開幕式入場順序。這種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說法,可能唬弄一般民眾,卻騙不了紀政,反而戳破馬政府的虛無主義,淪失國格的迷思!


T字型入場  已成為慣例 


紀政一針見血指出,「中國台北」改回「中華台北」,如果那是中國的善意,也只是「小惠」,奧運開幕式如何排列進場才是「大問題、大陷阱」。她並指出,按照國際奧會模式,台灣就是以「T」字入場,並以「TPE」為簡稱,這是多年形成的奧運模式,因此,根本不存在台灣奧運進場次序的問題。如果這次台灣接受改以「中」字入場,就會掉入大陷阱。奧運是國際最重要的比賽,如果這次中國得逞,以中字、C字排列台灣,以後在亞運、東亞運、世大運等國際體育場合都可援例比照,屆時台灣與其他排在C字的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排在一起,國格就會被矮化。


緊接著,紀政感性又無奈指出,國際奧委會兩百多個會員國裡,台灣無法使用國號、國旗與國歌,是唯一受到最不公平待遇的國家,「這樣還不夠嗎?」奧運理應標榜公平競爭,但台灣被欺負的還不夠嗎?當年北京申奧她基於華人城市舉辦奧運立場給予支持,但中國對台灣可有兄弟之情?這一連串的出於真情感嘆之語,再次說明紀政無愧於栽培她的台灣,她是台灣女兒,體育老兵,也掀起一股波瀾,刺痛了馬英九的要害,而無法充耳不聞,被迫要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紀政的不出席奧運開幕式建議,雖然未必獲得一致認定,但至少已起了共鳴,喚醒社會大眾重新檢視馬英九的中國情結。例如中華奧會前主席張豐緒也擔憂,此例一開會有後遺症,接下來的東亞運等賽事,如果援例的話,中國、香港、澳門和台灣四隊的出場將排在一起。


根據各方訊息顯示,台灣奧運代表隊開幕入場序是依照奧會模式,也就是「T」字序。七月十五日國際奧會致函給中華奧會秘書長陳國儀,表示將會監督北京依慣例,將台灣排在T字出場序,信中並稱「即使在主辦國家的官方語言,也不可以脫離奧運儀典指南及過去的慣例」,到了七月二十八日,陳國儀再次收到國際奧會信函時,情況有了一百八十度改變,亦即改採用中文字排序,並表示這是一次性的安排而已,日後仍回復到T字序。


慣例被打破  將是不歸路


兩個星期不到,由「T」變為「中」,很難相信背後沒有政治打壓的問題,紀政就指出,北京雖然是奧運城市,中國是承辦國家,但還是要聽從國際奧委會的決定,不能偏離既有的章程與協議。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也指出,就算是以中文排字入場序,也應爭取以「台」字排序,堅持遵守國際奧會模式,主辦城市應超越主辦國語言,如果這一點無法堅守的話,這次打破慣例,下次也會被打破。


結果馬英九毫不理會紀政的善意建議,紀政仍再次嚴正表達。她說,「中」字排字序,不僅破壞奧運規章,也讓台灣陷於矮化危機,此事攸關國家榮辱,全民應不分藍綠,同表憤怒,台灣使用「T」字排序,原來就是屬於我們的權益,這次卻被剝奪,我們不能再用「台灣人的宿命」輕言作罷,她呼籲馬政府,一定要有信心,如果驚驚就不會贏。


好一句「驚驚就不會贏」,充分流露出紀政熱愛台灣與體育的激動感情,令人為之動容,謝長廷、葉菊蘭因而特別拜訪紀政,送上鮮花與台灣米,感謝她為台灣發聲。這不是見縫插針,而是鼓勵與聲援,大家有志一同都願意為台灣人格打拚,不願承認宿命,而是相信當兩岸在新政府走向更密切往來時,台灣如果愈能堅定意志與態度,就可為台灣爭取更多利益以及享有更多尊嚴。然而台灣總統大選期間爆發中國武力鎮壓西藏時,馬英九不惜說出拒絕參加奧運,言猶在耳,當選後卻是自退底線,以中國官方媒體改口稱呼「中華台北」為喜,視開幕入場序採用「中」字排序為兩岸突破,不要破壞善意氣氛,昔是今非、言行不一的表現與心態,更加特別諷刺。


勇哉!紀政  拍醒台灣人 


馬政府在開幕式入場序沒有據理力爭,輕易妥協,並不是第一次,甚至嚴格說來,也不令人意外。不同的是這次是紀政帶頭發難,以及國際奧會信函曝光,才引起波瀾。諷刺的是,即使如此,馬英九還是依舊的口說愛台灣、心向中國,拿著兩岸關係改善、氣氛良好、活路外交、外交休兵等帽子做為盾牌,無視台灣主流民意之感受,大有一附你能奈我如何之態。


其實,在馬政府還未就任,大幅宣布兩岸開放政策之前,學者、輿論不時提醒勿過於寄望中國善意,以及借助中國之力來拚台灣經濟,道理就像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內一樣,但是從中國觀光客來台、包機直航常態化,乃至於十二吋晶圓廠赴中、開放中資來台等一連串政策,事前既未做好完整配套、也沒有詳實的評估,而只是一味樂觀估算經濟效益,無形中等於強化了去台灣化,拉進中國的以經促統政策走向,卻忘了實質可能對台灣主權造成的傷害,乃至於對台灣經濟、社會的負面衝擊。以中國觀光客為例,原本宣稱一天三千人,結果七月四日開放以來,平均每天不到三百人,團費更是不如先前預期的每天二百美元,而台灣開放的機場中,除了桃園、松山以外,其餘機場冷清清,中國觀光客拚經濟效益如何,一目了然,事實也戳破了馬英九的牛皮,結果他還在硬拗,好像不到黃河不死心般。


說穿了,最大問題出在馬英九都是一廂情願,相信只要兩岸開放,中國就會有善意回應;相信外交休兵,台灣就會有國際空間;批評扁政府時代的挑釁,換取中國讓步;對外關係從原先的美日為重,改為與中國交往優先等一連串政策與措施,卻完全忘記要爭所當爭,權益要靠自己打拚爭取而來,不是寄望於別人的施捨,更不能掌握在別人手裡。總統職責是要凝聚全民共識,建立屬於自己國家的認同,而不是置台灣主流民意於一旁,遂行一己一黨之政策,甚至與具有敵意的國家相互聯手,打壓台灣。這層心態如果不調整,衝擊馬英九聲望,以及連任之路事小,賠上台灣才事大。馬政府上台後,透過執政權與一黨獨大的恣意操弄,台灣人對國格尊嚴似已逐漸麻木無知覺,從這一點來看紀政的建議,更讓人尊敬,勇哉!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