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內幕】李登輝:造成台灣國際孤兒 蔣經國很內疚
高天生
2004/10/15 第447期
李登輝時代的「中華民國在台灣」,與阿扁總統國慶談話中的「中華民國是台灣」,究竟有何內涵與實質的歧異?李登輝對此質疑是「自欺欺人」,幕後有何不可告人玄機?李登輝最近針對台灣正名、制憲建國等議題頻頻大動作主動出擊,究竟會衍生何連鎖性政治效應?LP事件餘波盪漾,外交部長陳唐山對立委章孝嚴公開要求他下台相當不滿,李登輝對此頗有感慨,特別爆料指當年蔣經國對退出聯合國政策錯誤,造成台灣成國際孤兒的困境很內疚,有影嘸?

推動制憲 目標建國

極可靠消息來源透露,立委選戰即將進入白熱化的肉搏階段,制憲、建國,加入聯合國等敏感的政治性、爭議性議題會浮上檯面,成為綠藍口水戰和媒體聚焦熱點,早在意料之中,扁、李兩人在不公開的私下會面過程,對相關議題早已建構了充分的互信與分進合擊默契,甚或居心叵測媒體可能運用的挑撥離間計謀,扁、李和核心幕僚都做了必要的沙盤推演,並未雨綢繆研擬了各種因應措施和錦囊妙計。李登輝更當面向阿扁表示,許多阿扁不便說、做的事,他可以出面說和做,幫阿扁分憂解勞、擋子彈!

據指出,有關「中華民國是台灣」,是騙自己、自欺欺人的說法,李登輝並非要質疑阿扁的國慶談話,他反而相當體諒地替阿扁緩頰,他說,在十二年總統任內,他也曾說「中華民國在台灣」,再逐漸改成「中華民國、台灣」、「台灣、中華民國」,陳總統有其困難,他能夠理解。

據了解,十月十一日的演說,李登輝是繼十月八日台北、美國的視訊連線後,再度為制憲運動發聲,向日本學界、國會議員及參與群策會舉辦「台日制憲與亞洲安定」座談會貴賓闡述制憲運動的目標,中午餐會時,李登輝更進一步向日本友人強調,現在要開始推動建國。

中華民國 中國取代

李登輝在演講時指出,台灣沒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憲法,還在使用中華民國憲法。台灣人民如果繼續在中華民國的體制下,不僅永遠無法參與國際社會,台灣海峽的不安定狀態也將持續。若台灣人民不以制定新憲法來結束不正常狀態,仍選擇繼續以維持現狀來逃避現實,就是對自己、對子孫,以至對亞洲的安定與和平,極不負責任的態度。

李登輝強調,主張維持現狀對台灣才好的說法,反而是害了自己。

親藍媒體以「李登輝批扁」來解讀、渲染「自己騙自己」說法,但李登輝要講的是「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不要再使用「中華民國」,國名必須改正為「台灣」。李登輝說,因為,在法理上,「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已於一九七一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可以說,「中華民國」不管在實質上、法理上都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

李登輝認為,我們稱為「中華民國」,正給了中國武力犯台的藉口。「中華民國憲法」讓台灣落入「一個中國」法理陷阱,讓中國有藉口向國際宣傳「台灣屬於中國」,台灣問題是「內政問題」。因此,李登輝希望在二○○七年以前催生一部台灣新憲法。

阻止當選 招數不斷

稍早時接受日本一家知名政論雜誌訪問,李登輝曾明確說明二○○七年台灣制憲時間表的意義。李登輝表示,中國內部權力鬥爭問題,二○○七年是最危險時期,屆時將有中共第十七屆黨大會,大會召開前後是權力鬥爭最激烈階段,台灣必須利用這個機會制定憲法、通過公投。

台灣何以需要一部新憲法?李登輝指出,是「為了很清楚地劃分與中國的關係」,一九七一年聯合國大會通過驅逐中華民國、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阿爾巴尼亞決議案,這個決議案是驅逐中華民國在安全理事會的議席,並非驅逐中華民國的聯合國會員資格。李登輝補充說,阿爾巴尼亞決議案很清楚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中國大陸的代表權」,中華民國不擁有這個代表權,因此台灣如不稱呼自己為「中華民國」,就不會與中國大陸發生關係,進入聯合國就不會有阻礙。

李登輝意在言外說,中國要以戰爭威脅來阻止台灣制定新憲法,並不是新鮮事,一九九六年中國曾以飛彈要阻止他當選,二○○○年中國總理朱鎔基也想以戰爭威脅阻止陳水扁當選,但都沒有成功。

九二共識 黑白亂講

李登輝強調,台灣所選出來的總統都是中國最不中意的人,中國不喜歡李登輝,也不喜歡陳水扁,而台灣內部的主體意識反而因此上升,台灣推進民主化的勇氣及決心,也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尊敬。

對於阿扁談到以九二香港會談為基礎,展開兩岸恢復談判的準備,媒體因而大炒所謂「九二共識」,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和泛藍則拿「一個中國」原則來質疑阿扁的「誠意」,前陸委會主委蘇起更大剌剌站出來宣稱,「九二共識」一詞是他二○○○年四月創造的,用來總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並拿掉「一個中國」字眼,讓當年初執政的民進黨一個下台階,保留兩岸政策的模糊空間云云,面對外界的詢問,李登輝也以當年操盤者的身分嚴正撇清:「九二哪裡有共識啊?」「黑白亂講嘛!」「九二共識」是在一中原則架構下,如此一來台灣中國的一部分,是變相鼓勵中國侵略台灣。

政壇較少人注意的一段祕辛,是十月九日晚在台北市華泰飯店與媒體人餐敘時,李登輝曾爆料透露,當年蔣介石「漢賊不兩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錯誤政策,肇致台灣被逐出聯合國,造成台灣成為國際孤兒的困境,蔣經國對此很內疚。

退出聯國 李感慨多

最近LP風波餘波盪漾,外交部長陳唐山以母語反擊新加坡外交部長在聯合國談話欺壓台灣,蔣家庶出的立委章孝嚴甚或公開要求陳唐山下台,引發陳唐山強烈不滿,要求大家認真探究是誰將台灣外交搞成今天的艱困局面。因而各界對當年退出聯合國的決策過程和蔣介石的功過多所討論,李登輝對此議題也有深刻感慨和感受。

根據美國當局最新解密的文件顯示,美國總統尼克森在一九七一年關鍵時刻,曾派特使來台灣遊說蔣介石接受「新的模式」,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大會與安全理事會席位,但台灣也可以繼續留在聯合國保有一席會員國資格。如果蔣介石接受此建議,台灣當然必須更改國家名稱,而不能再使用「中華民國」國號。當時的外交部長周書楷,知曉當時國際情勢對台灣極端不利,因而力勸蔣介石接受美國「新的模式」,但被蔣介石嚴峻拒絕。

開會紅包 只給人才

李登輝透露,當時蔣經國接班態勢已逐漸明朗,因而美國方面也曾派人向蔣經國遊說,爭取他接受「新的模式」,但由於蔣介石態度強硬、沒有轉圜空間,蔣經國也不敢造次。稍後,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周書楷在台灣退出聯合國後也卸任外交部長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他則因緣際會獲拔擢擔任政務委員,與周有共事機會。

李登輝指出,當時的政務委員中,他和周書楷最受蔣經國重視,每次政務委員開會,蔣經國往往會準備兩個紅包(內裝五千元),一個給他,另一個給周書楷,許多重大決策也特別徵詢他們意見、尊重他們看法,他是蔣經國刻意栽培的人,受到特別重視並不意外,但蔣對周書楷「另眼看待」當然不尋常,經過他觀察、旁敲側擊,發現蔣經國是對退出聯合國、造成台灣國際孤兒困境的錯誤決策感到內疚,才對當時主張務實接受美國「新的模式」的周書楷有些補償性的操作,孰料蔣家後人竟然不明事理,還站出來批判陳唐山,真是匪夷所思!

星洲李氏 重利輕義

LP風波,泛藍政客、媒體砲火猛烈攻訐陳唐山講粗話、破壞台灣與新加坡關係,李登輝也相當不以為然,他特別爆料指出,一九九三年辜汪會談,所以會選擇在新加坡舉行,當時是有意組一民間公司扮演兩岸交流的白手套角色,公司由台灣、中國、新加坡共同出資,各占三分之一股份,但後來所以不了了之,是因為李光耀家族想藉此賺錢,因而要求占六成股份,台灣、中國各占百分之二十,且公司營運內容除了文書驗證等迫切性事務外,還想獨攬貨運、航運等。

李登輝強調,李光耀家族相當勢利眼,許多事情的考量都是「利」字當頭,並非真的想當兩岸調人、幫忙緩和兩岸關係,如總統府高層透過馬來西亞商人進行祕密外交,找李顯龍來台灣訪問,結果中國一嗆聲,新加坡反而急於表態、無所不用其極欺壓台灣,LP風波中總統府高層在第一時間放話修理陳唐山,似乎在變相為新加坡撐腰,如此「假公濟私」,只會讓人看笑話,對台灣沒有任何好處,甚或可說「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總統談話 外資傾向中性看待

由於期待陳水扁總統國慶演說釋出兩岸利多,台股十月十日前一個禮拜提前反映大漲,外資也大幅買超四百多億元,大盤大漲一百五十多點、站上六千點大關,提前上演國慶慶祝行情。 不過,總統在十月十日的演說,讓投資人認為並未具體提出三通時程,普遍有失望賣壓,造成十一日、十二日兩個交易日台股都是下跌走勢。 至於外資方面,雖然也認為總統的演說內容與之前期待的利多頗有落差,但是十一日還小幅買超十一億餘元,十二日則小賣十二億餘元,顯示總統的演說仍不影響外資對台股的持股信心,偏向中性看待本次總統談話。甚至外資券商瑞銀證券總經理於貽勳還認為,國慶演說提到九二會談是個「有創意」的突破,顯示兩岸政策方向可能作適度修正,將有助於增加市場投資信心,提高台股本益比。 而且,其實現在外資比較重視的影響因素是油價與美股,十月十日前後油價又創下新高,美股表現也不佳,才是外資想要減碼的主因。而因為台灣金融股有政府釋放政策利多,十一月MSCI又將調升台股權重,加上之前另一個觀察重點—中國國台辦的發言又了無新意,因此到年底前外資應該都不會有大舉撤出台股的打算。(江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