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圖騰 阿美族人印記
蔡政良
2004/08/09 第437期
在這塊廣闊且美麗的土地上,阿美族人並未忘記祖靈從海上而來的豪情壯志與柔情。 這種敬畏海也親近海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提供所有其他共同生活在這塊婆娑之島上的人民一種親近海洋的典範。
海洋台灣 乘風破浪
島國台灣,四面環海。海洋子民活潑樂天、浪漫詩意的遺傳因子,早已隨著每個台灣人血液澎湃,不容任何外來文化加以扭曲、壓抑。生長在島國台灣的子民,做為世界的一份子,決不容許有精神上的鎖國意識。《新台灣新聞周刊》將從各個不同面向切入,長期推出〈海洋國家論壇〉。
本期執筆者蔡政良先生,在與阿美族人長期相處之下,深入了解阿美族人與海洋之間共存共依的生活哲學。作為台灣原住民族的一支,阿美族海洋之子的天賦性格,應可啟發台灣島上其他族群,共同擁抱海洋,從寶島出發探索美麗新世界!


在福爾摩沙這塊婆娑之島的東岸,居住著一群生命中注定與海洋共舞的人民︱阿美族。阿美族是台灣原住民族群中,人口數量最多的一個族群,其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展現與海洋密不可分,不論日常生活或者是祭典儀式也多與蔚藍的太平洋息息相關,因此阿美族不但是台灣海洋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也是台灣這塊土地所有人民親近海洋的一個重要窗口;更可以啟發這塊土地上所有的人民,都可以成為像阿美族一般擁抱海洋的海洋之子,從寶島周圍的海洋出發探索美麗新世界。

來自海上 善用天賦來營造生活

今日的阿美族人,從一段祖先自南洋海上漂流而來的傳說故事拉開序幕。有一則傳說,描述阿美族的祖先是從南方乘船而來,途經綠島,最後在今日的都蘭鼻登陸上岸,並且開枝散葉,分布在南至恆春半島,北至花蓮奇萊平原的廣闊土地上。從海上而來的阿美族人,日常生活自然與海密不可分,尤其在食物的文化上,更是可以見到阿美族擷取自海洋的智慧。大海所提供的養分滋養了身材相對高大的阿美族人,阿美族的男人幾乎都是潛水高手,也大多是海洋獵人;而女性亦不遑多讓,大多可以輕易地辨識藏匿在潮間帶礁岩中的各式各樣海貝與海草。這些各種不同種類的魚、海貝、海螺、到各式各樣的海草,都是阿美族人獵取的食物來源。

海洋之子憑藉著與海的親密關係,利用最自然的方式,親自進入海洋之中,取得生命的養分。這種不使用機器大量捕撈而利用自然天賦的潛水技能的方式,僅僅取得所需要且足夠的份量。這樣一來,一方面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使得阿美族人保持著與海的親密感。海洋不僅僅屬於漁民,也是屬於每一個阿美族人的天地。

相依相屬 文化祭典皆不離大海

此外,阿美族的舞蹈也與海洋的意象息息相關。阿美族的舞蹈中,有許多的肢體動作都來自於海洋的想像與轉換,尤其是海浪的形象。阿美族人的歌舞通常被認為是台灣各原住民族間最活潑也最柔軟的,在身體舞動的動靜急緩之間,充分地表露出海浪的波濤洶湧或是緩緩波浪。在歌唱的部分,阿美族人唱歌的轉音方式與複音對位唱法亦是來自於海浪的想像。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向海岸拍打,阿美族人的歌唱也像海浪一般,通過一波又一波地轉折與層疊。

若說海浪拍打岸邊的高低起伏與聲音是天籟之音;那麼阿美族人的歌曲便是讓人彷彿置身於天堂中的沙灘上,讓人或者不自覺地想要好好地躺下,靜靜地享受海浪所發出的天籟之音;或者不由自主地捲起褲管,縱身躍入海中享受衝浪的暢快。阿美族的歌舞就在這種與海洋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傳唱開來。

除了日常生活中,阿美族人與海洋之間有著相依相屬的緊密聯繫外,阿美族人也視海洋具有無可比擬的神性。在祭典儀式裡,海通常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台東的都蘭阿美族部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儀式祭典即為一連進行數天,語意為「家人團聚在一起,使部落像家人聚在一起」的「基路馬安」。

祖靈傳承 為島上族群建立典範

「基路馬安」的第一天,在天未亮的清晨時,長老與頭目等人便會齊聚於都蘭灣邊的都蘭鼻,朝向太平洋進行祭祖的儀式,昭告祖靈「基路馬安」的開始;而在「基路馬安」的第三天,所有的青壯年男子也必須到海邊進行「米格謝」的海祭活動,展現阿美族男子的海上獵人技能,並將捕獵到的一大部分漁獲,敬奉給部落的長者與婦女。並且在所有的婚喪喜慶的最後一天,阿美族人也會至海邊進行「巴戈浪」的儀式,以宣告該婚喪喜慶活動的完整結束。從儀式的開始到儀式的結束,都是在海邊進行,顯見海在阿美族的社會文化中佔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當今許多出外打拚工作的阿美族人,仍然喜歡選擇在都會區的海邊居住或工作,或是在假日時呼朋引伴地前往海邊,搭個遮蔭的帳棚,便可以在海邊待上一整天,所有的食物也都可以在海邊取得。這種沒有聞到海的味道會活不下去的生活,正是海洋之子︱阿美族人的生活寫照。

在這塊廣闊且美麗的土地上,阿美族人並未忘記祖靈從海上而來的豪情壯志,依舊從海洋汲取並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屬於海洋的阿美族人,有著與海洋一樣壯闊的心胸,也有著與海浪同樣的柔情。而阿美族人這種敬畏海也親近海的生活方式與文化,也提供了所有其他共同生活在這塊婆娑之島上的人民一種親近海洋的典範,使侷限在蕞爾土地上的人們有機會創造出無限大的海洋文化。

台灣,其實遠比你我想像的還大。

原住民文化研究者 蔡政良

台灣新竹客家人,目前就讀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並於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兼任講師,講授「文化地景」課程。因欣賞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而走入人類學的學術研究領域,並在學習的過程中,愛上阿美族與海洋互動的生命態度,進一步針對阿美族文化,做更深入的研究。曾在各報章雜誌發表與台灣原住民相關的散文及報導,並致力於視覺影像紀錄。近期大多在台東都蘭阿美部落學習如何當一位阿美族人,也深深以此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