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佈局 不三通也難!
林秀姿
2003/03/06 第362期
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不但處在相互依賴又競爭的情況,也共同處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我們是無法切割阻隔中國市場的。於是在此情況下,在企業追求利潤、國家追求成長發展,兩岸的互動關係如何演變?三通是最佳的藥劑嗎?

除此之外,目前亞太各國都爭相推動自由貿易協定(FTA),而台灣卻屢遭中共打壓,阻撓台灣與新加坡、韓國、日本、紐西蘭、澳洲等國簽訂FTA,那麼,台灣在亞太經濟的地位要如何確立?淡江大學陸研所所長郭建中與成功大學衛星資訊中心執行長羅正方都認為,要迎戰對岸的利器,都需要依靠國際的合作,也就是在WTO(世貿組織)與FTA的架構下應戰。

◆郭建中:台灣應積極運用WTO架構

郭建中說,台灣經濟正面臨一項課題,就是我們要如何應用WTO與FTA來擴展台灣的區域經濟發展空間。「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從十二個國家增加至二十一個國家,在區內貿易總額佔全球貿易總額達四五%,三大區域經濟體(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裡排名第一!」

「但是,在亞太區域裡,中國崛起了,如果全世界的資本有六四三三億美金流到亞洲,那麼其中就有二四五○億美金流到中國市場。如果再加上流到香港的一三一九億美金,中國和香港就吸進五九%的外資!」郭建中分析,像中國這樣的「黑洞」是亞太國家擔憂的,但更嚴重的情況是,中國打算將台灣在亞太經濟的體系裡邊陲化。

郭建中表示,「首先,在WTO的架構下,中國仍有不同於其他會員國的遊戲規則,並且企圖影響第三世界會員國。再者,是積極在『十加一東亞自由貿易區』和其他東亞國家結盟。最後,就是結合港澳孤立台灣。其中,公開聲明台灣係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加入WTO,所以其他國家不能與我們簽訂FTA,就是壓縮了台灣經貿空間的擴展。」所以,他認為,台灣應積極在WTO會員國的架構下,來延伸經貿空間,更須推動FTA,以免台灣邊緣化。

◆何美玥:我們應該先在全球扮演要角

羅正方也認為,未來即將開放三通直航,為了避免兩岸經貿危機,「一定要防止過度集中投資中國,所以要堅持全球佈局的信念,爭取WTO會員國的權利,積極與工業化先進國家簽訂FTA,才能在兩岸經貿互動上,謀求優勢領先。」不過,經濟部部長林義夫卻表示,簽署FTA最大的障礙,在於政治因素,中國頻頻以主權國家為由,抵制其他國家與我國簽署FTA。

經建會副主委何美玥卻認為,談判問題不是操之在我,也無法單方面設定什麼條件來完成談判。她認為,經貿談判牽涉經濟強權問題,每個國家當然都要朝更大的市場談合作,台灣是小國,無法在談判上爭取應有的條件,她說:「台灣應該在WTO架構下迎戰全球化,而非單靠FTA。我們應該先在全球位置裡扮演重要角色,才能在全球供應鏈裡佔有一席。」

針對不少人期盼三通直航,能夠帶動台灣經濟,經建會副主委何美玥認為,這樣的迷思有待打破,她說,「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我們跟中國不通嗎?我們每年有三○%的產品出口到中國,每年在中國長期工作的人超過一百萬人,每年到中國觀光的人超過三百萬人。直航講的是不要彎靠、不要停第三點,這只是運費跟時間成本問題,那麼誰會因此受到影響?就是空運的產品和人員的進出,也就是影響到企業主決定要把廠址放在哪裡的問題。」

◆羅正方:台商反正已經歷三波西進風潮

「如果可以直航,對台灣是好是壞?德意志銀行有一份報告指出,假如二○○四年初能直航,運費可以降低五○%、金融電信費用可以減少三○%。而台灣在二○○四年至二○○八年之間,GDP每年會成長○‧五%,五年會成長二‧五%。」何美玥引述說明。

那麼,廠商要求三通就是為了減省運費嗎?台商紛紛到中國設廠,也是為求運輸成本嗎?何美玥強調,癥結在於關稅與加值營業稅的進口問題,運費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而已。不過,關稅與加值營業稅的問題,在中國加入WTO後將逐漸減緩,所以,有些廠商將重新考量到中國設廠是否符合效益。

不過,羅正方表示,三通是時勢所趨,現在只能思考如何降低三通對台灣的負面效應。他進一步說明,近二十年來,台商已經經歷三波西進風潮,從勞力密集製造代工的西移,到帶動中游物料供應商西移,再到台商複製資訊產業聚落。中國既有廉價的生產成本吸引著台商外,還有全球矚目的十三億人口潛力市場。「三通絕非台灣經濟發展的萬靈丹,但是,全台灣人民也明白,三通是全球化最終無法避免的趨勢!」

羅正方強調,政府可以避免三通後可能發生的危機,如有些大幅投資中國的廠商,將中國廉價製造成品回傾台灣,造成台灣市場惡性削價競爭,必須採取管制措施。又如垂直分工的某部門外移,弱化台灣現存的產業聚集優勢,甚至要嚴防台商將生產過剩的低價零組件與半成品回銷台灣,破壞台灣本土產業群聚的共生鏈。

於是,台灣推動FTA受阻,三通又是不得不面對的考驗,要如何保有自己的優勢,才不會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缺席?

何美玥認為,台灣的地理位置有不可替代性,加上台灣已經和許多國家有航權往來,是國際運籌上的優越,中國一時之間無法取代。她舉日本7-ELEVEN為例,表示日本7-ELEVEN架上的貨物都是經由台灣廠商幫忙運籌,先在台灣將各地貨物集中管理,再運送到日本各地。「這不只是台灣和日本的關係而已,我們應該善用運籌中心的優勢。」

除此之外,她認為台灣最可貴的是長時間累積的「信用」與管理能力,都是中國廠商無法一蹴可幾。「如果我們把自身的優勢強化,就不用一直看著中國市場,而是看世界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