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上頁 訂閱新台灣 設為首頁

第597期雜誌
近期內容
RSS 更多>>
全文搜尋
熱門文章
八年出訪十次 陳總統拚過頭
陳宗逸
第597期
2007/8/30
陳水扁十次出訪,而且是自己衝在最前面、滿腹委屈,但對於講究身段、精確計算的戰術、國家實力以及各國利益的外交場合,對於陳總統來說,這個負擔也實在太重了。
 

 

陳水扁總統任內最後一次出訪中南美洲友邦的「宏誼專案」,在吵吵鬧鬧聲中落幕。此次出訪過程中,不僅「過境阿拉斯加」五十分鐘不下飛機,創下台美關係有史以來新低潮的紀錄,而且連結了目前府院黨正在力推的「公投入聯」議題,在中南美洲高峰會聯合公報中「消失」的尷尬。陳總統在與記者茶敘時,花了二個小時以高亢聲調抗議台灣社會、媒體與輿論對於他「拚外交」的誤解,讓政壇除了總統大選戲碼外,更增加一些言詞花絮。

抗議  彷如小孩鬥氣

此次「宏誼專案」最受關注的重點,還是台美關係。中南美洲友邦的援助與是否「為台灣仗義發聲」並非重點。台美關係冰冷至此,台北政壇有謂是「布希總統與阿扁之間的個人恩怨」,也有人說「因為台美軍購波折叢生」,但是大體上而論,台美關係缺乏互信至此階段,在陳總統模仿李登輝前總統在過境專機上「抗議」,「身上貼貼紙、不請上機來客喝水吃巧克力」的動作上,進入最高潮。

一位不具名的國際戰略學者認為,「外交動作是講究細緻、身段的高度技巧性行為,所有的小動作都有意義,美國的刻意動作,不能只解讀是巧合或者無心,而是刻意給陳水扁總統難看,這樣的刻意,也讓民進黨政府八年來,只注重『過境』外交,搞排場的作秀戰術,徹底失敗」。至於幫總統設計在身上貼貼紙的包裝,也飽受詬病。「李前總統穿輕便服裝的抗議動作,非常優雅,言詞應對得體且機智,反過來看阿扁,身上貼貼紙猶如小孩子鬥氣,兩者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包裝  副總統轟大砲

中山大學教授張錫模就說,民進黨政府的外交部,「只懂社交,不懂外交」。事實上,外交部近來的表現爭議性頗大,一場北一女樂儀隊在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的表演,衍生出「是否有舉國旗」的爭議,外交部上下呈現推諉卸責的表現,在電視談話節目中飽受抨擊,引起收視觀眾的不滿。外交部發言人王建業的談話,也在各大獨派網路留言板,引起眾怒,只是後來遇到馬英九無罪判決,獨派陣營轉移遷怒焦點,而不了了之。

副總統呂秀蓮對於外交部,以及總統府內負責包裝總統外交動作的幕僚也頗有意見,認為「總統只是演員,這些劇本是誰編的?每次出訪,是誰替他設計、安排,替總統籌畫的人要負責任,總統那麼忙,怎麼盯細節呢?駐外單位在幹什麼?誰主導對美外交?誰向總統提出資訊、決策建議,誰經常代表總統赴華府接洽的,統統要檢討。」呂秀蓮副總統言下之意,以往主導對美關係,以及包裝過境外交的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以及外交部長黃志芳,恐怕會陷入新的府內風波。

援外  翻轉選舉動力

而總統在薩爾瓦多的記者茶敘中,花了兩二小時解釋所謂的「金錢外交」。陳總統認為,「台灣之所以要一直援助邦交國,是為了達成聯合國規定的,已開發國家援外金額必須達到GNP的○?七%。台灣目前的援外金額只有○?一%,即使國民平均收入比台灣低的希臘,也有○?二四%,比台灣多一倍,大家要好好思考過去台灣接受外援時,別國是否有對台灣要求什麼條件?」總統也意有所指的針對蕭萬長擔任行政院長時期的「金錢外交」發言,認為國民黨對於民進黨外交政策的發言,有「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錯亂。

但是,也有國際戰略學者認為,「拿台灣的援外來與世界其他正常國家來比較,是不倫不類。台灣是以『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身分在中南美洲撒錢,這些所謂的『邦交國』感激的對象,是全中國人民,而非台灣人。此外,台灣也非獨立國家,更非聯合國會員國,對於非邦交國家,即使要送錢也沒有管道,所以金額才會這麼低。台灣只能送二十四個國家錢,不能以此來與希臘作比較」。但是,學界認為總統的發言,是為了要與「公投入聯」的選舉語言結合,目的還是「讓外交議題轉內銷成為選舉動力」,這也是每次外交出訪的最大包裝。

出訪  過境美成焦點

陳水扁總統上任八年,高規格出訪共十次,其間的操作,體現出了台灣在國際政治環境中的尷尬與困難。十次出訪,多與過境美國有關係,環顧歐美先進國家,也少有國家的總統、總理,出訪次數如此頻繁。戰略學者認為,「從去年的迷航外交,到今年的拚公投入聯外交,陳總統總是自己衝在最前面,充滿台灣中小企業老闆的精神,親自出馬,提著公事包闖遍全球市場賺錢」。雖然精神可嘉,努力打拚,而且滿腹委屈,但是對於講究身段、精確計算的戰術、國家實力,以及各國利益的外交場合,要用自己的精力去戰勝一切,對於陳總統來說,這個負擔也實在太重了。

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著作權所有  www.newtaiwan.com.tw  Tel:+886.2.2507.9030 Fax:+886.2.2507.4944  +886.2.2507.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