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共參與 青輔會用心推
張倩瑋
2007/06/14 第586期
青輔會藉由非營利組織開拓公共議題的特性,希望創造出一座可以讓青年參與社會的橋樑,突破台灣社會既有的可能界限,還原了最原始、最純真「愛台灣」的心。

「台灣的教育長期跟土地疏離、與社會脫節,因此,經過民主化後,要真正發展出公民精神與公民意識,就要從這一代年輕人做起,讓他們能夠建構個人與團體、個人與社會的連帶關係」,在台灣歷經一九九○年野百合學運與民主化浪潮之後,回顧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委鄭麗君的一席話語,更能體悟作為青年應有的社會責任,而青輔會推動青年公共參與的動機,就是要培育這一代青年的公民意識,並期望建構青年主動參與社會的民主精神。

公共參與  弱勢族群不袖手

過去公民社會培育的公民意識屬於對抗威權體制的公民意識,但進入民主化國家之後,這種公民意識應該與社會成為一體,讓不同族群、階級、年齡、性別的公民共同努力,創造公民社會成就。就像陳水扁總統在二○○七年「國家青年公共參與獎」表揚大會時所說的,十七年前,野百合學運的發生讓台灣民主得以展現,此後,台灣社會運動蓬勃發展,也間接促成一九九六年的總統直選。

時代轉變,公共參與不再只以國家政治為目的,也不該只是有錢有閒人的專利,而必須讓越來越多社會弱勢者參與,像排灣族之女莎伊維克.給莎莎,雖然原住民在台灣社會處於相對弱勢的位置,但她卻能感同身受,長期投入國際參與,擔任志工,進而關心其他國家的原住民生活;而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管理博士班學生林建成,因為父親病喪,家庭經濟不佳,從國中開始就半工半讀,協助家裡清償債務,但卻依然自發性參與志願服務,關懷獨居老人。他們身上都展現了新的台灣之子精神,正顯現青年從付出的那一刻開始,就擁有了改變世界的魔力。

公共參與  分享實踐的經驗

鄭麗君認為,未來社會的發展取決於青年如何看待這個社會、愛不愛這個社會、能為社會做些什麼;第二個層次則應建立在年輕人如何建立與社會的關係,所以,青輔會藉由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簡稱NPO)開拓公共議題的特性,希望創造出一座可以讓青年參與社會的橋樑。

從二○○四年成立青年公共參與學苑、舉行青年國是會議開始,青輔會便開始透過「青參苑」這個平台著手建設這座青年參與社會的橋樑。從二○○五年舉辦第一屆青年公共參與獎、二○○六年籌畫「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及「青年國際參與行動計畫」、一直到二○○七年將獎項提升為國家級的青年公共參與獎,四年來,許許多多的青年朋友透過青參苑平台,以行動來實踐公共參與的精神。而為了讓這些行動可以被社會看見,青輔會特別邀請十二個青年行動團隊,在今年的青年節前夕,針對「社會企業家的新世紀」、「在地行動與國際參與」及「審議民主與公民教育」等青年公共參與主題分享行動實踐的經驗。

青年公共參與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在不同領域行動實踐的青年得以彼此交流互動,凝聚青年的行動力,開創未來更多行動的可能。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蕭新煌教授以「青年與NPO」為題,應邀專題演講。他強調,台灣的民主化進程提供NPO可破可立的成長環境,九○年代後期以來,台灣的「倡導型」與「服務型」NPO已逐漸彼此學習融合,產生由破到立「質的轉變」,並強調青年參與NPO,應善用創意和改革的本能,搭配資源分享與策略聯盟,從實際的公共參與中不斷學習成長。

公共參與  收割真實的果實

像首場主題「社會企業家的新世紀」的四個分享案例中,橋仔頭文史協會李安慈提出「校園在土地上,知識在田野裡」的理念。她表示,唯有透過勞動和耕作,才能有機會收割真實的果實。她以這兩年的台灣田野學校為例,強調高雄縣、屏東縣、台南市和澎湖縣等各個在地社區團隊如何彼此連結,由各社團內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帶領青年投入地方文化的實地操作。

橋仔頭文史協會以青年勞動學習營的招生方式,分五個站點施作,由在地社團引領青年參與各項實作。例如,高雄縣橋仔頭糖廠藝術村進行新一期的藝術家進駐時,為配合藝術村入口意向的景觀改造,學員得以和在地的橋仔頭文史協會合作,透過實作勞動參與社區改造工程,並體會產業結構改變後可能的再生價值;同時,同處於高雄縣美濃鄉則面臨傳統一級產業的時代衝擊,新一代的年輕人脫離了傳統的農村生活,對於農事感到陌生,因此,在美濃愛鄉協進會的帶領下,經由下田耕作有機米與在地農民交流,體驗另一種產業轉型的進步方式。

李安慈認為,青年朋友可以從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學習公共服務的精神,間接培養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熱忱,讓青年從在地的環境、生態、人文到實作地方文化的議題上,去認識這塊土地,培養關懷地方文化與服務參與的自發性及自主性。

政治大學社會系教授顧忠華在這一階段擔任與談人時,鼓勵青年朋友立志作一個成功的「社會企業家」。他說,成功的「社會企業家」不只有企業家、政治家而已,社會企業家不是真正的企業領導者,但這些人的「志業」往往能影響千萬人,甚至改變人類的命運。接著,顧忠華舉出《改善世界的人:社會企業家》一書中的眾多例子,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創造不屬於金錢的財富,而是改善貧窮、環境、犯罪等問題。因此,凡是有助於促進人類進步的目的,都可以利用「企業家精神」來創造和經營社會事業。

公共參與  閒置空間變新裝

第二階段以「在地行動與國際參與」為主題,其中,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團隊秘書長張維修分享了閒置空間的社區行動交流心得。他有感於近年來政府因為長期財政結構失衡,假借活化之名,變賣國有土地與國家資產,來解決、減緩國家債務的赤字攀升,並賦予荒廢的公有地污名,但是,公共資產無須賤價出售,若能透過創意的發想,就能創造往後三百年無窮的發展視野,營造新價值。

去年,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團隊獲青輔會的支持,到德國柏林進行考察,並與當地id22,一個倡議永續空間利用與實驗性空間計畫的團體交流。張維修表示,id22把德國的UFA製片廠從一個舊廢棄片場,轉型為可以支持兩百個工作人員的基地,並發展出多樣的社區互助計畫、兒童及成人課程、獨立劇場等多元的活動據點,不僅活化空間,也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甚至增進了社會福利,雖然期間經歷了與政府部門的抗爭,直到取得合法地位的經驗,提供了以經濟利益為導向的台灣另一種不同的思考模式。

張維修提出經驗談指出,閒置的空間還是要回歸到「地方的需要」,不論是誰,都可以從閒置空間再使用的過程,重新認識自己與地方,反觀台灣目前社區營造與閒置空間再利用,大多由政府資助,花了錢只想看虛有其表的成果,卻忽略了社區營造的內涵,因此,一旦政府抽資,民間動力也自然無疾而終了。因此,他建議寶藏巖和山仔后美軍聚落保存可以試圖融合德國的經驗,帶給閒置空間新面貌。

閒置空間的利用,張維修強調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正與台灣西藏交流協會副秘書長翁仕杰的觀點不謀而合。翁仕杰在與談時表示,「故鄉」對現代人而言是老的、舊的,只剩回憶的,但青年朋友進入老舊空間,帶進新觀點、新思維,擴大連結後,就會有新的特色,一旦每個人在公民社會都成為積極公民,便能共同創造一個「有機」而非「制式」的思維與環境。

公共參與  編織台灣之子夢

最後,在進行「審議民主與公民教育」議題討論時,曾文社區團隊分享了他們操作「台南縣休耕公民會議」的經驗和成果;嘉義大學團隊也提供他們如何從校園出發,關懷地方議題,結集部分參與青年國是會議的青年,共同主辦「嘉義市舊監的春天」公民對話圈的經驗;而中山女高團隊則以他們為南投縣信義鄉山地小學的小朋友舉辦寒假冬令營服務為例,發表感想;彰化縣二水國中團隊就在校內進行審議式民主班會,實踐國中公民教育的改革。

青年朋友們把對社區、對家鄉,以及對台灣這片土地的關懷化為實際的行動,透過不同方式的公共參與,編織成一篇篇精采生動的故事,也建構了台灣的主體價值。更重要的是,鄭麗君認為,這些行動突破了台灣社會既有的可能界限,還原了最原始、最純真「愛台灣」的心,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實踐著,她期望有更多青年一起挽起衣袖,共同為追求台灣更美好的公民願景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