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逗府 專賣豆腐創意
張倩瑋
2007/05/31 第584期
三個不同學校的五個大男孩所組成的「方逗府」創意團隊,以深坑豆腐為發想,他們設計的產品不但在原鄉時尚競賽中獲得第一名,也實現成功創業的第一步。

去過台北縣深坑的人,一定對深坑名產的豆腐讚賞不已,雪白的豆腐無論是新鮮吃或者製成臭豆腐來炭烤、油炸、清蒸,黃豆的香氣總在料理過後香味四溢,身受老饕讚賞。但豆腐除了能吃之外,卻意外地成為五個大男孩的創意源頭,從到深坑旅遊,被深坑傳統的豆腐文化給深深吸引後,進而發想出令人驚艷的創意商品。

參加競賽 創意團體成軍

三個不同學校的五個大男孩,組成「方逗府」創意團隊,相遇的過程並不怎麼特別,但牽連起的緣分是從青輔會舉辦名為「原鄉時尚」活動的海報開始。當時是明志科技大學大四生的金裕閔在學校看到了青輔會為了激發青年創意,從文化設計層面協助青年創業活動的宣傳海報後,邀集同校的徐正一和吳承運一起參與,但是三個人學的都是產品設計,想再找個視覺傳達設計的朋友加入,剛好,吳承運和唸銘傳大學的黃任俞是室友,一個拉一個,便組成了一個創意團隊。

凡事都有個動機,引發他們想參加原鄉時尚競賽的動機,金裕閔解釋著,雖然他們學的都是設計,設計過電子產品、家電產品等,但從未接觸過「文化創意」,這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再者,幾個大男孩將面臨到畢業潮,對前途茫然之際,「原鄉時尚比賽前還有個研習營,然後才有初賽、複賽、決賽的過程」,金裕閔說,反正研習活動是免費的,那就為這個無知的暑假找點事做。

既然參加競賽,創意團隊必須要找個創意主題,參與活動之前,五個男孩討論從旅遊景點出發,因為都是北部人,所以走訪了幾個北部較知名的景點,像是烏來、淡水、文山區,再從這幾個景點找出可以發揮的主題。

充實內涵  讓產品能說話

「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徐正一表示,「研習營對我們來說是個轉捩點」,原以為參加研習營就像個夏令營一樣,參觀一些景點便作罷,沒想到請來的講師,都是業界知名的設計師與專家,從此,才發現原來有很多東西可以發揮,金裕閔接著話,「上了課之後感動了我們,讓我們開始很認真思考著文化與創意。」

可是文化與創意該怎麼結合?他們學到,「體驗」是最佳的良方。徐正一、黃任俞和金裕閔三人異口同聲地答腔,特別是回想著進行研習營的結論報告時,他們把「體認」和「?」大剌剌地寫在黑板上,為自己做一個檢討,檢討自己在進行文化探索過程中的缺失。

上課的內容首先要符合活動的宗旨,就是引領青年「創業」的目標,所以五個大男孩不只學到了思考文化,還包括創業的企劃撰寫、行銷等,金裕閔認為,在參與的過程中體認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才是最大的收穫,而這些,是在學校學不到的深度與情感。

反觀學校教育的過程,吳承運分析著,學較教育著重在「形」的創造,學生都會以漂亮的外形、酷炫、有功能感的設計為主軸,從來沒想過這個外形或線條的意義,「現在,我會比較將一些故事性、有文化意涵的設計加入在產品中,讓產品能說話,讓它不只有個漂亮的外表,也可以有內涵」,吳承運認真地回答。

田野調查  體驗深坑文化

最終,走到創意設計的這一環,當他們決定用深坑豆腐為概念去設計,不是被深坑豆腐的好吃所吸引,最重要是豆腐背後的文化傳統,讓他們無法抗拒。很多人到深坑旅遊,只知道深坑豆腐很好吃,但關於深坑豆腐的故事是什麼?卻很少有人能說出個一、二,而這些七年級的「方逗府」成員們,為了實踐「文化創意」的價值,便深入深坑,進行田野調查。

金裕閔強調,「我們真的是去體驗」,為了重新省思文化的定義與時尚的潮流,其中他們多次前往深坑當地體驗地方的風土文化,除了和製作豆腐的工廠接觸外,也挨家挨戶探訪深坑居民,去找尋何為深坑的在地文化。在訪談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深坑豆腐是一種家族事業,家庭傳承的觀念成了深坑的一大特色,另外,也有一些當地的店家情義相挺,讓這幾個大男孩設計的概念可以化為實體。

在這之前,他們只是單純地想把豆腐的「形」套用在商品設計上,直到體認了深坑的在地文化後,徐正一表示,除了「形」之外,延伸出創造故事角色,也就是除了以豆腐為主軸外,傳承了深坑的「家庭」傳統觀念,目的是要讓產品更為活潑,讓消費者接受,所以創造了故事,給予角色。

這個故事的角色成員圍繞在豆腐議題上,就是一家五口,包括了爸爸、媽媽、奶奶、哥哥和妹妹,每一個角色都是從「黃豆」的造型來發想、創造,因為黃豆是豆腐的原料,徐正一俐落地介紹起自家的設計,當然有故事角色就有故事,以「人」為主軸,這一家人是居住在深坑的在地人,從這一家人發生的故事上,延伸出產品。

家庭觀念  引發創意產品

例如「遊戲」,這個產品之所以生成,是以一板豆腐的概念做延伸,故事中的一家人,互相猜拳,贏的人可以用湯匙挖來吃,變成實體產品時,就是用橡皮筋套用在方格上,成為一個全家人可以同樂的遊戲產品;金裕閔表示,家庭深厚的觀念不只落實在深坑人身上,觀察後發現,到深坑玩的人,大多也是以家庭為單位,金裕閔不希望吃完豆腐代表旅程告終,為了延續豆腐的趣味,才創造了「遊戲」。

他們所設計的產品不只好玩,也包含不少很有實用性的豆腐造型產品,像是外形像豆腐擺在板子上的木屐,木屐可拆成布拖鞋和木板兩部分,平常在室內是拖鞋,進入浴室時可以把布拆掉,直接踩上木板,就不會把拖鞋弄濕。

這就是「方逗府」的由來,「豆腐」、「有趣」和「家」的結合。金裕閔介紹起團隊名稱,「方」是取自於豆腐的形,方方正正的造型;「逗」指的是產品既要實用也要有趣味,有趣味就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府」源自於「家」的概念,無論是製造商還是經營者,在深坑凡是與豆腐有關的事業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這三個點連結起來,成就了五個大男孩的理想。

比賽掄元  實現創業夢想

經歷一百多天的研習和競賽過程,他們設計的產品不但在原鄉時尚競賽中獲得第一名,拿到了十萬元的獎金,現在,他們在比賽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和人脈,成功地讓這些二十歲出頭的大男孩接獲商業設計案,他們組成工作室,還接獲霹靂布袋戲、天仁茗茶等大型企業的設計案,實現成功創業的第一步。

如果要說這些日子來他們最大的收穫,就是對在地文化有新的體認,甚至會去廣泛地檢討整個台灣文化的內涵,以及台灣民眾對台灣文化的認知價值,更懂得去尊重傳統文化,像徐正一和黃任俞,前陣子兩個人相約環島旅行,到了鹿港,拜訪傳藝大師吳敦厚,也和店家深談,得到許多感觸,不得不也對台灣文化的普世價值流失感到心寒。

「方逗府」的成員們已畢業的,在等待服兵役,一個團隊即將面臨四散的窘境,當然大家都感到很失落,不過,創業是他們的終極目標,現階段,雖然「方逗府」的商品還無法量產、銷售,只能以接接商業案來過活,金裕閔不心急,他認為現在都還算是在累積經驗而已,「而且我們很幸運,這些日子我們遇到了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的大師,學到了可能別人要經歷十年才能累積的經驗。」徐正一則說,「三十五歲以前」,他們給自己定下一個實現理想的時間,就算沒有成功,也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