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漁村大變身 卯澳社區回春
張倩瑋
2007/05/12 第582期
一千多年前屬於凱達格蘭族聚落的卯澳社區,雖然原是個小漁村,但經過多年的改造轉型後,如今是一個綠意盎然、花草叢生的海岸綠洲;並利用豐富的藻類資源,創造卯澳社區的另類經濟奇蹟。

你對於濱海公路一○八‧五公里處有什麼印象?許多人到東北角旅遊,去的地點不外乎龍洞、鼻頭角、福隆等幾個素富盛名的景點,或者一家人共同乘坐在一台小轎車上,隨著山勢的蜿蜒,徜徉在濱海公路的藍天大海,肚子餓了就到澳底吃海鮮,補充體力,玩累了,順勢前往宜蘭礁溪過個夜,泡泡溫泉,消除疲勞,很制式地度過一個假期。

但熟悉東北角的玩家都知道,濱海公路一○八‧五公里處,有個私密的景點,這裡不但是東北角難得一見的「綠洲」,海底資源更是豐富,好奇吧!在一○八‧五公里的大彎道旁,大貨車、小客車來來往往的加油站邊,卯澳社區從過去一個沒落的漁村進化成一個生態旅遊導向且科技化、現代化的海洋社區,其中過程的轉變,很「理想化」。

轉型找回舊的再造新的

卯澳社區以前是個小漁村,村民的經濟都依靠鄰近的海洋捕魚維生,但現實是,社會、時代不斷地進步,漁家生活不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海洋資源的永續經營出現危機。卯澳社區和其他的農、漁村一樣,人口嚴重外移,使得村內的人口結構,老的老,小的小,於是在二○○二年左右,有人發起要改造社區,改變經濟型態,讓人口回流。

說到這裡,卯澳社區和其他從事社區營造的社區看似沒什麼太大的不同,傳統社區在面臨社會現實的狀態下,不得不進行社區轉型。但經卯澳社區發展協會主持人林勝義的解說下才知道,卯澳社區在一千多年前是凱達格蘭族的聚落,鄰近山區還有凱達格蘭族遺留的岩雕、石板屋等遺址,文化蘊含豐富。

其實,卯澳社區真正投入社區營造應該要從二○○四年說起,在林勝義加入卯澳社區營造的團隊後,才開始規畫社區教案的編輯與土地調查的動作,包括山區動、植物的調查,溪流的封溪、復育,以及社區人員的素質改造,而社區營造必定要從這三方面著手。

林勝義認為,台灣的經濟型態從農業進入漁業的產業自足模式,再進入工業革命的機械化,開始有擴大生產規模組合的形成,這之間,政府放棄了原本的經濟功能,投入工業化階段,才會產生人口外移、產業蕭條、社區社經能力衰弱,造成傳統社區的沒落與荒蕪,因此可以說台灣社區轉型的工作,政府荒廢了有四十年之久。

這四十年間不只文化流失,很多社區變成囤積垃圾的垃圾場、溪流乾枯,卯澳社區也是如此,林勝義強調,文化要有「人」的支持,但社區人口所剩無幾,導致卯澳社區在起步投入社造時的工作是相當淺薄的,因此,土地採集、田野調查很重要,類似的基礎工作有助於支撐薄弱的人文資源。

地景  海岸綠洲水清樹多

首先,林勝義要求社區居民將自家環境清掃乾淨,社區首重環境整潔,也就是「地景、人文、財」之首,所謂地景不只是環境的清掃,甚至改造社區景觀,包括向國有財產局申請認養六公頃的土地,規畫為生態農場,讓原本荒涼的沙地,在整地、植物有規畫的種植下,變成綠意盎然,花、草叢生的海岸綠洲。

在海邊,因為海風的吹襲,沙石的侵襲,若是不能承受海風的植物,通常都不能順利生長,所以很少在海邊可以看到茂盛的綠林地,不過卯澳社區做到了,林勝義透露當中的秘訣就是「分層造窟」,首先以耐強風的植物作為三百公尺長的綠籬,然後分區種植樹種、花卉,生態農場裡總共種了多少棵的花和樹已經不能計算,但可知的是,光是今年,農場裡就種了四千棵的綠樹,五、六千棵的台灣原生野百合。

生態農場裡不只有花、草、樹木,還有生態池,規畫生態池的目的不只是為了美觀,林勝義表示,剛挖掘的生態池,水分經過土地的涵養,就會變成天然的水庫,萬一乾旱時、停水時,水池裡的水就可以用來灌溉植物;另外,農場旁有一個社區廚餘回收處理場,用來製成綠肥,廚餘廢水經過生態池的過濾轉而生成無污染的水質。

卯澳社區除了生態農場成功地為東北角一帶的典範,社區內的榕樹溪、豬灶溪和坑內溪也從枯竭無水源的狀態,演變成親水流域。林勝義回想整治溪流的過程,原本這三條溪流不應該稱做溪流,比較像是地溝,沒有水,水被土石、漂流木給堵塞住,只見溪裡大石裸露,林勝義見狀後,邀集村民共同重治這三條溪流,清除土石與漂流木,讓溪水重現於流域內。

接下來,清除的土石被遷往海岸旁,做成一公里長的岸堤,又讓綠色植物覆蓋,漂流木經社區居民的創意,打造成社區美化的建材,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從環境清潔、綠地營造到溪水整治,卯澳社區的地景環境才有基本的雛型出現。

人文 石頭屋具百年歷史

社區營造的第二步工程,就是「人文」環境的營造,雖然卯澳社區只剩下老人,對林勝義來說,老人是文化財,他耗費七年時間,與老人聊天,做田野調查、文史工作,幫助卯澳社區找回祖先的文化,包括地方風俗、廟會活動、地方俗語等,到生態資源的建置完成。

而卯澳社區最特殊的文化資產,除了有凱達格蘭族的遺跡外,當地的石頭屋也很特殊。關於石頭屋的記載,卯澳社區發展協會經理黃錦嬌介紹有一百年的歷史了,一般人所看到的石頭屋大多只有一層樓高,卯澳社區的石頭屋有兩層樓,而且完全以在地的石頭為建材,建造時依屋主的生辰八字設定方位,都具背海背風的特性。

石頭屋建築反映了在地的環境特色,靠海維生的卯澳人,漁業文化也是不容小覷。一九二九年,日治時期的年代裡,日本政府在卯澳成立了「卯澳漁業組」,從當時漁會建築的規模判斷,卯澳漁業組可能是當時東北角一帶最大的漁業組織,直到漁業逐漸沒落,卯澳漁會最後被併入澳底漁會。林勝義一直強調人文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藉由文化的深耕,讓在地居民產生文化認同,有了文化認同,就會珍惜這塊土地,有了文化認同,就能改變人性。

財產業開發活絡經濟

卯澳社區發展至此,林勝義表示,將不再向政府提出社造計畫,這不是宣告卯澳社造的失敗,而是卯澳社區已經進入產業開發的階段。林勝義向海洋大學請益,協助社區居民發展海洋生技,這正是他強調的「財」。

要社區人口回流,就必須讓社區有經濟活動、有就業機會,於是林勝義採用凱達格蘭族的部落主義,指的正是「與大自然共榮」的精神,創造卯澳社區的產值。這產值來自於卯澳灣豐富的藻類資源,紅藻類的石花菜,可以傳統方式製造成石花凍,其他像綠藻類、珊瑚藻等,經研發後,可製成海藻保健食品,預估每年可創造沿海生活圈採集戶一百萬的收入。

另外,潮間帶、生態農場等綠色社區營造,林勝義大方估計,兩年半內可以達到營業規模三千萬的成績,他更有自信,在三年內,卯澳社區一定可以達到國際生態社區的水準,成為生產基地,未來,卯澳社區也會向外延伸,協助鄰近聚落的轉型,就像一千年前凱達格蘭族的共生型態,讓卯澳能永續經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