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屋變教室 關愛鄉土好所在
張倩瑋
2007/05/17 第582期
台南西門國小將文化古蹟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們從認識古蹟到接觸古蹟,進而能對外導覽,進而把文化融入生活中,培養出具有文化素養的公民。

誰說上課只能待在教室裡?近年來教學生活化的趨勢已慢慢吹向校園,學校內的課程教學,不再只是每天對著紙本猛K,學生也跳脫被迫當飼料鴨的悲慘命運,而是走出校園,把大自然當作教室,花、草、樹木當做教材,從開始認識自己的社區做起。

得天獨厚  台南市古蹟多

鑑於台南市的歷史發展,因此得天獨厚地擁有眾多的古蹟文化。像是一六二四年由荷蘭人所建的安平古堡,在荷治時期,是用來統治台灣的政治及經濟中心,經過三百多年的變遷,這座台灣最古老的城堡,還保有城壁遺跡、磚砌平台、瞭望台等;而一八六七年隸屬英商的德記洋行,是英國商人在台的對外貿易的行號,大多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具有象徵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

另外,還有一八七四年清朝政府為了對抗因為牡丹社事件而犯台的日本軍隊,建築億載金城來鞏固海防,還有東興洋行、海山館、台灣第一街、安平小炮台等,這些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古蹟建物,很巧的是都位在安平區內,而剛好鄰近德記洋行、安平樹屋等歷史建築旁的西門國小,更是善加運用這些文化古蹟在教學中,讓學生們從認識古蹟到接觸古蹟,進而能對外導覽,把文化融入生活中,培養出具有文化素養的公民。

安平樹屋  重規畫再利用

位在德記洋行隔壁的安平樹屋,最初只是個洋行倉庫,從砌牆的古磚推斷,應該是取自熱蘭遮城的紅磚,而從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和木屋架構判定,推測安平樹屋大約建於十九世紀末到日治初期左右,作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現在可見的規模就是日本人增建的。

國民黨政府時期,被改為台鹽倉庫,曾一度荒廢、棄置任由榕樹寄生,榕樹經過半個世紀的生長後,意外地形成特有的屋樹共生奇景。安平樹屋的奇景,一度引發藝術家的創造意念,在經費的支持進駐創作,後來活動終止,樹屋再度閒置,直到樹屋被市政府列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整體規畫中,讓原本雜亂的樹屋,經過重新規畫後,加入方便民眾行走的木棧道、支撐建物整體的鋼樑等,最後形成特殊的地景建築。

於是,利用地利之便,西門國小在創造力教育的推行下,把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導入文化古蹟建築,首先培訓安平小小解說員,教學活動的設計,是盡量讓小朋友採用參觀、訪問、採訪、資料蒐集等方式,來培養他們關愛鄉土的情感,並鼓勵學生參加「安平小小解說員」的認證,從實際參與中,獲得直接的經驗,去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瞭解並認同自己鄉土的文化。

創意教室  學校的後花園

記得那天和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的指導老師郭志文一同前往,恰巧遇到四年級的學生要前往安平樹屋上藝術課程,那天上的是「默劇發表」。是的,別感到意外,就是和默劇大師卓別林表演的方式相同,同學約八個人一組,有的人負責肢體演出,有的人負責聲音的表現,只見每一組同學,從教室裡準備好「傢俬」,帶往樹屋。

從西門國小走到樹屋很近,腳程只要花個兩分鐘而已,在學務主任盧仕純的一聲令下,各組小朋友分散到樹屋內部的各個空間,為等會兒的表演做好準備。走進樹屋空間裡,只見榕樹氣根百年來盤踞攀附在地表、在牆上,好似樹中有牆,牆中有樹的特殊景象,還沒從驚奇在樹和屋的渾然天成的驚喜中覺醒,只覺得這畫面像是一個「屋樹共生」的生命體。

突然間,小朋友開始說起故事,演出一場可愛又天真的童話默劇,有的人架好二胡,有的拿鈴鼓,演戲的人只能有肢體動作,不能出聲,必須配合配音員表演出劇情,這樣的課程,把平時校內的音樂領域、美術課程融合在一起,又能培養學生們彼此間的默契。

除了四年級以外,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校方將教材學習內容融入生活當中,讓孩子揮灑創意,結合校園、古蹟及社區內進行裝置藝術創作,校園隔壁的觀光景點安平樹屋成了學校後花園裝置藝術的創意課程就在這裡上,孩子們自由選擇裝置的角落,透過分組構思及討論,裝置大家共同的「後花園」。

盧仕純表示這兩年校園重建,新校舍古色古香,加上四周古蹟圍繞,未來將是一所具有指標意義的古蹟小學,校園前庭廣闊的綠地與一街之隔的「安平樹屋」緊密相連,儼然形成一片再自然不過的綠色花園,校園成為綠地及休閒的一部分,校長周義雄表示,當東側校舍拆除,綠美化之後,更可以使德記洋行、安平樹屋一覽無遺,帶動地方發展,成為地方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