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逆轉民進黨危機 青年世代是關鍵
張倩瑋
2008/04/10 第629期
從逆風行腳到百萬擊掌活動,鄭麗君看到年輕人的熱情、與民進黨的對話可能,她指出,如何轉寰民進黨的政治危機,帶領民進黨突破僵局,青年世代將是現今改革的關鍵因素。

民主進步黨自一九八六年創黨以來,基於台灣的自由民主、社會公益,認真地扮演著反對黨的角色,終於,二○○○年在人民深切的期盼下,民進黨從集威權獨裁於一身的中國國民黨手中獲得政權,卻在執政八年後,首先在一月二十二日的立法委員選舉中重挫,又於二○○八年總統大選一役戰敗,民進黨接連的政治失利,支持者有人怪罪於陳水扁總統的執政績效不佳,也有人責備整黨失去初衷,才會失去人民的信任,如今,黨內檢討聲浪不斷,高喊新生代接棒的民意四起,因此,如何轉寰民進黨的政治危機,帶領民進黨突破僵局,青年世代是現今改革的關鍵因素。


網羅年輕新血  開拓對話空間


這一點不難從總統選舉中青年的支持度看出。前青輔會主委、謝長廷競選總部青年部主任鄭麗君從立委敗選的結果,尤其是青年支持度流失的現象中認清,政黨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是理念與人才的組合,於是,唯有扭轉青年的支持,民進黨必須要有新血的注入,清新的臉孔與新穎的政治風格,才能找到有效的溝通模式,重新引起年輕人的關注,民進黨才有喚回人民支持的可能。


而面對立委選後,台灣即將面臨一黨獨大的民主危機,鄭麗君認為,必須連結社會力,找回民主制衡所要捍衛實踐的社會價值,才能重新召喚年輕人,於是在總統大選期間,大膽地提議閃靈樂團主唱Freddy加入競選總部擔任青年部執行長,Freddy對台灣的熱情、搖滾精神和團隊的創意,不僅有助於爭取年輕人的支持,對台灣的政治而言,也會是一種文化上的衝擊。


另外,卡神楊蕙如也加入擔任網路執行長,她坦言,她的加入並不代表她支持民進黨,甚至她並不滿意陳水扁的執政風格,但是她認為如果將謝長廷與馬英九的能力放在天秤的兩端來衡量,為了國家的未來,沒有理由不支持謝長廷,不能為了教訓民進黨反讓台灣受害。這兩位青年義無反顧的投身選戰,不怕被貼上綠色標籤,確實為整個選戰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尤其是替綠營開拓出民進黨與年輕人的對話空間。


青年選前民調  支持大幅提升


還有青壯世代學者包括像吳叡人、姚仁多、李明聰、范雲等出席參與謝長廷的系列對談,呼籲民進黨應重新聯結社會力,也讓年輕人覺得民進黨還保有原初的理想,凸顯了謝長廷在人權、環境及社會正義的價值堅持與青年主流價值觀是一致的。鄭麗君認為,這一些對話,某種程度引起年輕人還願意相信政治是有理想的。


雖然總統大選結果不盡理想,但青年的支持度卻大幅提升,從民進黨內部民調顯示,青年支持率由原先的二、七比(民進黨:中國國民黨),到最後拉近的四、五比「一場選戰是需要團隊合作的」,鄭麗君表示,在青年領域方面,除了Freddy成立逆轉本部、蕙如成立網路競選總部以外,幕後還有前民進黨青年部主任曾文生、現任青年部主任周永鴻、媒體人張嘉玲等擔任副主任,帶領新文化工作隊以及各地競總協助成立的青年逆轉分部全心投入。


當然,除了青年人才積極投入外,逆風行腳及三一六百萬擊掌逆轉勝,更是逆轉青年心意的關鍵活動。在台灣的歷史上,每一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曾經召喚過理想,例如文化協會召喚過台灣人的自覺運動、美麗島運動對抗威權、野百合運動參與民主化運動。青年的行動一直是時代進展的動力,而對於這一代青年,鄭麗君認為,他們身上的民主素養、對台灣的高度認同以及國際視野,只要發揮開來,是可以帶領台灣社會跨越族群衝突、走向團結、走向世界的關鍵動力。


行腳走出感動  超越選舉意義


鄭麗君強調,民進黨雖然身為執政黨,卻必須重新展現社會運動的號召精神,以具體行動從基層出發,呼籲曾經支持民主的社會力重新出發。所以一些年輕人和她便想到以腳踏土地的方式展開行腳運動,重回四年前守護台灣的道路上,希望透過青年做為媒介,重新展現捍衛民主價值及台灣主體的意志力。


這股行腳的感動力之所以能擴大,在於民進黨這些年太依賴媒體上的政治操作,疏離了基層與曾經支持民進黨的社會改革力量,也喪失了自我提升進步的動力。鄭麗君說,一路走來也證明這樣的堅持是對的,在行走過程中,所有加入及支持的力量,重現了台灣人對這塊土地的愛有多深切,對民主自由價值的追求有多堅定。


更重要的是,年輕人的行腳運動不僅號召了年輕人重新親近土地,重新與土地連結,思考甚麼是愛台灣,如何愛台灣,找回民主價值的初心,也因為是「青年的」行腳運動,發展出新的運動形式,特別是年輕人發展出來與民眾間相互擊掌,來表達相互的鼓勵與加油,以及對土地人民的鞠躬致敬,都對既有的政治文化帶來了新改變。鄭麗君認為,這次的行腳運動,雖然發生在選舉之中,但衍生出來的新政治文化,卻已超越選舉的意義。


彼此擊掌加油  眼神相互鼓勵


逆風行腳發展出來的擊掌模式,讓人民找到一種土地認同價值與情感交流的新形式,就像鄭麗君曾說過的,「過去只有天王與人民握手,現在是所有人與所有人擊掌,我覺得這才是真正民主的精神。」、「鞠躬是象徵著找回對土地、人民的謙卑。」


行腳回來之後,鄭麗君參與三一六百萬擊掌的企畫工作,將這些新元素融入其中,擊掌,再加上逆轉勝的概念,這都是很年輕的元素,看到平時肢體語言並不多的台灣人,彼此大力擊掌加油,眼神相互交流鼓勵,改變了過去群眾運動的單向舉手喊口號的運動形式。選戰雖然敗選,但鄭麗君認為,相較這幾年年輕人對民進黨支持度的下滑,年輕人的支持是大幅上升回流的,也有選前最後的民調佐證,謝長廷在二十到三十歲的支持度是超越馬英九,這是難得的新生力量。她感慨地說,「即使選後走在街上,都還有年輕人抱著我流淚,對我說:主委,對不起,我們太晚站出來,讓我對年輕人的熱情與義無反顧的支持感到感動與尊敬。」


鄭麗君更期望青年的力量及其帶來的清新政治文化,可以繼續發揮影響,即使在敗選後,仍可以轉化為民進黨改革的力量及希望的能量,這也會是她下一階段要努力的目標。


匯聚青年力量  繼續燃燒理想


選舉雖然結束了,但望向未來,鄭麗君表示,逆風前進,最愛台灣,就像是一趟未完的旅程,她和許多青年朋友將繼續前進,不論風有多大,「風越大,咱越要行」。就像行腳行經的台灣文學館裡所寫的一句話,「局勢從未變好,意志總被消磨,理想仍須繼續燃燒」,即使敗選,仍然要堅定守護台灣,守護民主。


因此,這股青年的力量該如何匯聚?鄭麗君認為,青年可以是監督政府的力量。就像有人說國民黨不一定會做不好,相反的,應該希望中國國民黨可以做好,台灣才不會像部分第三波民主化國家,威權政府在下台後未經徹底改革,就又重回政權,導致民主的倒退。為避免這樣的情勢出現在台灣,年輕人就該集結力量來監督政府,以擴大公民參與的模式來創造新的監督的模式,示範一個真正符合台灣利益的反對黨。


其次,青年可以是督促民進黨改革的力量,來重建「leadership」。所謂的「leadership」是一個領導的結構,包括民進黨對台灣國家長遠的願景與理想,民進黨需要徹底的改革。最近很多檢討指向造成民進黨僵化腐化的內部問題,包括人頭黨員、初選制度等,這些問題對於政黨的組織革新固然重要,但鄭麗君認為,民進黨歷經八年執政,呈現出來的核心問題是,民進黨仍未說服人民民進黨可以帶領台灣向前,顯示民進黨之於台灣的領導及治理能力未能成功說服人民。過去,民進黨靠反抗威權、追求民主價值贏得支持,接下來所有的政黨組織改革都必須指向更高的目標。


重啟行腳運動  認識台灣價值


最後,青年可以是凝聚社會力的媒介。也就是說,改革必須重新聯結社會力,除了民進黨的改革以外,還須有社會陣線的概念,讓改革的力量從民間開始,從基層出發,重建社會力。未來,鄭麗君將醞釀重啟行腳的運動,將發起行走國土運動,將協助年輕人走入民間,在土地上用雙腳踏實的走,傾聽人民的聲音,認識台灣的人文價值。


就像逆風行腳的座右銘,『夢想是左腳,朋友是右腳』。面對未來的台灣情勢,或許,真正的逆風行腳現在才正要開始。

政治新星 鄭麗君不接黨職

日前,民進黨文宣部主任謝欣霓請辭,將轉戰電視圈擔任節目主持人,空出的職缺,外傳將由前青輔會主委鄭麗君接任,對此,人在國外休養的鄭麗君表示,她現階段需要沉澱思考,目前沒有考慮擔任任何職位。

鄭麗君自從加入謝長廷競選團隊,逐漸展露個人政治魅力,尤其她帶領青年逆風行腳、參與規畫三一六百萬人擊掌後,更為她的政治之路加分不少,堪稱民進黨內的政治新星,相當受到民進黨代理黨主席謝長廷及秘書長李應元重視,更考量讓她接任懸缺的民進黨文宣部主任一職。

不過,媒體報導一出,人在國外的鄭麗君便立刻透過幕僚傳達她沒有擔任黨職的意願,她表示,現階段需要沉澱思考,個人職位安排並不重要,因為民進黨的改革對台灣而言至為重要,每個人均需要深切省思改革的大方向,並凝聚改革的力量,因此,她個人目前沒有考慮擔任任何職位。(張倩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