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幽靈續頑抗>漫長抗爭換來民主
李鴻典
2007/07/19 第591期
台灣人民爭取自由的過程是用血淚鋪出的一條道路,不是國民黨用「德政說」就能掩蓋過去的殘暴行為,走過戒嚴、動員戡亂時期後,台灣才得以逐漸邁向憲政體制的正常化國家。

為了紀念台灣解嚴二十周年,民進黨政府近來大規模舉辦相關活動,其中,由民進黨中央黨部主辦的「七一四重返龍山寺活動」,回顧當年群眾要求解除戒嚴,卻遭到鎮暴警察包圍的肅殺氣氛,更是讓社會深層反省台灣走過三十八年戒嚴的傷痛,並開始廣泛討論促進解嚴的真正原因為何,以及解嚴後的台灣民主發展。


人民血汗爭取 絕非小蔣德政


七月十四日當天,由總統陳水扁、副總統呂秀蓮、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及行政院長張俊雄等人對龍山寺前廣場的民眾致詞,率領黨公職披上寫有「五一九綠色行動」、「取消戒嚴」的白布背心,坐在當年靜坐要求解嚴的龍山寺門口,重溫當年黨外人士發動的第一次集體挑戰戒嚴行動,最後由陳總統率眾人拉起「戒嚴就是軍事統治」的抗議布條,在眾人高喊「取消戒嚴」聲中,共同推開象徵禁錮的鐵門。


張俊雄表示,當年國民黨對台灣人民的高壓統治,不僅有黨不能組、有報不能辦,加上禁歌、禁書、禁思想等政府管制,才形成五一九行動與民進黨的組黨,這是台灣人民渴求民主的見證;台灣人民爭取自由的過程是用血淚鋪出的一條道路,不是國民黨用「德政說」就能掩蓋過去的殘暴行為。


陳總統致詞時則特別引用一份官方數據指出,戒嚴時期軍事法庭受理近三萬件的政治案件,受難人數超過二十萬,每個人心裡都要時時防備警備總部;當時可說是一個完全沒有公理正義的黑暗時代。陳總統強調,人民才是國家真正的主人,解嚴絕對不是國民黨的德政,國民黨以為一旦奪回二○○八年的政權,就可以回到戒嚴時代,但是台灣今天的民主成就,是台灣人民努力爭取來的,民進黨將永遠站在台灣人民這邊,捍衛得來不易的民主果實。


美國國會呼籲 要求開放組黨


回顧過去因為蔣氏政權一己之私,無所不禁的戒嚴年代,台灣人民的言論、行動等,無不受到箝制,因莫須有的台獨、通匪等罪名,造成無數白色恐怖的遺恨;台灣在經歷滿是傷痛的三十八年戒嚴時期後,雖已有二十年的解嚴療傷,但至今仍無法完全復原,然而,在解嚴二十周年之際,國民黨卻大力推崇蔣經國對台灣貢獻,並認為蔣經國解嚴是德政。


只是,雖然國民黨一再以德政來美化蔣氏政權,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指出,假如國民黨認為蔣經國「解嚴是德政」,他要反問「那宣布戒嚴呢?過錯是不是更嚴重?國民黨要不要認錯?」德政的說法是矛盾又好笑,他說,促成解嚴的因素確實相當複雜,包括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後,受難家屬、辯護律師投入選舉高票當選,另外,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黨外人士冒生命自由危險挑戰當時戒嚴的黨禁,成立民進黨,都是解嚴的重要因素。但在黨外人士背後的那一股人民的意志也不能忽略,就是因為人民的力量才讓黨外政團擁有超過一百萬的選票。


陳儀深指出,除了島內的民主力量外,一九八六年在美國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遊說下,當時美國國會也組成台灣民主化委員會,關心台灣人權,當中要求國民黨政府容許新政黨成立;此外,他說,雖然蔣經國大半生做了很多壞事,但如果蔣老朽昏庸到那種地步的話,也有可能會繼續採用高壓手段,對民進黨的組黨進行逮捕,因此,就事論事,現在看來,至少當時蔣經國作了正確決定。


老帥順勢接班 啟開本土大門


「當然,李登輝接任總統也是解嚴療傷、民主進步的重要關鍵!」陳儀深進一步指出,假如當時換了別人接班,情況可能又大不相同;他說,因為李登輝有信仰,對於台灣本土化有所堅持,在九○年代初期借用在野力量,對抗國民黨內部的傳統保守勢力,例如野百合學運等,並在一九九一年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促使國會全面改選,台灣民主才算真正有了較好的開端,他說,要看戒嚴以後的台灣,「應該把解嚴與黨禁突破放在一起看」,另外,「把終止動員戡亂跟國會全面改選放在一起看」,透過黨外人士的犧牲、人民的支持、李登輝的就任等,一棒接一棒的過程都不能忽略。他也引用李登輝的話表示,解嚴的意義在於整個民主化歷程,不是解嚴這個事件、時點;台灣的民主化是全體台灣人民努力才能達成。


擁有歷史學碩士頭銜的民進黨籍立委蔡其昌分析,現在各界對於台灣從戒嚴走到解嚴時期,蔣經國所扮演的角色大略有兩派說法,一種就是認為蔣經國在晚年確實在思考與台灣進行連結,找尋個人歷史地位,也對過去犯下的錯誤有所反省,因此做了包括提拔李登輝、宣布蔣家政權不再參選總統以及宣布解嚴,這派的說法刻意凸顯蔣經國知錯能改,確實是對蔣有利的說法。另一種就是認為蔣經國之所以宣布解嚴是礙於當時局勢,也就是從八○年代初期興起的一連串反對運動,迫使國民黨不得不正視這股民氣,逼不得已於是宣布解嚴。


「這兩種說法其實應該要合併起來」蔡其昌表示,其實歷史的演進都涵括了許多「動態因素」,在戒嚴三十八年期間,台灣社會遭受長期壓迫,壓力無法釋放,「就像鍋裡有火在燒」,直到美麗島事件爆發,「添加了薪柴」,悶燒的火於是燒出鍋子;蔡其昌說,在黨外運動盛行下,民智開化、民怨爆發,迫使蔣氏政權思考:選擇開放或是持續鎮壓。「當時的環境不允許繼續高壓政策」,蔣經國認為潮流無法擋,只能面對、逐步開放,促成解嚴。「要說蔣經國省悟其實也可以」,他強調,這種層層的關聯是缺一不可的,「否則為何蔣介石不反省?蔣經國接班時為何不順勢解嚴?」


鄉土文學論戰 帶動工農民運


另外,蔡其昌也進一步指出,現在大家似乎只記得美麗島,但實際上,從五○年代起出現的《自由中國》雜誌,在知識界便開始慢慢重燃這把民主的火苗。他指出,由於歷經二二八事件,台灣菁英遭到殺害,加上戒嚴、動員戡亂隨之而來的白色恐怖,讓知識份子在六○年代選擇噤聲,不敢關心政治,但從七○年代保釣運動開始,引發社會關注,知識份子便又開始關心台灣的未來;一九七七年到七八年出現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則讓知識分子透過文學,進行台灣戰後的一次包括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學的總檢驗。


蔡其昌表示,鄉土文學論戰的議題就是,文學是否應該反映台灣真實社會的爭論,也就是「是否應該將生活在台灣島上的農工階級的生活、情感表達出來」,而所謂鄉土就是回歸到國家社會層面。當時在國民黨接收台灣後,大力推行反共文學與中國舊文學等,因此鄉土論戰自然就形成本土與中國的抗爭,這股風氣與後來八○年代接續而來的農運、工運、原住民運動等,其實也有相當程度的關連。


由於從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於台灣實行戒嚴令,並以動員戡亂時期法律作為最高法律以來,台灣人民的自由權與人權都受到嚴重限縮。一九八六年,黨外運動風起雲湧、達到高峰,以鄭南榕、江鵬堅等為首的黨外人士推動五一九綠色行動,要求國民政府解除戒嚴。隔年五月十九日,國民黨提出制定國家安全法,再行解嚴的主張,但不為反對人士所接受。當年民進黨再次舉行五一九行動,提出「只要解嚴、不要國安法」、「解除戒嚴、人人有責」及「百分之百解嚴」等口號,造成相當的震撼。


解嚴換國安法 爆大規模衝突


在眾多因素下,蔣經國終於在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宣布解嚴,但卻同時施行「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回顧國家安全法制定過程,法學素養深厚的高雄市副市長邱太三指出,當時黨外人士與民進黨會一再反對制訂國安法的理由在於,戒嚴時期由於立法機關完全遭到凍結,警總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依據警總自行訂出的行政命令,然而,國安法則是要在解嚴後把警總合法化,等於是賦予邪惡勢力正當性,讓過去迫害人權的行政命令法制化,讓國民黨政府可以披上法律的外衣繼續行迫害台灣人民之實,「我們當然反對到底」。


此外,國代出身的民進黨籍立委賴清德進一步指出,一九八七年為了反對國民政府以制定國家安全法作為解嚴條件,以及要求解散結構不合理、不健全的萬年國會,民進黨從六月十日起發動遊行,並於六月十日到十二日期間在立法院門口進行連續演講,結果在十二日當天,反共愛國陣線成員率眾前往立法院門口,與民進黨的群眾發生流血衝突。只是,縱使歷經五一九綠色行動,以及從美麗島事件以來最大的「六一二流血衝突事件」,國安法仍在國民黨政府主導下,於同年六月二十三日三讀立法,並於解嚴當天施行。


賴清德說,促成解嚴的遠因是美麗島事件後,風起雲湧的台灣社會力,而近因則是民進黨的誕生,時勢的演變迫使威權統治者不得不向自由、民主、人權、和平與公義等普世價值低頭。而在解嚴之後,民進黨仍持續衝撞體制,「因為真正的民主還沒到來!」


抗議萬年國會 野百合大集結


當時黨禁、報禁雖已逐漸解除,民間活力四起,各種社會運動蓬勃發展,但總統仍由國民大會選出,並未直接民選,國民大會又是由打死不退的老賊掌握;學運出身的前新聞局長鄭文燦說,遷台四十年來從來未曾改選過的國民大會,在一九九○年三月十三日甚至自行通過「臨時條款修正案」,將一九八六年增額代表的任期延長為九年,創下國會議員自行通過延長任期的破壞憲政體制、違反民意、恣意擴權、謀取私利惡例。


於是,一九九○年三月十六日便發生野百合學運,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而後,民進黨中央更提出總統直接民選、國會全面改選、省市長直接民選、司法獨立、釋放政治犯、解除黑名單等要求。當時總統李登輝一方面依照其對學生的承諾,在不久後召開國是會議,另一方面更在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結束所謂「萬年國會」的運作。


此外,一九九一年十月由台灣學界、醫界與社運界(李鎮源、林山田、陳帥孟等人)共同組織「一○○行動聯盟」,開始呼籲廢除箝制政治言論自由,以及造成大量冤獄與白色恐怖事件的刑法第一百條。在李登輝、民進黨、學運人士、及一○○行動聯盟等社會運動團體的努力下,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終於將原本連人民「想」的自由也被限制的惡法進行修正,言論思想自由獲得保障。


總統直接民選 政權和平轉移


之後,李登輝進行一連串包括修改國安法,大幅解除黑名單,廢止警備總司令部等民主化工程;在走過戒嚴、動員戡亂時期後,台灣逐漸邁向憲政體制正常化國家,一九九六年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台灣進行了歷史上首次的直接民選;二○○○年,民進黨成功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台灣的民主從此進入另一個嶄新的紀元。賴清德說,回顧歷史是為了不要重蹈覆轍,要讓人民得知民主確實得來不易,但國民黨至今卻依舊抱著戒嚴的心態,「必須要在二○○八讓他們再輸一次」,國民黨守舊復辟勢力才會真正死心。


 

當年…… 馬腳扯民主後腿

幾經波折,台灣在1996年進行首次總統直接民選,但實際上,早在90年代初期,當時身兼國民黨主席的總統李登輝便有意推動總統直接民選,甚至打算犧牲個人總統任期,要在1992年底與立委共同舉辦改選,但卻在國民黨內非主流保守派反對下無法順利進行,導致台灣民主發展延緩。

1990年,當時李登輝呼應3月學運以及民進黨要求,召開「國是會議」,徵求各界意見作為憲政改革參考,民進黨、國民黨於會議期間密集協商,達成總統、省長直接民選之共識。只是,國民黨內一直有委任直選派,國民黨在1992年3月14日召開的第13屆三中全會也針對總統選舉的方式有過爭論,但最後的結果是「三中全會閉幕總統選舉方式未決定」;民進黨在4月19日發動「419」大遊行並持續靜坐數日,然而,後來國民大會修憲過程中,仍未通過總統直選。直到1993年,以李登輝為首的主流派取得了國民黨黨內的指導權,並在1994年7月召開的國民大會會議中,決定自第九任總統開始,實施正副總統直接選舉。

究竟誰在反對總統直選?在扯民主的後腿?知情人士指出,1990年國民黨主流與非主流之爭表面化,而包括邱創煥、關中、馬英九等,都是保守的非主流派,也是主張委任直選的那一派!陳水扁總統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馬英九永遠站在錯的那邊」,當中的錯誤也包括了反對總統直選。當代雜誌總編輯金恆煒也寫過文章指馬英九最有名的就是在二屆國代選舉時,巡迴「全國」(馬英九的用字是「全省」),全力推銷「總統委任直選」,而反對「公民直選」,馬英九「黨國」保守性於此可見。(李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