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海洋台灣 何妨轉個角度看
陳乃菁.張倩瑋
2004/06/03 第428期
「換個角度看台灣」系列地圖不同以往傳統地圖模式,試圖擴及語言、文化、族群與海洋史觀等角度,探討台灣在世界及海洋上的主體定位和自主性。希望社會在談論這個議題時,能以更多理性的知識基礎來討論。
一張「左轉九十度」的地圖,只因讓台灣有了不同以往的寬闊視野和角度,在立法院內爆發政治性爭議,讓親民黨立委氣急敗壞地質詢新任教育部長杜正勝,以非科學的謾罵挑釁科學地圖。地圖是否只能乖乖地北上南下、方方正正?一張地圖又能翻轉出什麼樣的台灣定位?看台灣的觀點還能作多寬廣的延伸?以下是台灣歷史、教育與地理各界學者的意見。

吳密察(台大歷史系教授、前文建會副主委)
重新尋找海洋歷史

在日本東京大學唸書時,我們就開始思考海洋歷史的問題,思考我們從以前所學的、講的都是陸地上的歷史,而佔據地球更大部分的海洋,難道就沒有歷史可講嗎?我們習慣著重於陸地地圖,而海洋的地圖在哪呢?

要了解全世界各個區域、國家間的地理關係與空間位置,光是陸地上的地圖是不夠的,「map」這個字眼,完全沒有單指陸地地圖的意思,map也可以是海的地圖,我們應該以更寬闊的角度去看待。地圖不是制式而僵化的,除了可以展現相對位置和絕對位置的地圖外,甚至還有一種地理學者稱之為「心智地圖(Metalmap)」的地圖形式,由於每個人所受教育、文化及社會的不同,心裡對於世界距離的觀感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居住在台灣的人,或許會覺得台灣與美國洛杉磯之間的距離,會比台灣與中國溫州間的距離還短,那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與洛杉磯間的交流較為密切,而在心理造成距離較短的印象所致。而這種心靈上的地圖,也是可以被繪製出來的,這樣的地圖或許能提供更深層多元的資訊,看得見的東西有時反而會限制思考。

現在製作一張科學性的地圖其實並不困難,半年多前,文建會與台灣大學地理系合作製作「換個角度看台灣」地圖,借助地理資訊系統、航照圖和繪圖電腦軟體就可以繪製出各種全新角度的台灣地圖,這個系列地圖不同以往「北上南下」的傳統地圖模式,而試圖擴及語言、文化、族群與海洋史觀等角度,涵蓋「我們的東亞鄰居」、「南島朋友們」、「從海底看台灣」、「來自巴丹島」、「唐山過台灣」、「台灣的主張」與「天涯若比鄰」七項主題,從中探討台灣在世界及海洋上的主體定位和自主性。希望社會在談論「台灣地圖翻轉」這個議題時,不管從科學角度也好,從政治角度也好,能以更多理性的知識基礎來討論。

賴進貴(台大地理系副教授)
同心圓說無可質疑

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地球儀是三度空間,地球表面的現象是一種二度空間的呈現,當三度空間的球體要轉換成二度空間的平面,就必須使用投影的方式,但是投影法只能呈現一部分的真實,不管以哪一種角度為中心,都不會是完整的整體,就像是盲人摸象,摸到的都只是片面的真實。

地圖投影,可以任意選擇中心點,然而世界各國都是以自己國家為中心,就像從每扇窗戶看出去的景色都不一樣,所以將每個國家的世界地圖拿出來相比較都會有所不同,這是正常的學術操作方式,只是一般民眾看習慣地理課本上的世界地圖,所以會有所誤解,應該回歸專業角度,不需多做臆測。

不論是直的看台灣、橫的看台灣,還是以台灣為中心的同心圓,就專業的學術論點上是無所質疑的,許多人對地圖的基本概念不夠了解,反映出台灣地理教育的失敗,看西方或清朝時期所繪製的台灣地圖,台灣都是橫躺在太平洋上,只是很多人沒有看過;而以台灣為中心的同心圓地圖,是更能正確的投影出台灣與四周鄰國的距離罷了,只是引起大眾的關心我很意外,這也未必不好,但實在不需要從政治層面來做聯想,應該用多元的心態來看待台灣。

在五○年代的時代背景下,政府將台灣視為反攻中國的基地,當時的地理教育是以中國為國土範圍,從全中國看台灣,台灣只佔了三十五分之一,所以地理課程並不重視台灣。而從九年一貫教育上來的學生,他們的地理科教材中,台灣課程比例增加,從市面上的教材看來,台灣地理、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的比重各佔三分之一。

薛化元(政大歷史所教授)
認真思考台灣主體

地圖這個事情沒那麼敏感,不應該只是作制式的思考,也許現在有些人對於台灣過去的歷史比較無知,所以反應才會如此激烈。以台灣為中心的地圖,早在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繪製南進政策時的地圖時就已經有了。在那樣殖民統治的時期,竟然還可以繪製出以台灣作中心的地圖,我覺得滿驚訝的,反觀現在,卻因為一張簡單的地圖爭吵成如此。

對於台灣地圖的爭議,其實給了我們一次重新思考台灣主體性的機會,思考台灣的地圖應該要怎麼畫才恰當,了解台灣與鄰近國家的相關位置,台灣不一定就必須畫在中國的邊緣。而這與所謂的「去不去中國化」完全沒有關聯,中國並沒有消失在地圖中,只是台灣地圖還有許多不同的面向可以呈現,中國不是台灣歷史上唯一有關係的範圍。

李永熾(台大歷史系教授)
多種角度無損本質

地圖本來就可以從各種角度去看,北方人看地圖,跟南方人看地圖原本就有所不同,將台灣轉一個九十角度是一種地圖忠實呈現方式,轉一八十角度又是另一個局面,然而地圖的本質並無改變。

從近代歷史來看,每一個民族在建立自己的國家時,都會把自己的國家當作中心來思考。像「中國」這個國家名稱,更是以自我為世界中心,甚至更是誇大了自己的地位。世界本來就被分為好幾個區塊,每個歷史區塊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來闡述世界歷史和地裡的,以台灣為中心來思考我們在世界上的地位,來繪製成地圖,都是再自然也不過的現象,與去中國化沒有任何關係。反對者應提出自己的理論和嘗試,而非擠不出道理就一味謾罵。

把台灣放在中心,從海洋的角度去看,更可以看出台灣往外發展的開放性,台灣可以從各個角度去延伸它的觸角,更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台灣與中國、台灣與美洲、台灣與東亞的關係。

莊萬壽(台灣師範大學台研所教授)
何不拋開本位主義?

地球是圓的,公轉與自轉的活動每天都在宇宙間運行著,也無所謂上下左右的問題,只是人類為了便於紀錄、便於觀察,於是在地圖上劃分赤道、北極、南極、北緯、南緯,北方在上、南方在下,而有北半球與南半球之分,地球無所謂的自轉軸、上、下之分,一切都是學者為了研究所創造出來的名詞,任何人站在地球上的一點都可以說是地球的中心,所以也可以說台灣是地球的中心,更何況我們站在台灣的土地上,當然是以台灣為中心點做出發。

舉個例來說,人看人是臉對著臉,但是鳥看人呢?看到的不是臉,鳥從空中俯瞰看到的人是兩個圓柱體,頭和身體,就是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或者我們看中央山脈東部的花蓮、台東地區,就台灣西部的民眾來說,花東地區是後山,如果我們把台灣橫著看,花東就不是後山了,所以看任何事物不要只用一個本位主義的觀點,應該多站在不同角度來思考。

陳總統所提的海洋國家理論,我很贊成,台灣與海洋的關係密切,就文化面來看,不只原住民屬於南島民族,還有我們俗稱的「唐山公」、「唐山嬤」,就是指沿海一帶閩南地區的移民,就經濟面來看,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商業、國際貿易等,都要透過海洋運輸到全世界,我們要發展靈活、有包容性的海洋文化,並與保守、遲鈍的大陸文化有所區隔。

過去大中國教育,培養出的是狹隘的視野,台灣應該要透過海洋與世界連接在一起,培養出海洋的胸襟,從地理教育、歷史教育面上改革,要發展有台灣主體性、台灣基本精神的海洋;從文學教材中置入海洋文學,像是世界名著《老人與海》、本土海洋作家廖鴻基的《冰島漁夫》,另外,鼓勵民眾多與海接觸,政府應該積極發展海上活動。

林玉体(考試委員)
學生需要多元思考

我認為地圖橫著看是很平常,提供給學生多元思考的空間,地圖沒有硬性非要從東南西北哪一個角度看,傳統的說法並不是唯一。

台灣面對太平洋,太平洋的資源很多,可惜的是台灣運用的不多,台灣的陸地狹小,所以更要朝這個方向去開發,過去的政府並不把台灣看在眼裡,只將台灣視為一個反攻的據點,所以不重視台灣,過去日治時代,日本把台灣視為南洋的中心,可以見得台灣的地理位置佳,所以我們要向海洋開發,成為世界上在海洋發展上的強大的聚點,因此要研究並充分的了解海洋。

我國對海洋相當陌生,因此我建議學術界要轉移研究的目標,政府應該請專門學者來研究海洋,台灣位於一個相當有利的地理位置上,四周環海,海洋資源豐盛,政府不該受限於國防上的牽制,應該多發展海上活動,以英國、荷蘭等大國為學習的典範,創造海洋國家的大格局氣勢,台灣的陸地狹小,國人不要都侷限在陸上的活動,不要總向中國看齊。

李筱峰(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積極實現教育改革

杜部長提出來的地圖是給大家一種多元思考的空間,以台灣為主體、為中心,過去台灣都只是屈就於中國的邊陲位置,現在台灣是海洋的起點,不能再用過去的價值觀點來做思考,而多元思考就是民主的價值,唯有殖民統治的地區才不以本國為中心點出發。

回歸到三、四百年前的歷史,台灣與海洋的關係密不可分,從海洋史觀上來看,台灣不是中國的邊區,台灣是荷據時代的遠東貨物集散地,三角貿易的海洋商業性格成為台灣的特色,和中國小農經濟不一樣。

教育的改變是政治的改變,雖然教材上認識台灣的量有增加,但是真正的教育改革還是要從立法院,包括教育法規、教育預算的審核,唯有本土立委過半,這些改革才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