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的生命力
老包
2010/02/24 第期
親愛的讀者,新春平安。上次談到馬政府上台後,已充分顯示藍營沒有人才的窘態,相對而言,綠營卻是人才濟濟,只不過因為扁案土石流的衝擊,而暫時失去表現才華的舞台,算是國家社會很重大的損失。

馬英九執政未及兩年,聲望已直線下降,台灣民主史上,這是一件很獨特的現象,因為縱使是被老K以罪犯之身關進監牢的阿扁,也是到了執政第五年起,才因家族金錢醜聞,導致聲望一蹶不振的。有其果必有其因,台灣竟會選出如此不堪檢驗的元首,我想主要還是台灣的病態媒體風氣所造成,可說是「成也媒體,敗也媒體」──基本上馬英九(及其週遭人士)並不是一個能做事的人,在八年台北市長任內,事實已說明一切;但因為台灣特殊的媒體結構生態,他卻被捧成政治的超級明星,等到選民真的將治國重責大任交付予他了,這才發現魔術舞台上的障眼法,和人民的現實生活有多大的差距。而那些創造明星馬英九的媒體,由於自己就是虛擬世界的產物,終究無法在現實世界中,協助馬氏改善這種無能窘態。


這也是多年來,我一再憂慮媒體畸形生態的原因。政治人物力爭上游,想要爭取較高或較好的職位,以便一展長才,此乃人之常情,也是社會得以在競爭中求取進步的原始動力。但媒體的角色則稍有不同,既然是社會公器,就應在政治人物相互競爭中,讓「盡量趨近事實」的媒體功能有所發揮,而不能純以King Maker自居。我嘗試將馬英九團隊執政失敗,歸納出三大原因,這三大原因,在背後推波助瀾、始作甬者,剛好就是統派媒體。首先就是親中政策的迷思。馬英九上台以來,最鮮明而一致性的政策行動,就是顛覆二十多年來台灣已漸定型的本土主體性價值,利用國家公權力,遂行向中國強烈傾斜的一中政策。國防、外交方面,盡量採取消極不作為的方法,以達所謂「避免觸怒中國」目的。經濟方面,則是一切向中國仰望,一廂情願推動一中市場概念型政策(如ECFA)。但我們回顧二十多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通常就是民間企業在大膽西進,讓磁吸作用在引導企業命運,但政府始終站在制高點,以國家整體安全與風險作考量,扮演一種踩煞車或疏導引流角色。這種微妙的激盪拉扯作用,本質上並沒有傷害到企業發展,反而創造了不少進歩能量,因為上下都在「鼓勵創新、產業升級」的方向上努力,成就也就顯而易見。李登輝時代我曾向他一個幕僚形容這種微妙的能量激發手法,如同我們在花園澆水時,以手適度捏住水管時,出水才能更強勁;以此來反駁輿論對「戒急用忍」的攻擊。


但現在這些特質都陷入低潮了,所謂「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陰影升起,社會的公平正義無從嚮往,政府有別於帝王封建時代的特有功能也因而喪失。就在春節期間,我們看到了幾則重要的負面新聞,首先是台灣在全球競爭力的節節敗退(兩個不同機構GCI與WCI所作評比,都是相同大幅滑落結果)、外貿投資下降超過三成、主要國際市場占有率從二位數降為個位數,其次是全球最佳機場服務排名評比,桃園機場也從民進黨執政時代的第十四名,大幅滑落到第二十七名!以上所舉實例,基本上都和全球性景氣無關(因為是相同景氣基礎上的排名),而是執政者的能力所造成。而去年在高雄一場綠色執政大考驗的世運會,已證明只要領導者有心、有能力,台灣不但具有國際競爭力,台灣的人力資源也是世界一流,因此,這也更突顯馬氏執政的帶塞。


其次是執政者集體性格的差異,導致治國成效的優劣勝敗。馬團隊基本上是權貴執政的總集合,但過往二十年的本土政權,則是具有歷史背景的「平民出頭天」案例。權貴背景幾乎就是嬌生慣養的代名詞,但平民出頭天的背後,則牽涉到勤奮、鍛鍊與堅忍抵抗打壓、愈挫愈勇等等人生態度,執政者能否吃苦,或必須在創意中尋求突破與超越,都會牽動到整體國家生命力的旺盛與否。就這些而言,馬英九的能力低劣,似乎一開始就能預見。而第三點,則是統媒與馬氏集團為了取得政權,進行族群動員,所不斷強烈暗示的「少康中興」反民主、反智思維。所謂「少康中興」,指的是帝王封建時代的歷史記憶,但他們將之引導為「中華民國」與「台獨份子」的廝殺,以此暗示外省族群的「正統」。這一套思維巧妙運用在選舉期間,到了取得政權,也內化為治國理念。而敵視「台獨份子」發展到極致,也用來對付藍營內的異己,只要被認定有「同情台獨份子」嫌疑的人(如王金平、陳聰明,以及更多官位、國營單位人事),都會受到排擠。不管如何,馬政府試圖營造一種權貴一言堂的環境,這和李登輝時代曾召開「國是會議」,或陳水扁時代曾召開「經發會議」的制高點思維,確有很大不同。


台灣經過二十年的民主多元激盪,本來已具有相當蓬勃的生命力,但經過這些折騰,這些生命力似乎已宣告進入潛伏期,等待另一個時代來加以釋放。總體而言,擁有強大影響力的媒體群(統媒),其病態思維,竟可以導致這種國家領導人操弄社會沈淪的危機,甚至有可能演變成歷史性災難的後果,這媒體的危害病因,豈能不去重視?當然,統派媒體這麼多年來,能夠持續在台灣非理性肆虐,本土台派的不爭氣,自然也是重要原因。春節假期剛過,開工日就引出台北縣長周錫瑋宣布不尋求連任新聞,各界議論紛紛。在民進黨中央方面,一直希望一鼓作氣,本週末四席立委補選先打一場漂亮戰役後,再來談年底的五都選舉。但周錫瑋迫不及待丟出震撼彈,新聞焦點有所分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第一時間說這顯然是老K刻意操作,來轉移焦點的政治手法,先不論這是不是事實,她有意將焦點拉回到幾天後一翻兩瞪眼的立委補選,這樣的說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只要立委補選的新聞強度轉弱,民進黨總會比較吃虧。


然而我還是要提醒某些綠營人士──他們說老K有意派朱立倫下來參選新北市(即原台北縣),是要藉此牽制蘇貞昌,逼蘇不得不選新北市,而不能直攻2012,綠營不必上當云云,甚至說民進黨不必派蘇和朱立倫對決,因為「殺雞焉用牛刀」什麼的。總之,我認為這種說法與思維方式,實在很不足取,而且也與事實不符。蘇貞昌要在台北縣參選,最早(去年)是由蘇陣營自己拋出風向球的,而大家因為對周錫瑋的縣政風格很受不了(譬如搞出世紀笑話的「上山打虎記」),又不滿馬政府執政無能,就很期待蘇參選,其聲望也因而日日升高。現在回過頭來說在新北市參選很「吃虧」,這種心態就有點得了便宜還賣乖,大可不必。至於說什麼「殺雞用牛刀」,新北市是全台人口最多的大區塊,在野的人,還是心存謙卑比較好,口不擇言會讓選民看破手腳的。當你心中充滿驕氣時,別忘了自己一窮二白的身分,也別忘了支持者兩年來的深刻痛苦。


我比較好奇的,倒是在老K陣營的朱立倫現在的心情一定很嘔(可能會被逐出中央內閣團隊),這種宮廷遊戲,往昔也曾出現在令人不勝其煩的扁時代,真是風水輪流轉了。老K陣營昔日有所謂「馬立強」,但按照封建時代中國宮廷的遊戲規則,馬氏已成皇帝,尊皇必有「名諱」,把名字和皇帝掛在一起的,都不會有好下場。因此,不管是朱立倫或胡志強(馬立強),現在都只能強顏歡笑,再也不敢去中央向皇帝要什麼「分享」恩惠。總之,「馬立強」這三個字,已活生生變成當事人的詛咒,看來煞是有趣。


等到這個週末選完四席立委,我們再來好好觀察一下五都選舉。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