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總統 呼之欲出
李鴻典
2008/07/17 第643期
政壇人士透露,藍營內部交相攻訐、指摘的所謂馬非體制內的親信、地下總統,指涉的極可能是前台北市副市長金溥聰,金對此雖不願對號入座,但政壇普遍認為一切已呼之欲出。

馬英九領導的新政府,雖然打出口號要做全民政府,要替台灣拚經濟。然而,五二○迄今,馬政府執政近兩個月,不僅未見所謂「馬上好」執政績效,反倒是許多施政作為都引起重大爭議。就連國民黨大老、前監察院院長王作榮都看不下去,氣得投書直批「馬英九全民政府是胡扯,內閣應該改組」云云!


對於馬英九宣示的全民政府,王作榮認為,「這個黨拉幾個人,那個黨拉幾個人,這就是胡扯。」另外,王作榮在投書中也提到馬英九有一位隨身帶的內侍型親信,此人必須要對各方人馬不和負起全責,馬應該「休掉」此人。這人指的究竟是誰?王作榮不願明說,強調不是外界紛紛猜測的某人,但強調馬英九一定知道他說的是誰。


地下總統說  原來係金ㄟ


政壇人士透露,藍營內部交相攻訐、指摘的所謂馬非體制內的親信、地下總統,指涉的極可能是前台北市副市長金溥聰,金的角色類似李登輝時代的蘇志誠和陳水扁時代的馬永成,他們表面上沒有實權,卻因總統的信任、倚重,被視為地下總統,極易成為各方拉攏或攻訐的終極標靶,但蘇、馬都是體制內的核心親信,金溥聰表面上未進入體制,由於馬英九個人對他的長期倚重,言聽計從,加上馬政績爭議大,因而很快成為黨內外人士聚焦、攻擊標靶。金對此雖不願對號入座,但政壇普遍認為一切已呼之欲出。


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表示,針對近來股市狂跌至七千點,「馬政府沒有任何正確對策」;六月二十二日也就是馬政府上任一個月時,股市正好跌破八千點,當時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邀請外資高層喝咖啡,特別提到外資看好台灣股市具有投資價值,隔日報紙還以頭條方式鼓勵大家進場投資。然而,接下來十幾天外資不如預期捧場,反而賣了八百多億,股票也從八千點跌至七千點。


鄭文燦強調,馬政府主導財經的官員並未了解到股票市場跌價反應了經濟信心不足、消費信心不足與政治信心不足,此三項信心危機是造成股票跌價的主要原因。馬政府在處理股票市場問題上,沒有找到正確藥方,不思考如何讓台股有更多的活水資金進來,而是一味的將希望放在中國市場,事實上,中國股市在最近一段時間已經跌價超過五○%,情況比台股還糟糕,所以壓寶在中國的證券市場並不是好的藥方。


中國客來台 民調創新低


根據民進黨七月三日公布的民調顯示,馬英九在上任前的四月上旬,滿意度民調高達七成多,但在上任約六周後的六月三十日,滿意度已跌破四成;同時,馬英九與劉兆玄的不滿意度則雙雙超過五成。


而根據台聯七月九日公布的民調,馬英九的滿意度再創新低,僅有三四.八%,劉揆的滿意度更低,僅有三○.八%,馬、劉不滿意度依舊高達五成。另外,對近日來最熱門的中國觀光客來台一事,一般民眾的看法和媒體及政府的高度期待似乎有極大的落差,只有一八.九%的受訪者認為政府迎接中國觀光客在防疫及治安上準備好了,高達五八.七%認為沒有準備好。顯見民眾對政府倉促開放中國觀光客完全沒有信心。


另外,對於目前民眾關心的物價通膨問題,只有二六.五%的受訪者認為政府目前採取的措施對抑制通膨有幫助,卻有六○.七%受訪者認為沒有幫助。顯示民眾對馬政府的信心極低,馬英九應該在施政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徐永明分析,之所以造成如此多問題,首先在於馬政府在政策方向以及對政策的認知出現大問題,他說,馬英九在選前把台灣的問題訴求在民進黨執政拖垮經濟,於是成功奪回政權,然而,選上之後,原本以為可以馬上拚經濟的馬政府,卻忽視了台灣面臨的是存在已久的結構性通貨膨脹,在未能滿足當初「以經濟理由為出發而投給馬英九」的人民情況下,人民對於馬英九的期待自然下降,何況,馬政府除了選前承諾的經濟未能搞好外,反而是大搞意識形態,「施政問題因此不斷浮現」。


黨政不合一 只聽從親信


另外,徐永明指出,馬英九未能將權力分配給做好,也是造成施政不順的原因。他說,馬政府上台至今,「不難看出黨、政持續在互鬥」,因為馬英九堅持不接國民黨主席位置,但是國民黨立委們卻想要馬接主席,在此情況下,也難怪國民黨立委不時會將砲口向內,爆出一些外界不知道的事,甚至在監委投票上,給馬英九難看。他說,過去陳水扁採黨政合一,就是便於進行權力安排,在這方面,馬英九做的很差,「只迷戀、聽從親信的話」。


同時,馬英九對於如何進行政治操作也是相當外行,徐永明表示,像是最近馬英九因被情勢所逼,不得不跟行政院長劉兆玄一起下鄉,替行政院背書,但馬英九在行程中,卻又展現強烈主導性,「之前高喊要行憲、不插手內閣的馬英九,將來跟劉兆玄之間,一定會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他指出,這顯示了馬英九對於憲政分際的拿捏失當,「完全不管會被民眾罵,但管了之後又會讓劉兆玄難堪」。


徐永明也說,其實現在馬政府面臨到的問題,就是當初民進黨政府努力在做的事情,包括對抗通貨膨脹、抑制失業率等,但馬政府太自負、過於驕傲,以為民進黨做不好的,他們可以完全做好,所以未能從民進黨的執政經驗得到教訓。他表示,台灣民眾開始對馬英九政府失望,現在已經不是馬英九上不上第一線的問題,而是因為馬政府握有絕對的行政權、立法權,但在權力如此大的情況下,卻耍不起來,「民眾不會失望嗎?」


不願聽真話 民意落差大


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羅致政進一步分析,其實馬政府的問題還是必須回歸到領導人的統馭能力來談,「問題的根本還是在馬英九」;馬英九是哪一種的領導人角色,過去在台北市長的表現就看得非常明白,他說,自從馬英九當台北市長,北市府的螺絲就開始鬆,因為馬英九是以個人光環做為施政標地,就連經常被點名必須為馬政策負責的最核心幕僚金溥聰,其實也是馬英九的砲灰。


以北市經驗來看,羅致政直言,「我早就預期馬政府的螺絲會鬆掉」,他說,馬英九上台沒有過去陳水扁剛就任時那種戰戰兢兢、戒慎恐懼,深怕做不好的心情,所以事事都親自盯著,內閣當然不敢鬆懈,「馬不如扁」。而且,馬英九還宣示退居第二線,所以總統府也好、行政院也罷,根本沒人在怕馬英九,這樣的情況,馬政府能有什麼作為?


然而,羅致政也說,現在雖然媒體不斷修理馬政府、劉內閣的人事,但馬英九為了面子考量,其實也不會更換遭點名的人,因為要是馬英九照著做,那就等於是他承認自己有錯,所以,就連劉兆玄隨口說出「興建蘇花高」引起重大爭議時,總統府卻表示「尊重」,而當劉內閣一再遭點名、內閣應進行改組時,馬不僅發言支持,更是陪劉下鄉,直接以行動力挺,「為了保護自己的形象,馬英九才不可能認錯」。


另外,對於外界質疑馬英九因只聽信某幕僚的話,所以造成施政不順,羅致政則指出,一個領導者不可能掌握所有資訊,這時候就必須依靠身邊的人來幫忙蒐集資訊,但倘若這些人為了保護領導者所以在資訊上進行篩選,只挑好聽的資訊來傳達,就容易與民意有落差;他不諱言,現在馬英九身邊篩選資訊的人是誰?確實令人擔心。他說,這種「親信政治」會讓領導者不能了解真正的真相,「馬英九連Long Stay都是被經過包裝的」。


「其實還是要看領導者的作為」羅致政依舊強調,真正的關鍵還是再於領導者是否是一個可以將不同意見聽進去的人,他說,每每遭到質疑或是批評時,馬英九總是拉長了臉、皺起眉頭,「很顯然,馬英九不是這種願意聽真話的人」。


決策圈狹隘 倚賴四人幫


另一方面,羅致政也批評,「過去的馬團隊是假的,現在的馬政府則是虛的!」他說,馬英九團隊在北市執政八年,但有誰能喊出馬市府團隊局處首長的名字?所謂的馬團隊就只有馬英九跟金溥聰。「現在的馬政府也是如此」,對於目前的施政缺失,他不認為馬政府能有多少改善,因為在馬英九的體制內,內閣只是用來擋子彈的工具,「內閣的主子不是人民,而是馬英九」,在馬英九心態不變下,再有經驗的專家來組閣,下場還是一樣;他也指出,就算如王作榮所言,換上朱立倫,情況也不會好轉,因為,要是朱立倫真的來組閣,做的太好、功高震「馬」的話,馬英九也會擔心,「他不可能讓人搶風采」。


民進黨籍立委蔡煌瑯則說,馬政府施政問題不斷,暴露決策草率、政策反覆的缺失、也可見馬政府未準備好,沒有掌握台灣遭遇的問題核心。他說,其實過去馬英九在北市府就毫無危機處理能力與機制,如今掌握國政,又怎能寄望馬英九有所改變?他批評,馬英九就連下鄉挽救下滑的民意,也都不是真心,而只是在作秀,但作秀也改不不了事實,他提醒馬英九「重點在於決策」。


蔡煌瑯進一步指出,馬政府決策之所以會給外界草率、倉促感覺,有時甚至連藍營立委也不捧場,肇因在於馬的決策圈狹隘,除了政壇周知的馬英九過於仰賴其最核心幕僚金溥聰,所謂的非體制內的「金馬治國(而且金還在馬之上)」外,國民黨內部也流傳所謂體制內有所謂的「新四人幫」,包括總統府秘書長詹春柏、總統府副秘書長葉金川、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副秘書長高朗等人形成的決策小圈圈,已經在國民黨立院黨團內部引起廣大討論,國民黨內部也普遍質疑這正是馬政府頻頻「出槌」的要害。


「這群馬身邊的決策核心,都有自負、高傲的毛病!」蔡煌瑯說,這幾個馬系統高層人士,都有極強的排他性,聽不進他人意見,也難怪馬政府狀況連連,他說,未來若馬英九無法走出小圈子決策模式,擴大決策參與,馬英九的總統只會愈做愈小,民調也會愈來愈低。


多頭馬車制 找不出駕駛


另外,蔡煌瑯強調,馬政府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落實拚經濟的承諾,也就是對於抑制通膨根本無能為力,他表示,受到全球性通貨膨脹影響,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飆升,馬政府當今施政應該以控制通膨、穩定物價為首要工作;他說,馬英九口口聲聲要「苦人民所苦,願帶大家走出困境」,那就應該思考民進黨提出的退稅政策。退稅雖是一個短期性政策,但確實可以讓所得較少的中低階層先度過這段通膨危機,是一個好的政策,馬政府及國民黨應該拋棄政治成見,勿因民進黨的主張或民進黨的人講的話就故意不採用,「是馬英九管不動國民黨籍立委呢?還是馬政府根本無視人民?」


澄社執委、政大社會系教授顧忠華則說,馬施政爭議之多,暴露出台灣的憲政體制並非雙首長制,而是多頭馬車,且這輛多頭馬車,還搞不清楚到底誰是駕駛!他指出,造成現在的情況,正是過去在民進黨執政時代,國民黨對於陳水扁政權封殺的結果,「連阿扁想要在總統府開九人小組會議,也被批評是在擴權;就是想辦法要讓阿扁進退兩難!」只是,現在馬英九找劉兆玄進總統府,若照國民黨的標準,實際上也是違背憲政體制;「對扁的惡意標準,讓馬嚐到苦果」。


低估新情勢 馬上就凸搥


顧忠華說,馬英九的領導風格確實應該調整,他指出,馬說要行憲,只管國防、外交,但這分寸的拿捏又該如何?他說,近來發生在馬達加斯加的台商失蹤事件,馬英九應如何界定?這是否是他該管轄的外交範圍?他也說,馬英九為了替劉內閣背書,所以偕同劉兆玄下鄉,到高雄縣視察鳳山溪■埔排水工程時,對廢棄土如何處理相當關心,又將「總管性格」發揮得淋漓盡致,「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馬英九確實要好好想」。


對比扁馬過去在台北市長任內表現,顧忠華指出,阿扁是採走動式管理,確實做到首長職責,但馬卻是以「象徵符號」來維持形象,但對於實際問題的判斷與執行卻都不力,所以現在在總統位置上,對馬來說是一大考驗。


執政才一個多月,狀況不斷發生,馬政府為何如此不濟?顧忠華分析,馬政府的凸槌,顯見大到國家定位,小到各項具體政策,以及整個台灣的政治現實,都超乎藍營政治人物一廂情願的估計,例如馬政府力推兩岸交流,但對於如何在國際的經濟情勢下來解決國內的問題,卻未能掌握,「低估情勢的複雜性,所以措手不及,以至於決策掉以輕心」,以為只要拋出開放周末包機、擴大中國觀光客來台議題,就能讓問題迎刃而解,但「這把刃似乎不夠鋒利」,所以問題還是解不了。


體制外偏方 症頭愈嚴重


「『馬上』得天下,但是否能轉化成領導力,訂出國家大政方針,讓國家找到一個真正可以讓大家信的領袖,馬英九還有待學習!」顧忠華說,執政至今,馬英九不斷在折損個人光環,如今,包括王作榮、沈富雄等,都相當好心替馬開藥方,但諸如沈富雄建議的「組顧問團」,其實都是不切實際,因為這種體制外的建議,做出的決策是否能產生正常的機制來替馬英九解圍是未知數,他認為,重點仍必須回歸內閣。他提醒,假如此時馬英九亂了套,胡亂聽信偏方,「症頭」恐怕會愈來愈嚴重。


對於當前危機,馬政府是否有解套方法?顧忠華直言,看起來馬英九沒什麼招數,也許只能祈禱國際情勢趕緊變好,順道帶動台灣股市上揚,否則馬政府的支持度,將只會繼續隨著股市的波動不斷起伏。

關中統一說 欲蓋彌彰

兩岸統一水到渠成,有影嘸?自由時報7月14日頭版引述香港文匯報報導,指國民黨副主席關中日前在中國湖北參加台灣周活動時指出,若國民黨得以長期執政,兩岸水到渠成的和平統一,是國民黨的「衷心希望」,引發討論。

為了澄清此事,鮮少公開直接對媒體發言的關中,除了當天中午發表聲明澄清後,下午也出面強調,自由時報所謂「國民黨長期執政,統一水到渠成」並非國民黨的立場,也非他表達的言語。關中還特地打電話到政論節目澄清,「絕對沒有這句話;不但這次沒有,以前去過許多次,絕對沒有講過這句話」云云。

由於當初關中接任副主席,以及引進關系人馬進駐國民黨黨中央,都是馬英九擔任黨魁時的任命,且關中與馬英九同為極統團體「愛盟」成員,關中的談話格外引人關注。為避免質疑,總統府強調,馬英九獲知這項報導後,立即向關中查證。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則表示,關中已經發表聲明否認;馬總統兩岸關係的立場是「不統、不獨、不武」,這個立場從來沒有改變。

只是,身為「愛盟」精神領袖的關中,走的本來就是統一路線,縱使有相關談話,其實也不令人意外。關中對於自由時報報導會如此罕見地大動作澄清,府方則急於重申與關中關係密切的馬英九的兩岸立場,恐怕也只給予外界「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負面觀感。(李鴻典)

◎體制外影武者  係金ㄟ

總統馬英九上台至今爭議不斷,其中,過度聽信其「最核心幕僚」金溥聰的話,肇致藍營內部出現反彈,也被視為是馬施政窒礙難行的癥結之一。

過去,李登輝時期的總統府辦公室主任蘇志誠,雖無實權,但極受李登輝的信任和寵愛,李登輝每天要見什麼人,看什麼公文都由他安排,是當時接近李登輝的必經管道,所以許多政商名人無不對其逢迎巴結;當時的國民黨人士形容,「通常蘇志誠說可以的事,大概八成不會有問題。」但深受李登輝信賴的蘇志誠,卻因恃寵專權,最後並未有好下場。

陳水扁時代的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同樣也是如此。馬永成從陳水扁擔任立委時,便一路追隨,在陳水扁1998年台北市長連任失利後,馬仍出任其助理;2000年阿扁就任總統後,馬則出任總統府機要秘書,2005年改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由於長期跟隨陳水扁,馬永成成為阿扁極倚重的親信幕僚,政壇人士也都知道,只要能與「小馬」攀上關係,就能直通總統府。只是,從2006年起,馬永成遭藍營鎖定,被指控涉及多宗弊案,最後因捲入台開案與國務機要費案而風光不再。

如今,提起金溥聰與馬英九的關係,在台北政壇可說是公開的秘密,而成功打造政治品牌「馬英九」,金溥聰絕對是關鍵推手。曾任台北市新聞處處長、副市長的金溥聰,過去幫助馬英九入主北市府,雖然,自卸任台北市副市長後,近年來在檯面上看似消失,但熟知內情的人都知道,金溥聰其實還是在暗中運籌帷幄。

就連2005年馬英九在與立法院長王金平爭奪國民黨黨魁時,金也扮演馬陣營核心角色;而今年的總統大選,金雖然未正式浮上檯面,但馬選舉許多決策,也多由金操盤。只是由於金溥聰神秘作風,當時連藍營都有人還搞不清他到底有沒有在幫馬英九選舉。

馬選上總統後,外界猜測金可能入主總統府接任府秘書長一職,不過,在3月24日與馬深談後,金明白表示不進總統府、也不入閣的意願,讓馬有最大的用人空間。只是,所謂的「金馬」體制,似乎依舊健在,宣稱「不入府不入閣」的金溥聰雖然不在體制內,但他卻在體制外既扮馬的友人,也當馬的策士,在馬政府許多重要政務與人事任命上,也都可見金的影子。難怪會有人形容,雖不見其人,但金的影響力卻仍存在。(李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