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國父」遇上「革命導師」 李登輝史明相見恨晚
李心怡
2001/11/19 第295期
兩人深談體認在台獨運動這條路一直是同志,同經驗中國文化荼毒,李登輝史明一見如故。
十一月九日是史明的生日,也是「史明教育基金會」成立的日子。國賓飯店外的中山北路因為出席成立大會的貴賓眾多而塞車,外省籍的計程車司機憤怒地低聲咒罵著,與會場內眾人的歡樂氣氛成一大對比。

獨派大老幾全員到齊

身為「獨派宗師」,史明的面子的確很大,當天除了彭明敏因為出國無法出席之外,獨派大老幾乎全員到齊,許多跟台獨扯得上關係的人也都到了現場。包括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交通部長葉菊蘭、新潮流大老林濁水、偉詮電子董事長蔡焜燦、國策顧問黃崑虎、台美基金會董事長王桂榮、國策顧問方仁惠等人都出席了這場盛會。

前總統李登輝也在曾文惠、李安妮的陪同之下來到會場,並與史明一起切下象徵「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生日蛋糕。現場充滿了獨派大團結的氣氛,還有人高喊,「請李總統領導台灣獨立」。

史明一上台就講起台灣歷史,一講就是一個小時,最近成為李登輝學校校長的李登輝也成了聽課的學生。當天李登輝並沒有安排站台活動,難得地全程與會,在會場待了兩個小時,比原本預定的時間,還多了一個小時。

反對中華民國體制不稱 李登輝「總統」

李登輝與史明步入會場之前,兩人在貴賓室也有一場私下的會談。雖然李登輝家裡也有一部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但這是李登輝與史明第一次見面,當「台灣國父」遇上「革命導師」,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

史明是一位相當擇善固執的革命行動家,當李登輝因為恢復自由之身而敢做敢說之後,許多原本對李登輝十分不諒解的獨派人士紛紛開始稱讚李登輝,就只有史明堅持「李登輝應該把他轉變的過程交代清楚」,會前,史明還說「要直接問問李登輝」。

並且,史明因為反對中華民國體制,也堅持不稱呼李登輝為「總統」,而是直接稱他「李登輝先生」。基金會執行長葉博文在會前所擬的節目表、邀請函,在給史明過目之後,「李前總統」的字眼也一律被劃掉,改成「李登輝先生」。史明的執著可見一斑。

因此,當史明公開稱讚李登輝,並呼籲李登輝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把台灣獨立大聲喊出來」時,許多了解史明脾氣的人都大為驚訝,紛紛揣測是什麼原因,讓硬脾氣的史明對李登輝從質疑到心服口服。葉博文表示,原因就在於那場兩人私下的會面,讓兩人都體認到,彼此在台灣獨立運動這條路上一直是同志。

李登輝與史明同樣都經歷過日本殖民統治,兩人一見面就談起過去的經驗與各自的老家,不過,兩個人聊得最起勁的話題卻是中國文化。史明年輕時曾經到中國加入共產黨參加抗日,卻在中國的鬥爭性政治文化中,體認到中國共產黨的那一套共產主義,完全不是馬克思的共產主義。

李登輝則向史明提到了他進入蔣經國底下做事的心路歷程,對李登輝而言,會進入國民黨的政府體系,一開始他自己也沒有料想到。但在進入體制之中後,便很快地強烈感受到中國宮廷鬥爭文化的嚴重性,為了保護自己,也不得不成為這個文化中的一部份。李登輝也說明,他現在很自由,不屬於任何政黨,一切回到原點,現在講的都是真心話。

李登輝提到的中國文化荼毒,史明也深表認同,因為兩人都經驗過,在中國鬥爭文化之中,不自由、不敢講真話的遭遇,因為稍有不甚,就馬上有生命的危險。史明當初就是因為如此,而對中國共產黨失望,回到台灣,又對國民黨失望,才走上台獨革命的路。

也因此,史明對李登輝轉變過程的疑惑立即豁然而解,也體認到李登輝在國民黨體制中處境的危險。也因此,一生都在革命的史明,之後公開稱讚李登輝,在國民黨內做的事是「革命」,這種事在中國幾千年來不曾有過,以往中國改朝換代都要革命流血,李登輝卻用民主取代流血。

革命家遇見行動者 相見恨晚

李登輝與史明都認為,不論是中國共產黨或是中國國民黨,都是「帝王主義思想」,在體制上,都只有皇帝,沒有老百姓。李登輝也表示,他提出「外來政權」不是隨便亂說的,而是從歷史角度講出來。

兩人也提到對社會主義的信仰,李登輝與史明年輕時都曾經直接或間接加入共產黨,當時對社會有抱負的青年,沒有人不醉心於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其實,李登輝與史明一樣,都還是社會主義者。不過,兩人也都認為,共產黨的社會主義,根本就不是馬克思的社會主義。

也因此,史明最後便直接對李登輝說,「和你真是一見如故」。事後,史明感嘆道,有些話忘了跟李登輝說,「雖然我堅持不稱他為總統,但這十幾年來,真正有能力帶領台灣的人,就是李登輝」。

史明雖然被視台獨運動宗師,卻也長期被壓抑、誤解、排擠,史明自己就抱怨道「他們都說我是共產黨的,叫大家不要接近我」。一個是「革命家」,一個則是「行動者」。半世紀後,李登輝與史明在半個小時的深談之後,發覺兩人立場、觀點一致,有點相見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