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菸酒文藝復興媲美總統府建築
張倩瑋
2005/11/10 第503期
台灣菸酒公司總公司的建築物,除了已有九十二年的歷史意義外,隨著時代的變遷,看盡社會起伏,也是台灣後文藝復興時期建物的代表。

坐落於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街上,緊鄰著純白色的玉山官邸,磚紅色的歐式建築格外搶眼,這裡是台灣菸酒總公司的所在,基地計有中正區南海段四小段五五、五六地號兩筆,院內共有三棟主要建築物,內政部並於一九九八年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


重要官方建築  媲美總統府


台灣菸酒事業起源於日治時代,公賣事業被稱為專賣,一九○一年首先有「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終戰後,當時政府延續先前專賣制度,兩度改組為「台灣省專賣局」、「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即為今台灣菸酒公司的前身。但對於台灣專賣制度改變最大的,莫過於二○○二年一月一日廢止專賣條例,菸酒販售回歸新制,相關業務依據「菸酒管理法」及「菸酒稅法」辦理,使得菸酒產銷進入自由市場機制,並於同年的七月一日改制為公司組織型態,成立當今的「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時期,將鹽、菸草等物品列為專賣,作為稅收的來源。一九一三年,統籌全省專賣事業的官署專賣局開始興建,是日治初期首批重要官方建築之一,當年專賣掌管的範圍很廣,分支機構及工廠遍布全省,員工多達七千人;而一九四七年,更因專賣局查緝私煙,引起民眾的不滿,而爆發了歷史上的悲劇︱「二二八事件」。公賣總局初建於一九一三年,是日治時代初期建築物,建築師與設計總統府建築同一人,為技師森山松之助所設計,因為此建築與總統府建築物如出一轍,所以施工資料列為機密。


歐式古堡大廳  高雅又氣派


專賣局的建築,有一個中央圓形主體銜接左右對稱的兩翼,壁體是RC加強磚造,地上三層,中央塔樓塔高六層於一九二二年完成;外壁有橫帶滾繞,形成紅白相間的帶狀裝飾,與磚拱及拱頂石結合為一體,正面出現半圓形山頂,門廳上置球型圓頂等建築特色。


一樓大廳的設計為挑高一層半,呈現扇形,類似歐洲古堡氣派的大廳,現在為詢問處及會課室。從大門入廳,洋紅色地毯隨著左右環抱型旋梯與中間正梯而上,放眼望去盡是透過陽光的整片玻璃窗,壁上典雅的雕花,讓人感到氣派而高雅;樓梯兩旁的扶手是雙葫蘆木造的如意狀,給人穩健厚實的感覺,而支撐屋內懸樑的柱子,頂緣處飾以葡萄果葉,兼具實用與美觀功能,下寬上略窄的造型,據說還有方便監看的功能。


因為室內挑高樓層達三米,使得各層樓迴廊十分寬廣,配合台灣的氣候,通風良好。窗框是木造雙扇外推的方形窗,三樓方形窗另加半圓形固定小窗,窗和窗之間皆有一道拱門,透過視覺感受,室內空間得以無限延伸,更覺寬闊,置身其間,有一種舒坦的感覺。


內庭中央有棵大榕樹點綴,使得整個內庭充滿了生機,展現出建築之美。神奇的是,庭內的老榕樹,也有風水之說,在一次修建工程中,工人因為過度修剪老榕樹,使得榕樹枯老,之後的一年中,全台酒廠竟連續發生三起爆炸意外,後來從別處移植一棵老榕樹取代舊有的至今,酒廠皆平安無事。


古典造型圓頂  削弱權威感


從外觀上看來,台灣菸酒公司建物平面呈對稱L型,建築間的接角地為圓弧形,有別於傳統閩南式建築,削去直角接地的銳氣。正中央聳立的尖塔,覆有天然的銅綠色屋頂、圓形山牆、尖斜突出的屋簷,加上紅白相間的牆身和拱形窗,華麗壯觀,極富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特色;另外,正中央入口上方,設計有一勳章飾紋,其中央有一橢圓突起,周遭並搭配漩渦花紋,這是一個標準的文藝復興勳章文飾,十分醒目。


此外,入口處的門廊以立體飾柱做為支撐,上覆以古典式圓頂,且台基並未抬高,無形中將原有的權威感削弱許多,另外也表達了親切的感覺,而位於兩翼共計四處的塔樓上,皆開設有牛眼窗,一方面是用來增進採光,另一方面則也裝飾了塔樓的山牆部分。


紅磚老屋,在今天的台灣社會,只剩鄉下地方幾個僅存的三合院建築或廢棄房舍,要說能保存完整且富有歷史價值者,寥寥無幾,那就更不用說矗立於鋼筋水泥建築充斥的台北城;台灣菸酒公司總公司的建築物,除了已有九十二年的歷史意義外,隨著時代的變遷,看盡社會起伏,也是台灣後文藝復興時期建物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