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最孤獨的民宿—沙漠風情
江冠明
2003/10/13 第393期
東海岸是世界最美的海岸線之一,但是它的知音卻很少。最近每次車子蜿蜒在石梯坪台地公路上,不自覺會把視線放在荒涼海岸的一座灰色建築,它彷彿還在施工中的樣子,剛剛拆除的模板立在那裡,幾片垂直的重牆高高地撐起,從海岸頂住天空,緊緊抓住地面。 綠色荒蕪野地,藍色澎湃海浪,漆黑礁岩高聳,白雲靄靄和灰色建築靜默地對峙著,日復一日,濤來浪去,它散發東海岸獨特的孤獨美感。
走進房子仰望,聳立的厚牆彷彿天主教歌德式的尖頂,往穹蒼延伸,彷彿一個巨人站立不動。狹長造型的房舍內部,是垂直縱橫交錯的空間,走道樓梯宛如長長窄巷,窄巷盡頭有時是透亮的窗戶,或者一面牆壁,房間彷彿隱蔽在牆壁裡面,人似乎是側斜地拐進房間消失。

行走時,經常在巷子的盡頭出現轉折的驚喜,然而,每個空間確有如修道院的祈禱室,都是一種孤獨的存在,令人沈靜下來。「沙漠風情」是這棟房子的名字,它散發著一種心靈孤獨卻自由自在的悠哉美感。

◆跟著感覺走 找到石梯坪

「當初想蓋一間像修道院房子自己住,因為有兩個朋友想來一起住,因此設計許多小空間,我希望每個空間是個反省,藉此反省生命,反省空間,反省都市生活之外種種可能性。我需要一個反省的空間,讓一個人可以安靜與自己相處,我認為旅行有不同的心路歷程,有人找感官的放鬆大吃大喝享受燈光刺激,我的民宿思想不一樣,是一步一步去尋找與自己相處的方式,一天到晚看電影唱卡拉○K,不能看完一本書的人,不適合來住我的民宿。」屋主高媛貞坐在高頂透天的客廳裡,緩緩敘述,玻璃窗外是陽光、荒原、灰牆和仙人掌。

許多年前,高媛貞放下忙碌的醫療工作,到國外自由行尋找心靈的寄託,她說:「當你可以一個人旅行,才能了解旅行的滋味,但是經過這麼長久的旅行,為什麼還不滿足,是我的靈魂不滿足,還是其他?」三年後回到台灣,為了讓漂泊的心靈棲息斯土,她跟著感覺走,在最最偏遠的花東,找到石梯坪。

石梯坪坐落在東海岸的中心點,距離秀姑巒溪口不遠,六年前,它是荒涼的小漁港,高媛貞看見海邊插著「出售」的招牌,便買下這塊地。

◆以礁岩為基 長出新房子

「我出國旅行三年後,當初只是想在海邊做陶,讓海風吹過我的手指,直覺只剩下花東海岸可以讓我生活下去,於是就買一塊地。我沒有計畫,但是我知道我不要什麼,可是我不知道我要什麼。」高媛貞旅行過歐洲、非洲、希臘、西班牙等國,不想抄襲國外的風格,當時台灣流行小木屋、仿西班牙與希臘的屋牆、中國庭園風等,這些對於荒涼原始的石梯坪而言,似乎都是錯植,如同東管處在三仙台蓋九龍橋與中國涼亭同樣顯得荒謬。

但是如何讓石梯坪的海岸長出一棟房子?如何與週邊環境搭配?高媛貞決定找建築師設計。「很多人認為可以自己來做,可是建築有它嚴謹專業的一面,譬如整體建築的氣勢,不是藝術家可以隨便創作的。石梯坪充滿礁岩,有它獨特的氣質,我要的感覺是土地長出來的房子,不是強行植入。現在清境的民宿蓋得像瑞士,但是合歡山就是合歡山,它不是瑞士。」高媛貞頗有定見。

由於想尋找一個想做事的人,高媛貞委託實踐大學建築系教書的陳冠華設計。

陳冠華從基地分析開始研究,他發現都市建築的科學量化分析無法解決,決定用露營方式來接近基地,熟悉基地環境的自然文化,從感覺構思建築體的定位與型態。他說:「這棟房子設計牽涉很多環節,不只是接觸山水空氣,還牽涉到生命存在的考量。屋主強調存在意識,就建築思想來看,與在如此基地上人如何在世界上定居的姿勢態度有關,雖然它只是一棟小住宅,必須回歸到建築最基本的命題,人類在世界上的第一個房子是什麼?台灣人應該蓋什麼房子,我不要抄襲西方紐約、巴黎雅痞的設計,也不要中國斗拱等。」

◆灌漿建築體 原始味猶存

「沙漠風情」建築體很像實驗,但是卻碰觸到最基礎的建築哲學,譬如什麼是台灣建築?是圓山飯店、東海大學、文化大學?還是三合院、土角厝、澎湖石牆?這些意念如何轉化成當代的台灣在地建築。

陳冠華認為台灣觸目所見,是水泥灌漿建築體,從橋樑到水溝處處皆是,既然台灣建築無法像日本安滕中雄的清水混凝壁那麼細膩,但保留那種粗糙與粗獷,未必不妙,因為這確實是台灣灌水泥的營造法。「沙漠風情的粗獷,很接近台灣盜獵移民的狂熱個性,石梯坪這種環境需要這種文化才能對抗颱風與東北季風,這很近乎先人過黑水溝東來台灣的精神,我剛好有機會嘗試設計與台北被層層粉飾很不同的建築。」

沙漠風情的基地寬十公尺長三百公尺,屋型必須細長,而夏天有颱風、冬天有東北季風,東南海風也間歇出現,需要壯碩的結構,陳冠華不用傳統柱樑,改用厚牆承重,厚度如台灣土角厝的土夯,從室外看,感覺比較安穩厚實,而因屋主對「存在」的需求,產生修道院式的清修隔間。

陳冠華在設計前不知來了多少次,以露營方式去感受石梯坪自然文化,也接受屋主的心靈文化的條件,終於讓土地長出「沙漠風情」。

◆若喜歡隱密 這裡最相宜

無意間朋友沒來住,高媛貞轉做民宿,發現很受年輕人喜歡,她認為是新建築新視野產生的吸引力,還有許多小房間的隱密空間。她不像一般民宿業者把所有空間變成房間,保留許多小房間裡面擺設簡單桌椅靠背,書架CD架和小音響,讓客人可以靜靜坐著欣賞屋外的風景或看書。多而小的隱密空間成為吸引人的優點,沙漠風情的回流客比率很高,通常一住兩三天的很多,也有一住一個禮拜的常客。

高媛貞說:「民宿對我而言,想要提供靈魂休息,因此我不想提供吃喝玩樂,從金字塔心理學來看,一般民宿停留在填飽感官慾望,未達到心靈上面。一百個客人,我只要一個就夠了,我希望能維持它的特質。希望台灣有幾家這種民宿,會慢慢改善台灣旅遊的習慣。當我不安定會尋找一個地方休息,我發現我的民宿是心靈休息的空間,很多人來逃避,有人逃避上班族的忙碌,有人逃避家庭情人先生孩子,找一個地方休息。」

沙漠風情的特色之一,是在狹長的走道、屋落一角,擺設屋主的陶藝作品,陶彷彿是沈思的形體凝在一角,高媛貞說她用作品來服務客人,因此不需要跟客人招呼,也不用準備餐點。廚房邊的吊架上掛滿各種創意的陶杯,客人自己取用,牆上掛著幾幅陶板創作,也彷如主人一旁作陪。

做陶是屋主的生活,創作是累積,有時一陣子不動,等到累積到感覺就會去創作。高媛貞做陶,不是靠它過日子或教陶,常常自由地去完成,享受醞釀與完成的過程,她享受忘記時間的流失。

◆老闆不干涉 你就是主人

高媛貞心靈深處關切著:「這個宇宙很大,人很渺小,人無論如何都是很孤獨,即使有家庭有朋友,當你面對宇宙時是孤獨,生命更深的沈思,我們怎麼來的?開始在哪裡?結束在哪裡?存在嗎?孤獨要去摸索,有限的知識裡,沒有答案。這是超越時間空間的問題。」

這樣的堅持,產生了沙漠風情這樣的居所:一個讓人存在與孤獨的空間,讓人冥想、靜思與自由。

房客也說:「來這裡是一種感覺?很舒服很安靜?進來這邊就安靜了就跟自己相處了。主人隱身很好,沒有主人的感覺。」高媛貞卻笑道:「我們是透過空間跟客人互動,但也有客人罵我們服務太差,看不到人。」

沙漠風情吸引少數的孤獨客,他們透過空間的穿梭,讓心靈自由對話,留言簿上寫著:「「有人說在這裡找到自己,那麼平常他在哪裡?」、「第一次來到這樣可愛的地方,沒有過多的裝飾,自然的feel。」、「帶著一個寂寞想流浪的心,來到沙漠風情,卻意外的發現這裡每個角落都有精彩的故事發生......」、「讓所有受苦的心靈,在這裡都能得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