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上頁 訂閱新台灣 設為首頁

第514-515期雜誌
近期內容
RSS 更多>>
全文搜尋
熱門文章
台灣土狗 瀕臨滅種
張倩瑋
第514-515期
2006/1/26
雖然台灣土狗機伶聰穎、忠心、戰鬥力強,但歷經荷蘭「飛狗」、日本犬、洋犬滲入與混種,加上「吃狗肉」惡習的肆虐,台灣土狗正面臨著被滅種的命運。
 

 

隨著二○○六年,生肖狗年的到來,新聞上開始播放著「忠狗救小主人」、「拉布拉多犬被棄養」、「流浪狗無人收養」等似悲似喜的報導,忠犬固然討喜、棄養者固然可惡、流浪狗固然可憐,但在狗狗充斥街頭的台灣,卻沒有人擔心在台灣土生土長、機伶聰穎的台灣土狗,正面臨著被滅種的命運。

「飛狗」滲入  首次混種

對於台灣土狗,你有何印象?綜合台灣大學畜牧系名譽教授宋永義和台灣犬護衛犬繁殖中心老闆許明傑所述,台灣土狗的特徵為短毛,毛色以黃、黑為主,或有虎斑,罕有全白,可能是突變種;頭、額、吻中長,吻有時黑色、或有舌斑、額稍高;立耳,兩耳外擴成外八型,單耳內直外弧,耳皮薄;杏仁眼或鳳眼形;胸深由下腹向上收,即一般所稱的「高弓腰」;尾細向上半捲,如彎刀。

據宋永義表示,台灣土狗經歷過四大浩劫,才會使得台灣原生的土狗走上絕種的危機,最早應從荷蘭人占據台灣的時代說起,當時荷蘭人帶進一種名為「飛狗」的犬種入台,是部分台灣土狗第一次與外來犬種混種的開始;而後到了日治時代,日本文化大量進入台灣,除了市鎮城內外,處女地的花東一帶,日本人為了要拓墾,也開始有日本犬滲入。

一直到二次大戰末期,日本人為了要防止美軍從東部登陸攻擊台灣,於是開拓了中部、南部橫貫公路,隨後又帶進軍用犬,即「狼犬」,迫使原本可以免於台灣土狗與日本犬雜交的深山,也淪陷了;宋永義接著說,雖然台灣土狗非常聰明、動作相當靈活,但由於個性較原始,不願被束縛住,例如生產的時候,會自己找洞穴做窩,等生產完數個月後,才會帶小狗回主人住處,又如主人不需給予太多的食物,牠自己就能在外面找吃的等類似的習性,所以被日本人稱作「野狗」,因為這種特性,所以日人以保持衛生為由,大舉屠殺野狗,用以降低本地狗的族群。

狗肉文化  土狗浩劫

要說台灣土狗真正面臨絕種的危機,宋永義歸咎到一九四五年日本人戰敗,台灣由國民黨政府接收後的近四十年來,有大量人口從中國湧入,其中,也帶進吃香肉(狗肉)的風氣,宋永義特別強調,「南方人不吃狗肉」,為了印證是中國人帶進的吃狗肉文化,宋永義特別向台大考古系教授求證,結果發現,從考古遺跡遺留犬種的骨頭看來,並沒有被利器砍斷的痕跡,由此顯見,南方人不食狗;再加上經濟發展、社會開放,商人從世界各地引進高價洋狗或日本狗,並與台灣土狗雜交殆盡,兩股風氣夾殺下,讓台灣土狗的生存空間遭受迫害。

而開始有人關心台灣土狗的生存環境,卻是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太田克明,當時太田克明是為了研究日本犬起源而追查到台灣,約一九七八年左右,太田克明與台大畜牧系合作,進行台灣本地犬的調查,宋永義表示,當時台灣在平地已經不見台灣土狗的蹤跡,於是他們向二十個定點山區探尋,並詢問原住民耆老,對於台灣土狗的印象,才摸索出台灣土狗的特徵、身影。

結果,在這二十個中央山脈原住民聚落中,追查到一百六十頭狗,具有本地犬而無外來犬特徵的共有四十五頭,公的有二十四隻、母的二十一隻,其中,純度極高的有十六頭,這樣的調查結果,依據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所成立的世界生物保種監督警告系統認定,「當一種家畜雌、雄性總數少於千隻,或雄性少於兩百隻者,為瀕臨絕種的動物,而雌性少於一百隻或雄性少於五隻為已絕種動物」。

混種充斥  純種難覓

有鑑於此,宋永義在一九八三年台灣梅花鹿復育計畫會議中,提及應重視並保存台灣土狗,這樣的提議,被當時在場的聯合報記者注意到,於是開始大肆報導台灣土狗的價值,沒想到,這樣的報導卻招來負面效果,台灣土狗保育不僅未被重視,反而被香肉店相中其價值,而大肆捕捉,也有商人進行商業炒作買賣;當平地不見台灣土狗時,許多人開始轉向山上的原住民買狗,一隻、兩隻、三隻,就這樣,山上的台灣土狗也沒了,一隻隻寶貴的台灣土狗在嗜狗文化的浩劫下,種下絕種的惡因。

「好在有些土狗是落到愛狗人士的手裡」,宋永義說,日本人在一九三五年將秋田犬登記為天然紀念物,反觀台灣,台灣人至今還沒有這種尊重生命的觀念和意識,他認為,台灣土狗應該有計畫的透過政府的力量進行復育、繁殖為當務之急,且應向種豬登錄一般,做戶口登記、並指定交配,但看政府復育梅花鹿的成效讓他灰心,宋永義更不敢對台灣土狗的保育有任何的非分之想,他灰心的說,「先進國家的這一步,台灣還未踏入」。

台灣土狗的潛在特質強烈是其他犬種無法取代的,許明傑表示,台灣土狗獵性強、地域性強、好鬥、護主性高,嗅覺、聽覺靈敏,和一般軍犬比較起來,耗損力更低,適合台灣本土的氣候而生,抵抗力強。可惜的是,台灣人在崇洋媚外的心態下,全面引進洋種狗和日本狗,卻又沒有養成負責的觀念,隨之棄養,導致大量的狗類混種雜交,讓具有野生狗本能的台灣土狗習性全面淡化,外形也成百百種的雜種狗,取代原生台灣土狗的地位,遂成今日的特有「台灣土狗」。

 
尊重生命 杜絕棄養

過去人們養狗大多是為了生活上的需要,如看家、警戒,甚至照看主人飼養的家禽等,現在許多人養狗是作為寵物,用來作伴、排解寂寞;從過去到現在,狗一直都是扮演人類最忠實朋友的角色。

然而,現在不少人養寵物仍是抱持趕流行、比可愛的想法,熱潮一過或是寵物長大長相不再可愛,就任意棄養,缺乏正確的飼養觀念,導致目前台灣流浪動物問題頗為嚴重;其中又以流浪狗的問題為最。

如幾年前電影【一○一忠狗】帶動大麥町狗的飼養風潮,等熱潮一過,街上被棄養的大麥町狗就多了起來;去年電影【再見了!可魯】觸動人心,電影裡的主角拉布拉多犬又成為趕熱潮養寵物者的最愛,之後拉布拉多犬長大後體型碩大,且生活事務繁忙的飼主也無力滿足拉布拉多犬需要大量戶外活動的需求,不負責任的棄養潮再度出現。加上狗每年發情兩次,這些無主犬隻在自行繁殖下,數量也會大量增加,沒有相關單位的管理,衍生的安全問題(如攻擊行人)與環境衛生問題等,將更嚴重。

雖然農委會指出,國內自一九九八年十一月施行動物保護法後,社會逐漸體認飼養寵物必須尊重其動物權、飼主須有更重的責任感的觀念;且去年全國流浪狗數量已經下降至十七萬隻左右,但是街頭與校園流浪狗的問題,也還有不小的改善空間。

今年是狗年,通常又會帶起犬隻的飼養熱潮,農委會也憂心熱潮消退之後,流浪狗的問題又會趨於嚴重,因此呼籲民眾不要盲目趕流行,以免新的棄養潮發生,又將浪費許多社會資源與熱心民眾的愛心。而包括流浪動物關懷協會、流浪動物保育協會、動物權益促進會、保護動物協會等團體也指出,要解決現有流浪狗的問題不難,但是重點是要減少甚至不再有新增的流浪狗,卻是不容易;民眾在對於街頭與校園的流浪狗衍生出了安全、衛生問題,感到厭惡之餘,也該想想這些問題的源頭是什麼?只有民眾不以自身的利益出發,將動物視做滿足自己需求的物品,而是要愛護動物、加強尊重生命觀念的建立,流浪狗問題才可能真正杜絕。(江妍慧)

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著作權所有  www.newtaiwan.com.tw  Tel:+886.2.2507.9030 Fax:+886.2.2507.4944  +886.2.2507.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