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中媒體巧妙炒作 要台灣人吞下「台客」
陳宗逸
2005/08/25 第492期
以往被稱為「台客」,可是相當「負面」的事情;但竟在轉瞬間就變成台灣年輕族群「最潮」的象徵。台灣人挨了這一槍,這一次還沒有「喊痛的權利」。

近日有關「台客」的論述,從原本的娛樂新聞層面,悄悄升高到族群、文化、歷史與政治的層面,引起台灣社會不同年齡、階層與國家認同等複雜的爭論。在主流媒體大幅度、甚至有商業炒作的痕跡之下,在白色恐怖年代充滿「外省眷村」歧視「竹籬笆外世界」意涵的「台客」字眼,竟然轉瞬間就變成台灣年輕族群「最潮」的象徵。演唱會、綜藝談話節目、暢銷書以及網路族群的熱烈響應,「台客」這個名詞又變成台灣次文化社會一窩蜂的流行時尚。


商業行為炒作話題


整個事情應該是從八月七日的「第三屆台灣小姐選美」決選開始發燒,當天針對台灣小姐出爐,多家主流有線新聞台,將這些以台灣南部小姐為主的決賽佳麗,以「土味十足」的包裝口吻,加入新聞報導的文字用詞中,引起反彈。以TVBS當天的新聞為例,就受到相當強烈的批判。


當天T台該則新聞報導文字稿為:「歡迎收看今日農村,ㄟ,不對,這是台灣小姐選美,可是,怎麼背景音樂居然是『農村曲』,弄得頒獎的氣氛好像有點怪怪的,不過這或許就是主辦單位刻意營造的本土氣氛,因為整個選美從主角到配角,全都充滿了草根味。」這段文字充滿對於「本土」、「草根」以及「農村」的嘲諷意味,整段新聞以「揶揄」的口吻、戲謔的加工配樂,來「作弄」參賽小姐,質疑決賽佳麗的「國語不標準」。一位參賽者自我介紹中,說自己來自一家「營造」公司,卻被記者嘲笑為該小姐說自己來自「一家『應召』公司」,因為「國語不標準」,該段新聞意指「因為來自南部、所以要『本土化』,本土化的結果,就是國語不標準、用農村曲當主題音樂」,也就是說,國語不標準、本土味太濃,「沒有氣質、與以前的『中國小姐』差太多」。隨著這則新聞炒作,各家有線新聞頻道、網路社群討論等,都引起了激烈的論辯。


也剛剛好就在這個時候,知名主持人蔡康永,開始藉著影劇新聞版面,由媒體推崇他是「推動『台客文化』的大功臣」,因為蔡康永在主持多個談話節目中,大力的炒作所謂「台客」風格。剛開始在受歡迎的「兩代電力公司」節目中,蔡是以「窺密」的手法,向觀眾介紹一些在網路上流行已經二、三年的「台客裝扮、行為舉止與風格」,而這些藉著節目與網路次文化一起炒作的話題,似乎是有系列的商業行為,蔡康永與影劇媒體的發難,恰好配合上了一連串的「台客行動」造勢。其中最主要的焦點,就是八月十九日、二十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台客搖滾演唱會」,以及同樣由滾石唱片集團發行的「台客搖滾驚險集」唱片(『驚險』二字是所謂『台灣國語』發音的『精選』之意)。最重要的,就是一本由一家叫做「網路與書」的出版社發行,名為《Call Me台客!》的書。這家出版社全名叫做「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與中時報系目前的資產狀況幾乎一樣。而這本書的策劃指導,剛好就是該報系的知名專欄作家楊渡,而蔡康永主持的另一個知名綜藝節目「康熙來了」,也正好是中時報系同屬中天綜合台的當紅炸子雞,這個節目也是炒作「台客文化」的幕後推手之一。而中國時報,也剛好是在這一波流行風潮中,提出最多相關文化論述的平面媒體。


媒體改口台灣驕傲


從整個過程來看,節目、演唱會、出書甚至報紙大篇幅跟進,是一系列有計畫的商業炒作,而「台灣小姐」新聞報導事件,則是意外擦出的火花,引起本土社團的抗議,順便將「台客論述」搬上檯面。原本,有線新聞台是以「嘲諷」的口吻在醜化「有台客特徵」的台灣小姐選美,但是短短不到一星期的時間,主流媒體論述竟然已經倒過頭來,將台客變成「台灣的驕傲」,一大批自稱「台客」的流行歌手,開始高姿態站上舞台,要求大家「不要將『台客』泛政治化」,這其中還包括以往支持民進黨不遺餘力的歌手「豬頭皮」(朱約信),當本土社團在媒體面前痛罵台灣小姐選美新聞報導偏頗的時候,包括「豬頭皮」在內的歌手站出來呼籲「不要泛政治化」,讓整件事似乎變成了「台灣人自家的內訌」。原本報導角度有問題的新聞台等主流媒體,至此反而變成了「勸和」的客觀公正第三者了。


「台客」原本是一個歧視字眼,這是無庸置疑的歷史事實。大約只在三年多以前而已,與蔡康永搭檔主持「康熙來了」的女藝人小S,就開始在她的娛樂新聞節目中,用百無禁忌的言談,在年輕族群中塑造出「台」這樣的字眼。小S純粹只是就演藝圈、年輕次文化族群的流行用語,在主流媒體中表現出來,言談之間的不忌諱,當年還引起了所謂「看不看布袋戲」等等的文化論戰。「台客」在二、三年前,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很「聳」、「俗氣」、「沒氣質」、「國語不標準」、「住南部」等等的負面形象,對於以台北流行文化為主流的演藝圈年輕人來說,被稱為「台客」,可是相當「負面」的事情。這個現象,也可以從八月七日TVBS的台灣小姐新聞報導中可以看出來,設計該報導的T台韓姓記者,先入為主的觀念也是如此,所以才會作出爭議性的新聞報導。


台客挨悶槍禁喊痛


既然,「台客」是負面的詞語,不只五十年前是,就算到了八月七日為止,也是。台灣本土社團對於新聞報導看不下去,出面指責新聞媒體的報導有問題,也是很合理的。但是,怎麼會在短短二個星期,「台客」就變成年輕人「最流行新潮的風格」?而且,媒體的暴力詮釋還沒有停止,如果有任何人站出來,質疑「台客」這個名詞,在二個星期之前的「負面」意涵,還會有受到年輕人崇拜的歌手跳出來指責這是「泛政治化」!主流媒體在過去五十年,從來沒有給過「台客」、「很台」、「本土」、「草根」等字眼正面的論述,怎麼轉瞬間,「台客」竟然變成「一種台灣生命力的象徵」?還可以「對抗『裴勇俊』帶來的強烈『韓流』」。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論述主流的價值觀,一夜間一百八十度轉變了?


從諷刺「台灣國語」到擁護「台客搖滾驚險集」,主流媒體論述以流行文化指導者的姿態切入,要求對「台客」這個名詞不滿的人,「不准泛政治化」,因為這個名詞「以前雖然是負面的,但是已經隨著流行文化有了『新的意義』」,如果要針對以往「歷史傷口」的過程進行追蹤,可能就會「撕裂族群」。也有國民黨立委在自己主持的節目中,拿美國歧視黑人的「Nigger」一詞來比較,認為美國黑人可以接受「Nigger」這個歧視字眼,為什麼台灣人無法接受「台客」?我們先不論,如果這位立委今天到了紐約國際機場,朝著一位黑人警察大叫「Nigger」之後,會有什麼後果?如果今天這位立委朝著原住民大叫「山地人」,專門為原住民「出草」的立委高金素梅,難道不會有意見嗎?


「台客」是個負面字眼,如今台灣人卻必須要乖乖「吞下」這個名詞,而且還不能有意見,這跟「台客」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這只是主流大中華意識形態,對於台灣本土的又一次赤裸的迫害。台灣的年輕新世代,被黨化教育塑造成空心的一代,只能隨著媒體語言起舞,三年前以當台客為恥,三年後竟然以當台客為榮,而且還對其中的顛覆性「沾沾自喜」。國民黨新任主席馬英九,上任之後提出了專屬馬英九時代的「連結台灣」論述,引起爭議。主流媒體文化論述,從旁為馬英九包裝出可以為之運用的「新流行文化」,未來甚至可以成為切割馬英九「外省第二代、跨不過濁水溪」等等負面形象的招術,轉而為正面資產。從文化、媒體切入,是復辟統治集團最為拿手、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台客」論戰興起,接續著「髮禁」議題,成為復辟集團奪回政權所打響的「第二槍」。台灣人挨了這一槍,這一次還沒有「喊痛的權利」。

粵語文化 也曾被「K」

藉著語言、族群與生活風俗的歧視,建立中央統治的威權性,是中國政權一直以來的特徵。香港浸信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鍾寶賢,就曾經提出了香港粵語電影圈,二十世紀初受到國民黨軍政府以北京官話進行迫害的情況。她指出「早在一九一○年代,國民黨便在中國推行『語言統一運動』,把從前北京地區說的『官話』(Mandarin)改名成『國語』(National Language),並且把它提升為全國唯一的法定官方語言。一九一八年還引入法例,禁止民間教科書以地方語言(dialect)書寫,規定『國語』是教科書唯一可用的書寫媒介……一九二○年,禁止地方學校以地方語言教學,三○年代香港產製的粵語片成為中國南方『粵語方言區』甚至東南亞市場的主流,使得香港成為粵語方言區最重要的文化塑造者,影響力甚至遠達美加,廣東文化的輸出成為主流」。

鍾寶賢描述,國民黨政府發現了這個危機,「一九三六年頒布新命令,禁止拍攝粵語片,引起粵語電影圈一片譁然。」因為,即使香港不受國民黨統治,但是如果國民黨禁止粵語電影輸入中國境內的「粵語文化區」,將會使整個電影工業崩盤。「當時,香港刊行的《藝林半月刊》,就刊載了相當多粵語電影圈的憤怒與惶恐,……部分人士上書國民黨政府,都無結果,所幸一九三七年爆發戰爭,國民黨始無暇顧及粵語風暴,情勢扭轉,香港始成為未來粵語電影的重要『避難所』」。

從這裡可以看出,國民黨統治的思想,就是以「地方」語言、風俗等為敵,貶抑地方發展的思想,強調中央集權的重要,歧視粵語、迫害粵語文化圈,是當年的一個實例,只是因為遇到日中戰爭正式爆發,粵語文化最重要的輸出口─香港電影圈,才因此倖存,如今變成「亞洲好萊塢」。此後,香港娛樂主流成為一個奇蹟,香港藝人來台灣,說起「怪腔怪調」的北京官話,台灣娛樂圈不僅不以此為嘲諷,反而以崇拜的心態迎接香港影視巨星。但是,面對「台灣國語」,台灣的主流媒體,可曾給過任何的正面評價?香港電影因為日中戰爭而倖存下來,一九六○年代因受迫害開始沒落的「台語電影」,可就沒有粵語電影如此幸運了。(陳宗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