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石油利益 南海風雲再起
李明峻
2008/08/21 第648期
由於南海海域擁有豐富的石油蘊藏,越南不斷在中越爭議海域中採油獲利,引起中國外交部對南沙海域的關注,但越南除了宣示國家主權外,甚至出現「不惜一戰」的強硬論調。

由於石油價格的飛漲,使得暫時平靜的南海爭議再起波瀾。針對中國外交部對南沙海域爭議的關注,除越南外交部強調國家主權之外,越南媒體甚至也出現「不惜一戰」的強硬論調。


利益衝突  東亞新火藥庫


南海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半閉鎖海(semi-closed sea),若將暹邏灣和東京灣計入,面積高達一百一十四萬八千五百平方浬,較加勒比海、地中海、白令海和墨西哥灣都大。全世界的海圖都稱南海為南中國海,總共分為中沙、東沙、西沙和南沙四組島礁。


事實上,中沙群島是長期被海水淹沒的礁石,根據國際法的規定,一個國家不能對海水以下的礁石行使主權,因此對中沙群島的領有主張並無任何意義。目前只有中國和台灣主張對中沙的主權,其他國家並未提出任何聲明。其次,東沙群島由於面積較小,且至香港僅一七○浬,歷來東南亞國家皆未宣稱對東沙群島的主權,僅菲律賓有部分學者提出異議,故不存在嚴重的主權紛爭。因此,發生領土紛爭的是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有關西沙群島的領有問題,其紛爭始於殖民地時期的中、法兩國,日軍雖於一九三九年時占領西沙群島,但其自始至終並未主張對西沙的主權,故西沙群島的紛爭僅限於中、越兩國。一九七四年一月,中國派軍機轟炸南越所據西沙群島的西南一帶島嶼,南越軍失利而在美軍協助下撤往南沙群島,中國取得對該群島的全面控制權。雙方於一九七七年展開談判,但卻無法達成協議,越南政府雖抗議至今,但卻無法改變中國實效控制西沙群島的事實。


至於南沙群島則面積最大、分布最廣,早在二次大戰之前,即因其戰略價值和燐礦,而引起中、法、日三國的爭奪。二次大戰之後,由於美國杜魯門總統開始主張大陸礁層的權利,加上一九五○年代初期據稱南海海域擁有豐富的石油蘊藏,更造成菲、越、印、馬各國的覬覦。經過一九五八年開始的三次海洋法會議,各國於一九八二年簽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定經濟海域、大陸礁層和群島國家等新海洋法制度,結果更造成環南海諸國的利益衝突,使得南海頓成東亞的火藥庫。


爭奪南沙  中越對峙開火


當然,石油因素使南海的戰略地位益見重要。東南亞地區第一口現代油井於一八七二年在爪哇開鑿,並於一八九三年開始生產。其後,菲律賓亦於一八九六年開始進行石油探勘。此後,英、美、法各國即在東南亞各地積極展開石油的探勘與開發,其中以一九二九年英國在汶萊試採的油井最為成功。


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即為取得此地區的石油,不惜與英、法開戰。一九五○年代末期,南海海域發現石油及天然氣的蘊藏,結果使得這些蕞爾小島日益受到重視,南海周邊各國紛紛出兵奪占若干小島,做為開採石油的據點。據西方石油問題專家估計,此地域的石油蘊藏量超過英國的北海油田。


中國向南沙群島出手,始於一九八八年一月。當時中國海軍驅逐艦到達南沙群島,並登陸永署礁插旗,準備建設第七十四號海洋觀察站。但越南海軍派出艦隻搶占中國軍隊所據礁盤,中越海軍相互對峙近一個月,終於在赤瓜礁附近互相開火射擊。結果,中國方面傷亡二十四人,艦艇被擊傷五艘,越南方面傷亡五十餘人、被俘四十多人,艦艇被擊沉一艘、被擊傷二艘。在此次戰鬥發生以前,中國只是口頭宣稱擁有南沙群島主權,但在本次海戰以後才實際有效控制一些島嶼、珊瑚礁或沙洲。此次海戰也引起東南亞各國對中國的憂慮,中國威脅論更受到重視。


爭議海域  越南採油獲利


隨著國際能源越來越匱乏,南海的石油開發潛力逐漸被外界關注。一九九二年五月,中國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與美國克里斯通能源公司(Crestone Energy Corporation)簽約,準備在南沙群島萬安灘勘探石油,但因與越南開發區位於同一油帶,越南堅持中國必須與美國公司廢約,結果中國迫於壓力而放棄該合作投資項目。自一九九五年起,中越成立海上問題專家小組,就南沙群島爭議問題舉行談判。雙方同意透過友好協商尋求妥善解決辦法,同時探討開展合作的可能性。


二○○二年,中國已與東協各國發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承諾有關各方保持自我克制,不採取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和影響和平與穩定的行動,包括不在現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他自然構造上採取居住的行動,並以建設性方式處理分歧。二○○五年十一月,雙方同意開始灣外海域的畫界談判,並商談該海域的共同開發問題,迄今雙方已舉行三次談判,整個發展似乎朝和平處理的方向。


近年來,越南將南沙海域畫分為上百個油氣開發區向全球招標,美、俄、法、英、德等國石油公司都與越南簽訂油氣勘探、開採契約。迄今為止,越南已從南沙油田開採逾一億噸石油、一兆五千億立方公尺天然氣,獲利超過二百五十億美元。南海年產五千萬到六千萬噸原油,而中越爭議海域年產約八百萬噸,占越南三千萬噸年產油量的二七%。中國對越南此一動向其實早已有所不滿。


動作頻頻 越南部署軍力


二○○七年四月,越南啟動與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簡稱BP)的計畫,要在距海岸約三七○公里的海域建設天然氣井和管道,但這塊爭議海域位於越南與南沙群島之間,因而遭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使得BP被迫改變計畫。


為解決此一問題,中國和越南於二○○八年六月一日在北京發布聯合聲明,兩國承諾將和平解決海上領土爭端,繼續進行合作對話。只是言猶在耳,由於二○○八年七月中旬越南與艾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 Corporation)達成油氣勘探合作協議,而勘探地點恰位於南海的中越爭議海域,中國政府認為此舉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乃於七月二十二日要求艾克森.美孚公司終止該協議。但艾克森.美孚相信越南擁有該勘探區塊的主權,而越南外交部強調:簽訂協議屬於該國主權。眼見中越衝突擴大,馬來西亞副首相納吉(Datuk Seri Najib Tun Razak)亦於八月十一日率領大批媒體,赴南沙群島拉央拉央島(Pulau Layang-Layang),宣示馬國擁有對該島主權。該項爭議如何解決將影響東南亞的國際局勢。


越南在南沙爭議海域的動作頻頻,主要是因其有軍事上的準備,也認為中國在奧運會期間應不致於出手。因此,越南軍方在此時期加緊調整部署,試圖進一步控制其在南沙占領的二十九個島礁及附近海域。


目前,越南海軍總兵力約五萬五千人,下設四個沿海區司令部,共擁有各型艦艇三百餘艘。越南空軍總兵力約三萬人,下轄四個航空師,擁有Su27SK/UBK、Su30MK2和MiG23、MiG21等各型戰機四八○餘架。Su27SK/UBK和Su30MK2目前全部部署於藩朗空軍基地,形成半徑超過一千五百公里、覆蓋南沙大部海域的對空對海作戰能力,成為越南空軍爭奪南沙海域制空權的核心戰鬥力。為改變過去的戰場部署態勢,越南投入巨資,面向南海構建十一處海軍基地和十五處空軍基地,強化海空作戰的立體縱深。


拉抬身價 越南合縱連橫


地處中南半島東部的越南,領土呈南北走向的S形狹長地形。長期以來,越軍的戰略重點是「北防南攻」,大力發展陸軍,將重兵集結於北部,海空軍建設相對落後。但自二○○三年越南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後,提出海洋發展戰略,試圖建立擴展海上勢力的海洋強國,將軍事戰略調整為「陸守海進」,將「奪控南沙島礁」作為軍事準備的核心,以擴充海空兵力、調整基地縱深和建設南沙陣地,作為構築南沙戰場體系的三大支柱。


在積極備戰的同時,越南合縱連橫的外交手段也值得關注。越南在政治上聯絡東協各國,提高在南沙立場的一致性,並加強與菲律賓、馬來西亞的軍事合作;同時,越南藉由油氣招標的方式,試圖將英、美、印、日等國拉入爭議,使南海問題進一步國際化,並逐步擴展與美、印、日等國的軍事交流,提高越南在本地區的大國地位。


美海軍軍艦自二○○三年起每年連續訪問越南。二○○七年七月,越南更與印度簽訂國防協議,確認印度優先出售越南巡弋飛彈等武器裝備,並幫助越南改裝已經過時的MiG21PFM機群,同時負責培訓越南的Su30MK2戰鬥機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二○○八年三月,日本松雪號和濱雪號驅逐艦訪問胡志明市,並與越南海軍進行聯合演習。由此觀之,越南為爭取其國家的生存利益,積極準備其國際戰略與儲備籌碼。


南海諸島的領有問題涉及國際法的先占、領海基線、經濟海域和大陸礁層畫界問題,各國若能依已確立的國際法則,努力尋求法律解決,必能妥善處理此一問題;反之,若一味想以武力解決南海諸島的主權爭端,則亞太地區將因而成為國際上軍事衝突的熱點。台灣身處其中,亦應盡速對此提出因應策略。